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者:
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1 字数:3718
苟主簿给赵芷解释:“尉学馆向州府小学请求,从旧馆聘了一名讲诗的宋夫子过去,州学府就缺了人,于是从旧宫废宫学聘走一位女夫子。”
“嘿嘿,好。”赵修傻笑两声。
赵芷一瞪,赵修立即目不斜视走路。她说道:“这事我知,州学府这位宋夫子不大行。”
苟主簿诧异:“不能吧?”宋夫子的诗学可不比之前的杜陵差啊。
“宋夫子现在教的,正是我女儿读书的诗经一舍。一舍里有个叫尉茂的学子,除了比我女儿学得差,比别的学子都强,连他都听不懂宋夫子讲的,现在每天中午都找我夫君给他重新讲一遍。”
“竟然如此?!这不是小事,回头我让人去尉学馆问问是怎个情况。”
赵修突然不走了。
他盯着前面的院门,再回头瞅瞅走过的窄路。
苟主簿惊喜问他:“想起什么了?”
“我想找地撒尿。你不准偷看,”赵修指下主簿,再指周奚官:“还有你。”
赵芷训斥:“要撒就撒,快点!”
赵修欢快地往回跑远两丈,这厮不冲着墙溺,晃荡着浇地砖,好在知道背着身。
“恪郎,咱俩比赛看谁尿得远。”
苟主簿与赵芷迅速对视!“恪郎”肯定是指太子了,来旧宫果然有用。
赵修自己不觉异常,又自言自语:“啊,恪郎比我厉害。”
“恪郎,你将来会更厉害。现在奴保护你,以后换你保护奴。”
“嗯?”赵修提好裤,抓着脑袋过来,和赵芷说:“我刚才想起些什么,又忘了,怎么办?”
“不急,慢慢想。”赵芷示意周奚官继续带路。
赵修笑着跟紧她,嫉妒苟主簿也跟着:“你离我,离她远点儿。”
主簿睨视这厮一眼:扇得还是轻。
第110章 被劫持
太子元恪在旧宫的住地到了。周奚官讲述道:“太子九岁以后才独住这里,九岁前一直住高贵人处。”
主簿纠正她:“不要再叫高贵人,叫文昭贵人。”文昭贵人是元恪生母高照容的谥号。
“是。”周奚官问:“文昭贵人住处不远,是先进这里,还是去文昭贵人的住处?”
赵修心里莫名感触:“我想进这个宅院看看。”
庭院两进,周奚官留在院门口守着。赵芷和主簿随赵修径直来到后院,赵修指着厢房外的一口大缸,献宝似的告诉赵芷:“我想起来了,以前在缸底下埋过东西。”
苟主簿向赵芷点下头。
赵芷吩咐赵修:“挖出来。”
院中有好几把小铲,应是太子昔日挖土玩耍用的。赵修挪缸,掘土,还真埋了个陶瓮,瓮的封口很粗糙,赵修才跟赵芷显摆一句“这是我偷偷埋的”,苟主簿已经把里头的布裹取了出来。
是一沓信笺!
苟主簿只阅了最上面的一封信,吓得汗流浃背。信里竟然是太子在太和十六年时,与侍奉陛下的阉臣双三念的往来秘事,信里反复提及最多的,赫然是当今的冯皇后,已故太师冯熙的长女!
可是太和十六年时,大冯氏早被赶出了平城宫,正在寺院出家为尼。
苟主簿不停拭汗,心道完了、完了!原来元恪这么早就懂得联合大冯,对付当时的太子元恂和即将为后的小冯氏!那为什么不毁掉这些信?
还是……这沓信才是太子遣人来平城的真正目的?要把这些信悄无声息带回洛阳?
不对不对,苟主簿接着推翻揣测。现在陛下南征,久久不回洛阳宫,洛阳宫里一定铺满冯皇后的眼线,太子要是把信带回去,万一被冯皇后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苟主簿慌张间抬眼,正对上赵修阴森的目光,好在这厮接下来的话让主簿提到嗓子眼的心又落回去。
“你看,他眼珠子乱转,在打坏主意。”赵修向赵芷告状。
与此同时。
州府府衙,一参僚匆匆禀报元志:“府衙接到报案,尉学馆一夫子连带一学童,被一个匪汉劫持了。”
“这种案子不报平城县署,怎么报这来?”
“那名学童是员外散骑侍郎尉庆宾的幼子。”
元志把手中书简摔到案上。
“简直给我找麻烦!廷尉署那些吏员还在呢,这伙人要是知道尉庆宾的儿郎都能在大白天里被劫成人质,我这两年的刺史白干了!再打探另名夫子是谁,是不是刚聘去尉学馆的宋夫子?”
“不是宋夫子,此人姓尉,教大学的,听说是春考首名学子尉窈的父亲。”
“混蛋!”元志刚拿起的书简又重重摔案。
“把我的弓取来!”真是可恶至极,他才求赵芷帮忙带赵修进宫,劫匪后脚就劫持了她夫君,这要是被劫匪弄死,赵芷不得把整个刺史府当柴劈!
劫尉骃的是牛郎君。
有心算无心,今早他趁尉骃夫妻都出门,翻墙进了尉家,翻找一遍,没找到任何跟崔翁有关系的线索。
杂物屋的几盆兰草刺激了牛大郎,让他更心疼崔翁,翁死了,他常养的那几盆兰草一定也死了。
悲痛与无奈相加,让牛大郎起了劫人逼问的主意。
他先把灶屋点了,然后藏身主屋。
很快,左右邻人泼水救火,并有一邻人跑去尉学馆找尉骃,告诉他家失火的情况。
那尉茂为什么也被劫持?
也是巧,尉茂昨天才买通了守门的馆奴,让对方帮忙看尉夫子如果中午不离馆,他好去找尉夫子补课。
今日馆奴见尉骃这个时候匆匆离馆,立即把消息告诉了尉茂。
尉茂告假赶紧去池杨巷,他跑着抄近道,比尉骃到池杨巷要早。
尉家的院门是锁着的,外头有俩邻人徘徊,尉茂报了自己身份,跳墙进院。灶屋被烧得不是太严重,尉茂仔细观察,发现了起火原因有蹊跷。
不是从灶膛烧起来的!有人点了墙角的柴堆。
尉茂心神不安,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正打算快步离开,被牛大郎冲出主屋勒住了脖子。
这时尉骃打开锁,进来院。
“有匪徒!”邻人惊呼院中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尉骃向邻人说:“不是匪徒,这位郎君是我认识的故人,诸位都回家吧,不需报官。”
他再对牛大郎说:“放开这孩子,我做你人质。”
开弓没有回头箭,牛大郎知道自己完了。就算今天能逃出城,就算他只想问清楚尉骃一些事,并不是真正想劫人伤命,可是匪徒的身份,他背定了。
那就背吧。
“你先走过来,我再放了他。”
尉骃:“好。”
牛大郎搡开尉茂,迅速掐住尉骃的喉咙,命令尉茂:“趁我没改主意,出去后锁上院门。”
尉茂利落转身,聚在院门外的邻人又多了几个,他对他们比划个“报官”的口型,把院门关上,将自己关在了里面。“我不走,尉夫子虽不是我亲人,胜似我亲人。”
牛大郎“嗯”声疑惑,蔑视尉骃道:“他是你在外头生的野种?”
“不、是。”尉骃费力辩白二字,然后被拽进屋。
尉茂跟进去。
等元刺史率兵卒过来时,尉骃、尉茂被挟持了正好一个时辰。跟着元刺史来的人里,有名洛阳来的二十左右年纪的郎君,姓崔名纂,崔纂虽年轻,却早因博通经史闻名洛阳。
元刺史向巷子里的百姓询问匪徒劫人的详细情况。崔纂说道:“按时间算,池杨巷的百姓是立即报的案。”
一老人赶忙点头:“是我家大郎去报的官。尉夫子早教过我等暗语,他说哪天不管谁被匪徒要挟,要是想让旁人帮着报官,就主动说反话。”
崔纂目露赞许。
元刺史示意参僚斛律野狼翻进院,打开院门。
唉,家真穷啊,灶屋还被烧了。元志打量一眼庭院,仍让斛律野狼朝屋里喊话:“匪徒听着,快把人质……”
主屋门开。
牛郎君脚踩尉茂,手中提着微弱气息,连路都走不了的尉骃,就这么站在门槛内对峙官兵:“我不想杀人,再给我一刻,让我问完……”
尉茂被踩得不能动,只能用手使劲砸门槛,打断对方谎言大喊:“让他先放了尉夫子!快,尉夫子不行了,先放尉夫子、先让他放尉夫子!”
牛郎君咧嘴笑,威胁一众官兵:“你们要是不退出去,过会儿还得添条人命。”
第111章 尉骃之伤
尉茂拧着脖子,几字一顿道:“那你杀了我后,最好,确认一下,但凡留我,一口气,我,必报此仇。”此举既是激怒对方只对付自己,也是拖延时间。
牛郎君脚下换地方,碾住尉茂的腮帮,令其说不出话。
元刺史吓得连“哎”两声:“有话好说,你总得让我看清尉夫子是死是活吧?现在就弄死他俩了,你还有和我谈的条件么?”
牛郎君黯然摇头:“我做下这种事,官府岂会放过我,我本就没打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