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5      字数:3891
  
  这些问题,都是李暮歌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西北之外的胡族一直不老实,去年他们侥幸赢了大庄一次,之后便野心更甚,现在李暮歌断了西北的军械和茶的出口生意,胡族肯定坐不住了。
  李暮歌觉得,今年胡族应该不会与常年一样,秋日进犯,他们很可能会提前动作,趁着西北如今军队重组的空隙,进攻大庄。
  如果能有更好用的军械,开战后,大庄的损失能降低许多,关键是人能少死几个。
  李暮歌觉得现在大庄人真的太少了,再死下去,她永远别想开启工业革命了。
  李乐景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她对上李暮歌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眸,磕磕绊绊地回答李暮歌的每一个问题。
  木鸟只能飞一会儿,飞得不远,大概就几丈的距离。
  兵器改造,李乐景不太行,她之前没研究过这个,只研究木工了,她比较擅长造水车之类的物件。
  小弩她连看都看不懂,更别说改进了,至于她怎么学得木工,纯粹是自己瞎搞,还有就是,看书,她有很多本书,所以她能教给别人。
  李暮歌听完,非常满意。
  李乐景的天赋是点在了机器上了,她没法改造军械,但她能改造纺织机、水车等等。
  李暮歌觉得,她的蒸汽机有希望了。
  第87章
  “过两日你若是有空, 陪孤出宫一趟。”
  李暮歌不知道该将李乐景放在哪里合适,想了想,最后决定先探一探李乐景的底。
  看看李乐景是光会造东西, 还是会更多。
  李乐景本以为此次前途无望, 没想到还有柳暗花明的时候,此刻听储君的话,分明是愿意用她!
  太好了!
  李乐景连忙应了声是, 李暮歌还有事做,就就让李乐景先走了。
  一直到回了自己的寝殿, 李乐景才突然想起来,她要跟着储君出宫了。
  出宫,她基本上没怎么出过宫。
  她害怕……
  李乐景让蝶晴去找母妃过来, 她想告诉母妃自己入了储君的眼的好消息,顺带问问母妃,出宫要做什么准备。
  她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宫里呆着, 总有一日她要出去的, 不能躲,必须勇敢面对!
  等李乐景离开, 李暮歌先去睡了会儿午觉,醒来过去一刻钟了。
  十五分钟的午觉就差不多了,李暮歌现在晚上睡觉时间也比较充足, 还早睡早起, 中午睡多了,晚上容易睡不着。
  午后继续处理政务,上午特意挑出一些不太好处理的折子,这些折子得跟大臣们商量着来,所以下午, 李暮歌就不在紫薇殿了,而是去议政厅。
  议政厅在紫薇殿前头的建筑之中,中书省的大臣会在此地,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而尚书省则是执行。
  中书省距离紫薇殿最近,议政厅中大部分时候,当值的官员都是中书省的官员。
  按理来说,中书省应该有中书令,但大庄之前的皇帝有担任中书令出身的,所以中书令的位置,向来空悬。
  这点很好,决策的位置怎能交由大臣总管,君主容易被大臣掌控,李暮歌觉得之前的皇帝还不算傻。
  其实三省六部制还是太分散君王权柄,三省若是全部废除,改为更细化的各部门,随后再设立内阁,所有最终决定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那么皇权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高度统一。
  皇权高度统一能让皇帝做很多事情,也能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弊端,况且目前为止,三省六部制还是挺好用的。
  李暮歌对着三省六部制思考良久,最后觉得,在生产力没有爆发之前,还是老老实实遵循祖制吧。
  三省六部制至少没那么容易出错。
  中书舍人依旧是覃昌,李暮歌和覃昌共事多日,对覃昌也有了点儿了解。
  世人常说,覃家爱好联姻,好似覃家的所有成绩,都是靠姻亲帮忙一般,实际不然。
  世家大族都喜欢联姻,只是覃家孩子多,因此乍一看就会觉得覃家姻亲特别多,覃家自身不用多努力,靠姻亲就能成为一个大世家。
  实际上,姻亲多说明各个大世家觉得,覃家足以成为他们联姻的首选家族。
  是实力先到高位,随后才有姻亲相助。
  覃昌其人,十分狡猾,同时他还很“忠心”。
  以前老皇帝掌权的时候,他可以为了老皇帝,去假扮山匪,偷袭颜家祖地,只为削弱颜家,好叫大公主在朝堂上的势力受挫。
  现在李暮歌掌权,覃家是众世家里,唯一一个直接派出家中嫡系女儿参加科举的。
  说白了,覃家是不折不扣的保皇党,那个位子上坐得人是谁,他们就会倾尽全力支持谁,他们自然也会在皇嗣中提前押注,但那只是一种保全自身的行为,李暮歌没有正式掌权前,覃家只有覃韵诗这个外嫁女出面支持,便可见覃昌的谨慎。
  覃昌做中书舍人多年,他个人的能力也很强。
  李暮歌之前对世家抱有恶意,觉得世家就是挡她路的家伙,对世家十分看不上。
  现在换了个心情后,李暮歌突然发现,覃昌,以及覃家,是她可以利用的对象,而不是她的敌人。
  覃家这样识时务,他们会愿意和李暮歌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一些事情,明面上不好动手,覃家也会愿意变成“山匪”,帮她的忙。
  覃昌小心问道:“殿下今日似乎心情颇佳,可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商量完几件政务后,今天的事情就算是做完了,此刻覃昌正坐在李暮歌对面,与李暮歌下棋聊天。
  “今日格外清闲,大庄各地平安无事,难道不算好事吗?”
  李暮歌看了眼尚早的天色,心情更好了。
  能提前下班,她干嘛还耷拉着脸,她超级开心。
  前段时间天天商量安排西北的事情,还有南方,梅雨季连着下雨,有些地方被淹了,还好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洪灾,只是些许地方闹了水患。
  当地官员机敏,及时转移人员,没有出现大规模伤亡。
  李暮歌想到这事儿,提了一句:“今年南方可是出了个好人才,提前转移百姓,护住了上千人,他叫于泽对吧?寒门出身,今年是他任期第五年,待他回京述职后,让他到附近的夜城县为官吧,希望他能避免今年夜城大雪封城。”
  覃昌没想到李暮歌记住了那个县令的名字,闻言脸上笑意有些勉强。
  覃家也有一些族人在南方做县令,多年来无功无过,老皇帝和李暮歌连听都没听过那些官员的名字。
  覃昌暗骂族人不争气,同时也在想,这于泽可成亲了?他成亲的话,可有孩子了?
  实在不行联个姻。
  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官,凭着一次水患,就入了储君的眼,叫储君记住了他的名字。
  朝廷那么多官员,被君主记住名字的能有几个?只要被君主注意到,日后前程似锦啊!
  覃昌觉得这个于泽有点儿本事,也有些运道,帮他一把,算是结个善缘。
  李暮歌见覃昌那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就知道他应该是在想,怎么拉拢于泽了。
  于泽寒门出身,在朝中人际关系简单,被划分到会出水患的地方为县官,可见他的底蕴十分浅薄,但凡吏部有人,便去个富饶的地方为官了。
  李暮歌想要控制朝堂上世家势力的扩大,就必须大量提拔底层官员,现在庶民出身的官员只有一个独苗苗,那寒门官员就是庶民官员天然的盟友。
  世家想要拉拢寒门官员,李暮歌也不会阻止。
  等以后寒门官员多了,世家能有多少财力物力给寒门官员?真给出去那么多,怕是自身难保啊。
  “覃舍人,大龙被吃,你难翻身了,孤赢了。”
  一子落,覃昌满盘皆输。
  覃昌从有关于泽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才发现不知何时,棋盘上,李暮歌的黑棋已经将他白棋大龙斩落,他确实没有希望翻身了。
  “殿下棋艺精湛,老臣甘拜下风。”
  输了棋,覃昌并不恼怒,反倒十分乐呵,跟君主下棋,怎么能赢了君主呢?输了更好!
  覃昌没说假话,李暮歌确实下棋下得好,比老皇帝强,跟老皇帝下棋,覃昌还得费心思考怎么毫无破绽地输。
  跟李暮歌下棋,他完全不用担心输棋输得不自然。
  “每次舍人都是这一套话,下次换一套说说看,孤先走了,覃舍人没事也可提前回府。”
  李暮歌听覃昌同一套话,来来回回说了好几次了,有点儿听厌了。
  覃昌不好意思地一拱手,恭送李暮歌离开。
  下午李暮歌打算回公主府,看会儿话本子,去池塘喂喂锦鲤,差不多就吃饭洗洗睡觉。
  没想到她刚回公主府没多久,颜士玉就上门来了。
  自打那日她与颜士玉在宫中谈话后,颜士玉就闭关想法子去了,连着两日早朝告假,不少大臣私底下议论颜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