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作者:丁栎然      更新:2025-09-27 08:54      字数:3324
  “我家花坛下捡的,不救回来就被野猫吃了。”还没等孙天影发问,顾恺嘉就解释道。
  “队长好有爱心啊,虽然平时看不太出来。”孙天影取了一枚干豆腐块,仓鼠立即扑上来抢了过去,孙天影打开笼子的天窗,将仓鼠拿出来,翻过身子:“公的。他叫什么名字?”
  “波波——喝点什么吗?”
  “有酒吗?啤酒或者茶也行。”
  “都没有。只有咖啡、牛奶和白开水。”
  “那就随便吧。”
  顾恺嘉从冰箱里拿出两盒牛奶,他们脱掉鞋子,坐在客厅的地毯上,两个人挨得很近,能闻到彼此身上湿润的热气和沐浴露的味道。
  “来吧。首先是两周内的医院前后门监控。”孙天影从短裤里掏出一个硬盘,“我俩接下来要一起度过美好的336个小时。”
  这件案子,必须“从头再来”。
  这是顾恺嘉目前的结论。
  孙天影说,涉密的,是李宏信的挪用国家财产案,而非杀人案,他昨天去总局问了问案件进展。总局不想透露,但孙天影以自己人事关系还没调走为由,折磨了大队长整整一小时,逼得对方告诉他真相:总局已经基本确定王祥——即案发现场的第二具尸体——就是凶手。现场的指纹、脚印,都是王祥的。医学生的身份,似乎也能解释娴熟的分尸手法。
  另外,美国方面,纽约警方也正在调查李宏信失踪案。但目前没有任何进展。据李宏信的保姆说,李宏信的儿子女儿从未出现过,一直通过网络联系自己,前两年,李宏信已患上阿兹海默病,喜欢四处乱跑。为避免他受伤,保姆离开,就会把他锁在房间里。
  然而,李宏信就在这个反锁的房间中凭空消失了。
  因为凶手已死,总局打算不久后就将杀人案撤案,重点放在能不能确认李宏信在美国的生死上。
  “不对,他们的思路不对。”顾恺嘉道。“由果推因。”
  “对嘛,事情太顺了,总会感觉有点猫腻。”
  “不过,”顾恺嘉望着着监控画面里那一片单调的水泥地,“你为什么要和我一起调查,不相信总局的判断吗?”
  “说实话,我没有任何推断。”孙天影道,“完全是出于对队长的信任。”
  顾恺嘉顿了顿,转头看了他一眼。孙天影仍在认真盯着顾恺嘉另一台笔记本。
  他平常状态下嘴角似乎带着笑的表情,让刚才那句话很像是开玩笑,视频光线把他的眼睛映得异常明亮。
  顾恺嘉心中总是有点疑问,孙天影好像并不特别热衷于这个案子的真相。他愿意和自己调查,仿佛背后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可目前,他无法推理得出。
  “对了,”孙天影开口道,“王祥他妈妈不是把他的笔记本和日记都给你了吗?你看过了?排除他的嫌疑了?”
  “暂时没看。他杀人不合逻辑:如果一开始就打算杀人后自杀,还打算昭告天下。他一定是下了很大决心,没有必要选择一个难以被人发现的电机房。还有一点:为什么他身上会留下挣扎的痕迹?”
  “可能是他想自我了结又后了悔,却发现房门没法打开。”
  “我查看了电机房的锁,内外都可以用钥匙打开。如果想要进入,然后自杀,应该持有电机房的钥匙,要是后悔了,可以自己从内侧开门出来。”
  “行吧。算你能够说服我,但是指纹和脚印又能怎么说?”
  “脚印倒模阳阳在总队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我寄给了一个痕迹研究的民间专家。他能会按照受力来对应痕迹是否符合王祥的身高体重,然后查清是不是栽赃。”
  他俩交换了一个眼神。被发现私下调查是很危险的,所以只能指望民间的“人脉”了。
  “这些虽然不算充足的证据,但足以让我不把精力放在王祥身上。”
  他们又安静地看了一个小时监控。
  “哦。我刚忘了说。尸体致死原因确实是中毒,是一种新型毒素。”孙天影似乎不是真正忘了说,而是一点点放话吊胃口。
  “STEB?这是最新型的。”
  “不是,是更新的。他们正在化验。”
  两个人看到三点过,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阳光透过窗帘射出一条细线,顾恺嘉感到自己枕着什么温热的、很有韧性的东西,舒服地蹭了一下,他睁开眼,发现那是孙天影的胸口,吓得立即弹了起来。
  对方却仿佛早就醒了,笑得很灿烂:“早啊,队长。我不敢动,手臂都已经麻了。”
  重案队经常临时加班,两人靠晚上的时间看监控,进展有些太慢,顾恺嘉就把处理李宏信案的地点改在他在渝南师范大学的空房里,从分局走到那里,只要十分钟。
  这是一栋没有刷漆、贴砖的职工宿舍,爬上三楼,一踏进门,像穿越到了九十年代:银灰色的电视机还有着一个大屁股,是他们小时候才能看到的型号,电视下面是DVD和录影带播放器……房间老旧但没什么灰尘,空气中甚至有点清香,看得出顾恺嘉是经常过来的。
  “1997年?”挂历上是个身体前倾、诱惑地捂着胸口的泳衣美女,时间停留在1997年11月。
  “嗯。我姑父死的那一年,姑姑搬出去了。”
  “……”孙天影接不上话。
  桌上有个步步高学习机,还有几摞空磁带,上面贴着白色的标签纸:
  1996年利州三人入室抢劫案
  1999年渝州枪击案
  看来顾恺嘉是真心喜欢刑警这份职业的。
  另一摞的磁带,最上面那一盘,上面写着:“1997年姑父”
  孙天影随手翻了翻剩下的几叠,翻到最后一盘时,瞳孔微微放大:
  2003年林梁宇案
  他看了一眼顾恺嘉,后者正在努力抽开红漆皮老柜子的抽屉,没发现自己在做什么。顾恺嘉翻了一会儿,掏出一把生锈的钥匙,看也不看,朝背后直接甩了过来,“离单位近,要是我出外勤,你在单位没事干,可以自己过来继续看。”
  孙天影一把接住钥匙,“这算是同居了吗?”
  顾恺嘉没理他。
  两个人加班加点地看了整整一周监控,甚至还把案发上上周的监控也一并看了。最终,确定在案发之前,除了住在校内、天天空手来回的值班医生老廖。反复出现,且携带着可以容纳尸块包裹的一共有四个人:
  第一人,目前的犯罪嫌疑人王祥,他的确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校医院。
  第二人,是和王祥一起在校医院实习的同学。他俩立即调查了这名同学。这名医学生说,他和王祥的“暑期实习”就是待在门诊部代主治医生的班,并没有什么事,只是因为导师对他们两个不上进的废材宽宏大量,让他们在这儿混个暑期实践证明。“我们是同一个导师,但很少交流,王祥经常不在门诊这儿,我还以为他只是报个道,然后溜出去。”被警察询问时,这名医学生皱眉回忆道,他早已被总局传唤过,但说起这事,仿佛仍然心有余悸,“王祥好像有抑郁症吧,跟谁都不太交流,我听他室友说他有点恐怖……有次我还看到他在服用氟西汀,唉,现在回想,好像他的确总是眼神木木的,有时叫他也没什么反应。”
  第三个可疑人员,是一个穿着衬衣和布鞋的怪人,他连续两天出现在校医院,还背着一个又大又破烂的布包,包带上用一个金黄色绸缎绑了个结,上面画着红色的符。包里鼓鼓的。他俩为了确定这人的身份,还调取了学校大门的监控,果然,这人会在下午五点进校门,在六点半离开,看上去并不是学生。
  第四个嫌疑人,是一名姓周的清洁阿姨。渝州大学将清洁工作外包给了一个叫“明洁”的公司,暑假期间,清洁阿姨缩减为一人值班一周,一般一周内只到岗三天。杀人案发生那一周,是一个姓周的阿姨负责打扫,但发现尸体当天,她临时让另一个张姓阿姨代班,也即案发当天身在现场的那位。这名周姓阿姨,在周一和周三背着书包进出,却在案发的周五临时请假,仿佛是故意制造不在场证明,非常可疑。
  此外,医疗废物运输车曾在案发前一天停留在门口,除了运输医疗废物,司机还搬了一个纸箱子下来,老廖帮忙接着拖了进去。他们查清楚了那个纸箱子的物品,是一款医用脉冲真空清洗消毒器。
  目前,最最可疑的,就是那个天天来校医院的社会人士。他俩挖出他的身份,决定先见一面。
  此人叫成光,是个无业游民,曾经因为被举报“从事X教活动”被公安传唤过,后来被释放了。他在小黄书APP上有个账号,还置顶了一个贴:“承接各种业务:8字、紫微、面相、风水、大六壬、梅花易数、奇门遁甲、驱鬼,凶宅试睡等。”他俩便以算命为由将他约了出来。
  “算命加看相吗?三百块哦。”
  这是市中心一家高档咖啡厅,楼下几乎都是游客和熙熙攘攘的车流,轻轨时而从窗边横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