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882节
作者:无醉春秋      更新:2025-09-26 09:11      字数:3434
  基带芯片的成本,也比soc芯片的成本便宜了近半。
  高通之所以卖得贵,也只是为了赚高通税。
  或者逼着用户放弃采购英伟达等友商芯片,选择高通的处理器芯片+基带芯片。
  鲲鹏700和鲲鹏702都是集成基带的芯片,面积自然大一些,要100平方毫米。
  而翼龙3000基带,只要50平方毫米。
  这一次流片,总共用了两片晶圆,生产了512颗鲲鹏700,512颗鲲鹏702,以及512颗翼龙3000。
  在多人测试下,很快,所有芯片全部点亮测试完毕。
  威廉姆斯拿着统计结果,走了过来:“董事长,出结果了。”
  “念。”
  “鲲鹏700,点亮成功461颗,良品率90%。”
  “鲲鹏702,点亮成功435颗,良品率85%。”
  “翼龙3000,点亮成功471颗,良品率92%。”
  “星逸晶圆厂40纳米工艺的总体良品率,89%!”
  “这么高!”王逸喜上眉梢。
  其他人也都兴奋不已。
  上个月测试的良品率,还只有81%!
  这一次,已经达到了89%!
  只能说进步神速。
  “40纳米工艺,彻底成了!”王逸笑着看向胡老,竖起大拇指:“胡老威武!”
  “幸不辱命!”胡老笑道,也松了口气。
  王逸对他这么器重,若是失败了,那都说不过去。
  “干得漂亮!必须给胡老,威廉姆斯,庞立果,以及三个团队,庆功!”王逸笑道:“就今晚,五星级酒店,我做东!”
  “感谢董事长。”众人欢欣鼓舞。
  他们清楚,五星级酒店只是开始,这个月的绩效,以及年终奖,都会拿到手软。
  而乔治和张潮的团队,也斗志昂扬起来。
  这一次威廉姆斯团队成功研发出鲲鹏700,鲲鹏702,会拿高额奖金。
  可乔治的鲲鹏901团队,以及张潮的鲲鹏902团队,没有这项殊荣。
  庞立果的3g基带团队,成功研发出翼龙3000,也会拿高额奖金。
  但是4g基带团队,没有这些待遇,要等到4g基带点亮成功才行!
  王逸推行量化管理,奖金不是一个部门吃大锅饭,而是精确到具体的项目组,具体到个人。
  一个部门,不同的项目组,不同的突破,都会有天壤地别的待遇。
  “胡老,量产的事,就交给你了,先生产鲲鹏702!”王逸嘱咐道。
  “好的,董事长,我这就安排!”胡老应道,随即意味深长道:“王董,别忘了新的晶圆厂。”
  “放心。”王逸说着,看向秦主任和赵老:“两位领导,咱们里面说。”
  “好!”
  三人回到办公室,赵老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
  “王董,厉害,真厉害啊!40纳米芯片不但量产了,还把良品率干到了89%,牛!”
  王逸淡淡一笑:“其实比89%还多一些,那11%的废品芯片也会进一步处理,做成低频的残血版鲲鹏700!”
  “原来如此,那这样说来,废品率反而更低了。”两人恍然大悟。
  “是的,两位领导,接下来我们会优先量产鲲鹏702,将xphone 1pro、星逸平板x1pro、星逸电视x40、x50的英伟达tegra 3,全部换成自研自产鲲鹏702。还有xphone 2的apq 8064,也都换成自研自产鲲鹏的鲲鹏702!”
  “太好了!”赵老兴奋不已:“你们是内地第一个实现了40纳米芯片自研自产的企业,也是全国第一个实现40纳米自研自产的企业。”
  “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自豪!”
  “王董,干得漂亮。”
  “明天我就让央视来星逸科技、星逸半导体做专访,在央视新闻播出,当作科技标杆,给所有企业做榜样!”
  王逸却是连忙摆手:“赵老,大可不必。当下阶段,还是韬光养晦,锦衣夜行。”
  “这……”赵老眉头微皱:“你是在担心……”
  王逸叹了口气:“赵老,虽然星逸科技实现了40纳米芯片的自研自产,但光刻机等核心设备,以及光刻胶等核心原材料,国产根本做不到,都依赖进口。”
  “现阶段咱们打破封锁,实现自研自产,闷声发大财还好。若是太过高调,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一旦被卡,反而……”
  “对,你说的有道理。”赵老点点头,神色有些复杂。
  有些憋屈,也有些无奈。
  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王逸继续道:“而且我准备这两个月引而不发,暗中量产鲲鹏702,并且进行适配调教。等到两个月后,直接全面替代,直接推出!把苹果、高通、三星等竞争对手,打得措不及手!”
  “若是现在就曝光,万一他们暗中布局,使幺蛾子,阻止鲲鹏芯片的量产,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我们。”
  为长远利益,王逸不求一时得失。
  “对,你的考虑很有道理。放心,你们40纳米工艺都突破了,官方也会更加重视你之前的提议。已经组建相关机构,成立攻坚团队,进一步加大对光刻机、光刻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当做最核心的项目去突破。”
  赵老叹了口气:“过去,种种因素决定,我们对于半导体,对于光刻机的投入,都不够大。但现在,彻底变了。”
  最初,王逸托秦主任送上去的那份报告,引起了部分关注,但是很有限,很快就被束之高阁。
  后来,星逸手机热销,秦主任拿着那份报告再度找上老领导赵老,苦口婆心地劝谏。
  赵老也觉得星逸科技有前途,再度在顶层会议上提出那份报告。
  这一次,有部级领导的亲自背书,再加上星逸科技不断做大,成为顶级巨头。
  只能说,人的名,树的影。
  之前的星逸科技是个新兴企业,上层关注度不够,再好的报告,也没多少重视。
  可如今星逸科技成了国内顶级巨头,在国际上都所向披靡,干苹果,镇三星,打的htc找不到北。
  可以说,早已今非昔比!
  没有任何意外,这一次,王逸的那份报告引起顶层高度重视,以及众多要员和院士的全力支持。
  光刻机、光刻胶等项目,也成功地被列入国家战略核心项目,要求相关机构联合攻坚,投入巨资突破。
  如今星逸半导体实现了40纳米芯片的自研自产,王逸的分量变得更重。
  那份报告的含金量也会更高,相关项目的研发和投入,也会更恐怖!
  说白了,一切都实力说话。
  前世,为什么那么支持华为?
  就是因为华为有底蕴,有能力,有技术,能做到其他企业做不到的突破。
  同样,星逸科技也展示出了恐怖的实力。
  苹果、三星、高通都做不到的基带集成,星逸半导体做到了。
  中芯国际那么多年都搞不定的40纳米工艺,星逸晶圆厂搞定了,试产良品率就高达89%,后续只会更高。
  华为都做不到的芯片自研自产,星逸科技做到了,还性能卓越。
  如此成绩,全球都会震惊。
  高层自然会高度关注,大力支持。
  “王董,你放心,用不了几年,光刻机会突破,光刻胶也会突破!”赵老郑重道。
  这年头的光刻机还是duv光刻机,不像euv光刻机那么难如登天,自然好突破。
  同样,光刻机也只是28纳米,20纳米的中端光刻胶,不像前世5纳米,3纳米纳米的高端光刻胶那么困难。
  说白了,当下和欧美的差距还很小。
  因为王逸之前不知天高地厚的提议,官方提前布局,提前攻坚,完全可以在差距小的时候,提前追赶上欧美,甚至弯道超车。
  前世,落后得太多。
  那时候,欧美euv都更新了好几代,并且投用了多年,咱们才奋起直追duv光刻机,自然难。
  可这一次,大家都还是duv,那就简单了。
  至于阿斯麦的euv,目前还不成熟,正式投用还得好几年。
  因为王逸的提议,提前追赶,前途可期。
  “那再好不过,我相信国家机器的力量。”王逸笑说。
  像是duv光刻机,星逸科技要做,十年都难。
  官方要做,有国家机器全力支持,五年就差不多搞定14纳米的duv。
  后续不断迭代升级,逐步提高精准度,达到10纳米,7纳米,不在话下。
  毕竟阿斯麦2003年推出了第一代浸没式duv 1250i,最初也是造45纳米芯片的。
  后续不断对duv光刻机的光源、光学系统、套刻精度、温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
  这才逐渐实现了32-28纳米工艺,以及后续的20-16纳米工艺,再到10纳米节点、7纳米节点,以及十年后的5纳米节点。
  前世duv国产光刻机之所以迟迟不量产,主要原因就是要求高,起步高。
  若是只能量产45纳米,那意义不大,推出了也没多少企业用。
  十年后,缺的是高端光刻机,不是45纳米的光刻机。
  但要想量产7纳米,甚至5纳米,那难度就大了,国产duv都得不断升级。
  因此,国产duv迟迟不推出,就是在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