第131章
李暮歌觉得,太子如果一开始就奔着东安那边的颜家旁系使劲,他定能从东安那边撕下一块肉来,但他冲着颜太傅使劲,劲用错了地方,就像是伤害打在了盾上,压根连敌人的防御都没破开。
“最近楚家确实行事有些张扬了,进了十月以来,楚家在长宁大出风头,现在十月底,楚家这个月已经办了六次诗宴了。”
穆盈栀在国子监教书,对哪家办了文会的消息十分清楚,毕竟那些文会诗宴的请帖,大多会发到她底下学子手上,连带着她也被发了不少请帖,只是她没去而已。
有什么好参加的,一群无趣的人凑在一起做无趣的事情,看楚家人得意的猖狂嘴脸,有时还要拿钱给楚家写诗,硬着头皮写歌功颂德的诗词,穆盈栀想想都觉得浑身难受。
一般一家一个月办两次诗宴之类的宴席,那都算得上是频繁,一个月六次,这是大门常打开,天天宴客啊。
李暮歌对常家人的社交能力表示赞叹,可惜太急了,以为杨家受了伤暂退后,楚家立马就要骑马上任不成?
“吩咐他们,将楚家献策对付颜家的事情传出去,至少要传到大公主耳里,让大公主知道,楚家有多猖狂。”
“是!”穆盈栀先将李暮歌下发给她的任务接下,随后有些为难地道:“可是殿下,此事咱们手里并无证据。”
献策一事不过是李暮歌刚刚猜到的而已。
“有没有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公主信还是不信。”
打舆论战需要什么证据?还不是上下一张嘴,一切都是“合理推测”?
李暮歌从不会小瞧舆论的力量,她也知道,舆论是把双刃剑,只是在眼下,她本人不能亲自下场夺嫡的时刻,舆论是她手里最有用的武器。
哪怕日后她同样会受到舆论的加害,她也得用这把双刃剑!
过了两日,这个消息才传到大公主耳中。
这两日大公主的日子过得不是很舒服,每天上朝就会被人弹劾自己的手下,下了朝还得跟手底下的人商量如何反击,怎么摆脱眼下的困境,每天都高强度工作,能舒服才怪。
好在成果喜人,这两日下来,皇帝一直没有再就此事追究下去,甚至有时候太子党的人说话过分了,皇帝还会批评两句,明显立场已经倾向于相信颜家。
大公主才松口气,就听到了楚家人针对颜家的事情。
她立刻将颜士珍叫来,将此事跟颜士珍说了说。
“以往楚家和颜家井水不犯河水,两家从未有过矛盾,怎么楚家突然开始针对颜家了?是有小人挑拨离间,还是楚家活得不耐烦了?”
大公主说话很直接,楚家人要是听到,估计会被大公主的话给气死。
楚家也是个大家族,对上颜家怎么就叫活得不耐烦了?颜家是有多厉害,还能把楚家给灭了不成!
颜家不能灭楚家,但是大公主有意给楚家点儿颜色看看。
大公主心想,她的幕僚,她的手下,楚家想针对就针对,未免太不把她放在眼里。
颜士珍的反应就比较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淡。
“殿下不必为不入流之人动肝火,楚家现在已是太子党之中一员,自然会为太子献计,只是楚家人愚蠢,这计谋献上后,不如不献,当真是以卵击石。”
颜士珍的冷淡,是完全不将楚家人放在眼中,杨家还没彻底被按死,楚家就迫不及待想要上位,这简直就是在找死。
能做出这种判断的人,不是愚蠢是什么?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杨家之前一度成为势力最强的世家,现在杨家丢了一群废物旁系,不一定是坏事,福祸相依,一时的受挫,换来彻底清除掉尾大不掉的祸患,是件好事。
只要杨家能忍得过这一段日子,族中再出几个高官,转眼就能重回巅峰。
“愚蠢?这楚家小人作风,我倒是看出来了,可这蠢,我没看出太多,能想出利用东安旁系对付老太傅的手段,也算不上非常蠢吧。”
大公主和颜士珍看问题角度不一样,她和太子相似,倚重世家大族,又戒备世家大族,因此从不敢小看任何世家。
“殿下,太子和太子妃孕有一子,太子一旦登上皇位,杨家扶持太子妃之子,此后百年,杨家人能尽享荣华富贵,高枕无忧。楚家想要上位,该先踩死杨家,现在把力气往外用,先是来跟我家对抗,接着又毫不掩饰自身野心,让杨家直接看见他们想要取而代之的意图,不是蠢,是什么?”
颜士珍说着说着,简直要被楚家给蠢笑了。
楚家人不受先帝和当今皇帝重用,是有原因的!
大公主这才恍然,她忽略了楚家和杨家在未来的争斗。
也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想过,太子会登上皇位,所以她才忘了这事儿。
大公主问颜士珍:“那要放过楚家,让楚家和杨家狗咬狗去吗?”
楚家主要针对颜家,所以大公主很重视颜士珍的意思,如果颜士珍要追究,那就追究到底,如果颜士珍说算了,那大公主也就不特意报复回去了。
颜士珍则在犹豫,她想起了之前的一件事。
自从那一日她和士玉说明白后,姐妹俩在同一个府上住着,却是早出晚归,谁也不见谁。
颜士珍还以为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没想到前些日子她回去,士玉特意来找她了。
问她前段时间出门去夜城做什么,又问她,多久没有回过族地了。
颜士珍当时只以为士玉是知道了些什么,过来打探消息,后一句不过是没话找话聊,而今想来,又觉得士玉的重点可能是在后者,士玉在提醒她,族地要出事。
到底是随口一说,还是特意提醒呢?
“士珍,你怎么想?”
大公主的声音打断了颜士珍的思绪,颜士珍抬头拱手行了一礼,道:“还请殿下,为颜家做主。”
颜家不是软柿子,绝不会任由他人拿捏,既然楚家敢来对付颜家,颜士珍就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楚家。
“行,太子最近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是时候敲打敲打他,让他知道,他之所以能做太子,不过是仗着自己是本殿下第一个弟弟,本殿下最不缺的,就是弟弟。”
大公主想起这几日太子得意的嘴脸,眸色阴沉下去。
第68章
对付楚家比对付杨家要轻松得多。
楚家现在可没有一个类似荣阳的皇嗣, 为他们在朝廷上保驾护航,而楚家寄予厚望的太子,从来就不是个能护得住人的实权太子。
杨家太子都护不住, 更不要说楚家了。
很快, 苏铭的事情还没有完,就又接连爆出几个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贪官,仔细一查, 不是楚家旁系,就是楚家门生, 全都和楚家有关系。
这些贪官的所作所为比苏铭更过分,东安好歹是颜家大本营,苏铭背靠颜家, 不敢做得太过分,以至于迎来颜家其他人的不满,所以苏铭多少还收着些。
那些地方上的贪官污吏, 根本没有收着点儿的意思, 他们身处远离长宁的县城之中,加之古代交通不发达, 消息传送慢,朝中又有人做靠山,这些个贪官污吏几乎成了地上小王国的国王!
其罪行罄竹难书, 李暮歌知道的时候都惊讶了好一会儿, 没想到会一下子碰上这么多个不当人的玩意。
当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很可能蟑螂已经成灾了。
李暮歌一想到大公主随便就能查出这几个不是东西的贪官,就知道大庄底下的基层官员,被腐败的程度已经非常深了。
现在,她才看见了这个两百年王朝最为灰暗的一面。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要不是太子和大公主打擂台,这些贪官不知道还要逍遥到什么时候去。
李暮歌看戏看得欢快,甚至还在心中暗自叫好,转头让穆盈栀帮忙,将这些个贪官污吏的事情,全都传了出去,还像模像样得在民间变了一本《奸臣传记》,准备以后写成话本,编成戏剧,给大庄的老百姓们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娱乐大众。
原本只有一个苏铭出名,现在又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好几个贪官,最近长宁城的百姓们看热闹看得和李暮歌一样开心。
只有太子很不开心。
不应该说不开心了,简直是要被气炸了。
太子怎么也没想到,他采纳楚家的建议,冲着颜太傅发难,最后颜家毫发无损不说,他还沾了一身腥。
颜家的反击比他想象中更加激烈,手段更果决。
相比之下,连一个苏铭都查不明白的楚家,就显得废物许多。
太子觉得楚家远没有杨家好使,可杨家现在暂时退出朝堂,在休生养息,他没法重新启用,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天天上朝,太子就是被弹劾,听着属于太子党一派的官员,或是被贬谪,或是被流放,太子人都要麻了。
连着好几日如此后,皇帝也有些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