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婚嫁手册 第109节
作者:
香草芋圆 更新:2025-09-26 09:36 字数:2783
或许是写到第五遍的缘故,这封信里的吹捧文字格外敷衍。
他的视线飞快略过中间几行。
合离。
刺目的两个字出现在面前。
接到第一封信时,他以为她只是人走了,并未打算合离,当时还颇为欣慰。
单独给他的最后一封离别信里,提起合离事。
其实也就寥寥几行而已。
【性情不谐,久无和洽。
日久生嫌,徒增烦恼。】
凌凤池的目光久久地落在十六个字上。
性情不谐,久无和洽。她也会情真意切地为夫妻间的不合烦恼?
他感觉不会。
烦恼不见得有,对凌家的嫌弃不会少。
其后又寥寥八个字,表达了两家合离的意愿。
与其说文字敷衍,不如说离去的时辰将至,时间紧迫,越写越仓促。挥笔匆匆写就,字里行间都看得出解脱之意。
【日久生嫌,徒增烦恼;
不如两散,各安其命。】
提出合离这段统共只写了十二个字。
最后倒又花去不少的篇幅,给叶宣筳说好话。
她给叶宣筳说好话的手段别具一格。
夸赞他“品行憨直,未脱纯真”。
形容一名坐镇要害衙门的四品高官“憨直纯真”,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人了。
又嘲笑他如何地被自己利用,她打算如何地甩脱他。
当然,她也确实如此做了。
拐了个大圈,绕过十里八弯,明里嘲笑,暗中隐晦地恳请他放叶宣筳一马。
不要追究叶家责任的意愿,其实还是明显。他一眼便看破。
这封信被他看过一次便压在案头,没有翻阅第二次。
原因就在这里。
五封书信,陈述她的不同请求,他都尽力去做。
只有最后一封。
虽然他默许她离去。整个月了,他始终难以原谅协助她逃走的叶宣筳。
这个六月,叶宣筳多次登门,有私事有公务,凌家照常接待,只是见不到凌家之主当面,叶宣筳都快疯了。
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举动,叫做迁怒。
既然默许她离去,就不该迁怒于他人。
其实,早在她离去的第三日,他便传信给叶家,道:章晗玉离京之事,他早已知情,和叶家并无牵连。
书信里理智地书写文字,心底晦暗的念头挥之不去。
迁怒于叶宣筳,把她离去的原因归罪在他身上,和叶家愤怒割席,便可以缓解他自己心底持续烧灼的痛苦。
可以麻痹自己,她离去的责任,并不完全在自己身上。有第二个人和他一起承担。
从五月到六月,这股晦暗的念头在心底纠缠不去,姚相私下里都委婉劝过他:“公私分明”,他始终避之不见。
耽搁了不少公务正事,他自己也心知。
整个月过去,凌家开始习惯空置的婚院。
完成了其他所有她留下的嘱托之后,他终于准备好,完成她留下的最后一项嘱托了。
窗外瓢泼般的暴雨声里,凌凤池吩咐道:“请叶少卿来书房。”
对着坚持背着两根木刺荆条、一脸认杀表情走进书房的好友,凌凤池把案头的信纸推了过去。
“早与你说过,内子离去之事,责任在我一人。她使用你,仿佛用一根木杖。身为木杖,何必愧疚?”他淡淡地道。
“她留下的信。自己读。”
叶宣筳纠结地取过书信。
开始还满脸愧疚神色,抓着请罪的木荆条不放手;读到一半,震惊地甩开荆条,抓着信纸反复细读,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品行憨直,未脱纯真??她这封信里提的是我?我在她眼里……”
凌凤池始终注视窗外落雨的目光转回来。
和整月未见的好友对视一眼,他罕见地不留情面指出:
“她对你毫无旖旎之心,而有戏谑之意。她眼中看你,与看我家六郎,大抵是一样的。”
叶宣筳表情既苦又涩。张了张嘴,又闭上。
凌六郎那咋咋呼呼的毛头小子……
“多日未见你。一来,我心中郁结未除,不便见面。二来,”凌凤池的目光又转回窗外。
“你身为大理寺重臣,等我和你再见面时,关于朝中潜藏至今的阉党同谋,有一些可疑之人选,便不得不和你提起了。”
谈起公务,叶宣筳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阉党之首吕钟逃走不成,锒铛下狱,阉党四散,朝中正在抓紧追捕党羽。
阉党的势力范围远远不止内廷宦官。军中将领,乡野暗探,乃至于朝臣当中,也有不少投靠阉党的人物。
平日就表现扎眼、不要脸逢迎的那一批当然即刻抓捕。但暗中潜伏的应该还有一批,如何判定,头疼得很。
叶宣筳郑重问道:“你觉得,哪些朝臣行止可疑,或与阉党暗中勾结?”
风雨声中更显寂静。
静谧的书房里,凌凤池凝望着窗外暴雨,缓缓吐出他的推测:
“你我之老师:陈相,陈之洞。”
“老师”二字传入耳中的瞬间,叶宣筳当场惊得站起!
*
与此同时。
八百里外。
浩浩荡荡的牛车队在山道中冒雨行进。
“主家,下雨了!”雇请来的保镖护卫纷纷喊道:“雨天路滑,车容易滑下坡,硬走山道要不得!主家,前头有石吊桥,躲雨歇一歇!”
牛车帘子从里掀开,露出一只戴满了玉石的显露富贵的手。
指骨细而纤长,仿佛削葱的五根手指上,套进大小色泽各不同的玉蝉扳指、墨玉扳指、纯金扳指……
县乡土员外的暴富气息一览无遗。
套在这只手上,居然也不显得难看。
“下雨了?“土员外身穿的当然是一身福字回纹的绸缎长袍,显露的半边侧脸轮廓却极秀气。
土员外一只手大喇喇抱着随行的美人和爱犬,另一只手扎开,伸出车外比划一下,五根手指上的金玉扳指晃荡个不停。
人年轻,说话倒是老练得很。
“各位都是常走巴蜀山道的老手。什么样的雨能赶路,什么样的雨必须停下,各位心里有数。”
“天黑前顺利走出这段山路,赶到巴蜀郡地界,本人保证,住镇子上最好的客栈。每个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吃食宵夜敞开供应!”
“本人还为各位每人准备了两贯辛苦钱,等到镇子上,拿去随意花用!”
汉子们群情振奋,纷纷大赞,“章员外这单护镖生意,做得爽快!”
山道落雨声和小奶狗汪汪的叫唤声里,汉子们自发吆喝起来:“弟兄们,加把力,牛车推起来,箱笼扛起来,走过山沟沟道!”
“天黑之前进巴蜀郡喽~”
第74章
夜深了。
凌凤池的书案头放着一个小瓷药瓶。
瓷瓶的形制常见,稍微昂贵些的配药都会附赠这么个小瓷瓶。里头的药丸已不剩下,扒开瓶塞只闻得到淡淡的苦药香。
手里只剩个瓷瓶,但有心追查的话,其实并不难查。
药瓶夹带在宫里的赐赏里送进婚院。
全恩人在宫里,能接触到的御医统共也就那么几个。
允诺不予追究,很快便套问出实情:
全恩重金托御医开了一小瓶避子药,自称带给宫外的亲戚用。
追查的口供放在书案上,凌凤池从头到尾读过一遍,以烛火点燃,付之一炬。
怎会是全恩的主意?分明是她自己做主。
婚后不久,她和惜罗在屋里密谈,当时便谈起了子嗣相关事。
她心里早拿定了主意,不愿诞下凌家子嗣。使用这避子药,还被他撞见一回。
何必再追究其他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