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第66节
作者:
春池星 更新:2025-09-26 10:07 字数:3911
青梅揉揉一晚上下来笑僵的脸说:“还是给他们写感谢信吧,再找报社的记者同志要两张照片一起寄过去,今晚上这么高兴,也想让他们高兴高兴。”
小燕说:“我要是收到感谢信,一定高兴疯掉了。”
赵小杏一语中的地说:“对,肯定疯啦。”
青梅嘀咕道:“也不知道花儿能不能请到他们,要是能演出就好了。不过他们也辛苦,今晚上听他们嗓子都哑了。”
赵小杏说:“这种事也看福气,咱们东河村就有福气。这场演出相当于白捡到的。陈演员看起来很高傲的样子,原来骨子里还是很亲民的。”
小燕也说:“她为什么突然叫小梅姐姐上去呀?”
赵小杏说:“可能看她最嘚瑟吧。”
青梅哈哈笑着说:“我现在可算是沉浸式观看演出了。”
过了两天,这场汇演的热度还没下去。
大家多是在电影大屏幕上看到的片段,突然间在眼前活生生地出现,就跟生活里本就存在一样,栩栩如生。
村头巷尾跑着的小孩们都在你一句我一句说着那天的台词。
连老人家也坐在家门前回忆样板戏里,这些片段的前后剧情。
秧歌队的嫂子们更是邀请青梅正式加入秧歌队,可青梅实在太忙,无奈作为挂名成员。
这两天,青梅还在跟赵小杏和小燕一起到夜校上课,恢复劳动后,学业也不能掉。
青梅她们坐在第一排,教室里灯光昏暗,讲得内容也是简单枯燥。
老师说的话像是催眠咒,窗户边还有蛙声,赵小杏困的磕头。
青梅在旁边也是昏昏欲睡,春天就是犯困的季节。每次她困就看到赵小杏困的翻白眼的样子偷偷笑,笑一笑就不那么困了。
在台上讲课的老师受不了,走到赵小杏跟前说:“同志,你实在困得厉害就趴在胳膊上睡一会儿吧,不要一直对我翻白眼了,我好几次都以为你要撅过去了。”
青梅捂着肚子在边上笑的不行,其他人也是哄然大笑。
赵小杏搓搓脸,一扫困倦:“不、不睡了。”
赵小杏被笑的精神了,看到边上埋头写字的小燕,忍不住说:“我就不是什么学习的料。算数算不好,字也记不住。”
“那是你方法没用对。”青梅说:“你算数的时候不要动眼珠子,多动动脑子比动眼珠子效果好。”
赵小杏转头说:“我不是不会动脑子嘛,我以为动动眼珠子脑子也能跟着转转。”
这下连台上的数学老师也开怀大笑:“我把乘法表教给你,你回去慢慢背,这东西背熟了也就会了。”
赵小杏:“啊!又要背啊...”
数学老师站在台上,认真地跟台下十多名成年学生说:“我说的乘法表,小燕早就背下来,她的学习不需要催促。青梅,就更不要说。我上次还劝青梅直接去上工农兵大学,被青梅拒绝了。你们都要跟她俩学习,不要以为是夜校的课程就不重视。知识永远是未来的敲门砖,哪怕暂时的不被重视,以后也会有迎来光明的那天。”
青梅望着数学老师,觉得文化人到底还是高瞻远瞩,为未来有一定的远见。
只是数学老师知道未来还是需要知识,但不知道很快高考就要重新开始。不过他的话,若是有人能听进去,何尝不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呢。
下了课,赵小杏又来了精神。
她一手拉着一个说:“去供销社啊,我要的金鸡饼干到了,你们陪我去拿,买什么我请客。”
青梅对小燕说:“有人请客干嘛不去,走。”
小燕猛点头:“走。”
她们仨挎着一样的书包来到供销社,没想到居然迎面撞上陈巧香。
陈巧香买了二两干红枣,还换了五角钱的红糖块。她的钱用旧手帕包着,一层一层打开,把钱交给营业员。
“能不能便宜两分钱?”
营业员说:“便宜不了,都是公家的东西,你以为我跟你爹一样啊,公家的东西说贪污就贪污?”
陈巧香不敢继续说下去,收好东西。冷不防看到有说有笑进来的青梅,埋下头加快脚步离开,背影略有些狼狈。
青梅往后看了眼,陈巧香瘦了许多,身上的衣服又多了两个补丁。
知道她们闹过不愉快,营业员大姐凑过来小声说:“她这是买回去给她男人补身体的。断了胳膊流了好多血。之前她婆婆还说她都不让黄文弼碰,结果人家胳膊断了,她屁颠颠地伺候上了,你们说怪不怪?”
赵小杏如今不乐意在背后说人家闲话,将书包往柜台上一放说:“大姐,金鸡饼干到了没有?”
营业员大姐说:“到了,一共就两盒。金队长要了一盒给知青们改善生活了,剩下一盒我给你留着呢,你看还放在柜台最下面。”
赵小杏如今也是东河村的红人,营业员大姐不管有没有优待,都会显出很亲厚的样子。
青梅和小燕沿着长长的柜台走了一圈,俩人看好豆根糖。
“我俩要这个,别太多。晚上回去磨牙吃。”
豆根糖是津市传统点心,主要是黄豆面做的。豆味浓厚、口感柔软,还带点韧劲。又不是特别的甜,青梅上次买到一次还挺喜欢吃。
“来三角钱的。”赵小杏要了两把豆根糖,这东西放久就会变硬实,买多少嚼多少最好。
买好东西,她们仨就往家里走。
营业员大姐看她们走了,露出羡慕的表情跟旁边人说:“你看赵小杏现在买东西都不问价格,喜欢什么就买了,跟从前完全不一样。”
旁边的营业员也羡慕地说:“听说她们最近在学习文化,你说我要不要也跟着学一学?”
营业员大姐说:“学文化有什么用?被学生指着鼻子骂臭老九啊。夜校的数学老师就是下放过来的,一天就四个工分。还不如当营业员挣得多。”
旁边的营业员说:“那她们都在学呢。”
营业员大姐犹豫了一下说:“先看看再说吧。人家还开拖拉机呢,换成你,你能行?”
旁边的营业员说:“也是,看看再说。”
******
七天后。
顾轻舟执行完任务,换下脏污的战斗服,从南方边境回到部队。
赵五荷跟他说的关于上辈子任务失败的事,他已经布好网,找到一些线索可以展开调查。
回到部队以后,上交枪械,随后他有两天的休假。
他打算马不停蹄地去职工家具厂看看,包觅跟他报告东河村那头家具样式已经选完,按照上面的木材,青梅选择松木做家具。
“用黑龙江大白松?”顾轻舟从宿舍出来,站住脚微不可察地皱眉说:“没有别的木头了?仓库里存着不少有年头的木头,用不了?”
“应该还有。”
包觅想到仓库里早些年家具厂积攒的红木,如今用处不多,这年头用的多是制式家具,没人敢用那些代表□□的家具。
顾轻舟知道这一点,他主要想着青砖大院是青梅辛辛苦苦盖成的,还说以后要做成祖宅,保证一百年不塌不倒。
要是里面的木头腐朽损害了,多少欠缺一些意思在里头。
他觉得红木当中的黄花梨不管是淡雅的颜色还是木质的稳定性都比别的木头强。能够满足小姑娘一百年祖宅传承的愿望。
哪怕只是她开玩笑,他也想促成。
“知道了。”顾轻舟打算跟家具厂商量一下,后来想到这些附属的业务去年都交给陈老政委处理,给他退休做缓冲。
顾轻舟想到陈老政委,自然就想到陈李利。
从宿舍下去,他打算先去趟家具厂再说。
刚打开车门,顾轻舟手下的一位副营长跑过来。这位副营长结婚多年,年纪也比顾轻舟大上七八岁。
妻子已经随军,在部队大院里住着,经常会有些小道消息。
顾轻舟见他面露难色,叫包觅先上车等着。他跟副营长到旁边说话。
看包觅走了,副营长愁眉苦脸地说:“这事其实不应该我说...”
顾轻舟说:“不说你就走。”
副营长站着不动说:“那我还是说吧。”
顾轻舟看眼时间:“抓紧说,公事还是私事?”
“私事。”副营长说:“还是关于你、你家那一位的。”
“我家?”顾轻舟这下也不着急去家具厂了,微微抬起下巴让他继续说。
“我媳妇前几天在邮局碰到陈李利同志了。上次听说她出了事,我媳妇也没跟她打招呼,就在旁边打电话。”
副营长挠挠头,不擅长在背后打小报告,但这件事他们夫妻俩商量来着,都觉得要跟团长说。
顾轻舟马上抓到信息说:“是听到什么了?”
副营长说:“听到陈李利找人借侉子,说要去东河村。大家都知道你对象是东河村的。我媳妇后来又在门口遇到陈李利和她好朋友,她那个好朋友正在出主意要怎么收拾你对象呢。”
顾轻舟的脸肉眼可见地黑了下来,他走到车边把里面的外套拿出来,使劲关上车门。
包觅见他大步流星地往政委办公室那边去,赶紧追过去。
副营长也在边上跟着说:“团长,你不要冲动啊,那可是老政委,他浑身都是病啊。也不能怪他啊,他也在管教女儿...”
包觅转瞬间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事了,他转头跑到车里,把前面塞着的报纸抓出来,又百米冲刺地往顾轻舟那边跑去:“首长,你看看报纸!我要跟你报告!”
顾轻舟已经站住脚在老政委办公室门前敲了几下。
包觅跑过来把报纸举在他面前说:“‘弘扬女性精神,跨界友谊天长地久’这一页,上面的照片你看看!”
顾轻舟没接报纸,垂下眼看到一张照片,惊讶的神色从他脸上浮现,哪怕只是转瞬间已经很稀奇了。
照片上,他心心念念的对象跟陈李利勾肩搭背地站在一起,陈李利面无表情,青梅却夹着人不放,对着尽头咧着嘴傻笑。
包觅赶紧翻到下一页。
顾轻舟看到另外一张照片。
照片上,陈李利欲哭无泪地谢幕。他宝贝的*小对象站在人群当中疯狂地拍手起哄,看样子是想让陈李利继续演下去。
最后一张,陈李利拿着话筒生无可恋地唱着歌,而旁边是扭得很欢畅,颠里颠气的小对象。
顾轻舟心情忽然变得很复杂。
包觅咽了咽吐沫说:“也许...咱真不好说,谁欺负谁呢。”
顾轻舟还没来得及表态,面前的门缓缓打开。
办公室窗户里看到顾轻舟过来,在警卫员心疼的目光中磕了两颗降压药才打开门的陈老政委出现了。
陈老政委身后的桌子上还放着《大众日报》。青梅咧着嘴傻笑的照片在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