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于正      更新:2025-09-26 10:31      字数:3623
  
  这时,还未等船里的几个人走出来,一艘画舫就朝着这边迤逦而来。
  波纹碧皱,
  曲水清明后。
  折得疏梅香满袖,
  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
  金钗换酒消愁。
  柳影深深细路,
  花梢小小层楼。
  有清脆的女子唱腔响在明月湖上。伴随着声音过后,一艘装饰华丽的游船划开清波悠悠地荡来,船头还站着一个娇小美丽的少女,笑吟吟地望过来,等渐渐靠近画舫,款款地敛身下拜。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清风拂过湖面,掀起了那游船上微遮的轻纱,隐隐约约可见内间精致华美的布置:檀香木的小桌、软衾锦缎的绣榻,以及妆奁、屏风、小椅、古筝……舱顶还挂了一盏彩灯。怎么看,都像是一艘青楼人家的花船。
  “不知船上是何人?我家老爷夫人初到此地,若是故友,便请报上名姓,也好有个拜会。”苏培盛上前,从容应对。他不是蓄养在宫里面滥竽充数的,深宫多年,在处事待人方面早已练成一套细腻周全的招数。
  话音刚落,就有妙龄婢女一左一右地掀开帷幔,里面走出来一个花白胡须的老者,身上穿的是金子印福寿如意提花缎棉袍,皓首白眉,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姿。此刻卑顺恭谨地垂首,朝着画舫这边深深地躬身揖礼,“老朽郑为礼,恭迎四爷大驾。”
  苏培盛闻言,顿时一怔,连带着坐在船舱里的莲心也跟着抬眸看来。
  那人面目是陌生的,唯一一抹亮色就是腰间佩带。朝中官服,各按品服大妆,一品官员佩玉带,二品官员佩犀带,三、四品为金带,五品以下则是乌带。那么这个在对面船上拱手行礼的老者,应该是江南的某位官员。
  初到此地,连府衙都未接到消息,就有官员登船来访,可真是不简单。
  莲心不知道此人早已出仕,也不知在来之前,胤禛就已经让蒋廷锡将行程透露给他,正在惊疑之际,胤禛坐在桌案后面,已吩咐苏培盛将人带过来。
  未到岸,船尾的艄公又摆开桨。画舫便悠悠地在湖面上荡涤开了一圈圈的涟漪,等渐渐离岸边的渡头远了,岸上的几个男子,探头探脑地望着,倒是没有丝毫的遮掩。苏培盛和一侧的侍卫交换了个神色,随从解了小船,独自放绳离开,等泊了船,却没了那几个人的踪影。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郑为礼端然敛身,拱起手,恭恭敬敬地跪在胤禛面前。莲心看着这动作,并非清朝家奴的礼仪规矩,而是像汉臣,因此猜想他该是不在八旗之内。其实郑为礼已经出仕,原是先帝时期的京官,曾任文华殿大学士,又兼过吏部尚书,在先帝一朝很有分量。后来在官场厮杀中败下阵来,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善终的。一直到政敌惨死,他犹在江南捻须微笑。
  “皇上雅兴驾临江南,微臣接驾来迟,请皇上降罪。”
  “江南风光,朕思慕甚久。倒是偶遇郑爱卿,实在是雅事一桩。”胤禛此刻噙着笑,将手里的折扇打开,“不知,方才的那位姑娘是……”
  郑为礼道:“回禀皇上,是微臣的孙女——婉儿。”
  说话间,有一窈窕身姿的女子掀开轻纱,甜甜笑靥,梨涡清浅,带着一股后宫女子少有的清纯,甫一踏入,款款而拜。
  “民女郑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杏眸顾盼,眼波流转生辉。姑娘说罢,兀自斟了杯茶,落落大方地举到他跟前,“方才民女有失体统,请皇上恕罪。婉儿这便以茶代酒,自罚一杯。”
  一盏香茗,入口香浓芳醇。饮罢,樱唇越发红润。
  “婉儿,不得胡闹!”老者呵斥了一声,赶忙领着孙女谢罪。
  郑婉却是红了脸,被祖父拉着跪下,仍是用余光偷瞄着那俊美无俦的身影,似乎也不惧怕他就是皇上,羞赧地咬唇,垂着眼睫也不说话。
  莲心此时也在座,低眉垂眼地静静端坐,仿佛此时的任何事都与她无关。郑为礼没见过她,用余光偷眼瞥过去,却见席间少女是一袭汉家打扮,身上是云烟罗对襟如意棉裙,罩着烟釉的围肩,只有外面披着的一件雪貂裘大氅颇显出满蒙女子的英气和华贵。隔远一看,美人如花隔远端,端的是能让人看直了眼。
  猜想着是不是哪位嫔妃,更或是在途中临幸的什么姑娘,正欲让孙女退下,却听席间尊贵的男子开口道:“爱卿何必责怪,朕倒是看她小女孩心性,天真烂漫,难得的纯善之性。”
  两人隐藏在桌案下的手,正十指相扣。他说到此处,揉捏了一下她的掌心。
  有厚厚的锦缎桌布蒙着,旁人自然看不到桌下的细节。莲心唇角动了动,像是要笑,他很自然地端起杯盏,侧着身子将坐在里面的她挡了一下,桌下面的手却顺着她的袖筒灵活地钻了进去。莲心不敢有动作,飞快地抬眸,嗔怪地瞪他一眼。他眼底流泻出笑纹,手指轻揉慢捻,越发亲昵地捏着她小臂上的肌肤。
  郑为礼却不明就里,以为万岁当真是青睐婉儿,忙喜笑颜开地道:“皇上若是不嫌弃,索性就让……让这丫头陪在您身边,就当个逗趣解闷的人。”
  侧面侍立的苏培盛用眼睛望了他一眼,心道这老匹夫怎么不识分寸,更是拎不清楚万岁爷的秉性。然而令他大吃一惊的是,皇上不仅应承下来郑氏祖孙的邀约,更是即刻要去扬州城最负盛名的勾栏院——杏花烟雨楼。
  言辞间,虽然并没有要莲心回避的意思,却也没有任何询问。而这样的情形看在郑为礼眼中,更认定了此女身份卑微,说不定只是皇上一时寻欢的乐子。
  出了画舫,一轮明月升起来了。江南夜色正好。
  湖面上此刻晕着一层朦胧的烟霭,桨声灯影,流水浮灯,远处的亭台楼阁都倒映在波光里,又随着水纹,涤荡开了明亮的涟漪。岸边的茶肆、渡口、酒肆,闲坐着纳凉的人,偶有丝竹管弦的声音飘过,又被淹没在了喧嚣中。
  杏花烟雨楼,就矗立在烟波浩渺的明月湖畔。彩灯高悬,笛韵悠悠,四方飞檐的攒角上,还挑着一盏又红又亮的灯笼。红艳艳的光,笼罩着整个湖畔,为夜色平添了一分撩人的神秘冶艳。
  直到郑为礼祖孙二人敛身告辞,苏培盛跟着出去,吩咐艄公将船再次停靠在渡头边上。
  莲心起身,正想走到船头上去看看江南夜景。胤禛将她拉回到怀里,伸出手,灵巧的指尖就挑开了她胸前的襟带。
  “皇,皇上……”
  莲心吓了一跳,赶忙拉住他的大手。胤禛闻言挑了挑眉,另一只手却也袭了上来,就按在她的腰带上,作势要将那玳瑁纽扣解开,“应该叫我什么,嗯?”
  她现在整个人都被他擒在怀里,两人之间贴得很紧。莲心的身子略微后仰,只有攀着他的肩才不至于跌倒。有些窘迫地咬唇,片刻,喃喃吐出了两个字,“四哥……”
  檀唇轻擦,仿佛是揉出来的两个字,呼气如兰,带出旖旎柔润的味道。
  黑眸晕出亮灼的光辉,胤禛仰头轻笑,把她肩上的大氅除了,然后将她的身子一转,推到屏风后面。伺候的奴婢早已捧着崭新的衣装,只等着给她替换。
  此时此刻,苏培盛打发着一行几人去准备马车、找客栈,又要防止暴露行踪给当地府衙,因此并未随行跟去杏花烟雨楼。只有一个莲心扮作了小厮模样,青衣青伞,齿白唇红,显得分外弱不胜衣,端的是个俊俏的少年郎。
  那华丽的高楼前,已经伫立着好些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手中拿着飘红的巾绢,一甩一甩、巧笑倩兮地招呼着往来的客商。
  两人刚跨进门槛,眼尖的老鸨就即刻迎了上来——胤禛锦衣华服,气质不凡,看上去是既尊贵又富贵。眉眼高低,在风月场里打滚多年的老女人最是精明。
  “四爷,是否选个雅间?”
  此刻扮作小厮,便是要跟着主子,莲心说罢,抬头望了望二楼的方向。老鸨满脸堆笑地道:“公子爷英武俊朗,就连身边儿小厮的模样都这么俏,瞅着可真是让人疼。只不过……二楼的雅间都满了,奴家在楼下另辟一间可好?”
  “楼下?难道你是想让我家少爷跟那些腌臜之辈坐在一起!”莲心挑起眉,颐指气使地瞪了她一眼。
  老鸨脸上笑意不减,暗道这小厮脾气倒也不小,“小哥儿误会了。今晚有新到的姑娘竞价,公子爷坐在楼下,看得比较清楚。”
  这时,胤禛将目光投向二楼的方向,几扇绮门绣户,窗扉半掩,还能瞧到里面弹琴唱曲儿的姑娘,间或纨绔子弟斜倚在桌案前,明金绣缎,个个都是富贵倜傥的。
  片刻,其中的一扇窗扉打开。
  里面坐着的墨锻锦袍的男子,朝楼下望了望,这一眼正对上楼下那人,赶紧就站了起来。
  “不用了,约好的人已经在楼上等着。”胤禛说罢,看也不看那老鸨一眼,略微拉了下莲心的手肘,护着她往台阶的方向走过去。就在这时,浓妆艳抹的姑娘们簇拥过来,呼啦啦将前面俊美无俦的男子围住,都想陪着他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