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4      字数:3884
  
  颜士玉声音压得低,旁人听不清,只有近距离的姜芝林听得清清楚楚。
  姜芝林立马表示姜家绝对忠于殿下,不可能有丝毫不敬。
  等表完忠心,姜芝林疑惑地小声问:“听士玉你这话,你对邓尚书很不满?”
  她记得颜士玉和邓滨没有什么矛盾啊,以前两人甚至都没怎么见过面。
  颜士玉摇摇头,道:“没有不满,阐述事实。”
  邓滨就是没脑子,他以前当兵部侍郎的时候,只要会拍马屁就行,原本的兵部尚书以及皇帝,都喜欢听他那一套溜须拍马的话。
  但是现在他是兵部尚书,他不能再做从前的做派了,而且有了事情也不能退缩,该上前解决就得解决。
  其余部门都已经逐渐转变为做实事,少说话的风格,就他还有用老一套做派。
  颜士玉见姜芝林还是一脸不太明白的模样,又说:“依照咱们殿下的性子,没用的人迟早会被淘汰掉。”
  “能者上,无能者下,好事啊。”
  姜芝林觉得没毛病,就怕无能之人占据高位。
  颜士玉眼神飘忽一瞬,怕就怕,到时候无能者不是下,而是死。
  李暮歌要是知道颜士玉心里这么想她,她肯定会为自己的形象感到心碎。
  为了维持她仁慈的名声,她废了多大的力气啊,怎么能这么想她呢?她那么善良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杀人。
  李暮歌没有让邓滨挪位置的打算。
  外头的敌人是杀死了,可朝堂上的敌人,还有不少。
  不说其他,光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她就够头疼了。
  杨家的人比耗子跑得还快,姜芝林杀到西北的时候,连他们的尾巴都没瞧见,可杨卿鱼离京前,分明跟李暮歌吐露过些许消息,说杨家还跟凌家有所牵连。
  从凌家确实搜出了大量来历不明的金银财宝,这些来路不明的钱,很可能是跟杨家蛇鼠一窝赚得赃款。
  李暮歌一边将凌家的巨额财产充公,一边思考,怎么利用邓滨,清洗朝堂上那些大世家。
  她可不想以后推个土地改革的政策,都得过五关斩六将。
  这个时候,李暮歌又开始怀念黄巢了。
  第83章
  下了早朝, 邓滨赶紧赶到兵部干活,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热爱过他的工作。
  兵部的文书, 真的是让人很头疼。
  上面不是这个军队要钱, 就是那个军队要军械,地方上的府兵报了剿匪的功绩,连带着还有剿匪时的损耗, 无论是银钱还是士兵,落在邓滨眼中, 都是两个字——要钱。
  哪儿都需要钱!
  阵亡和伤重的士兵要抚恤,军械损坏要花钱补,军队军费不够要拨过去, 粮草不够要买粮草运输过去。
  有时候邓滨会觉得自己不是兵部尚书,自己其实是户部尚书才对。
  其实户部的官儿也不好当,户部那边要钱的折子更多, 而且名目也更多, 看得人眼花缭乱,头疼欲裂。
  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邓滨有些怀念以前当侍郎的日子了,那个时候他只需要好好奉承上官,踩着下面不稳当的小官, 他在中间就能过得很舒服。
  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那位坐在朝堂上的储君,可真的是不好糊弄,不仅难糊弄,还心狠手辣至极!
  邓滨忙完一通,歇下来的时候, 脑子里不禁浮现出今日早朝时的场景,他回想起来都想给自己俩嘴巴。
  真是最近飘了,都敢在朝堂上管那位要官职了,就算姜芝林杀了凌长寿,算是除了他心头大患,他也不能得意忘形到开口要官职啊。
  不光是让自己倒霉,还会让恩人跟着倒霉。
  只希望殿下千万别把他一时昏头之语放在心上,不然之后指不定又得帮杀哪个大人物,才能洗清今日的罪责了。
  想到这儿,邓滨彻底放弃等下值去找姜芝林说话的心思,他之前还想着,一定得请姜小将军吃个饭,好好答谢对方,现在他只想离姜小将军远一点儿,以免在储君心中,被盖上结党营私的戳。
  “邓尚书,今日文书处理极快,可以提前回家了,尚书大人今日可是急着回家有事?”
  邓滨正在后悔早上说错话,就听见有人喊他,抬头一看是他的左手,兵部左侍郎裴轻舟。
  裴轻舟今年刚满二十五,才华横溢,以前并不在兵部任职,而是在户部,除夕之后,被调到了兵部,原本他在户部的官职只是普通主事,现在一跃成了户部左侍郎。
  若是尚书出了事,左侍郎很有可能会接替尚书的位置。
  裴轻舟本人不显山不露水,裴家在朝中也没什么声望,但裴家的主母姓覃,乃是覃家嫁出去的姑奶奶。
  看见裴轻舟,邓滨想起来一件事。
  他回道:“早朝上说错了话,提心吊胆一天了,想早些回去歇下,省得在廨舍这里疑神疑鬼。轻舟,你表妹离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知她落脚在何处啊?”
  如果以前邓滨这么问,裴轻舟一定会询问对方,说得是他哪一个表妹。
  现在邓滨问询,裴轻舟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怕自己想岔了,裴轻舟还是确认了一句:“尚书可是询问下官的大表妹?”
  “嗯,正是那位覃家大娘子。”
  覃韵诗突然和离,然后在太子的安排下前往外地做官,这事儿对于世家大族的人来说,不是秘密。
  除此之外,还有那位前二皇子妃杨卿鱼,现在对方已经改名换姓了,杨家也放弃了这个女儿。
  覃家和杨家同时放弃一个女儿,给十四公主面子,也算是给自家留个后路。
  世家大族人多之后分宗,又或者是为了避难,叫几个族人改姓,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裴轻舟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拱手道:“还请大人见谅,自韵诗离京,此去多日,她从未往覃家送过书信,故而轻舟不知其所在。”
  覃韵诗表面上和覃家算是断的干干净净了,她在外行走也和杨卿鱼一般,完全改换了姓名,所以她压根没有和长宁联系的打算。
  覃家本家人都不清楚的事情,裴轻舟这个表亲就更不清楚了。
  邓滨闻言有些失望地叹口气。
  “大人缘何突然询问此事?”
  裴轻舟不解,覃韵诗和杨卿鱼刚刚离京那段时间,长宁城中有些许风言风语,那个时候人们各怀心思,上门打听此事的不少,但邓滨一直没有问过。
  现在事情已经彻底被平息,邓滨突然又提及,叫人不禁有些怀疑他的目的。
  邓滨坦言道:“只是在想,若有朝一日,老夫保不住自己的官帽,能不能寻个好地方外放,哪怕是个穷乡僻壤之所也行。”
  不当官是不可能不当官的,他辛苦一生,就是死也要死在官位上!
  当然,能不死更好,他希望以后殿下看他不耐烦了,还能赏他个官做,让他能好好养老。
  裴轻舟心里已经想了很多原因,万万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当即哑然失笑,觉得邓滨是在胡说八道敷衍他。
  回去他就好好查查,最近邓滨都在干什么,怎么就盯上他大表妹了。
  此刻,远在长宁三百里之外的村子里,一派农忙的场景。
  地里的一群人,弓着腰往地里种东西。
  那是一个个块状的不知名果实,上头长着绿色的牙,被人小心翼翼种在泥土之中,盖上土,浇了水。
  一直忙活到太阳西斜,在田里的人才终于直起腰来。
  连着种了一两个时辰的地,那些种惯了的农民并不觉得如何累,只有一个身形稍显瘦弱,手脚纤细,皮肤白皙的女子,累得不行。
  忙完了的人们各自归家,女子也跟着离开了田间,不过她所去的方向并不是不远处的村落,而是坐落在路边的一处小院。
  小院里,好几个人正在忙活。
  “重师姐,你回来啦!地里的苗苗够用吗?”
  一身玄色短打,头发也只用发带简单束起的瘦弱少女看见人回来,赶忙迎上前去询问。
  化名为重乐的杨卿鱼点点头,说道:“够用的,这几天辛苦你了芙蕖,等过两日你就能回县里了,不必在这儿陪我。”
  名唤芙蕖的少女闻言一喜,随后又有些担心地说道:“可若是只放师姐一人在此,遇到坏人怎么办?师姐别看那些百姓瞧着淳朴,知人知面不知心,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重乐闻言,不禁轻笑,她都这么大一人了,竟还要被一个小她四五岁的少女说教。
  重乐当然知道,人有千面各不相同的道理。
  “放心吧,等晚上的时候,县里会有人过来。”
  重乐只是不想让芙蕖继续在这儿陪着她受苦,在一个月前,芙蕖还是个即将被主人活活磋磨死的奴婢,自打被她和覃韵诗救下来后,芙蕖一天都没歇着,每日都在努力做事。
  芙蕖听到县里有人过来,眼睛一亮,迫不及待问道:“是大人要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