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眠 第49节
作者:
翟宝 更新:2025-10-13 11:39 字数:4623
那人也知道不好,中了张大师的圈套,想立刻逃离。但张大师哪能放过他,几步追了上去。
我也拼命的跑,跟上张大师。这山路很不好走,说是兔子走的路也不意外,又窄又陡,路两边还有荆棘。稍不留意就会摔下去,不死也是半残。
那人却像如履平地,速度之快,我们根本追不上。
追了得有半个多小时,那人早已没了影。
张大师在前面停下,说道:“别追了,看不清路太危险。明日一早我们再来!”
“被他跑了怎么办?”我气喘吁吁的说。
“跑不了,我有办法。”
“那行,我们先回去。”我已经累得不行,看来我这体力还是有些弱。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下山花的时间比上山多了很多,回到黄兴博家已经到了两三点。老村长他们三人没睡,一直在等着我们两个回来。
见到我们两个之后,好村长着急的说:“怎么样?”
“让他跑了,我们明天一早再寻着踪迹去找他。”张大师说。
听说那个人跑了,老村长明显很着急,但他又不好意思表达。
“没事没事,大师不用着急,反正我们过的这日子生不如死,今天晚上能在屋里住一宿,我已经很满足了。”老头说道。
“姐姐一定会消灭他的对不对?”黄兴博天真的说。
“对,等明天我和大师一起去找他,他肯定跑不了。”我说。
又说了一会儿话,后来我们就休息了,天一亮还要去找那个人。
不过黄兴博好像对睡在炕上很好奇,一整夜都没睡。
第81章
第二天一早,张大师便开始在院子里做法。
他用朱砂写了一篇《酆都召役咒》,然后以中指鲜血,立了血契,血契落款为东岳追魂司。
见此,我急忙上前说道:“大师!”
“无妨。”张大师平静的说。
看他准备好一切,开始做法,我知道他这是下定决心,我也不便阻止。张大师作用的,乃是五方鬼卒追魂大法,这种方法对施法人伤害极大,每施法一次,都要折损七天寿命!
首先,需要和东岳七十二司中的“追魂司”立下血契,再以用朱砂写成的《酆都召役咒》焚烧。这样就能驱使五方鬼卒,搜寻目标三魂七魄,即使那人在天涯海角,也能追踪到。
张大师焚香之后,血契在供桌上无火自燃,等这学血契彻底烧完,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
我被张大师这一举动触动,这就是他的使命,除魔卫道,即便牺牲也在所不辞。
血契烧完,《酆都召役咒》接着燃烧,一阵旋风,把咒文吹到天上,化为灰烬。张大师对着香案拜了拜,这五方鬼族追魂大法就算完成了。
我一路跟着张大师,走在深山里,这小路可以看出有人的踪迹,想来就是那个魔修。怪不得我们昨晚追不上他,若是不熟悉这条路,很容易就会摔下去。即便在白天,我们两个也走的小心翼翼。
“快到了。”张大师说。
现在他的脑门有细细汗珠,我们两个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又走了十分钟左右,陡峭的山路前,开始向下弯折。在这拐弯儿的不远处,赫然出现一个山洞。洞口被茂密的荆棘丛遮挡,但在我看来,这就是那魔修的藏身之所。
张大师停在洞口前,说道:“你先在这等着,我进去看看情况。”
可我都走到这儿了,怎么能停止不前。
“我也一块儿去。”我说道。
张大师知道我很执拗,不再多言,而是从袖口摸出一张黄符,这张符呈三角形,用红线系着,他把符给我,说:“一会儿若是见着他,你在远处看着就好,我能对付他。”
“放心吧大师。”我点头道。
接过黄符,我和张大师一前一后,摸索着进入山洞。谁知我们刚踏入洞口,一群蝙蝠向我们袭来。
张大师一道符扔出,那符在空中自燃,向我们飞过来的蝙蝠也开始随着符箓燃烧。原来那些蝙蝠,也是折纸所化,是那魔修放在洞口用来警报之用。
“快追!”张大师说道。
这些蝙蝠给魔修报了警,他现在正在逃窜。俗话说狡兔三窟,他肯定不会只有这一个洞口。
我所料没错,当我们跑进山洞中间时,看到一个血红色祭台,祭台上铺了一块黄布,用鲜血画着诡异的符文。黄布上压着三根红蜡烛,中间是一个香炉,里面还有没烧完的香。地上也是各种各样怪异的法器,有铜镜、黄钱,还有人的头骨。
来不及仔细查看,抓到人才是最要紧的。我和张大师只停留片刻就开始接着追他,当我们跑出山洞时,已经到了山的另一面。脚下是悬崖峭壁,足有百米高,下面是翻腾的河水,这要掉下去,肯定粉身碎骨。
我和张大师沿着峭壁小心翼翼地爬到山脊,那魔修可真能跑,居然跑到如此险要之地。但不管他跑到哪里,都逃不过张大师的追踪。
我们一直追到中午,这片山比较缓和,路也好走些,在路的尽头,是一个破庙。只不过从我们这儿走到破庙之间,是一个残破的小吊桥,只有十几米,看着残破不堪,人一上去都会断的那种。
张大师一步一步走上吊桥,尽管山间的风在吹,但吊桥却纹丝不动。我跟在他后面,不敢看脚下,快速的走过吊桥。
“你在此等我。”张大师说道。
这次我却没有执意跟他进去,因为在玄门之中有个规矩,若是一方进了庙中,那意思就是走投无路,要一对一斗法。虽然那是一个魔修,但张大师是正道中人,自然遵守这个规则。再说我进去也没什么用,没准还会拖累张大师。
见张大师的背影消失在庙门口,我只能担心等待。
奇怪的是,庙里没有任何动静,本来我还想听听会不会有激烈的打斗声,但耳边只有呼呼的山风。
我蹲在庙前,张大师已经进去一个小时了,能和张大师斗法斗一个小时,肯定不是善茬,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进去看看。
我站起身,蹑手蹑脚的往前走。
张大师忽然出现在眼前,他背着宝剑,样子倒是云淡风轻。
我知道这是他胜了,加快步伐,走进庙里。
那人躺在地上,已经死的不能再死。在他身边,满是古怪的法器,蛇尸、人骨、死婴、还有碎了的魔像。
整个庙里都是斗法的痕迹,唯独门前一个圈内,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那处就应该是张大师所站的位置,但既然那魔修根本奈何不了张大师,为什么足足斗了一个小时之久呢。
等我定睛一看,那人的身边,还有残破的纸片。我走到他的尸体旁,简单的拼起两块,是一个人名。
原来如此。
张大师不知用什么方法,将黄家峪村民签过的契约给逼问出来,然后销毁。这样一来,便可永绝后患,毕竟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同伙。若是被他的同伙得到这张契约,那么等我们离开之后,村民的下场可想而知。
料理了他,我们原路返回黄家峪。在经过那个山洞时,里面的祭台,还有法器,被我们付之一炬。这些害人的东西,不能留在世上。
到了黄家峪时,都下午四五点了。
此时,全部的黄家峪村民都在路口的等着我们。
见我们两个出来,老头儿紧张的走上前,问我们:“大师,怎么样?”
“那魔修已被我消灭。”张大师平静的说。
听了这话,村民们都不敢相信。
“那就是说,我们以后不用再睡棺材里了?”老头儿根本没想到,那个笼罩了他们几十年的死亡恐惧,就这么被张大师除掉了。
后面的村民在沉默一阵之后,都开始大声欢呼,庆祝这个突如其来的喜讯。
到最后,张大师说要给他们改村子的风水格局,村民们都说不必了,他们准备拖家带口搬出这里。
这样也好,省了张大师一番力气。
最后村里举行了庆功宴,几乎所有人都喝醉了。我和张大师趁着他们还没醒酒,悄悄离开了这里。
第82章
经过回家以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我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明明很想帮他们,最后却只能看着,什么也帮不了。
后来我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了张大师,我到底为什么会法力尽散,张大师开始还三缄其口,后来见我大有问不出来就一直问的架势,只能摇头叹息,告诉我,我应该是受了天谴。
听到天谴两字之时,我愣住了。虽然我在白安镇一事,背后肯定有人捣鬼,但除掉邪祟却是事实,为什么会遭受天谴呢?
我将疑惑说出来,张大师表示他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天谴是上天的一种惩罚,只有丧尽天良之人才会遭受。而我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这一条件。
当我问张大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我身上的问题时,他告诉我一个悲观的消息:天谴之伤,非人力所能及也。也就是说,我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其实如果我从一开始就是个普通人,学会了《阴符录》里的东西,再变回普通人,我也能接受。但我现在的问题是,从生下来开始,我的体质就和普通人不一样,特别容易招惹那些脏东西,现在我没了法力,说不定哪天就会死于非命。
随缘随缘,也不知这个缘什么时候才会到。
见我陷入迷茫,张大师苦口婆心的说:“要不和我回天师府,虽然你现在修不出来法力,但可以学习堪舆风水,也是一种出路。”
我对风水一学根本没什么兴趣,《阴符录》里也有风水学,当初我看一眼就觉得复杂。
最后我没跟张大师回天师府,倒是在白云观留了下来。
反正现在的白云观已经没人,我自己在这清静清静也好。张大师不放心我,给我留下一个手串。
手串一共十个珠子,分别用篆书刻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而木质并非桃木,而是雷击枣木所制。
桃木为道家传统辟邪木,被誉为“五木之精”,而我们的门神,最早也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而是桃木所刻的“神荼”、“郁垒”两兄弟,《本草拾遗》中也指出“桑蠹去气,桃蠹辟鬼”,所以桃木在道教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张大师给我的手串却是雷击枣木,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木材,需要枣树在雷击之后仍然存活,里面就会生出蕴含天雷至阳之力,和我之前的羽毫石凛然正气一样,乃是天下一切邪祟克星。
但这种法器,都是道家至宝,如今张大师给了我,令我措手不及。
这实在太贵重了。
我想到,自从爷爷消失后,张大师和他的弟子们一直对我照顾有加,不禁潸然泪下。
临别之际,张大师嘱托,白云观暂时交由我打理,先帮李丹阳看着,他以后可能很少回来。最后他还莫名其妙说了一句,等我想通之时,就去龙虎山找他。
听张大师的意思,以后李丹阳还是要回白云观接替掌门的,就是不知赵丹熹刘丹辰他们会不会一起回来。
送走张大师后,我开始在白云观生活。每日除了打扫卫生,就是供奉三清,说来也是奇怪,我一个鬼族之人,居然开始拜起三清。日子实在无聊,我便开始看一些道家典籍,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与我的《阴符录》有很多相通之处。
随着典籍越看越多,我对鬼神一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所谓殊途同归,虽然我自身的法力修不出来,理论知识却越来越丰富。我还试着学习道家法术,奈何体内还是生不出一丝法力,就连符都画不了,因为没有法力加持。不过由于常读道家经典,心态变化极大,内心不再烦躁,反而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要放以前耐不住性子的我,在白云观平静的呆一年,简直不敢想。
以前的我,一直对失去羽毫石和法力耿耿于怀,现在我想,那羽毫石和《阴符录》或许本就不是我的,如今他们只是物归原主而已。我应该庆幸,《阴符录》里的知识一直记在我脑海里,我失去的,只是一个载体而已。
这两年来,我一直在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张大师让我想通之后去找他,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我现在想通确实是想通了,并没有去龙虎山,而是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离开之前,我认真打扫了整个白云观,最后给三清上了一炷香,潇洒的离开了。
不过令我没想到的是,刚一出了白云观,就遇到了一件怪事。
那天我正在路上走着,忽然听见有孩子在叫救命。我闻声而去,看到一个孩子在水边扑腾扑腾的,一看就是落水了。旁边还有几个孩子,但他们没一个人敢下水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