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困在方块之中 第870节
作者:
狂喜 更新:2025-10-13 10:44 字数:4804
“是。”立方体依然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你还记得是什么原因吗?”
“否。”
不记得了,这也在研究人员的意料之中。
“我们会给你展示一张图,你看看你对这张图是否有印象。”研究人员拿出了渊铁层的照片,放在了立方体前方。
面对这个问题,立方体一开始也出现了犹豫的反应,震动信号断断续续,但很快,信号就完全通过了,立方体回答了“是”。
“这些金属是你制造出来的吗?”研究人员问出了关键的问题,他们想要知道,渊铁层到底是不是立方体搞出来的,如果真的是,眼前的立方体就会成为封印深渊的英雄。
研究人员屏住了呼吸,观察着信号检测器上的波动,那信号依然时断时续,立方体又表现出了犹豫,等了很久,直到震动信号消失,它都没有做出一个确定的回答。
“你是不是不记得了?”
“是。”
“但是你知道这些金属与你有关,是吗?”
“是。”
“有没有可能是你制造了这些金属,但是你忘了?”
立方体犹豫了一会儿,回答了“是”。
“这些金属封印了深渊入口,让深渊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如果你有能力制造这些金属,你会这么做吗?”
立方体立即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也在研究人员的意料之中,在之前的交流中,立方体也表现出了对深渊的敌意,和它的“人类身份”非常符合。
虽然现在还无法证明是立方体制造了这些渊铁,但研究人员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脉络:
立方体……原本应该是一位人类先行者,在进入深渊之后,因某种机遇,获得了制造渊铁的能力,但制造渊铁的代价却是让自己也被同化,为了封印深渊,他选择了牺牲自己,回到了深渊入口,开始制造渊铁层。
在制造完渊铁层之后,他也彻底变成了立方体形态,融入了渊铁层中,又因为深渊后遗症,彻底失去了记忆。
也许是“回家”的念头在指引着他,在深渊封闭之后,他又从渊铁层中浮起,暴露在了人类的视野当中……
“你想回家,是吗?”
“是。”
“尽管你已经不是人类了,你还想回家吗?”
“是。”
立方体的回答更加佐证了研究人员的猜想。
虽然现在因为立方体的记忆缺失,无法证实猜想的真实性,但研究人员心中已经相信了这种可能。
在经过讨论之后,他们将最近的研究结果,附上具体的报告,汇报给了上级部门,同时,他们也将关于这份立方体来历的猜想上报了上去……
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上级部门作出了回复,回复的内容令研究人员非常意想不到:上级部门最关注的并不是那些研究结果,而是那份关于立方体来历的猜想。
虽然那只是一个猜想,但上级部门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他们让研究所继续整理立方体的“履历”,务必在深渊封闭十周年纪念日之前,将这份“履历”整理出来。
……
“领导,这只是一个猜想,虽然可能性很高,但并不能完全证实,我们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没办法弄出这么多成果……”王所长直接找到了上级部门,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王所长,你的想法我明白,但请你务必完成任务,至于证据……我们需要的是这份‘履历’,证据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可是领导,要有证据才能证实履历的真实性啊,我们又不是在编故事,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就是在编故事。”上级部门的领导直截了当地打断了王所长的话。
“您说什么?”王所长一时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所长,你听清楚了,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故事,一个能够振奋人心的故事,深渊封闭已经十年了,你长时间待在研究所里,可能不清楚社会的变化,人心在动荡,人们需要这么一个故事,无论真假……”
第1198章 阵痛
深渊封闭的喜悦虽然能够冲淡阵痛,但阵痛本身并不会消失,依然会深埋在喜悦之下,在人心中滋生。
人类与深渊的联系太紧密了,八十年的时间能让几代人彻底改变观念,也能让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转向,而一旦转向,再想调头回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在深渊存在的那八十年中,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与深渊扯上了关联,只有从深渊中获取到技术,才能让公司在不断内卷的竞争中存活下去,科技公司不得不雇佣独立的猎人,成立专门的相关部门,公司的成本也需要有一部分放在与深渊有关的区块上。
这些成本造就了无数的就业,有人为了赚钱成为舍生求财的猎人,有人从小到大学了无数关于深渊的知识,长大后考进深渊相关的专业,毕业后又从事与深渊相关的工作,有的人研究了一辈子深渊,有的人为一件遗物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
而当深渊封闭之后,欢庆的彩带下,是退却的资本,在人们还在欢呼的时候,“深渊经济”已经开始了收缩,各个科技公司直接斩断了尾巴,迅速脱离了深渊的束缚,将资金投入了更“现实”的地方。
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的崩塌,原本的深渊受益者纷纷成了无业游民,学了一辈子的深渊知识成了无用的废纸,经济的冲击给了所有处于喜悦之中的人们当头一棒。
当大公司扯断那些关于深渊的链条时,下面的小公司也会被突如其来的趋势转变打懵,他们没有大公司那样的承受能力,所有的资源都放在一个单独的赛道上,这个赛道的崩塌,会直接导致整个公司的消亡。
在人们在街上游行庆祝时,一些小公司悄悄宣布了破产,人们回到家,接到的是“明天不用上班”的消息。
人类的社会再怎么进步,也逃脱不了资源的流动,当世界变化,资源流向另外的方向,原本肥沃的土壤迅速干涸,站在原地的人们只能看着龟裂的土地哀叹。
研究了深渊一辈子的学者成了无用之人,虽然官方还需要很多人才,但毕竟僧多粥少,只有最优秀的那些人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剩下的那些人就只能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成为新时代的尘埃。
小学、中学、大学,学的都是深渊,到了毕业之后,深渊却没了,毕业生们看着飞速变化的时代,看着从高楼上落下的彩带,看着与彩带一起落下的前辈,心中的焦虑也彻底没过了喜悦。
霓虹闪烁,3d投影不断重复着“胜利”的消息,但失败的人们却躺在了高楼之下,用天桥的阴影来隐藏自己,夜空之上光影交相呼应,道路两旁灯火通明,有的人却默默地变成了尘埃,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为什么整个世界都这么开心,就我不开心呢?”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胜利的喜悦并不能带来物质上的满足,没有了深渊,反倒比有深渊的时候过得更差了,没了工作,没了钱,街上的店铺都关了,纸醉金迷变成了节衣缩食,走在街上人人都带着笑容,眼神中却充满了空洞。
“胜利”到底带来了什么?
大多数人并不会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去考虑,只会想着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这也会让他们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
这个社会并不会让人饿死,失业者可以从官方那领到失业补助,百废待兴的产业也需要人力的投入,但人们就是没办法从身份的落差中解脱出来。
拔掉深渊这颗恶性肿瘤,必定会让正常的血肉也受到伤害……
城市依旧是蓝天白云,夜晚依旧是霓虹闪烁,世界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习惯了深渊的人们在喜悦之后便陷入了迷茫。
战争进行时人们想的是快点结束战争,可战争真的结束之后,人们又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所有的仇恨和鲜血都成了过眼云烟,过去的付出好像都成了胜利日那天绽放的烟花,在花瓣落地之后,世界就变得一片寂静,人们四散走开,又回到了自己的角落之中。
没有了深渊,敌人又变成了谁呢?
总要有一个敌人吧?
是那些不顾人们死活的资本?还是带着最后一点钱跑掉的小老板?是仍然在夜夜笙歌的高塔?还是黑暗之中那些同样肮脏的麻木之人?
没有了敌人的社会,就会开始割裂,人们开始互相仇视,互相寻找过错。
那些在深渊存在时没人会在意的丑恶,开始在相互审视的目光中暴露出来。
深渊尚未封闭之前,媒体播报的大多是深渊中的新闻,某某猎人的壮举,某某监测站的新发现,某某研究所的新成果,每一个消息都如此振奋人心,每一个消息都能让人对那紧紧逼近的“敌人”充满愤怒。
在深渊的洗礼下,能够存活下来的媒体都知道如何吸引人的眼球,知道如何勾动人的情绪,它们会将某件遗物描述得扑朔迷离,会将深渊中的某些事件写得人神共愤,会用各种各样的故事让人沉溺其中。
人们的思想中也充满了“深渊”这个词,即使没去过深渊的人,脑海中也有各种清晰的画面,对那个素未谋面的世界有着自己的世界观,这都是媒体的功劳。
但在深渊封闭之后,媒体的目光就望向了别的地方。
胜利的消息会让人麻木,再播报下去也已经没什么意义,也无法再吸引眼球。
深渊已经成为过去,想要活下去的媒体只能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这个充满破洞的现实社会。
在摄像机的凝望下,那些破洞显得这么大,这么黑暗,好像整个世界都处于崩塌的边缘……
明明才刚刚胜利,为何又是一副无药可救的样子?
矛盾的宣传让人们更加迷茫了,本就已经产生疑惑的人们在这些宣传之下变得异常敏感,他们也随着摄像机的方向看向了远方,他们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答案,来解答他们越来越焦躁的内心,可镜头之外,却是一个更加令人迷惑的社会。
“胜利到底带来了什么?”
当喜悦消退,人们开始审问起自己的内心……
第1199章 阵痛的解药
“所长,领导真的这么说吗?让我们编一个故事?”年轻的研究员看着王所长,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嗯……”王所长点了点头:“关于立方体的来历,我们也推测得差不多了,再在原本猜测的基础上润色一下就可以上报了,等我们上报之后,宣传部门还会继续修改的,到时候故事会写成什么样子,就和我们没关系了……”
听着王所长的话,年轻研究员的表情更加无奈了。
“没有证据……这不就是在欺骗民众吗?我们怎么能干这样的事情?”
一向严谨的科学素养让他很难去理解这样的事,他从小到大,学的都是“要证明一件事情需要完整的证据链”,可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在摧毁他原本的观念。
“所长,我们,不能这么做,这是欺骗……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就能找到证据,不用这么着急的。”
研究员依然在固执地与自己的认知对抗着。
见研究员这副执拗的样子,王所长叹了口气,曾几何时,他也和这位年轻人一模一样。
他拍了拍研究员的肩膀:“时代变了……有些事情没必要这么纠结,差不多就行了。”
“你还年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后果,会有人帮你思考,帮你承担的。”
“上面需要研究报告,我们就给他们研究报告,上面需要数据,我们就给他们数据,上面需要一个逻辑通顺的故事,我们就给他们故事,至于后面的事,就不是我们该想的了……”
“这不是很好吗?我们研究立方体研究了这么久,总要有一个结果了,这个结果与我们预想的也差不多。”
“当这个结果变成振奋人心的故事,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就足够了,这也是我们研究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我们的目的是让人类变得更好,不管通过什么手段,是研究也好,欺骗也罢,总要付诸行动,既然时代变了,我们的手段也要随之改变……”
王所长其实并不想对年轻的研究员说这么多,但看着研究员,他就像看到了初出茅庐的自己,也是这么执拗顽固。
他从一个刚进入研究所的菜鸟,慢慢爬到了所长的位置,经历了深渊的关闭,亲眼看着世界在变化,人心在走向空洞,他明白上级的意图,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一个拯救深渊的英雄故事能让所有人的内心不再空洞……人类是一个充满韧性的种族,一时间的失意代表不了什么,只要能重新站起来,未来依旧一片坦途,而‘站起来’,只需要一个能够触动内心的榜样。”
一个故事,就是一颗希望的火种。
火光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被点燃的人们能够继续发光发热,火焰也将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心中的火把,直到人类走出黑暗的洞窟。
“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王所长看着年轻研究员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研究员眼中的迷茫,也渐渐被王所长眼中的坚定所感染,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回到了工作中去。
王所长望着研究员离去的背影,仿佛看到了逐渐成熟的自己,过去的他,也是这样被劝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