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作者:悟空嚼糖      更新:2025-09-27 09:52      字数:3722
  
  所以她先把自己当作高聪,苦苦思索找到李彪后将怎样行动?
  首先,“她”和李彪都是去年被免官的,李彪被贬的时间稍早,“她”比李彪倒霉,被免官,还要被发配去平州。
  “她”离京之前已知李彪也是庶民了,那么一年后回来,怎可能不往坏的方面揣测,揣测李彪仍是庶民呢?
  庶民的李彪,能帮“她”做什么?
  只能提供些消息,关于朝廷里某一件事,或某个重要的人,无论是事、是人,均得在去年到今年的时间段里,不太可能出现变动。
  不太可能出现变动?尉窈开始第二步分析。
  她从已知的政令、宗王级别的重臣、手握重权的外朝官、主持后宫事务的宦官,四方面一一揣测,然后一一否定。
  新帝即位,无论是政令颁布还是官员变动都太寻常了。如果李彪仍是庶民,怎么可能知晓皇宫内和朝廷中枢内的权势相争。
  不对,有件事、有位人物,确实不可能变!
  那就是年轻的新帝即位!
  高聪预谋里的帮手,根本不是李彪,而是大魏的天子!
  只有天子能轻轻松松赦免一切罪行,只有天子授给的高官厚禄,值得高贼把自己性命赌上,从平州那么远逃来洛阳。
  一念通,百念顺。
  尉窈开始推算高贼能帮皇帝什么?得多么重要的谋略,才配为皇帝解忧?
  皇帝已是天之子,有何忧?
  尉窈鼓励自己大胆些、再大胆些,把自己想象成天子,如果她是皇帝了,还有何忧?
  当然是亲政后与太尉的兵权交接!
  “她”拿回兵权就稳妥么?太尉会甘心失去几十万禁军兵马的指挥权么?
  就算太尉甘愿和彭城王一样急流勇退,“她”信吗?
  利益越大,情谊越薄。
  “她”不信。
  尤其刚拿回兵权的一两年里,只要太尉还在京师,其余叔父也在京师,那“她”一定睡不安稳。
  “她”要的是……从此我为众生目!
  而非周围虎视眈眈!
  可是除掉太尉,岂是嘴上说说就能办到的,而且事情做成后,一定会被臣子议论刻薄寡恩。最好的办法,是有个谋士出现于身侧,懂“她”心意,并出谋划策。待谋划成功了,可继续施行于其余宗王,直到帝位安稳!若谋划失败,便把谋士推出去,给太尉消气。
  尉窈回想到这,斩断思绪,不然她将要纠结是她把皇帝想得太卑鄙,还是自己有卑鄙天性。
  一场秋雨一场寒。
  月底的皇宗学也采取“全都考”的考法,同年龄段的学童里,七殿下、元世贤和元永平三童的成绩最好,广陵王知道后,把先前三童的宝贝还给他们,还各给三童奖励一匹果下马。
  常至皇宗学辅导三童功课的尉窈,则由广陵王举荐,兼任中书省的“中书写书生”。此吏职负责抄写事务,虽然低至无官品,却令中书省上下震惊!
  因为这很可能是妇女担任文官的征兆!
  中书省里的属官纷纷打听尉窈的出身和履历,不打听不要紧,又大大震惊!
  尉窈的母亲居然以妇人身份,在司州署任骑曹参军职!这可是实打实的大魏史上第二位外朝武官啊,比木兰营的女将军官品还要高!
  风光全是给外人看的。赵芷来到司州署后,每天焦头烂额,深深体会到当官和当护卫长的不一样。
  马不拉屎都问她!
  烦死了!
  还有,她学认字比蜗牛爬都慢,因此常被人质疑她能不能担起参军责任。当种种质疑被元别驾或苟主簿挡回去后,有人打歪主意了,明里暗里找人套赵芷的话,想与她家结婚姻之好。
  这天骑曹的一名武吏又来问些马匹窜稀的事,赵芷把拳头攥成铁疙瘩,决定撂挑子不干了!
  在不干之前,把对方捶成一坨稀粪!
  广陵王元羽真会拣时候,他背着双手,神情十分惬意来到骑曹的廨舍庭院,喊道:“赵参军,故人来访。”
  赵芷出来拜见。
  那名武吏不知死活,跟出来嚷嚷:“赵参军又有杂事了……”算他收嘴快,不然真变马粪了。
  元羽两侧各有武士保护,再加上自身气势,傻子都知道是贵人。
  元羽笑着问:“赵参军在生谁的气?本王帮你出气,如何?”
  武吏战战兢兢,面色都变了。
  赵芷揖礼回道:“官越大,事越杂,气就越大。所以能容气者,运气自来。我现在方知道元将军不拘小节,实为大度能容,容之前属下诸多冒犯。赵芷惭愧,在此谢将军宽宏大量。”
  武吏羞愧不已,向赵芷揖礼:“属下去做事了。”
  元羽“哈哈”两声,随赵芷进廨舍,问:“刚才的话,你女儿教你的?”
  “是。属下没背错吧?”
  “哈哈哈哈,没错,没错。我今日过来,是给你桩好差事,下个月天子要去长陵祭拜,你可愿加入护驾的禁卫?”
  第281章 贱夫夫的元别驾
  一切安排早在她来司州署上任就定下了,赵芷肃穆抱拳:“下官领命!”
  元羽满意点头,然后搓着双手,厚颜无耻讲出他前来的真正目的:“按惯例,天子祭祀前,要在泽宫考核皇室诸王的射术,射不中的宗王不得参加祭祀。所以今天起,辛苦赵参军每天教我一个时辰,务必让我射中箭靶。”
  赵芷应“是”。
  她听李宣茂说过,广陵王从年少时就生病,一直病了十几年才治好,也因为此,连婚配都较同龄之人晚许多。广陵王是先帝的四弟,不精骑射可被先帝体谅,可是跟新帝远了一辈,亲情当然也随着薄了。
  庭院里有箭靶,立在院墙偏角,元羽带来了弓,泽宫的射术考核分两项,首先是执弓姿态,前进、后退、周旋都有规矩,元羽边描述规矩详细,边做出来。
  每个动作都做得很好。
  接下来……箭发!
  “咻——”
  真是靶子顾影自怜,木箭嗤之以鼻,二物各有各的傲气,互不搭理。
  武士把箭拣回来,赵芷说道:“下官试一下弓箭。”
  她试了三次,对弓和木箭都有了数,把弓还给广陵王,站到了对方侧后,用一根手指勾在广陵王把弓左手的下方一点,右手轻覆在对方手背上,然后调整自己瞄箭靶的视线和掌下力度。
  赵芷教箭术的好处是不讲究射技里的规范,只带着广陵王找到这个距离下、风力下,箭射出前后间隙的角度和力量。
  一次次重复。
  她则在一次次重复里减轻自己的掌控。
  直到广陵王自信可以离开她了。
  赵芷退后两步远。
  这次是广陵王独自拉弓、瞄准箭靶。
  箭发!
  中靶!
  正中靶头的中间!
  元羽的笑声越过院墙,把听墙角的元志气的,不能再偷听了,折寿!
  他背着手快步回廨舍,苟主簿等候在这,着急道:“别驾回来了,三刻前车骑大将军来了,去了骑曹。”
  “我知道!不用理他,根本不是为了公务来的。”
  “哦,这么说……别驾见过元将军了。”苟主簿边打量官长神色,边试探着问:“元将军过来不是巡察司州署?是为了赵参军来的?”
  元志的话里充满挖苦:“他连禁卫营都不巡察,来巡察我这?他是打着学箭的名号,仗着宗王的势,令赵参军教他射箭!”
  苟主簿闻到了醋气,嫌不够酸,拱火道:“赵参军箭术厉害,教箭术更厉害,她的教法跟别的射师不一样,只需手把手……”
  元志独眼冒火。
  主簿闭嘴,摇头叹息出廨舍,心道:以前只听说小妾争宠,头回见小夫争宠。
  不对,一厢情愿的别驾连当小夫的资格都没有,那该叫什么呢?就叫“贱夫夫”吧。
  妇女担任外朝官,再引喧哗,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掀起惊涛骇浪,因为洛阳的风云人物,比秋天盘旋在空的花叶还多。铺开这座繁华都城的整张画卷,可见处处熙熙攘攘,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利来利往。
  九月初,秋高气爽。
  尉窈结束宫学任职,正式来中书省的外省署当值。中书省官署分宫内、宫外两处当值场所,署中官员议事经常在外省署。
  她才来,官长让她跟着中书令史山稚之熟悉事务。
  文官里品行清贵者多,嘴碎者也多。
  山令史属于后者,并有个诨号叫“善吱吱”。
  他打开一间门框落灰的文书库,一只老鼠窜出来,尉窈眼快脚快踩中鼠尾巴,老鼠吓得身躯乱蹦,山稚之也吓得原地跳个圈。
  “哪来的老鼠啊?”
  门大敞,又有细灰从头而落,库舍里面文书乱堆,山稚之告诉道:“以前中书省的职责多,除了刚才侍郎告诉你的,其余侍从、四方贡献、吏民章奏等等事务都管。后来改了,诸多事务分给了门下省、西省,但从前的文书记录一直堆放在咱们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