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0      字数:3699
  
  元子直:“所以?”
  “所以她趁柳夫子出来撵我,她进去偷到了真题。”
  “那你没把你怀疑的跟你从叔说?听说元刺史亲自阅的她的考卷。”
  “说了!我昨天得知此女考第一,我立即把事情经过写明,找了个馆奴送去州府了。哼,你们等着瞧好吧,最多明天,必有回信!”
  远处,一馆奴夹着腿小跑过来,向元珩揖礼后,元珩才记起信就是交给此奴了。“信送到了吗?”
  “送到了。”
  “回信了么?”
  “嗯。回了。”
  “信呢,给我呀?!”
  馆奴一脸惶恐,退开安全距离,然后背转身,下腰,朝元珩放出一串臭屁。
  “敢、敢冲我放屁?狗货找死!”元珩蹬脚想踹,又嫌熏到自己,正想从旁边寻块大点的石头时,馆奴跪倒求饶。
  “是元刺史让奴这样做的,说这就是给郎君的回信。”他没敢说,元刺史怕他放不出臭气,临来前给他喂了几粒巴豆。
  “噗——”元子直喷笑。
  “啊哈哈哈哈……”元静容也听明白了,一手捧腹,一手指元珩:“你从叔、你从叔说你放屁。”
  尉窈几人只听见笑声,都没有回头。
  五名女史走在离开竹林的另个方向,讲诗的奚官女奴张氏行于最后,战战兢兢。可陈书史还是来她身侧,不过让她意外的是,陈书史在夸赞她:“今天的诗讲得很好。”
  “我,我当时……”
  “眼睛还难受吗?”
  张氏摇头,那些贵族子弟朝她扔泥巴时打到她眼里一些,现在其实很疼很疼。
  陈书史不因竹林美景而舒意,只感觉夕阳过后大地的返凉。她沉默一会儿,说道:“以后你得和今天一样。”
  “书史?”
  “我不能让你们白出旧宫一趟,看出来了吧,这里的汉家学子有同情心,肯帮助弱者。张女官,你好好握住这次机会,一定要给自己争取离开旧宫的机会。”
  张氏含泪抬头:“陈书史……我……”
  “不必多说,你是我教的宫女里最争气的,趁这个机会,给自己找条好出路吧。不要活成我,只能死在旧宫。”
  “陈书史,我想问,你真的不恨毁掉我们家乡、我们家族的魏人么?”
  “哼,你该问,我最恨不管我们死活的齐军,还是最恨灭我家族的魏军。”
  夜晚,尉窈回想前世听到的女史传闻,很难将她们和今日见的五名女史重叠。对方洗到掉色的衣裳,恐怕早和洛阳宫里女史的官服不一样了吧,旧宫里到底还有多少陈书史、张奚官这样的低品阶女官?她们是不是和旧宫地砖里的杂草一样,没人再管,只能自生自灭了?
  “女史……以后我不会像她们一样的,绝不会。”
  二月十九。
  诗经小学馆读声朗朗:“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二月二十一。
  再学新诗《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尉族学馆。
  下课后,尉茂采摘道边盛开更灿的花,轻念:“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如三岁兮。”他见四周无人,掏出小铜镜,边照边咧嘴笑,“凶么?一点儿都不凶。”
  平城西北方向的凉城郡。
  尉茂派出去的武士终于追到高小娘子所在的商队,把两封信交给高娄,另封信交给商队主事。
  武士说道:“高女郎慢慢回信,我等去葫芦海转转。”
  商队里都是人精,看了信后对高娄交待:“尉蓁女郎不放心女郎啊,让我们一定把女郎送到家门口才行,哈哈。”
  高娄道过谢后,继续看尉景郎君的信,他先告诉她杜陵在州学府名声已经不好,然后就是他哪天去哪玩耍了,哪天和别人吵架,哪天被他大母训斥,哪天想逃课但是坚持下来了……
  尉景郎君的字不好看,但拼成细碎生活,每个字都变好看了,朝气蓬勃,令她同感喜悦。
  高娄之所以把尉窈的信留在最后,是想细细看。当她看到全是古诗笔记,别的什么都没有后,她明白尉窈想对她说什么了。
  “我所学的,你与我同学。”
  “我所知的,你与我共知。”
  高娄回望平城方向,正因她去过这座城,才知寻常出身的女郎求学名师、名府多么难。“尉窈,我不会放弃求学路,你也要始终坚持。我预感我们会再见的,一定会!”
  第52章 蚱蜢蟋蟀,有来有去
  次日午时,训义学舍。
  郭夫子讲完《采葛》,告知众弟子明日休沐,尉窈欣喜,她以为这个月不给休沐假了呢。诗经学跟论语、尔雅两门学术不一样,学馆要保证两天学一诗的连贯,便会视学诗进度把休沐日适当提前、延后。
  下午还得练唱诗,郭蕴见尉窈继续埋头温习,没有要离开的样子,奇怪问道:“窈同门,你不回亭形院么?”
  “亭形院”便是鲜卑女郎寄宿的那个大庭院,崔学馆没给庭院起名,是喜欢登高的元静容有一天爬到高处,发现整个院落四框中突出一角,俯瞰若亭,于是起了这名,很快在全学馆被叫起来了。
  尉窈回对方:“来回走路耽误时间,今天夫子讲的多,我想从头再捋一遍。”
  走到门口的崔致、孔毨、崔尚都停下来,崔尚问:“那你中午吃什么?”
  尉窈感受到关心,笑吟吟取出个扁食盒给同门看:“我早上出来时多拿了麦饼。”那个叫朝夕的烧火婢女还给她备了两样咸菜呢。
  崔致三人惭恧!学馆有不少人夸窈同门天赋非凡、记忆能力非凡,却没人夸窈同门持之以恒的刻苦和勤奋。
  从这天起,训义学舍越来越多的学童早来晚走,彼此竞争的同时,也在彼此督促,这消息传到馆长那后,立即让人在训义学舍建了个灶棚。
  此为后话。
  未时半,有道竹林。
  五名女官早早就过来了,预备了许多诗里描述的物品,有粗布寒衣,耜、锄等农具,有喂蚕养蚕用的桑叶、白蒿,有劈树之斧、割草镰刀、大小竹筐,有酒瓮、粮仓,还有小猪和羔羊。
  桑叶、粮仓、猪羊等等都是用布缝的,尉窈拿起桑叶一晃,里边不知道放了什么,“沙啦啦”作响。
  柳夫子驯养的两只鹦鹉“有来”、“有去”从今天起也要一起排练。它们全身被菜汁染成绿色,并且粘着几条晃悠悠的虫腿,分别扮成诗里的蚱蜢和蟋蟀。
  尉窈听鹦鹉说话,才知道土蜂成灾那天咋呼“快跑”的叫“有来”,偷题那天叫唤“孽障别跑”的叫“有去”。
  元珩等尉窈逗完鹦鹉,他也过去逗这俩鸟说话。
  “有来”直瞪着元珩吐人言:“刚才谁进屋了?快跑,快跑。”
  “咦——”这话咋挺熟悉呢?元珩再故意拨弄此禽的“蚱蜢”腿。
  “有来”很烦躁,嗓门变粗嚷叫:“谁啊!谁干的,啊?”
  此刻别说元珩了,连尉窈都怀疑偷题那天不是柳夫子在院里发火,而是“有来”在叫唤。
  元凝撞一下元珩的肩,说:“你很奇怪。这两天怎么不找那哭包的麻烦了?还有点躲她的意思。”
  “管得着么你!”
  元刺史那天戏弄从侄一回后,遣人送来真正的回信,信里嘱咐元珩好好练习唱诗,珍惜在崔族学习的机会,如果继续顽劣,他就会让元珩拜尉窈为师!既然做不了孔夫子的亲传弟子,那就做亲传徒孙吧!
  元珩不得不屈服,只盼着赶紧到下月初一,尉窈回她的尉学馆去。
  言归正传。
  陈书史耐心等学童们看遍种种物件后,才唤:“郎君、女郎们,按之前分好的四只队伍站好。这就分配物件,然后唱诗,你们唱的过程中,可以自行表演手中之物,休沐过后我等再教正式的舞位、动作。”
  四名奚官女奴负责分配,张氏递给尉窈的,恰是她最喜欢的沙啦作响的桑叶。
  女学子拿到的都是小巧之物,除了胡二迢,她被分配的是一套寒衣。
  “我不要这个!”胡二迢把寒衣扔回给张氏。
  “那,那……”张氏回头请示陈书史怎么办,寒衣颇重,才让个子高力又壮的胡二迢拿。
  不过她们误会了。只见胡二迢不耐烦地把张氏搡开,大步到儿郎那边,抢过孔毨刚刚接到手里的斧头。哼,凭什么女郎拿寒衣,反正在自己家,她从没看过阿母缝寒衣!
  孔毨没觉得什么,心悦他的长孙稚不愿意了。“胡二癫你干什么?还给他!”
  长孙稚夺斧,胡二迢不给,前者见夺不过来,气得去抢丘睿之的筐,扔筐砸胡二迢。
  “我劈死你!”
  元子直“哎哟”一声,呼喊周围快拉架。
  尉窈所在的队伍距离打架处最远,她听见郭蕴无可奈何在说:“这些人就没有一天不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