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眠 第50节
作者:翟宝      更新:2025-10-13 11:39      字数:4195
  幸好我个子比较高,虽然我不会游泳,但不能见死不救。河岸边水比较浅,我站稳,一把把那个孩子给拉上来了。溺水之人,力气极大,一不小心就会被他拖下去,我也险些被那个小孩拉进水里。
  把他拉上来之后,我坐在岸上累的直喘气,旁边一群孩子围着我们两个,但溺水的那个小孩一直没说话,瞪着双眼,躺在地上直不楞登的看着天。
  最后在孩子的指引下,我把他背到家里。他的父母看到他这个模样,慌忙喊着:“水牛,你咋了水牛!”
  周围的孩子七嘴八舌的讲出事情的整个经过,由于我看见他的时候,已经落水了,前面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
  最开始是他们一群孩子,夏天了,天热,喜欢到河边洗澡,说是洗澡,其实就是在水边玩水。那时候的河水可比现在的干净多了,清澈见底。
  今天他们在玩水的时候,看见河里有很多鱼,就在他们面前游来游去。孩子看见鱼,顿时就起了抓鱼的心思。不过这些鱼看着很呆,却怎么也抓不住。
  抓着抓着,那些鱼就往深处游。
  水牛会游泳,仗着自己的本事也走到深处,谁知就在他要抓住一条鱼的时候,眼前所有鱼都消失不见了。水牛还没纳过闷就被一脚踩空,落水了。
  按理说他会游泳,平时肯定也能游回来,但这次说什么也游不上岸,就在离岸边不远处扑腾。
  剩下的孩子见状,就开始在岸边大声喊,后来就是我听到,把水牛一把拉上岸了。
  第83章
  听那些小孩一叙述,我就知道这件事并非简单的落水。
  传闻中,有溺死在水里的人,死后就会变成这种鱼,勾引捕鱼人。因为它们表现的很呆,就在你面前一动不动,那样子就是你一伸手就能抓住它们,但往往它们会在你出手的那一刻快速躲开,接二连三的抓不住,就会勾起人的胜负欲,非要抓住它不可。
  这时就中了它的圈套,把你越引越深,一旦到了它们认为可以抓你做替死鬼的水深之处,就会瞬间消失,那时,无论你会不会游泳,有多大的力气,都难逃一死。
  这种水鬼不算厉害,小孩子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一是大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个传说,不容易上当,二是小孩禁不住诱惑,没有自制力,玩心一起就会忽视危险。
  但接下来的事超出我的预料,躺在床上的水牛突然坐起来,嘴里说着:“房子进水了,房子进水了。”
  我观察整个房子,现在正是大太阳,没有任何雨水,房顶更是干燥,哪里来的进水。
  看他眼神呆滞,完全是无意识的说出这些话,我想到一种可能,这是鬼上身。
  水牛的妈妈看水牛这样,说道:“这孩子咋还说上胡话了呢,房子哪儿进水了。”
  “好像不是说虎话这么简单。”水牛他爸说道。
  他们也发现水牛的异常,水牛他妈说:“妈呀,不能是跟上鬼了吧?”
  听到跟上鬼,凑在这里的孩子一哄而散,只剩下我还在水牛家里。
  “孩儿他爸,你赶紧去村东头找老罗看看。”水牛他妈着急的说。
  水牛他爸三步并两步的跑出去。
  水牛妈上前抱住水牛,眼泪哗哗就下来了,一边拍着水牛的背一边哭着说:“儿啊,你可别吓唬妈呀,你要出了事让我和你爸咋活呀。”
  水牛他爸效率很快,没两分钟就拉着一个看着五六十岁的男人进来了。这个想必就是老罗,他浓眉大眼,一脸横肉。
  “老罗,你快看看我家儿子咋回事?”水牛妈让开身子,给老罗腾出地方。
  老罗看水牛一动不动,嘴里一直说着那句“房子进水了”,一眼就看出水牛这是鬼上身,他跟水牛他妈说:“嫂子,你给我拿一把菜刀来。”
  水牛妈忙去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回来,老罗接过菜刀,对着水牛骂道:“哪儿来的野鬼,狗杂种,赶紧给我从水牛的身上滚出来,要不我一刀砍死你!”他一边骂一边挥舞着菜刀,那样子就像真要砍在水牛身上。他后面又接着骂了很多难听的话,比划了一阵,水牛两眼一闭,倒在床上。
  “哥,嫂子,你俩放心吧,一会儿等水牛醒了就好了。”老罗说道。
  水牛的父母对老罗千恩万谢,说:“别走了,一会儿就在家吃吧,让你哥跟你喝点。”
  在农村,有人帮了忙,请吃一顿饭喝点酒,就非常不错了。
  别看老罗面相凶狠,人倒是非常不错。
  处理完水牛的事,他爸妈才看见我一直站在屋里,水牛妈一愣,说道:“瞅我这脑袋,一着急忘了小姑娘了,要是没有你,我家水牛指不定咋样了呢,你也留下来吃点吧。”
  “阿姨您客气了,我就是想看看水牛到底是咋回事。”我谢绝她的好意。
  “那哪儿行,你要是不吃这顿饭,以后让我们一家子怎么在村里抬得起头来。”水牛妈说道。
  村民都是朴实的,有恩不报会被别人指指点点,不说给多贵重的礼物,最起码是要在他家吃顿饭。
  拗不过水牛妈,我只能坐下来等着吃饭。
  这时我和老罗说起水牛一事,我问他:“叔,水牛这就好了吗?”
  因为我觉得事情并没这么简单。
  老罗见我疑惑,说道:“娃子这是得了‘撞个儿’,我这么拿菜刀一吓唬它,就给它吓走了,等娃子醒了就没啥事儿了。”
  撞个儿,也属于鬼上身的一种,就是那些孤魂野鬼,附在孩子身上,孩子突然开始说一些不符合常理的话,或者是这疼那疼,哭闹。民间的方法是拿着菜刀、红剪子这些利器,对着得撞个儿的人厉声谩骂,那些孤魂野鬼一害怕,就会离开宿主。
  但我刚才听了事情的经过,水牛是被水里的鱼诱惑,导致溺水,回来之后才开始说胡话,这并不符合老罗所说的“撞个儿”。
  我所料果然没错,水牛妈饭还没做好,水牛又坐起来,胡乱喊道:“房子进水了,咋还不给我修房子来。”
  这次比上次更激烈,不仅限于说话,甚至开始乱动。水牛他爸上前制止,却根本抱不住他,老罗这时也上前,两个男人,完全拽不住一个小孩。
  水牛妈听到水牛的喊声,也跑过来,他手里还拿着炒菜的铲子,见水牛这样,说:“咋又犯了?”
  老罗又让他拿菜刀回来,对着水牛一阵骂,这次比上次骂的更狠,但水牛好像有了免疫,根本不在意老罗,胡说了半天才倒下。
  经这么一出,可以看到,水牛神色疲惫,明显消耗了很大的精力。
  老罗也没了办法,说道:“这恐怕得去找先生看看了!”
  “那得到县里了,这一来一回得好几天。”水牛爸着急的说。
  “我听说老七弯有个先生,挺能耐的。”老罗说。
  “那也得两三天呀。”水牛爸说道。
  “那除了这也没有别的招了,这样,我去老七弯找人,你们俩在家看着。”老罗说。
  “要不让我试试?”看水牛身体越来越糟糕,恐怕会出现意外,我看着他们说道。
  他们三个一起看向我,似乎不敢相信这话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
  “小姑娘,你……”水牛妈说。
  我知道他们不信我,就说:“这样,你让叔去找先生,在先生来这段时间里,让我试试,行不?”
  “这事儿不能耽搁,我先去老七弯。”老罗着急的走出水牛家,临走前他还特意看了我一眼。
  水牛的父母看着我,没说话。作为父母,这很正常,毕竟关乎自己孩子,肯定要做最有把握的事。
  不过接下来我就让他们完全信了我,水牛再次起来胡说,这次都不是坐在床上了,而是在地上来回走。
  我将手腕上的手串摘下来,那手串一接触水牛,他就晕倒了。
  第84章
  要知道,刚才老罗拿菜刀想了半天都没作用,我只是简单的用手串一碰他他就晕倒了。这落在水牛父母眼里,一下就相信我能治好他了。
  水牛他爸把水牛抱到床上,我把手串戴在他的手腕上。
  现在水牛父母恭恭敬敬的看着我,就像在看一个神仙,我受不了他们的目光,说道:“叔,姨你俩别这么看我,我就是个学过这些东西的普通人。”
  那无论我怎么说,他们两个都对我毕恭毕敬,也不叫我小姑娘了,开始叫我小师父。
  这真是一个久违的称呼。
  “我这手串并不能治好水牛,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他被鬼上身的原因。”我说。
  “是,是,小师傅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水牛妈说。
  其实听水牛说的话,我有点头绪,就问道:“你们这河里是不是有坟被淹了。”
  他们两个思索一会,说:“河里没有坟,倒是离那个河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坟圈子。”
  听说没有坟被淹,我的想法应该是错误的。
  “带我去看看。”我说道。
  水牛爸带着我走向坟圈子。
  据他所说,这坟圈子已经有些年头了,不是他们村的,最初是怎么形成的他也不知道。等到坟圈子的时候,我发现蹊跷,这里是一片洼地,由于连日以来的大雨,使这片洼地变成了一个水坑。这就不难推断,一定是坟圈子里的棺材进水了,所以水牛才会被鬼上身,一直说:“房子进水了。”
  我这猜测八九不离十,就对水牛他爸说:“要解决水牛身上的问题,恐怕得把这个坟圈子重新修一下了。”
  “修这个坟圈子?”他爸惊讶的说。
  “没错,应该是这个坟圈子泡了水,有野鬼附在水牛身上,修好之后,野鬼自然而然就会离开。”
  “行,小师傅,我这就回去叫人。”
  水牛他爸回了村,很快就找了十几个老爷们过来。他们拿着铁锹将淤水排尽,接着就开始挖。挖了一米多深,开始看见残破的棺材。棺材越挖越多,最后呈现在眼前得有二十多具。
  棺材里都泡了水,腐朽的白骨飘在水上,散发着一股恶臭。他们捏着鼻子收拾骸骨,我提醒他们:“一副一副的收拾,千万别把骨头装错了。”
  我这么说并非无稽之谈,要是把这个尸体的骨头收拾到那个尸体里,若是投胎了还好,没投胎的话就会闹得更凶,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他们听到我说的话,仔细收拾每一副骸骨,最后全部收拾完,我大概清点了一下,整整二十三副。
  让他们把这些骸骨装好,重新挑了一块地,让他们埋进去,重新修了一个大坟。
  这活可不好干,一干就是一天。
  一直干到月亮爬上树梢,他们才将将干完。
  “老杨,给你干了这一天,今天晚上说啥也得在你家喝点。”有人打趣道。
  老杨就是水牛的爸爸,他笑着说:“放心吧,早就让家里人做上饭了,走,一个也别少,都上我家喝点儿去。”
  “小师父,你看看这样中不?”老杨和一众村民看着我。
  “行,没问题。”我说完,大家就笑呵呵的,跟着老杨上他家吃饭去了。
  一进老杨家,就看见还有好几个妇女,这些应该都是那些人的媳妇儿,来帮忙做饭的。
  大伙儿坐在院子里,各种菜就端了上来。
  “哎哟,老杨这可出了血了,连过年吃的肘子都端上来了。”有村民调侃说。
  “老李你就吃吧,省得你过年吃不上。”有人埋汰了那人一句,大家哄堂大笑。
  这种氛围是我从没在我们村感受到的,看着村民淳朴的笑容,我的内心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