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870节
作者:无醉春秋      更新:2025-09-26 09:11      字数:3186
  哈哈哈。
  王逸忍俊不已,随即拨通了朱长林的电话:
  “老朱,我准备研发eda工具软件,你有什么想法?”
  “eda工具软件?”朱长林略微沉吟:“董事长,我觉得可行。虽然很难,但芯片我们都能研发出来,何况eda工具软件了。一旦研发出来,从小了说,能防止我们被卡脖子。从大了说,能打破国产eda的空白,打破欧美封锁!”
  “没错,eda工具软件,势在必行。”王逸打定主意:“这样,你招募相关专家和人才,开始eda工具软件的研发。先实现28纳米,不,20纳米芯片的设计!”
  今年是28纳米芯片的元年。
  可2015年,就是20纳米芯片的元年。
  高通的骁龙808/810,都是28纳米。
  虽然是2015年商用的,但在2014年就开始了研发。
  因此,星逸科技的eda软件,只实现28纳米芯片的设计还不够,至少得实现20纳米芯片的设计。
  毕竟星逸科技的eda软件,研发出来就得2013年年底,甚至2014年了,届时设计的就是20纳米芯片。
  “好的,董事长,这事交给我了,我招募相关人才。”
  “很好,长林,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事尽快进行,争取一年时间,搞定eda软件,至少达到20纳米芯片的设计。”
  只要明年年底前,实现20纳米的芯片设计,就暂时够用。
  后面继续研发14纳米,10纳米,7纳米……就是。
  工艺不同,eda软件版本也不同。
  前世,欧美eda管制之后,我们的芯片设计只能卡死在7纳米水平,无法做到更先进的5nm的工艺水平。
  但华为eda突破后,5nm,3nm都不成问题。
  同样,星逸科技的eda也得尽快布局,尽快发展。
  基本上,芯片的研发要领先芯片量产一年。
  芯片的商用要领先芯片量产半年,毕竟手机研发,快的话也需要半年左右。
  而eda工具软件的研发,也得提前芯片研发一年以上。
  这些先后顺序,都是必不可少。
  之前星逸科技人手有限,资源有限,只能倾斜到畅聊等软件的开发和手机研发,芯片研发等等。
  现在手机大获成功,芯片流片在即,畅聊用户突破3.5亿,都圆满超过了预期,自然能够腾出手来搞eda工具软件!
  第430章 王逸的半导体野心,林舒创业!
  作为芯片产业的根基,只有实现了eda软件的自研,才能防止被卡。
  才能掌握芯片设计的话语权!
  最简单的,实现eda软件自研,今后芯片怎么设计,完全可以按照星逸科技自己的标准来,用星逸科技自研的指令集!
  再配合星逸科技自研的xos系统,加上手机、平板等硬件,实现完美闭环!
  没必要非跟着西方标准走。
  毕竟西方那一套标准,也是多年之前的,是时候迎新破旧。
  就像安卓系统,这年头对标诺基亚塞班系统,安卓非常强大。
  但十年后,安卓系统已经非常落后,非常鸡肋,远不如纯血鸿蒙有前途。
  但可惜,安卓阵营过于尾大不掉,谷歌也知道安卓核心过于老旧落后,无力再战。
  也想推全新的系统取代安卓,但可惜厂商不买账,导致谷歌的新系统反而没人用。
  反倒是华为,被卡之后,不得不全面启用鸿蒙系统。
  或许初期的过渡时期,是非常痛苦的。
  但只要熬过这两年,后面的纯血鸿蒙生态做起来,那就是一片坦途,对上安卓,更是降维打击。
  没办法,安卓再更新,最底层也是十多年前的架构,自然比不上鸿蒙的后发优势。
  两者起点不一样,基层架构有着十多年的代差。
  就像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再升级,也比不了安卓系统!
  起点不同,上限不同,层次也不同。
  而王逸就是要实现全面闭环。
  手机自研,芯片自研,eda自研,未来,芯片的指令集和架构,都全面自研,系统更得自研。
  只是星逸系统的自研会比华为早很多,现在已经推进完第一阶段,重写安卓底层架构代码。
  明年就会实现第二阶段,推出自研的xos系统,兼容安卓应用。
  在2013年,趁着安卓还不够强大,趁着塞班未死,微软的wp也在分一杯羹之际,王逸推出xos系统,不但可以抢下一城,还能极大地削弱安卓的发展。
  再加上星逸手机和星逸平板、星逸电视等终端设备,用户数量突破数亿,规模恐怖,倒逼着应用开发商都得开发xos生态的应用!
  妥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用户倒逼开发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xos系统采用全新的64位系统,吊打安卓的32位,还没了虚拟机的机制,同样的硬件,xos能发挥出安卓系统下150%-200%的性能。
  借此,可以引得大型手游开发商入驻。
  毕竟更强的系统,释放更强的性能,玩游戏更流畅,手游开发商都会心动。
  前世,华为是被卡了之后,才开启各种反击。
  而王逸不同,在被卡之前就做好各种准备。
  不用美帝来卡,时机成熟,王逸会主动抛弃落后的安卓系统,落后的西方eda,甚至落后的arm v8指令集!
  arm v8指令集,相比于更差劲的v7指令集,算是非常强大,迭代升级。
  但综合水平也就那样。
  正是因此,苹果一直都是魔改arm的架构,高通也是时而魔改,时而公版架构。
  而王逸则是这几年刚起步,用arm v8公版架构。
  后续羽翼丰满,直接推出自研指令集,自研架构,全面取而代之!
  而这一步的基础,就是自研eda软件。
  若是没有自己的eda,国外的eda也未必搞得来自研的指令集。
  毕竟指令集都自研了,那就相当于从底层设计开始,完全全新的一套新体系,新标准了。
  虽然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
  只有完全自研,才可以摆脱依赖,无惧一切。
  届时和国外的芯片竞赛,也更有胜算。
  芯片强大与否,工艺制程只是一方面。
  架构和指令集同样也是核心。
  只要架构足够强大,5纳米干翻3纳米不成问题。
  毕竟越高的工艺,带来的不只是略高的性能,还有更恐怖的成本!
  从5纳米到3纳米,性能提升11%,成本增加50%,真划算吗?
  王逸是觉得一点都不划算。
  5纳米继续打磨,优化架构,也能提升11%的性能,成本还比3纳米降低50%。
  抛开成本谈性能,和拿着红米旗舰与iphone旗舰作对比一个样。
  都是耍流氓。
  实际上,西方唯制程论,也不过是走歪了路。
  或者欺负euv光刻机无法国产化,故意用制程卡我们。
  激进地上3纳米工艺,成本太高不说,还容易翻车,甚至不如把5纳米打磨好,价格再便宜一些。
  这次40纳米鲲鹏702追上高通28纳米的apq 8064,就说明除了工艺制程的差距,架构差距也是核心因素。
  然而,等明年看到arm v8架构的强大,高通等友商也会迅速跟进,届时星逸半导体就失去了架构上的领先。
  想要持续架构领先,只有自研架构,自研指令集。
  当然,自研指令集有些困难,而自研架构就容易一点。
  当然,也是三步走。
  第一步,今年使用arm v8公版架构。
  第二步,明年开始,魔改v8架构,实现苹果和高通式的半自研。
  第三步,后续自研指令集,抛弃arm,自研全新架构!
  一步步来。
  王逸想清楚这些,刚关上电脑,敲门声响起。
  林舒端着一杯奶茶,走了过来:“哥哥,尝一尝。”
  “这是……奶茶?你自己做的?”王逸满是好奇。
  “对,我喜欢喝茶,又喜欢喝奶,但那种珍珠奶茶我不太喜欢。太甜了对身体不好,不甜又没多少滋味,还不如茶好喝。”
  “所以我就想把咱们东方的茶,和奶茶结合起来,做了这个,新中式奶茶!”
  “你尝尝好不好,若是好的话,我可以创业了!”林舒笑着说道。
  眼看着王逸的事业越做越大,林舒虽然一向不争不抢,但也想做点事业。
  大学附近的连锁网吧,收入不错,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林舒觉得,未来帝都房租的增幅可能都比网吧赚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