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作者:
鸢尾见花 更新:2025-09-26 10:17 字数:3775
“他不是投胎转世了。”老爷子平静地说道,“你看到的,是他们五个魂飞魄散的过程。”
“什么?!”宋明夷一愣,心像是被狠狠撞了一下。
“那五只鬼,该是凝结所有的魂力替你挡下了煞气,他们的魂魄消散了,那并非投胎转世,而是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全都归于天地之间。”
老爷子的声音很平稳,但说出的话却像是带着刀子一样,一下一下挖着宋明夷的心。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方才她看着那五个魂魄消失的过程,泪水不由得涌上了眼眶,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原以为,他们是有了个好去处。
她原以为,他们是转世投胎去了。
但现在看来,他们是没办法转生了。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投胎转世的机会,用尽所有的力量替她挡下了厉鬼的煞气,甚至在最后都担心给她留下一辈子的心结没有选择告诉她真相……
他们就这样离开了,甚至其中有的人与宋明夷素未谋面、素不相识……
“既然已经魂飞魄散了,那就没有祭魂的必要了。”外婆遗憾地摇了摇头,“也就不存在什么48小时的事情了。”
宋明夷张了张口,她想说些什么,但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就这么哽咽在喉咙口,她颤抖着身体,两行清泪就这么划过脸颊。
林凌拍了拍宋明夷的肩膀,叹了口气。
或许,这就是生命。
看似脆弱,但也很强韧。
“别担心,他们虽然归于天地,但所有人的结局不都是这样的吗。”老爷子沉声说道,“天地万物,花鸟虫鱼,虽然我们自诩为万物灵长,但最后,轮回的归途,也是长眠天地,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或许这才是最好的长眠,至少,他们不必再作为傀儡被操控了。”
“我要找到那只鬼。”吴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与那只厉鬼对阵了,他应该是最熟悉厉鬼的人,或许,也是最有资格消灭厉鬼的人。
“我们青城山,本就秉持着斩妖除魔、维持人间正道的理念,这些都是我们的分内之事。”老爷子说着,话锋一转,“哦,对了,我还没有自我介绍,老道是青城山第70任掌门,道号‘玉蘅子’,也是吴妄的师祖。”
老婆子打断了玉蘅子真人的自我介绍:“行了行了,待会儿再自我介绍吧,老东西,你先帮我看看我的外孙女,我的外孙女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是不是被厉鬼勾魂了?”
闻言,玉蘅子走到了沈聆身边。
他用指尖抬起了沈聆的下巴,挪着她的脑袋左右看了看,沈聆的呼吸均匀,睡相也很安稳,像是完全感觉不到外界的声音,她沉睡在自己的世界里,像是找到了久违的安稳。
“在第一次祭魂的时候,她曾经被厉鬼所伤,肩上有五道抓痕,我怀疑,聆娃儿的昏迷跟这抓痕有关系。”外婆说着,站起身也来到沈聆身边。
她扶着沈聆的脑袋,让沈聆轻轻倚靠在自己身上,稍稍拉开了沈聆的衣领,在惨白色的灯光下,沈聆右肩上的抓痕触目惊心——那五大抓痕很小,看起来像是七八岁的孩子抓下的,但抓痕很深,抓破了皮肤,并在破皮处留下了黑色的尸毒,凑近了还能嗅到略微发臭的腐烂的味道。
这伤口,比起外婆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似乎更严重了一点。
外婆的眼眸里浮上了一层担忧,她看向了玉蘅子,软软的目光里带着几分祈求。
这是她孩子的孩子。
原本正是豆蔻年华的两个孩子,本应青春洋溢的年纪,却一个在ICU,还有一个昏迷不醒。
“我的女儿已经出车祸死了,这是我女儿的孩子……我不能再让她们出事。”外婆的声音有点儿颤抖。
玉蘅子点了点头,眼眸里的情绪明暗不定。
“你这外孙女身上有灵元草,但纵使是灵元草也没办法化解这伤口的尸毒,下这毒的人,看来一开始就是要通过尸毒要了你外孙女的命……只不过你的外孙女福大命大,有一株灵元草一直在滋养她的身体,延缓中毒的速度,这次的幻境削弱了灵元草的治愈能力,才让尸毒加深了。你想的没错,这孩子的昏迷不醒,的确和这伤口有关系。”
“我们能做点什么吗?”吴妄追问道。
玉蘅子意味深长地回过头看了一眼吴妄,意识到玉蘅子的眼光有点儿奇怪,吴妄别开眼,闭口不言。
“老东西,你们青城山有办法吗?”
“……有是有,不过这孩子得受点苦,而且,老道没有十足的把握。”
“怎么说?”宋明夷也紧张地追问。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大家早已经是生死与共的朋友,此刻,所有人都牵挂着沈聆的情况,希望她能好好的。
“我青城山的后山下,有一池万年寒潭,若要缓解尸毒的入侵速度,非将这孩子放入寒潭不可,寒潭冰冷刺骨,女子本就柔弱,尚且不知她的身体是否能承受寒潭之冰……此外,在受过寒冰后,还需要刮去她皮肤上的尸毒,才能彻底解毒……但我看这孩子身上尸毒已经深入肌理,若是要强行刮去,怕是钻心刺骨,无异于生生割肉,我怕,这孩子承受不住。”
玉蘅子说着,叹了口气。
一时间,众人都没有说话,光是通过玉蘅子的描述,就已经能想象到是多么可怕的画面。
活生生挖掉一块肉……
这真的是常人能忍受的痛苦吗?
====================
#青城山
====================
第100章 寒潭
青城山。
在陵川市外七十公里处,那片地域远离喧嚣,虽看似荒僻,却绝非荒郊野岭可以简单概括。
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鸟鸣婉转,溪水潺潺流淌,宛如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
青城山的道家传承已有千百年之久。不知第一任师祖是何时在山上建起一座孤庙,岁月流转,年复一年的传承,为这座山赋予了独特的道家韵味。
山上云雾缭绕,宛如轻纱,给人一种神秘而空灵的感觉。古木参天,有的枝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有的形态奇特,似卧龙盘曲。山间的石阶蜿蜒而上,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座山孤峰耸立,仿佛是从大地中凭空拔地而起一般。
高耸入云的山脉,山峰隐匿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让人难以窥见其全貌。
而那座道观就坐落在青城山的山腰处,道观内皆是修行者,他们有的一生都没有离开道观,有的在半途选择还俗,每个人选择不同的路,有着不同的机遇,但都秉持着救世救人的胸怀,行走于人世间。
门派直接以青城山为名,道观古朴典雅,红墙青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道人们秉持着降妖除魔、斩妖救世的宗旨,修行自身,顺应道法自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浓厚的道家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祥和。
新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沉睡在梦境中的沈聆,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这一觉,她睡了很久。
她一向是一个很浅眠的人,或许是八字比较轻的原因,她通常一晚上都会做很多梦,并且那些梦境多数以噩梦为多,可这一次,她第一次没有做梦了,这一觉她睡得很沉很沉,就好像她的身体被冰封了一样,所有的思绪都被冻结了,她就这么沉睡着,没有任何梦境,也没有任何打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当沈聆迷迷糊糊转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很冷。
对。
在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候,她便感觉到一股寒凉浸透着自己的每一寸皮肤。
那种感觉并非只是单纯的肌肤之凉,而更仿佛是被无数的冰块紧紧地包裹住,不留一丝缝隙。
她感觉到整个人似乎完全沉浸在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冰池之中,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条经脉,甚至连最细微的毛孔都毫无保留地浸泡在这极度的寒凉里。
刺骨的寒意犹如成千上万只细密的小针,不停地扎刺着她娇嫩的皮肤,带来一阵阵尖锐的疼痛,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原本混沌不清的思绪也渐渐从昏沉迷蒙中苏醒过来。
这种感觉,恰似要将深陷于沼泽之地的大脑费力地拔出一般,其中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沉重疲倦和强烈不适。她微微颤抖着眼睫毛,如同蝴蝶轻扇翅膀般轻柔缓慢。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沈聆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目光还有些迷离,似乎还未完全适应周围的环境。
“你醒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那声音乍一听,似乎在很远的地方,但随着沈聆醒来,她发现那声音似乎就在自己耳边。
她缓缓睁开朦胧的睡眼,却惊觉一个人近在咫尺!
那人的脸庞氤氲着丝丝雾气,轮廓如精心雕琢般分明,在冰霜之气的笼罩下线条愈发清晰冷峻,两条鬓发轻柔地垂落在脸颊旁,他的脸色略显苍白,仿若画中走出的病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