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涂焰      更新:2025-09-26 10:29      字数:3826
  
  陈立新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上面正以极低的音量实时播报着联合城邦的新闻。
  伴随着一句句冰冷的女声,新闻的画面切换着闪烁了几下,祝吟辰的高清人像照片在屏幕上显现,下面循环滚动着一行大字——
  “针对祝吟辰背叛人类。与同伙合谋在无人区散布X109病毒……最高法院开庭”
  这则新闻已经在整个联合城邦反复播报了三天了,前天她放学的时候,就听到隔壁班的同学们在讨论这件事。
  每一个字都无比清晰,明目张胆地铺张在她的眼中,仿佛是在嘲笑她面对局势倾覆下的再一次无能为力。
  陈立新心头突然涌上一阵悲伤的情绪,她默默地低下头,沉默不语。
  气氛突然陷入了沉默,寸头有些不解地看向屠一鸿,眼神里透着询问,后者回应以一个微笑,摇了摇头,仿佛是在给陈立新以整理情绪的时间。
  过了几分钟,陈立新重新振作起精神,她再次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屠一鸿。
  “好了,先给我讲讲零启计划的事情吧。”
  “可以,”屠一鸿点了点头。
  “但我觉得,还是从这一切事情的开端给你讲起比较好。”
  看着眼前二人彼此交汇的眼神和默契的反应,寸头顿时变得大惊失色,她不断左右看着二人的脸,身体猛地向前倾了好几度,“不是,什么零启计划啊?”
  陈立新有些摸不着头脑,“你们不是同伙吗,你居然不知道?”
  屠一鸿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只是嘴角的弧度渐透出几分尴尬。
  闻言,寸头猛地转过头看向屠一鸿,“你明明说过只是找人来帮店里打下手的!”
  “是这样没错,地打扫得很干净。”
  “少来!那个零启计划是怎么回事?”
  寸头的声音越发激动起来,几乎透出一种痛心疾首的控诉,“你在我这里白吃白喝这么多天,这么有价值的情报居然悄悄瞒了我这么久,你怎么这么自私!”
  “你贴出的招人广告明明写着包吃包——”
  还没等屠一鸿解释完,寸头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她摆了摆手,大义凛然地说道:“算了,朋友之间,这些小事就不计较了。”
  “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以后不许再骗我。”
  “……好。”
  第77章 世界尽头的失落之城
  两年前。
  人们口中的南洋,其主体并非像名字上看起来的那样是一片海洋,而是坐落在南极中心的一片独立的冰封大陆。
  除了周边离散的岛屿上还生活着一些远离人类文明社会的部落外,这里广袤而无人知晓的一切掩埋在近几千米高的冰层下,被大陆边际数座百米高的冰山包裹住,沉寂了近二十七个世纪。
  在战前,这里唯一留有人类文明痕迹的地方是各国派来的南极科考队伍和基地,但在战争过后,这里的一切也渐渐变成了废墟。
  好在在联合城邦被建立起来后,一部分厌倦了无休止斗争的人类开始重新踏上这片世界边缘之地,在艾利角——南极大陆的边缘延伸出来的一角陆地处,建立起了新的科考基地——世界生命收容所。
  世界生命收容所的作用除了继续进行前人留下的科考研究项目外,还有其他新的职能。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担当着保存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的遗种,以及对其他灭绝物种的克隆、冷冻封存、基因融合……等机密研究。
  战前专供富人们追求永生、进化和大饱眼福的各种技术被重新利用起来,用以保护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更多的、不可思议的可能性。
  比如辅助人类适应外星际的生命耐低温生存实验。
  在生命多样性急剧减少的战后,重新团结起来的人类终于将目光在彼此身上移开,转而望向更广阔的宇宙。
  他们坚信,那些异族急需人类的文明前去探索和解放。
  正因为如此,从联合城邦的大学城,到远在南洋的世界生命收容所,对生命耐低温生存和减缓新陈代谢的研究广泛地流行,由于特殊的地域条件,有关冰虫的各种研究项目研究项目成为了收容所里的香饽饽。
  极地冰虫,作为一种个体极其微小的聚居动物,惯以群居生活在极地低温中,被称为地球上唯一冻不死的生物。
  不仅如此,它们还拥有着极其强悍的耐饿能力,在前人的一项实验中,一只冰虫被关在冷藏室里足足两年,但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因为以上条件,冰虫具有历代科学家门理想中生命进化的最佳特质——耐低温,耐高压,但冰虫也有致命的弱点——怕热。
  它们习惯于在冰中繁衍生存,抵抗高温的能力异常脆弱,周围的温度若是高过4摄氏度,就会融化成一滩无色透明的粘液。
  如何使得冰虫可以突破这一桎梏,用以辅助未来成功进化的人类可以在外星的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是研究所里的一项重大研究方向。
  屠启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正是这一项目研究的领头羊。
  季节如沙漏的两端,一端因为时间的重量而落下,空荡荡的那端就浮起太阳。
  现在是蓝星新元年第三代,一月二十五日,这段时间,南极处在长明的极昼中,直到三月的末尾,黑夜才会再度降临。
  因为不能通过日出日落的环境变化来保持规律的作息,屠启习惯于设定闹钟来提醒自己做事的时间,她每天准时在早上五点半醒来,工作直到晚上十一点再休息。
  新的一天,从前线的探索工作人员送来新的冰虫样本开始,重复进行新的工作。
  门外吹过的风雪扑簌簌地打在窗户上,冰冷的阳光照进走廊,地面白瓷砖折射出柔和的光泽。
  屠启看着同事将冰虫的样本呈进实验室,转头看向程屿,日常地客套慰问了几句。
  程屿脱下厚重的手套,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心手背,笑道:“不打紧,其实这玩意也不难找,到处都是。”
  屠启微微一笑,心中了然这是对方过分谦虚——三天前,世界生命研究所再次向全人类发布了全球变暖逼近阈值的高危警告,南极冰层继续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极地冰虫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二人再度闲聊了一会儿,不多时,隔壁的实验室突然热闹起来,一群人抬着担架跑来跑去。
  屠启向那边看了一眼,似乎是新送来了几个冻伤的科考队员。
  她面前,程屿兜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对方脸上露出抱歉的微笑,接过电话,一边连连应声,一边开门离开。
  巧的是下一秒,屠启兜里的电话也紧接着响了起来。
  她赶紧接起电话,向离隔壁实验室更远的走廊另一端走去,“您好,我是屠启。”
  “屠教授,这边新出了个事,对方那边可能需要您派点人过去帮忙。”
  “什么事?”
  “您负责的那块科考区域,有人在里面失踪了。”
  天大的一口锅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屠启皱起眉头,“我不负责这件事,怎么会有人跑到里面?”
  电话那边的声音开始含糊其辞,“呃,这个就是,边关前几天不小心放了个民间科考小队进去,联合城邦过来的,也不好拒绝……”
  “……行,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屠启心中生出几分烦躁,她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时间,快步向实验室走去。
  一进门,几个来得早的同事正在讨论怎么写样本观察的报告,她看向玻璃隔离间的里面。
  帘子被拉开,少女刚刚换下实验服,在等待机器给全身消完毒后,少女穿着病号服和浅蓝白条纹棉拖鞋向她身后走来。
  二人的目光不慎接触,少女微微抬起头,叫了声她的名字:“屠启。”
  她步履不停地匆匆点点头。
  少女猛地抓住她的胳膊,黑色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不叫我吗?”
  “早上好。”她淡淡地说道。
  少女看了她足足十几秒才松手。
  与少女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她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消毒水味,和处方药物的苦味混合在一起。
  这股味道似乎比它的主人的存在更醒目一些,更能提醒她,她的生命里确实有这样例外的存在。
  瘦弱的身影渐渐远去,那是她的女儿,屠一鸿。
  屠启心里默默盘算着,她才刚刚做完实验,现在应该要去病房里输三个小时的液,顺便将今天的课程自学完。
  今天是星期三,食堂里会供应栗子蛋糕和糖醋排骨,等会得请个同事给她发条信息警告一下,白血病患者应当自觉减少糖分的摄入。
  她一边想,一边走到同事们面前,“怎么样,数据有变化吗?”
  几个同事抬起头来,不约而同地看了看彼此,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吗?”
  “这个……”
  其中一个同事扶了下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有件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