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65节
作者: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3815
  路上遇到青梅,还说:“赶紧回去吃晚饭,吃完占地方去。晚了只能上树了。”
  青梅脆生生地说:“欸,吃完我就去。”
  走在路上大喇叭里传来赵宏为的声音,公布今晚上慰问演出的《红色娘子军》的片段一二三。
  还有临时组成的节目,其中有陈李利唱的红歌、陈李利唱的二人转、陈李利表演的小品。
  “这姑娘真能干啊,一个人能把一台节目挑起来。”
  青梅欣赏地说:“也不知道王干事跟他们安排晚饭了没,要不然请他们到咱们家吃一顿也好啊。咱奶奶最喜欢她了呢。”
  赵小杏边走边说:“可不是厉害么,要不然也不能成为市戏剧院的台柱子。这次算是微服私访啊。”
  “微服私访不是这样用。”青梅跟她讲了讲,然后说:“我也觉得她这样个人下乡演出值得表扬,等演出完了,咱们动员村里的老乡给她写表扬信怎么样?”
  赵小杏当即就说:“那可就太好了,还是你脑瓜子聪明,换成我根本想不到这一点。要是大家看咱们写表扬信,都过来演出就更好了。”
  青梅哈哈笑着说:“希望能有效果,咱们往好里写。”
  俩人一路商量着回家,家里小燕和赵五荷已经把晚饭做好。
  一道是赵五荷买的供销社拌好的凉菜,猪耳朵拍黄瓜,一道是土豆炖豆角。
  北方到季节下来的白芸豆,比成年人的手指都要粗长。豆荚里的豆粒饱满糯香,跟土豆一起炖肉片,蘸着土豆的淀粉,吃起来贼下饭。
  光是这一道菜,小燕就炖了两大盘子。吃到最后,炖出来的像是加了水淀粉的菜汤,也都被赵小杏拌在米饭里吃掉了。
  吃完饭,小燕她们收拾桌子。青梅被赵小杏拉着到后院,火急火燎地给小鸡崽切碎菜。
  大半个月过去,小鸡崽长大一圈,从圆滚滚的样子长成...青年鸡的样子。
  “奶奶说再有两个多月它们就能下鸡蛋了。”
  赵小杏期盼地说:“到时候咱们的鸡蛋不拿出去卖,咱留着自己吃。每天都能吃蒸鸡蛋糕、腌咸鸡蛋、摊鸡蛋饼。各个吃的白白胖胖。”
  青梅也觉得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对身体好,想了想说:“要不然下回咱们去县里,买袋鸡饲料回来喂?春耕有时候忙,饿着就不长了。”
  赵小杏说:“成啊,等我发了工资就去买。”
  赵小杏现在是兜里有钱,办事不慌,说干就干。
  喂完小鸡崽,青梅洗了个澡。小燕和奶奶等不及,先到东河小学占地方去了。
  等赵小杏洗完澡,俩人结伴过去。到了操场,青梅惊呆了。
  东河村的秧歌队已经收拾打扮好,正在一边敲锣打鼓的热场。
  知青同志们则在抓紧时间,用手风琴和口风琴演练演出时的曲目。
  金队长蹲在旗杆下面正在准备待会的开场讲话。
  青梅怀疑大家都没吃饭,径直赶过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场演出提前好几天彩排过呢,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
  操场外面停着两台砖村的拖拉机。他们给姐妹村送话筒和音响。一起过来的有二十多号人,都站在拖拉机后斗里伸长脖子往操场上看。
  操场上也都人头攒动,挤得快要下不去脚。
  青梅看到有不少人甚至不是东河村的,是隔壁村子的跑过来了。
  春耕辛苦、乏味,大家都跟青梅一样希望有点娱乐。大人小孩掰着手指头等着下乡慰问演出,听到东河村来了,附近村子的人也都纷纷赶来。
  青梅跟赵小杏找了半天,在前面几排看到小燕她们。旁边是小缸和方大嫂。
  青梅坐过去,听小燕小声说:“要不是小缸来的早,咱们就没地方了。”
  青梅转头跟小缸说:“你真棒呀,吃过饭了嘛?”
  小缸捧着搪瓷茶缸,里头是方大嫂从供销社买的毛豆,他回答说:“喝了两大碗碴子粥!”
  接着他把搪瓷茶缸递给青梅说:“你吃,你也给她们吃。”
  “唷,小缸真不错,知道懂得分享啊。”青梅抓了一颗咬在嘴里,又把茶缸递给另一边的小燕。小燕也拿了一颗。
  忽然小缸的胳膊伸过来抓了一大把碗小燕手里塞:“你不是童养媳,你可以吃多多的!”
  青梅失笑道:“那我呢?我也不是童养媳呀。”
  小缸认真地说:“你不是处对象了么,你找姐夫要去。”
  赵小杏够了一小把毛豆,哈哈大笑:“小缸说的好,别让她占你便宜,她有人疼呢。”
  小缸憨憨地说:“嗯呢呗。”
  他们说着话的空档,青梅看到砖村的拖拉机上有人跟她打招呼,仔细看是花儿。
  花儿挥了半天胳膊总算看到青梅转过头,跟旁边的人打了声招呼,下了拖拉机往这边来。
  花儿挤了半天,好不容易挤到了,还没说话,嘴里先被塞了颗毛豆。
  方大嫂煮的毛豆里面放了盐和大料,煮好以后用酱油拌了拌,吃起来挺美味的。
  花儿把毛豆吃下去,兴致勃勃地跟青梅说:“你们村好厉害,竟把人家台柱子请过来了。告诉我用的什么办法?我们村也想办一场呢。”
  青梅说:“也没用什么办法,人家自己就到地里去了。”
  花儿半信半疑地说:“还是自己找过来了的啊?哎呀,你们村的人命真好。你说我跟他们商量商量,他们愿意明天到我村里演出不?”
  花儿说完话,后面的小燕伸出手抱住她的腰,花儿一屁股坐在小燕膝盖上,笑嘻嘻地说:“我们村可以出点钱,也可以请客吃饭。”
  青梅说:“这我说不好,等会演出完了你问问?”
  花儿正有此意,她跟青梅说:“好,等完事我去问。”
  大家在操场上等候许久,远处蛙声一片。
  头顶上繁星密布,宁静自然。
  忽然,音箱传出电流声。
  这个声音大家都明白,演出要开始啦。
  不等演员出现,朴实的劳动人民先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在东河村逗留的女记者,打算拍几张演出的照片。见到大家翘首以盼的样子,马上抓拍了一张。
  等到陈李利上场演出,绝佳的台词功底和舞台功底让大家陷入了精彩的戏剧演出之中,一个个如痴如醉地看着她表演。
  后面的节目纷沓而来,青梅在前面坐着,疯狂的拍小手。
  太精彩啦!
  这就是专业的实力!
  等到最后一曲结束,陈李利照习惯谢幕。
  虽然这是她在最简陋的条件下演出,但她还是以专业的状态,交出了合格的成绩。
  不过,就在她要离开前,突然有个脆甜的嗓音带头喊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青梅站起来,激动地喊安可。这是她对演出的认可,也是对优秀演员的尊重。
  不被叫安可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最后陈李利遭不住,被热情的老乡们重新撵回到舞台中间,她心一横,走向青梅,拿着话筒说:“这位同志,要不然咱们一起演一个?”
  这是秦珊珊跟她出的主意。
  用秦珊珊的原话说:“这种人都是上不得台面,她敢动员全村的人逼你演出,你就逼她上台,你俩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最后丢人现眼的还是她。”
  陈李利心中憋闷,脑子没多想,就把青梅拉到台上来。
  她脑子想着待会青梅拿着话筒发愣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她得如何圆场。
  瞅着远处记者朋友们还在逗留,陈李利又有点后悔。前面演的都很好,已经谢幕她还出来邀请青梅上台。好端端地非要给自己的舞台生涯留下不好的印迹,真是太过冲动了。
  陈李利脸色不大好,非常懊恼刚才的行为。
  谁知道,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青梅上台以后,下面的掌声更加热烈了!
  陈李利把话筒拿给青梅,让她跟乡亲们说说话。陈李利在边上不放心,打算小声提醒几句场面话。
  没料到青梅根本不怯场,又不是第一次上台表演了,她干脆抓着话筒兴奋喊道:“乡亲们,你们都没吃饭嘛?!来吧,让掌声再热烈一点!”
  赵小杏、方大嫂等人干脆站起来给青梅鼓掌,乡亲们看到著名演员居然跟青梅互动,这是多么亲民的文艺工作者啊,于是狂风骤雨般的掌声更加热烈。
  青梅又说了几句段子,全场能听到源源不绝的笑声。
  说完段子,青梅发现陈李利站在舞台上发呆,走过去用胳膊走推推她,捂着话筒说:“准备唱歌啦!”
  陈李利回过神,发现这人竟一点不怯场,甚至还在控场?还隐隐在场上压了自己一头告诉自己该怎么做?
  刚反应过来的陈李利僵在青梅身边,接过青梅递过来的话筒,声音压得低低的,还带着一丝不好察觉到的委屈:“还清大家注意观看安全,不要过于激动,不要拥挤、请坐下来,请你们都坐下来...我们马上要唱歌了。”
  如果说不被叫安可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那不会唱二人转的演员更不是好演员。
  陈李利唱完前面,后面马上一个嗬亮的嗓子,清脆地唱起下半段。
  这也就算了,青梅不愧是在秧歌队扭过的人,此刻也不管害羞不害羞了,站在舞台上,在赵小杏的起哄中扭起小腰。
  青梅觉得陈李利呆站在原地不好看,走过去拉着她的手带着她一起扭。跟青梅的活跃比起来,陈李利站在旁边,像是个榆木桩子。
  她没发现,女记者又抓拍了一张。原本还想看青梅和陈李利的互动,可谁能想到,陈李利反而表现不佳。
  唱完二人转,后面赵宏为上台跟大家说了段相声,算是最后的散场节目。
  青梅坐回到座位上,心脏狂跳,原来偶尔颠起来,感觉也不错啊!
  演出完,大家恋恋不舍地端着小板凳离开。都在交头接耳刚才的演出,这一场演出能让乡亲们回味许久。
  花儿去找陈李利他们,先跑了。
  青梅和大家一起慢吞吞地往家里走,脸上掩藏不住的开心。
  赵小杏还说:“奶奶刚才讲,你在台上唱的比那个演员还好听。她声音低低的,一点都不高兴。”
  青梅立刻说:“也许人家是累了呢。”
  小燕说:“肯定累了,演了快两个小时呢。”
  赵小杏想了想觉得应该也是这么一回事:“那也是小梅唱得好。”
  小燕认可地说:“小缸也这样说的。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