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作者: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9      字数:3638
  
  一个月后,她就得到消息。
  与贾府抄家案不相关的女眷允许探视了。
  顾七七立马回家将消息禀告给了林黛玉。
  如今正是天气寒冷的时候。
  而且还倒霉的正处于小冰河末期,京城是真的下大雪啊。
  不然曹雪芹干嘛老说白茫茫一片都干净了。
  贾府女眷肯定穿着统一的囚服,能保暖吗?
  黛玉就准备了一批普通棉布棉袄和一些馅饼进去探视。
  狱卒虽然了收了‘过路费’,可也不允许一下子进太多人。
  顾七七无奈,好说歹说最后使出银子大法才允许黛玉领一个人进去。
  黛玉没细想就选择带着雪雁进去了。
  顾七七和赵老汉在外面马车上等着。
  紫鹃这次根本就没跟来,毕竟全府就没有不认识她的,可别再惹出什么新麻烦。
  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黛玉才双眼通红的和雪雁出来了。
  顾七七什么也不问就扶着黛玉上了马车,快速回转至小院中。
  到了家,雪雁服侍黛玉躺下才向众人解释。
  “可太惨了,难怪姑娘受不了,我看着都难受得不行。”
  紫鹃追问:“说怎么判决了吗?”
  “那倒没有,她们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应该快了,男人审完就该一起判决了。”
  顾七七也想了解一些细节:“那些下人们应该最先被发卖吧。”
  “应该是,听说抄家前发卖的那批家生子也不准卖到矿上了,只许人牙子在京城发卖。”
  紫鹃最有感触,听到这则消息,立马呜呜哭了起来。
  顾七七也叹了一口气,心里暗道:总算没造杀孽,这些人错过抄家的苦,还能继续留在京城其他大户人家当差也算运气。
  果然,第二天出门打探消息时,顾七七就得知:三天后发售贾府下人。
  紫鹃运气真不错,顾七七才把她一家子买下来,贾家就被抄了。
  而贾家前一天卖的大批家生子就被勒令不许再卖,直到今天才放出消息。
  林黛玉见不得这种场面,就派紫鹃和顾七七见机行事。
  不过还是叮嘱道:“那些被正经大户人家买走当奴仆的就算了。”
  顾七七点点头。
  理解。
  如今黛玉也养不起太多下人。
  再说,当下人在哪家不是当,不多插手也好,少些麻烦。
  “如果发现是青楼楚馆要买人,能救的都要救下来。”
  紫鹃点点头。
  心情也很沉重。
  都是一个府里共事多年的伙伴,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赵老汉赶车,顾七七揣着银票,三人一起出发了。
  顾七七早早把另外一万两卖皮毛、器物的银钱也给了黛玉,所以黛玉并不缺银子。
  她也不敢给太多,怕和估值相差太多,说不清。
  本来黛玉给的估值一共就一万五千两,如今已经翻番,够了。
  到了奴仆拍卖市场,顾七七也算见识到了什么叫人间惨剧。
  这场景只有古代世界能遇见。
  关键她亲眼见到的机会并不多,还是硬不下心肠假装没看到。
  《红楼梦》中的这段描写应该暗指前朝往事。
  因为雍正即位当年就取消了贱籍制度。
  雍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计清理贱籍人口,比如乐户、伴当等等。
  给予他们良民身份,从此他们的了子女就可以上学、参加科举,拥有房屋和土地。
  再也不用世代为奴了。
  包括宫里的宫女也一并遣散恢复了平民身份,这事儿她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而且史书中也有明确记载。
  不是她到了大清规劝雍正得到的结果,是人家历史上本来就这么做的。
  雍正对民生十分重视,对公平社会也有很高的追求。
  是位难得的君王。
  所以像史湘云这种中年被抄家充入教坊司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明显借鉴前朝。
  算了,解决眼下吧。
  贾府的家生子一般都是一大家子整整齐齐被其他府里买走了。
  毕竟大户人家出来的下人,才能、技艺、眼界、见识还是有的,不愁卖。
  剩下的散碎丫环,长得好的就不多了,也没有青楼来买人。
  顾七七就不多参与了。
  但是林红玉得买下来。
  因为她是贾芸喜欢的人,如果任其和家人一同被买走,等贾芸被放出来,再想赎出来就难了。
  贾芸和贾府牵连不深,应该很快就会被放出来。
  林红玉和林黛玉名字只差一字。
  所以林红玉为了避讳黛玉和宝玉的玉字就改叫小红了。
  小红并不普通的,是贾家下人中难得的清醒人。
  她身上的很多品质更接近现代女性。
  比如:善于攀附、不受束缚、有远见、有作为。
  她爹就是贾府大管家林之孝。
  而林之孝也不普通。
  甚至有学者猜测他是前太子家出来的管事。
  曹雪芹起名字都是有讲究的。
  林红玉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
  反而是林黛玉命运的镜像组。
  林红玉中的‘红’字,与绛珠仙草中的‘绛’字,可谓同源。
  都代表红色。
  而黛玉的‘黛’字,却代表着青黑色,与红色形成了色彩上的鲜明对立,预示了黛玉悲剧的宿命。
  林红玉代表着世俗成功,林黛玉代表着理想幻灭。
  两者共同构成了‘千红一哭’的主题。
  还有可怜的傻大姐,老太太身边做粗活的,性格极好,乐观开朗,在哪里做活不是做活,顾七七不舍她太辛苦遭罪就也给买了下来。
  她算发现了,早先被撵出府的下人结局还好,只要不趟贾府抄家这趟浑水,结局只会比之前强。
  像平儿、袭人这些大丫环或说是房里人,并不在这次拍卖之列。
  今天拍卖的就是啥事不沾的小丫环和之前被卖的家生子。
  顾七七带着两人回了小院,又是一番哭诉不提也罢。
  趁着晚饭后,睡觉前,顾七七问起了黛玉打算。
  “姑娘有没有想过将来的打算?”
  黛玉明显没想到这么多,还有些发愣:“打算什么?”
  顾七七只好说得明白些:“想到哪里定居?金陵?姑苏?还是京城?”
  黛玉一听是这个打算,就想哭:“天大地大哪里是我的容身之所啊?”
  雪雁在边上也听得难受。
  “金陵是贾家的祖地与我何干,姑苏老宅、田地也早没了,回去能住到哪里?”
  雪雁也一脸悲戚的跟着点头。
  “京城?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许多年,连贾府大门都没出几次,同样陌生得很。”
  语毕又神情低落了起来。
  顾七七也跟着叹气,这真是哪哪儿都去不得。
  “姑娘,我说说我的想法,你听听,如何?”
  黛玉用浓重的鼻音道声:“好。”
  “金陵就像姑娘说的是贾家祖地,跟我们无关,除非姑娘还想嫁给宝玉,姑娘如何想的?”
  黛玉惊恐地望着顾七七一阵失语,半天才反应过来了。
  “不必了,我用眼泪还尽了这份情,后半生只属于我自己,我们的缘份已尽。”
  顾七七点点头,没糊涂就好。
  不然她还要想办法给黛玉科普近亲结婚的害处二、三事儿。
  第351章 林黛玉的小丫环(13)
  “这样的话金陵不必考虑了。然后就是姑苏,老爷和太太毕竟葬在那里,我们也要经常扫墓、祭祖,要搬回去再买个宅子吗?”
  黛玉不吭声了,顾七七知道她在犹豫。
  姑苏确实没有实在亲戚了,也就扫墓方便这一个优点了。
  而且黛玉对姑苏的记忆并不多,来贾府时她太小,几岁前的事儿能记着多少?
  “再有一个选择就是京城了,这里的气候、生活方式、甚至是语言我们都习惯了,不如直接住下来。”
  “行吗?”黛玉不知道怎么办。
  “姑娘,咱们可不能住得太偏,容易招惹恶人,或者被有心人盯上。”
  黛玉又疑惑的看向顾七七。
  顾七七也不藏着掖着:“比如想吃绝户的、欺辱你失亲的、想算计你婚事的,多着呢。”
  黛玉越听脸越白。
  “这样算来京城毕竟是皇城根下,相对安全些,起码恶人会有所收敛,不敢太明目张胆。”
  顾七七也偏向生活在京城,她对雍正有信心,虽然当今不是雍正。
  可也有雍正的影子,应该是个可靠的明君,相对容易讨生活。
  “我们没有生活来源,在京城居住并不容易。”
  黛玉难得长进了,知道有钱才能在京城定居。
  顾七七早就有考量:“我出去看看,能买到啥算啥,其实最好有个庄子,这样的话,屋子、田产都有了,如果再有个铺子做点小生意,不愁生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