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1      字数:3734
  
  元志思忖着赵芷的分析,越想越觉得可能即将如此,那样的话,六镇势必大乱,恒州北的百姓必定遭殃,他这个刺史之前的政绩全都废了。
  “唉!”他气恼,一拳砸在案上,顿时碗飞茶溅。
  元瑀赶紧来收拾,苟主簿示意他来,怕碎瓷扎着这孩子。
  对面,赵芷见夫君垂眸看着碗,于是轻声问:“夫君有什么好办法么?”
  尉骃:“时间太紧,高车叛乱的消息一来一回,最多半月,朝廷派的督北将军就会到。”
  元瑀只能听懂此话表面的意思,尉骃是夫子,最能察觉孩童的不解,就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告诉道:“督北将军一来,北地州、镇的调兵权都会由那位将军说了算。”
  尉骃重新和妻子说:“崔学馆学子们的主意,换套说词,或许可以在柔玄镇试试。”
  他耐心转头,先给元瑀解释一句“武川镇地域太广”,再继续跟妻子讲:“两方面着手,按你说的,得找个擅对付柔然人的武将,只要找到高车叛贼,先杀!”
  “另一方面,在柔玄镇布告,归顺朝廷的高车百姓,既可在柔玄耕地服役,也可来恒州为兵,若存反心,过后再降也是死罪。”
  苟主簿疑虑:“他们人人有马,如果吓跑了……跑了?对,跑了!哈哈哈嗝!”
  对视上刺史的怨念,他赶紧向官长解释:“跑了最好,管他们跑往哪呢,先肃清柔玄镇里的高车反贼,咱们恒州北境的防线就安全了一半!”
  元志恍然大悟:“所以耕地服役、来恒州为兵,是骗那些蠢蛋的?”
  尉骃:“是。叛贼才成势,短期内一定嚣张,怎会凭三言两语就归顺。他们也犯不上在柔玄镇死拼,跑去武川或怀荒就是了。”
  苟主簿激动不已:“如此一来,就算朝廷派来的督北将军战事失利,刺史有抵御高车反贼的功劳在前,朝廷怎么怪罪,都怪不着刺史!可是,能杀到高车人心惊胆寒的……”
  赵芷抱拳:“刺史几次帮我,如今刺史有难处,我岂能不帮?”
  第169章 婢女朝夕
  时间紧迫,众人商定好集结人马的时间,因为得和柔玄镇镇将联合兵力,所以今次需元志亲自率兵。
  商议完事情,元志想送赵芷,又觉得尉、赵夫妻俩站一起的样子格外刺目,这时狱吏扈跋碎步踮跑地过来。“禀刺史,有个菜农十分可疑,在衙门口过往三次了,货筐里的菜始终不见少,我怀疑这菜农是洛阳匪之一。”
  元志嫉妒的火气得以发泄:“立即抓捕!”
  赵芷顾不上管洛阳匪的事,她从州府侧门离开,去往崔学馆。
  月色把学馆外面的道路照得仿佛白霜铺地。
  尉窈得知阿母要出征,担忧无比,她懊恼自己什么都帮不上,只能紧紧搂着阿母嘟念不停。
  “我以为我长大能帮上阿父阿母了,可是我白长了,还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以前我嫌自己学习不够好,可那时咱家人整天都呆在一起呀。现在不是我离开家,就是阿母离开家,连阿父也不能回家了。阿母,是不是因为我太要强,才把原来的生活都改变了。”
  “阿母,如果我念书平平常常,你和阿父会嫌我吗?”
  赵芷始终轻抚女儿的背脊,根本没疑心话里的奇奇怪怪,还随着女儿假设的话语安慰:“你是我们的女儿,你小时候话都不会说,我们都不嫌,现在咋会嫌你呢?”
  尉窈破愁为笑。
  赵芷继续哄女儿:“如果你念书平常,我和你阿父便陪你过平常的生活。你要强,咱们一家就一起要强。”
  “你阿父从有书可读,到现在从没偷过一天懒,每天不是诵书就是写文章。我也没偷过一天懒,从不放下武艺,劈柴时我练斧,提水桶我练力。但我们不是为了争什么,只为了你想过怎样的日子,都可以放心选!”
  “窈儿,你记着,一家人没有谁连累谁,你阿父和我永远会帮着你,顺着你。不管你理想远大,或是没有理想,哈哈。”
  尉窈再次把泪脸深深埋进阿母的怀里,是的,其实她早该知道,前世没察觉阿父擅谋,不知阿母有带兵之才,源于她自身早早陷入情爱。那时父母不敢表现出强悍,是为了让平庸的她及早认识到不可能和奚骄有结果!
  次日,元志率骑军浩浩荡荡出城,往柔玄镇进发。赵芷被任命为长史,有调动恒州兵马之权。之前教尉窈骑射的兰射师,及乌洛兰族的百余老兵,全都被征调在这次的队伍里,并且编入赵芷的亲兵营。
  时间一晃而过,八月十日,小学馆的月联考正常进行。
  十一休沐。
  尉窈和尔朱容都老实呆在崔学馆里。
  巳正的时候,馆婢朝夕来到亭形院,她脚步疾快,径直走至犄角处的那间“亭尖屋”呼唤:“尉女郎,你的同门尉茂有信给你。”
  两名馆婢闻声一起过来。
  一个说:“怎么是你?你不是被调去花房了么?”
  另个说:“花房都呆不得了吧,听说明天有奴婢要遣回清河郡,朝夕,就有你吧?”
  朝夕不睬对方的嘲讽,只解释来意:“花房管事让我给馆门周围的绿植浇水,我正好看见尉女郎的同门找她,顺手接了这趟差事。”
  “把信给我吧。”
  朝夕状似着急,提高了声音:“尉女郎的同门还在馆外等回信。”
  尉窈这才听清婢女的争执,从元静容屋里出来。“我的信?”
  朝夕绕过两名婢女,双手捧着木盒递上前。“是。那位郎君说他姓尉名茂。”
  尉窈记得朝夕,不过她接过木盒立即回屋,没有多打量对方。
  亭形院的两名婢女把朝夕拽出院,到了外面才稍微放开声量斥责:“咱们在馆里一向各行其责,跑腿送信是守门奴婢的事,你要是再来亭形院,我就告诉沈管事,当心回清河的命都没有!”
  沈管事是现在亭形院的女管事。
  再说尉窈,打开木盒后,果然如她猜想,是高小娘子和景同门的信,他们现在朔州的树颓水防戍营,盒子里另有高小娘子绣的布囊与手帕,还有许多漂亮的河石,河石是欢弟送她的礼物。
  尉窈赶紧写回信,把这段时间整理的笔记装好,刚出来亭形院,就看见等在道边的朝夕。
  此婢女眼睛明显哭肿,紧跟着尉窈,快速讲述:“女郎是聪慧人,一定看出婢子有事说。女郎还记得之前的崔翁崔管事么?婢子其实是崔管事收养的孤女,翁在亭形院做管事时,吩咐婢子一定要多多照看女郎,翁去世前,话都快说不出了,唯一念叨出声的就是女郎父亲的名字。”
  尉窈停步斥问:“你从何处知道我父亲的名字?”
  “尉夫子几次来找崔翁借书,所以婢子知道。”
  “世间重名者不知多少,你为何肯定崔管事念叨的是我父亲?”
  可是朝夕不回尉窈的斥问,她看见有馆奴冲着她过来了,立即更加快地说完她的目的:“东四坊有个被封的秉芳花肆,其实是买卖各种消息的地方。翁一直从秉芳查一个人的消息,什么样关系的人,才值得一直寻找?女郎回去问问尉夫子,数年借书的情分他一点儿也不感激吗?翁临死前被病折磨那么久,尉夫子竟一次也不来,他身为夫子,冷血至此,不怕天打雷……呜、呜——”
  几个馆奴把朝夕的嘴巴堵住,捆绑。
  为首的向尉窈歉意一句“此婢女有疯病,女郎不要听她胡言乱语”,而后挥手,把朝夕带走。
  尉窈没回头,很快消失在朝夕泪蒙蒙的视线里。
  朝夕知道自己活不了了,但她不后悔今日的冲动!
  她始终认为,要不是尉骃气着了翁,翁不至于被一场风寒就夺走性命,那时如果尉骃来探望翁,哪怕来一次,说不定翁就熬过去了。不管尉骃欠翁什么,一定欠着大的因果,哪能想断就断!尉骃不想纠缠,那就让他的女儿来接这份因果!
  尉窈看见尉茂了,不等她招手,尉茂跑进馆门。“你别出来,我知道洛阳匪的事了。”
  二人到一旁的树下说话,尉茂不满地提意见:“下次我再来,你好歹带壶水给我。”
  第170章 叛军首领在柔玄
  “知道渴下次自己带。”尉窈小声怼回去。
  尉茂不恼反喜:“阿窈。”
  又来了!尉窈赶紧把信和诗经笔记给对方:“这些都是我给高女郎和景同门的,有劳茂同门了。”求人办事得有好态度,她的脸也是说变就变,笑着揖礼。
  哪知这厮不接,装模作样打量四周,视线里每次将要扫到她,就从她头顶、脚下绕过。
  不帮算了,尉窈转身就走。
  “阿窈、阿窈、阿窈、阿——”
  尉窈掉头回来,太生气了,使劲往尉茂腿肚子上踢:“喊什么、你喊什么!”
  尉茂不躲不避任她踢,踢几下后气氛变得怪异又难言。尉窈不愿和对方闹了,冷着脸说:“我得温习功课去了,你也快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