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作者:
深林人不知 更新:2025-09-23 10:58 字数:3842
营帐左侧的紫檀木案旁,斜倚着两个锦衣青年。身着月白锦袍的公子正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一把鎏金匕首;另一位玄衣男子则支着肘,专注地盯着沙盘,肩头还落着几点尚未融化的细雪,侧脸线条如刀削般冷峻。
徐福上前一步,恭敬说道:“殿下,陆大人,许公子,人已带到。”
又一次遭遇性别歧视,张亦琦浑身不自在,索性沉默不语。
李太医仍满脸难以置信,转身对着萧翌行礼,质疑道:“殿下,当真由这位姑娘为您治伤?”
萧翌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讥笑,冷冷说道:“李太医,你的眼神倒是不错,还能瞧出她是个姑娘。”
另一位个子稍矮的太医也忍不住发声:“一个姑娘家,怎能在军营担任军医?”
又来了!萧翌已然不耐,直接吩咐道:“张军医,你跟他们讲讲本王的伤情,还有治疗经过。”
“哦。”张亦琦心中暗喜,忍不住在心底给萧翌点赞。他没叫她名字,也没称她张姑娘,而是特意强调她“张军医”的身份。
张亦琦递上手中的手札,有条不紊地说道:“这是殿下受伤后,我从接诊第一天起,记录的病情变化,涵盖主诉、症状、查体结果、个人分析,以及处理方式。用药方面我不太精通,不过都与高先生讨论过,用药变动的原因也都记录在册。”
李太医满脸怀疑地接过手札,与其他太医一同仔细翻阅。
首位看完册子的太医,脸上神色从最初的不屑,逐渐转为震惊,最后竟是惊喜交加:“姑娘,你在殿下体内放置了一根管子,引流出血和气?”
“是的。”张亦琦认真作答,“殿下肺脏被箭刺伤,胸腔积血积气,压迫肺脏,这是危及性命的主因。只有立刻解除压迫,控制病情,才能为药物治疗争取时间,挽回一线生机。”
听完张亦琦的解释,这位太医大笑起来,对着萧翌行礼赞叹:“殿下,此女子天赋异禀,实具华佗之才。”
萧翌嘴角微微上扬,问道:“是吗?刘太医也这么觉得?”
“正是。”刘太医兴奋不已,接着阐述,“按现行医术理念,人体被视作一个整体。但臣行医多年,却有不同看法。人体是由各个脏腑既独立分工又紧密协作的整体,是可以拆分来医治的。张军医正是运用此理念,才成功救治殿下。”
刘太医说着,又向萧翌行了一礼,提议道:“殿下,臣认为可将此女子招入太医署。经臣悉心教导,日后定能成为良医。”
居然要引荐自己进太医署?张亦琦脑袋瞬间嗡嗡作响。
萧翌思索片刻,说道:“本王没记错的话,进太医署需经考核才能录用。”
“没错。”刘太医解释道,“招录考核只是第一步,合格者成为太医署的诸医生,再依据日常考课和太常寺考核,择优晋升为医博士。博士每月考核一次,太医令、丞每季度考核一次,医术出众者即可获得晋升。”
张亦琦听着刘太医这番话,内心吐槽不已。什么嘛,进了太医署通过考试成博士,接着层层考试,最后成为太医。姑奶奶上辈子就是医学博士了好不好!
重活一世,张亦琦最抗拒的,便是重蹈上辈子被考试、绩点与激烈竞争捆绑的覆辙,再度成为一个将自己逼至绝境的“卷王”。曾经,成为一名医生是她自小就怀揣的理想,这份信念支撑着她一路披荆斩棘,成功考入顶级名校的临床八年制专业,又进入顶级医院的王牌科室。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其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最清楚。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残酷竞争与日益严重的内卷浪潮中,她最初的满腔热忱与情怀,正一点点被消磨殆尽。那时,她背书、查阅文献、钻研各类医学知识,不再是单纯为了探索医学的真谛、追求更深入的理解,而仅仅是为了在考核中斩获高分。可这种因胜利带来的短暂快乐,总是转瞬即逝,很快就会被下一个目标带来的焦虑所取代。直到来到这个时代,重新从事起医生的工作,没有了令人窒息的考核,没有了永无止境的内卷,心中只剩下纯粹的悬壶济世的愿望,她才真切地体会到,学习本身竟能如此快乐。出于好奇心与实际应用的角度获取的知识,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而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强记的内容,却似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她怎么可能再次将自己推向上辈子的悲剧深渊呢?这可是用生命换来的深刻教训啊!
想到这儿,张亦琦毫不掩饰,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三个大字:不愿意!
萧翌瞧了一眼在一旁默不作声,心思却早已飘到九霄云外的张亦琦,心里已然有数,便淡淡地说:“刘太医,你说了这么多,可还得问问张军医自己的想法。”
“殿下。”刘太医信心满满,“有老臣亲自引荐,这样难得的好机会,她怎么会不愿意呢。”
“你问问看。”萧翌坚持道。
“张军医……”刘太医话还没问出口,张亦琦就干脆利落地回答:“谢谢刘太医赏识和好意,我不愿意。”
刘太医显然没料到会被如此干脆地拒绝,满脸难以置信,追问道:“你说什么?”
“谢谢刘太医好意,我不愿意。”张亦琦再次坚定地重复。
“为何?”刘太医仍不死心,大齐朝每年都有无数人挤破头想考进太医院,最终录取者却寥寥无几,这么好的机会送上门,竟然有人不要。
张亦琦答道:“我深知自己医术平平,这次能救下殿下实在是侥幸。殿下乃皇家血脉,自有真龙护体,命不该绝,与我医术关系不大。我若进了太医署,不过是滥竽充数,还是把这宝贵的名额留给真正有才华的人吧。”
“这……”刘太医没想到这小姑娘如此谦虚,把自己的医术贬得一文不值。可他实在舍不得这个与自己医学理念契合的人才,还想开口挽留,却被萧翌拦下了。
“诸位车马劳顿一个多月,不巧本王已然痊愈。但你们千里迢迢奔赴边关,也不能白跑一趟。正好我们刚经历一场战役,军医人手短缺。军中还有许多受伤的士兵,以及不少因多年戍边落下慢性病痛的将士,正好借诸位妙手,解我军医的燃眉之急。”
“什么?”那几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面面相觑,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们可是历经层层严格考核,才脱颖而出,得以给宫里的达官贵人看病诊脉的御医。就算是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也得费尽心思求他们,他们才肯出手诊治。此次前来,本是为广陵王治伤,如今广陵王不需要他们也就罢了,居然还要他们给最底层的士兵看病,这简直是莫大的侮辱。
到底是读书人,骨子里透着傲慢与清高。为首的李太医率先开口:“殿下说笑了,臣等是为京城里的贵人看病的御医,给这些粗鄙的士兵看病,岂不是有失体统?”
张亦琦毫不掩饰地翻了个大白眼,这群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士兵怎么了?他们可是为大齐朝舍生忘死、拼命守护的人,凭什么瞧不起他们?
萧翌原本面无表情,听到李太医这番话后,猛地一掌拍在案几上,力度之大,竟把桌上的茶盏都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粗鄙?”他冷笑一声,“吴太医,没有这群将士风餐露宿、出生入死,哪有你们在京城歌舞升平的日子?没有他们,你以为你还有命读你的圣贤书?还有宫里贵人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在你们眼里竟如此一文不值。作为医者,你连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之心都没有,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看样子,你也不必回京城了,就留在这儿吧,去战场上好好瞧瞧!”
李太医见萧翌是真的动了怒,立刻“扑通”一声跪下来,不停地磕头求饶:“臣该死,求殿下饶恕。”
萧翌脸上依旧满是怒意,站起身,一挥手:“徐福!”他甩袖时带起的劲风,瞬间扑灭了三支火把,“带四位‘贵人’去伤兵营,今夜诊治不满百人,就把他们的马车拆了当柴烧!”
“是!”徐福领命而去 。
第20章 玉隐双澜(四)
张亦琦与徐福一道,领着四位太医前往医所。帐外狂风怒号,裹挟着沙粒,狠狠抽打在太医们毫无血色的脸上。风声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转瞬便消散在悠悠羌笛声里。张亦琦从未见过如此动怒的萧翌,心中满是诧异,忍不住向徐福问道:“殿下对军中将士竟这般用心?”
“殿下每次出征,必定身先士卒,不然这次也不会身负重伤。”徐福眼中满是敬意,认真说道,“每一位在战场上英勇阵亡的兄弟,殿下都会吩咐我们妥善安葬,还会优厚地对待他们的亲属。殿下对待军中将士,那是没得说。去年大雪封山,军中物资紧缺,殿下把自己最后一件狐裘,给了冻伤的弩手。那小伙子感恩在心,如今每逢休沐日,就往王府送自己猎来的野味。”
张亦琦听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会心一笑:“果然呐,相由心生。殿下生得那般俊朗不凡,看来并非毫无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