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作者:大熹呱      更新:2025-10-13 12:20      字数:3500
  贾家没出事前,贾母十分清楚自家在走下坡路。要不是有自己这个国公夫人撑着,光靠贾赦一等将军的爵位,贾家早被踢出京中权贵圈了。等自己百年之后,大房和二房分家,贾政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在京中更无立足之地。
  不过宝玉心思不在科举仕途上,贾母疼爱孙儿,不愿强迫他。反正自己走后,私房都留给宝玉,够他吃喝享乐一辈子了。
  哪成想风云突变,贾家的家产全部抄没。贾母不得不逼宝玉担起责任来,否则将来还有更苦的日子等着他。
  宝玉目光呆滞,叫了一声:老祖宗。再没有别的话了。
  贾母叹了口气,她这个孙子只适合做个富贵闲人,一辈子在脂粉堆里打滚,撑不起这个家。但他不撑,还指望自己这个老婆子来撑吗?
  贾母只能硬起心肠道:荣国府眼瞅着要被收回了,咱家得另找地方去住了。
  现在家里只剩贾母那一点棺材本,来支持这一大家子的开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贾母也不禁有些头疼。
  不过贾母并不后悔,她从年轻就偏心,到老了依然偏心。她疼爱黛玉几人胜过贾环、贾琮百倍,钱用在刀刃上,给了孙女们总比给他们要好。
  宝玉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等贾母发号施令。
  贾母看了宝玉一眼,见他毫无主见,无奈继续道:咱家没了进项,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不如先在南城租个房子。
  京师素有东富西贵,北穷南贱的说法。南城的房子最便宜,贾母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钱,能替他们付一年的租金。至于以后的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几个大小伙子,总不能靠祖母养一辈子。
  宝玉点点头,道:都听老祖宗的。
  贾母吩咐鸳鸯拿了一锭银子给宝玉,交代他找个靠谱的牙行,切莫被人骗了。
  宝玉心不在焉地接过银子,拿在手里,随后急匆匆地就去了牙行。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贾环盯上了。
  贾环看到鸳鸯找了宝玉去荣禧堂,就悄摸摸地跟了过来。他素来一肚子坏水,看宝玉手里拿了一锭银子出门,不由起了歹意。贾环找了一根门栓,偷偷跟着宝玉。
  宝玉出了贾府,走到一条小巷。贾环立刻快走几步,一棍在打到了宝玉后脑勺。宝玉来不及反应,只觉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贾环不理宝玉的死活,抢走他手里的银子,回了贾府。
  贾府里的奴才都被抓走了,黛玉几人以及李纨母子搬了出去。现在家里只剩邢夫人,还有贾琮和他的陈姨娘。府里一共没几个人,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贾环大大咧咧道:姨娘,刚才老太太把宝玉叫了过去,俩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天,然后我看老太太给了他好大一锭银子。
  赵姨娘早就猜到贾母手里有不少体己没被抄走,现在听了儿子的说辞,更确信了自己的想法。
  赵姨娘想着老太太平日就偏心那几个姑娘还有宝玉,如今听说贾母给了宝玉一锭银子,心中大恨。她急不可耐地问道:给了他多少?
  贾环掏出怀中的银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笑道:我估摸有二十两。
  赵姨娘不管这银子怎么到的贾环手里,她见到银子笑得合不拢嘴,一把抢了过来,塞入自己怀里。儿子再亲也不如银子亲,现在这光景,赵姨娘只认钱。
  贾环将自己如何偷袭宝玉、抢来银子的事,和赵姨娘说了一遍。
  赵姨娘听宝玉受苦,兴奋地满面红光,赞道:我儿果然有本事。
  贾环目露凶光,阴森森地笑道:我估计老太太手里还有不少私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抢了剩下的银子,逃出京过逍遥日子去。
  贾环本就长得猥琐,如今奸诈一笑,更显得他贼眉鼠目。
  赵姨娘也不是良善之辈,听了儿子的提议连声叫好,狂喜道:好好好,我收拾几件衣服,你去找老太太,待会咱们娘俩二门见。
  二人不知,他俩的谈话被贾琮听得一清二楚。
  方才贾琮见贾环神色不同以往,眉飞色舞,似有喜事,不免生疑。他悄悄走到窗下偷听,越听越觉得心惊胆战。
  贾赦对儿子们从不关心,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过贾府少爷上学都是公中出掏钱,出于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贾赦给幼子送去了家塾。
  贾琮虽不如宝玉聪慧,但学习十分用功,略知礼仪,知道偷盗长辈钱财是大罪。何况全家人都指望贾母那点私房过活,贾环偷了钱,他带着姨娘上街上要饭去吗。
  贾琮有心阻拦,但贾环对宝玉都敢下手,自己年纪又比他小,若是冒然出头,很可能会被贾环打一顿。贾琮微一沉思,决定先去找宝玉,兄弟俩商量个对策。
  贾琮不敢发出任何声响,悄悄地离开,按着贾环方才所说,在巷子里找到了宝玉。
  宝玉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不知生死。贾琮吓得愣了半天,才上前查看。他摸到宝玉后脑勺有个鸡蛋大小的包,好在贾环年纪小,手劲不大,没有流血,应该伤势不重。
  贾琮暗暗松了口气,使劲摇醒了宝玉。
  宝玉睁开眼,感到后脑剧痛,忍不住揉了揉,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眼泪都出来了。
  贾琮和宝玉并不亲近,没时间关心他的伤势,急忙把自己偷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宝玉,让他想个主意。
  宝玉自幼娇生惯养,平日里都是贾母、王夫人替他做主,再不济还有袭人、晴雯几个丫鬟替他操心。如今指望他拿出个主意来,难度不亚于太阳从西边出来。
  宝玉看看贾琮,一时间想不出什么法子来,过了许久才弱弱道:要不咱们先回荣禧堂看看?
  贾琮叹了口气,扶着宝玉起身,二人匆匆回了荣国府。
  薛姨妈每隔三五日就派人上门,一来是担心贾府众人,二来是询问王夫人的判决结果。王夫人再是罪大恶极,对自己这个妹子还是十分照顾的。
  二人回到荣国府,就见到薛姨妈派来的小厮躺在地上,周围还站了几个看热闹的。
  宝玉自己都头晕脑胀,走路步履虚浮,哪有精力去查看小厮的情况,他无力地靠在荣国府的门上。贾琮走上前,蹲下身把薛家小厮给拍醒了。
  贾琮见他清醒,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小厮晃了晃脑袋,回忆起刚才的事:我家太太让我来给老封君问安,我刚到大门口,见到环二爷和赵姨娘拎了个包袱往外跑。我正要给他们请安,赵姨娘突然打了我一巴掌,环三爷又把我推倒了。我的头撞在地上,晕了过去,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贾琮没想到贾环下手这么快,已经带着赵姨娘逃走了。
  宝玉虽然无能,但一向关心贾母,生怕贾母遭遇不测。他顾不上头疼,立刻往荣禧堂跑去。
  贾琮和薛家小厮简单说了下前因后果,然后跟着宝玉一起赶往荣禧堂。
  三人来到荣禧堂,就听到鸳鸯在那哭。宝玉以为贾母被贾环给害了,不由心急如焚,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屋里。
  贾母看到心爱的孙子,微微一笑,道:宝玉回来了。
  宝玉见贾母只是面色苍白,身体并无大碍,心里松了口气,忍不住扑进贾母怀里,放声痛哭起来。
  贾琮看宝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知道指望不上这个堂兄了,暗自摇了摇头,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贾母。
  贾母不在意贾环对自己不敬,但听说宝玉被打,心中又气又急,犹如钢刀刺胆,苦不堪言。
  贾母搂着宝玉,嚎啕大哭道:祖宗啊,这是造了什么孽了啊。
  刚刚贾环来到荣禧堂,贾母看他面色骇人,眼神冰冷,便知贾环今天是豁出去了。自己若是不顺了他的心意,恐怕要命丧当场。
  荣禧堂里的暗格十分隐蔽,只要贾母不说,贾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贾母自知没几天好活的了,早死晚死都一样,若是外人来抢,贾母定然不会轻易就范,可贾环是自家人,贾母不免犹豫。
  贾母虽不喜贾环性格顽劣,但毕竟是自己的孙子,不愿让他背上杀害祖母的罪名。既然贾环想要钱,那就给他一点,就当全了祖孙之情。
  贵族家庭通常都会装有暗格,用来藏些备用银子,属于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贾环犯下命案,被顺天府缉拿归案,到时贾家藏银的事让朝廷知道了,少不了又是一场祸事。
  因此,贾母不与贾环废话,直接让鸳鸯开了暗格。
  俗话说狡兔三窟,荣禧堂里的暗格不止一个。鸳鸯心领神会,打开了其中藏银最少的那个,里面放着十多两碎银。
  贾环阴险毒辣,可论精明不如贾母,不懂其中关键,他只道贾家已经山穷水尽了。
  贾环不悦地撇撇嘴,如果知道家里只剩这二三十两银子,何苦同贾母闹翻。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也不管自己抢了银子,余下的人怎么生活,将暗格里的银子尽数收入怀中,带着赵姨娘匆匆地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