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
大熹呱 更新:2025-10-13 12:20 字数:3615
春霜艳没想到这位县丞是个急性子,不由微微一怔,转念一想,如此也好,最起码对案子上心,可以早日抓到凶手,让三两沉冤昭雪。
不到半个时辰,白捕快就带着身契回来了。
裘智看了一遍三两的卖身契,出约人名叫王矛川,如无意外此人就是三两的前夫了。契约上写明,因家贫难以度日,情出无奈,将妻子王氏诵晗,作价三百两卖给描香阁。
因卖家是外乡人,还特意写明了他的籍贯,生辰,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王矛川是东海人,生于癸西年,今年五十有二,比三两大二十二岁。立契日是在己未年底,裘智掐指一算,王三两被卖到宛平已有六年之久。
裘智问道:东海在哪?
秦书吏忙去翻地方志大全,片刻后回来禀告:老爷,东海县位于江苏。
金佑谦看过身契,分析道:王矛川是东海人,王三两又是南方人,那俩人应该是同乡?
何典史摇头道:不好说,毕竟王矛川是行商,走南闯北的。何况东海离宛平好几千里地,都把三两卖了过来,没准他是在外地买的三两。
裘智觉得,虽然知道王三两的原籍对破案固然有帮助,但目前无法判断,没必要浪费时间讨论。
他打断道:这身契里还有另外两个诡异的地方。
齐攥典恭敬道:还行老爷明示。
裘智道:第一如果王矛川生意出了问题,为何不在当地卖了三两,反而要把她带到宛平县发卖。他上京的盘缠从哪来的?何况他家在江苏,直接卖去秦淮不比卖到宛平要好?
秦淮有六朝金粉之称,自古就是风流之地,文人骚客汇聚,名妓辈出。王三两就算长相并不美艳,但她才华横溢,在秦淮定能占有一席之地,王矛川何必要舍近求远。
裘智继续道:其次王三两再次被卖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正是青春貌美的年纪,她又博学多才,王矛川当年花四百两银子买下她,如今等着用钱,为何赔一百两银子也要出手呢?
金佑谦恍然大悟,以拳击掌道:没错,从江苏到京里要走小一个月呢,费时又费钱,他图什么啊?
齐攥典犹豫道:莫不是正好来宛平做生意,顺便把王三两给卖了?
裘智否认道:不太可能,他从东海一路上京,路上有的是机会。我感觉他是有意将王三两卖到一个谁都不认识她的地方。
古代交通不便,王三两卖被到宛平,就再也不会和之前的人和事有任何瓜葛了。
何典史问道:老爷,这两个疑点和王三两的死有关系吗?
裘智眉头紧皱:张秀才刚才提起,王三两嫁给行商后,发生了一件事。我猜测应该是这件事导致王三两被远卖,并非是行商的生意出了问题。如果王三两在宛平没有仇家,她的死没准和这事有关。
何典史仔细回想了一下案发现场的男性,除了黄举人,并无年龄在五十左右的人。可黄举人土生土长的宛平人,不存在改名换姓的可能性。
丈夫杀妻不是必死之罪,只判斩监候,秋决的时候鲜有勾决。何典史觉得若王矛川六年前就有杀妻之心,他大可那时动手,何必要等到现在?如今动手,搞不好真得判死刑了。
何典史慢条斯理道:老爷,王矛川应该可以排除了,第一嫌疑人里没有符合他年龄的。第二他若对王三两不满,不应该早就下手吗,为何要等六年?
裘智觉得何典史说得几分道理,但并不赞成这么早排除王矛川的嫌疑。
裘智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方才张秀才提到,三两的诗并非是她亲笔所写。这意味着仿写之人必然对三两的字迹了如指掌。目前开来,有三人能模仿她的字迹,分别是张秀才、王矛川、三两的弟弟。
张秀才和王三两是情侣关系,王三两嫁给王矛川六七年,弟弟则是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亲人,他们都熟悉三两的笔迹。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金佑谦不解道:如果是张秀才模仿的,他为什么要指出这一点呢?
齐攥典立刻道:就是要让咱们对他放松警惕,以为他是无辜的。
朱永贤看大家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张端还有王家了,急得抓耳挠腮,大声道:我看就是姓郭的干的,他肯定是三两的弟弟。
朱永贤为了给郭谨宴定罪难得动起了脑筋。这犯罪嫌疑人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只剩三两的弟弟这个坑适用了。
朱永贤一向不爱掺和案子的事,今天反常地和郭谨晏过不去,众人有些不明所以。不过,大家都了解朱永贤的脾气,他看郭谨晏不顺眼,八成和裘智有关,不免齐齐看向裘智。
裘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正准备打个圆场,只见朱永贤拍着胸脯道:相信我,准没错。我就是人形DNA检测仪,俩人绝对是姐弟。
裘智被朱永贤刺激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不过毕竟是自己的男人,不能让他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于是说道:从年龄上看,确实有这个可能性,回头我找吏部要他的履历看一下。
朱永贤这才心满意足地一笑。
裘智按了按太阳穴,道:目前不能排除郭谨晏作案的可能性,不过王矛川那也要继续查。我打算派人去一趟东海县,调查清楚当年三两在王家发生了什么。
金佑谦听裘智想让人去东海,马上主动请缨:老爷,我愿前往。一来打听当年她在王家的事,二来可以从王家那了解三两的背景。
王三两自觉堕落风尘有辱家门,因此对她的身世闭口不言。可她嫁给王矛川是正经夫妻,对她的来历可能没那么讳莫如深。
裘智觉得金佑谦的提议有些道理,只是王三两被卖了六年多,众人对她未必有印象。不过有枣没枣打两杆子试试,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第61章 雷公很忙
从宛平到东海路途遥远, 金佑谦一介书生,独自上路不安全。裘智打算和朱永贤商量一下,派个侍卫一起去。别案子还没查清楚, 又把金佑谦给搭半路上了, 得不偿失。
裘智叮嘱道:穷家富路,你回头多带些钱。王矛川当年赔钱也要卖老婆, 估计这里面的事非同小可。王氏族人不会轻易开口, 肯定要用银子撬开他们的嘴。
古人重视宗族关系,不会随便将家族的辛秘透露给外人。不过, 什么都不如钱来的实在, 裘智就不信了,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 王家人不说实话。
裘智交代完金佑谦, 又吩咐齐攥典:你去牙行问问,张秀才是否要出售他的田地。
张端声称卖田产为三两赎身, 没准只是在搪塞对方。被三两识破后,双方产生争执, 继而失手杀人。
齐攥典应下后道:老爷,描香阁里的姑娘和三两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她们虽无力杀人, 但凶手作案后, 可能会找她们模仿三两的笔迹, 混淆视听, 模糊三两的死亡时间。
在齐攥典看来,凶手和写诗的人并非同一人。描香阁的姑娘见钱眼开,模仿三两的笔迹, 替凶手打掩护。
裘智若有所思道: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金佑谦补充道:其实孙秀才的话也漏洞百出。无论张端之后是否偷偷潜入杀死王三两, 但他明面上离开了芙蓉楼, 不曾返回水榭作诗。
而且今天早上孙秀才表现得太过紧张,金佑谦总觉得不对劲。
他微一思忖,接着道:诗稿中并未找到孙秀才的诗文,所以我怀疑孙秀才当时不在水榭,并不清楚张端的行踪。他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迹,顺口瞎说。
裘智点点头,认可了金佑谦所说。
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王三两的死亡时间大致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只有黄举人和胡教谕一直在水榭。其余四人都是独自行动,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
裘智看看天色,道:今天不早了,咱们先散了。明天一早把孙秀才,王训导,还有昨晚上识文断字的姑娘都给叫来,重新询问一遍。
这桩案子的嫌疑人比较明确,就那四个。裘智觉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肯定能破案,因此没什么紧迫感。于是让大家先下班,明天再继续。
裘智和朱永贤回到内衙,屋内已经摆好了冰盆,散发出丝丝凉意,将酷热驱散得无影无踪,让人身心舒畅。他刚才在二堂正襟危坐,汗如雨下,如今屋里没有外人,立刻就想脱了官服,抱着冰盆解暑。
朱永贤拦住裘智,劝道:你身上有汗,身体又弱,一冷一热容易感冒。现在初夏,太阳落山后自然会凉快。若真觉得热,我给你扇风。
朱永贤说完,看了白承奉一眼,示意他把冰盆端走,然后拿起一把扇子,给裘智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