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作者:
雪花霜叶 更新:2025-09-23 11:09 字数:3626
黛玉只想定居在安全的地方,把事情交代出去就不管了。
“就是以后扫墓又难了。”
“当时老爷让姑娘来京城也是打定主意希望姑娘嫁在京城,就没安排好扫墓的事情吗?”
黛玉点点头。
确实,老家留了守墓人。
“再说,我们可以给王妈妈去个信儿,给些钱,年年帮着扫扫墓就是了,你最大的孝顺就是为林家延续血脉。”
顾七七实在没其它办法,总要给黛玉一些活下去的念头才行。
黛玉想到爹爹和娘亲不由的悲伤。
只不过,如今的她再伤心也流不出眼泪。
看得人眼酸、心酸。
“好,就定居在京城吧。”
顾七七得了准信儿就放心去找房子了。
这并不容易,还是早做打算为妙。
贾府在金陵老家留的人可不少,这一往一返的办起案来可没那么快,所以预想的尽快结案并没有到来。
黛玉只能一趟趟地往狱里给大家送棉衣和吃食。
顾七七也忙,和赵老汉一起天天找合适的房子。
好在有牙行这等中介场所,只要跑得勤快些,总会有收获。
顾七七知道庄子很贵,可还是不死心地向牙行打听了一下价格。
牙行的人见顾七七来得勤快,倒也答了:“看地界和大小,京郊的庄子便宜的十几万两,贵的上不封顶,没个二三十万两买不到的。”
听得答案,顾七七差点没撅过去。
楚渊!
还是楚渊大方。
就几个镜子,真没亏待她。
如果按照牙行的说法,怡红院、潇湘馆这种院子,每座都值30万两,换算成人民币怎么也得九千万一座院子。
贾府果然豪,这么算下来东西两府的固定资产怎么也值百亿以上了。
果真富有,不过下场就那样:一片白茫茫。
黛玉有多少钱,顾七七最清楚。
经过反复衡量和实地考察,最后找了一处紧邻白鹤书院的清静小院儿。
是一栋独栋小院,可也不便宜,值二万多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也有八百多万了。
就这,还不是最贵的,只能算中等偏下。
位置还算不错,起码安全上有保证。
黛玉都没去看院子,更没细问,只是跟着牙行办了所有手续并付钱。
黛玉付钱时尤其爽快、大方,一副打心眼里不在意钱财的潇洒模样。
顾七七看得好笑,转念一想也明白了。
黛玉可是真正的小仙女,这些身外之物真不值当她惦念一丝一毫。
买完院子,黛玉手里估计只剩下六千多两银子。
顾七七并不慌,赚钱还不是小事儿一桩。
小院子打扫干净,日用品一买,也没做多讲究,挑了个最近的吉日,一行人直接搬了进去。
起码是自己的家呀。
不再居无定所,心安啊。
黛玉搬进新家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把顾七七和小红的卖身契一并销了。
本来想着紫鹃和她的家人也别再签身契了,以后各奔前程也方便。
结果,紫鹃和家人跪了一地,哭着喊着要签身契。
顾七七理解,他们做了一辈子下人,没房、没地、没恒产,去外面哪里找得到工,还不是继续做下人。
做生不如做熟,哪里舍得林黛玉这样的好主子。
再说女儿紫鹃是打定主意跟着林姑娘,他们一家子将来肯定是陪房,走去哪里?
黛玉也想把傻大姐的身契一并销了。
奈何傻大姐不同意。
哇哇哭着、喊着:“姑娘是不要我了吗?”
黛玉能如何。
“要,怎么会不要你,那你的身契也就不销了。”
顾七七可不想当丫环,哪怕是林黛玉的丫环也不行。
林红玉是个有理想的少女,就等着贾芸出来呢,倒是不推辞,欢喜应了。
顾七七能猜出黛玉的想法。
院子买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将来还不知道如何呢?
哪里养得起这么多下人。
尤其顾七七,人小却有主意,黛玉不想误了她的前程。
一转眼,贾府的判决终于下来了。
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剩下的直接放了。
当然也有不少没走出监狱的,比如王熙凤和王夫人姑侄。
因为贾家被抄不久,牵扯王子腾家也被抄了,王夫人怎么受得了,还好有宝玉牵着她的心,挺过来了。
可谁知,还是没挺住,在狱里病了,缺食少药,比王熙凤还早死几日。
巧姐也在当天就被刘姥姥接走了。
黛玉只是偷偷塞给刘姥姥五百两银票,让她好好照顾巧姐。
刘姥姥的为人黛玉信得过。
黛玉知道巧姐的结局,并不多加干涉。
这钱也只是让刘姥姥少受些苦罢了。
不过,今生的王熙凤要幸运一些,黛玉出钱把人好好安葬了,剩下的人先跟着黛玉一起回了小院。
黛玉也想大家先安顿下来再做具体打算。
这段日子,黛玉没少往牢中送物资,可这些太太、小姐、公子,甚至大丫环哪里受过这些苦,一个个憔悴、虚弱得不行。
小孩子也有受不住生病的。
紫鹃承担起了首席大丫环的任务,张罗着灶房烧水,大家轮流洗澡、吃饭、请医、问药,忙得团团转。
因为之前在狱中都见过几次面了。
贾府众人对黛玉的大体境遇倒是有所了解,所以对这个小院子一点都不好奇。
实在太小了。
大家情绪都十分低落,也无心交谈,忙忙碌碌一下午粗粗吃过晚饭都沉沉睡去了。
好在这个时候,每间房都有一大铺炕,挤挤倒也将就住。
就这样休整了三天,生病的孩子都好利索了,全体人员一起开会聊聊今后打算。
比如李纨早就有了想法。
她早就打定主意守着贾兰,供他读书,重振贾家富贵门楣。
贾府因谋逆罪被抄没家产,李纨母子虽未直接涉案,但肯定少不了受牵连。
李纨一直恪守‘嫁贾随贾’的风俗,又担心贾家罪臣身份连累娘家名声,招惹祸患。
所以她根本没打算投奔娘家。
最后她会搬到了贾家祖坟旁的空屋子居住。
母子俩借田耕种,完全能维持生计,甚至还供养了贾兰读书。
倒也符合‘罪眷不得离京’的管制,又实现了秦可卿‘祖坟周边置田产’的遗愿。
黛玉不会眼睁睁看着李纨再受饥饿、衣食无着之苦,可对她还是有些怨的。
李纨对族人冷漠,眼睁睁看着巧姐沦落风尘不理不救。
太过功利而轻情义。
所以黛玉只给她二百两银子便罢了。
想必以后也不再有交集。
贾兰注定紫蟒加身,李纨也会因儿子显贵受封诰命夫人,但她依旧荣华短暂。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因她的过多参与,再改变了既然结局,没准李纨还不乐意呢。
【此章为:‘熙熙已断奶’;打赏的催更符*2 加章……】
第352章 林黛玉的小丫环(14)
黛玉看着众人,她明明知道所有人的结局,可也不能强行干涉。
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人,不会听她的。
罢了,她连自己的路都不知道如何走下去呢。
惜春还是想到栊翠庵出家,黛玉知道她的性子,甚至连她自己都认为出家没什么不好,也就同意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探春早就出嫁了,甚至算戴罪立功,还给男人们减了一定刑罚。
真是走的走、散的散,大地一片白茫茫。
赵姨娘自己带着贾环也要单独生活,下午就走,一看就是有所准备的。
很可能是探春给两人留下了些什么,黛玉也不好细问。
邢夫人也是如此,人家还有弟弟、妹妹和娘家,她甚至还有其他什么想头也说不准。
黛玉可不敢拦着,虽说她知道这个舅母结局并不好。
剩下就是宝玉和宝钗了,宝钗嫁妆虽然早在抄家前丢了,可还有娘家和娘家兄弟。
她肯定要投奔娘家的。
就是娘家还有个夏金桂。
这个搅家精,不知道日后闹得如何鸡飞狗跳呢。
事实也如此,宝玉在薛家遭逢夏金桂和薛蟠的苛待和薛姨妈的牢骚。
更是被污蔑与香菱有染,连累香菱因他而死。
宝玉不想拖累宝钗才离家出走。
黛玉现在就可以想象出宝钗将来的日子能有多艰难。
宝玉走后,本想一死了之,却被癞头和尚度化,出了家,最后寻到林黛玉的坟前,为她守墓余生。
虽然宝玉算不得靠谱的男人,更别提支应门楣了,可宝钗迫于封建礼教束缚,无论如何也得跟他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