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
端瑜 更新:2025-09-26 09:02 字数:3258
他的前半生被考试塞满了,每个节点都有考试。
宋长叙心中戚戚然,他提笔写题。
他的速度快,下笔几乎没有停过。任学政一边喝茶一边看底下的考生。他看见几个考生看着考题还皱着眉头,只有宋长叙下笔很快,而且看模样胸有成竹。
任学政被激起点好奇心,他又喝几口茶然后下去看。他先去其他地方转一转,最后才站在宋长叙面前。
宋长叙的速度不变,大风大浪过来的人,被提督学政盯着他也丝毫不怕。
任学政看他写的很快,偶尔看见几个题都是正确的,他点点头回到位置上。
心想看来今年还是有几个好苗子的。
考完县试,提督学政就带着人先把试卷改出来。这次考试的名次两日后颁布。
考生们有的窝在家里继续看书,有的心里焦躁,有的却还是出门玩乐。宋长叙待在客栈安安静静的看书,越到这个时候心里越是沉不住气,他也不例外。
“不能焦躁。”宋长叙警告自己。
等两日后天刚蒙蒙亮时就有书生守在县衙门口等着衙役贴榜。宋长叙跟冯信鸥来的时候已经是围了三层了,他们只能在最外层打转。
到了时辰衙役敲锣把榜贴好,顿时所有人都涌上去。第一场考试关系到他们能不能考第二场。
第一名谢风
第二名罗双
第三名程茂学
第四名宋长叙
……
冯信鸥在后面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看见宋长叙的名字还有些惊喜。
“长叙,你考的挺好的。”
宋长叙陷入了沉思,他是有哪点做的不够好。但是这个名次在他意料之中,他预料自己的名次是在前十,这次是第四名。
前面的三个书生都是在县学读书的人,他们意气风发的接受来自众人的吹捧。
“谢兄,你太厉害了。”
“罗兄跟程兄也很厉害啊。”
谢风谦虚的说:“诸位这才是县试,后面还有府试和院试,这一次小小的考试不算什么。”
“对了这位宋兄倒是没有听过名号?”
“不知道是哪里人士,想来也是一位俊才。”程茂学说道。
他心里还有危机感,这次他是第三名,这宋长叙紧跟在其后,没准就会超过他。虽然考上最后一名也能参加府试,但谁会嫌自己的名次高。
宋长叙跟冯信鸥回到客栈继续看书,然后参加第二场考试。
三日后第二场考试排名出来了。
第一名谢风
第二名罗双
第三名宋长叙
第四名程茂学
……
宋长叙看着自己的名次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这次他调整了写法,看来还是没有让批卷人满意,应该说不是最满意。
他现在有点懂为什么在乡试,会试的时候,许多考生知道主考官是谁后,会送礼去揣测主考官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和喜欢什么风格。
程茂学见状苦笑一声,“这位宋兄到底是谁,怎么丝毫没见他冒头。”
谢风也好奇起来,他爽朗一笑:“怕什么,他这个名次迟早能考上秀才,到时候就知道他是谁了。”
罗双性子内敛,闻言也是好奇起来。
冯信鸥这次在危险的边缘,幸好还是上榜了,他握紧手指,心跳声还未平复下来,再一看榜上高高挂在上面的名字,他摇头失笑。
心想:“早知道宋兄不凡,没想到考的这么好,他还有这么一副好定力。”
“这宋长叙变成第三名了,不会院试的时候就要把谢兄掀翻吧。”
谢风笑了笑:“我还是没有程兄那么容易被掀的,再说我们中间还有罗兄在。”
在一张榜前有人欢喜,有人失落。宋长叙却在脑海里复盘。
“到底是哪里有偏差……”宋长叙想不明白。
他跟着冯信鸥回到客栈,客栈也是吵吵闹闹的,大家都在说科考的事。
冯信鸥低声说:“我看许多人都开始交友了,宋兄的名次这么高,下次院试也不在话下,现在还是无人问津,为何不把名头亮出来?”
看着周围七八名的考生都在接受追捧,只有宋长叙在诸位考生面前还是一个神秘的符号,故此他有一问。
宋长叙:“还有最后一场,要考完之后才知道最后能不能中秀才。”
他稳如老狗。
冯信鸥闻言心中佩服,自己心里也升了危机感,对了,还有一场考试才知道到底能不能中秀才。
“冯兄,我先回屋看书了。”
冯信鸥点头,他回到屋里也没放松继续看书。
要考三场,考完一场就放他们出去休息两日,然后再进来考试。
一连折腾了三次,等考完最后一场,所有的考生都有些考的虚脱了。
有考生一出来就晕倒了,还是被衙役们架出来的,考生出来后都是神色恹恹,看见外边等待的家人也是一脸的疲倦之态。
宋长叙跟冯信鸥两个人一路回到客栈,互相说了一声回到屋子倒头就睡。
一觉睡到晚上,两个人就在客栈叫了三菜一汤在大堂吃饭。
一个青椒土豆肉丝,一个拍黄瓜,还有一个干煸豆角,一个南瓜汤。
两个人先吃了一碗饭后,后面才变得缓慢起来。
冯信鸥问道:“宋兄,你觉得这题难么?”
宋长叙说;"没有做过其他的,无法比较,只是把题做完了。"
冯信鸥点点头,他们明日就离开金河县回去了,不然在这里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大概等半个月就能出结果,如果考上的话,会有人来家里通知。
冯信鸥自嘲:“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考上。”
宋长叙非常理解:“冯兄,人之常情。”
本县的书生们考完就回家了,第二天的时候,宋长叙跟冯信鸥看见有许多人坐着马车离开,看样子都是从镇上来参加科举考试的。
宋长叙对于这次考试并无十分把握,所以不敢托大。他们回到水波镇上,冯信鸥说道:“宋兄,我先去一趟岳父家里就不跟你一块了。”
宋长叙:“好。”
这回虽花了一些钱,但他手里还剩下二两银子,他去买了糕点跟猪肉,朝着熟悉的地方一看,今天大哥跟知昼没有出来摆摊。
现在正是春种的时候,要先顾着田地的事,摆摊什么时候都可以摆。
宋长叙提着糕点和猪肉,他听见一阵欢声笑语,抬头就看见几个穿着锦服的哥儿,头上带着银簪,手上带着玉镯,腰间也带着玉佩。
他看着那些哥儿的背影,然后收回眼神。
心里不知怎么,突然想快点见到许知昼。
还有心中觉得亏欠。
许知昼一直吵着说要过好日子,要做官夫郎,要什么活都不干,要穿漂亮衣服,戴好看的镯子。结果嫁给他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宋长叙吐出一口气坐上牛车回到齐山村。
.
在宋长叙走的这段日子,许知昼在地里帮忙干活,然后他常常做饭,晚上一个人睡觉。刚开始一个人睡觉还觉得能独占一个大床很舒服,后面避不可免会想到宋长叙。
夜更长了,他对宋长叙的思念缠上来。
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许知昼想的厉害的时候,抽了抽鼻子去找自己藏钱的地方,哭着数铜子。
“没钱,不能去找他。”
他数了一遍,数了两遍,他想让他们两个人都过上好日子。
许知昼回到床上辗转反侧然后才睡着了。
他晌午刚吃了午食,现在去喂鸡鸭,爹养了两头猪,以后下午还要打猪草。
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许知昼抬头去看。
宋长叙穿着长袍背着包袱,手里提着猪肉跟糕点,俊美的脸上带着疲倦之色,风尘仆仆的。
“我回来了。”
许知昼快步上前抱住他的腰身,“你今早到的?”
宋长叙笑着点点头,他把东西放下,还有包袱放在屋里。
回到自己家里他终于彻底松懈下来,宋长叙喝了一口水,发现是温热的糖水。
“我刚泡的。”许知昼说。
宋长叙眉眼舒展:“很好喝。”
“你在金河县怎么样?”许知昼好奇的问道。
“还好,金河县很繁华,我见到许多以往没有见到的。考试考了三场,考完后我和冯兄翌日一早就回来了,没有在金河县多停留,所以我没有去找舅舅。”
许知昼失落的点点头:“舅舅一直在金河县忙,我们成亲的时候他都没有来。”
宋长叙说:“要是这次能顺利考上的话,我就能去县学读一阵子的书,到时候就能时时跟舅舅见面。”
许知昼凑过来,他笑眯眯的说:“听你的口气,对考上秀才有把握。”
宋长叙喝了一口糖水:“我没有十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