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044节
作者:
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4 字数:3961
“章董,猛松他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或许您可以考虑再给他一个机会……”
章忠谋转过身,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察人心,
“尚义,我知道你对梁猛松有感情,但他不适合这个位置。
一个优秀的研发副总,不仅要有出色的技术能力,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梁猛松,他太独了。”
说到这里,章忠谋干脆挑明了,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尚义,梁猛松确实很能干,但他那持才旷物的个性,以及不擅长合作的性格让我很不喜欢。
我可以给他很高的薪酬,但绝对不会把他放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
江尚义叹了口气,他不得不承认章忠谋的话有道理。梁猛松确实是个技术天才,但他的性格也确实不适合担任管理岗位。
他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章董。”
不过随即他为难的表示,“章董,我担心猛松他可能接受不了。你也知道他的性格,在他眼里显然不如他的孙元成上位,他可能会直接走人。”
章忠谋微微一笑,似乎早有准备,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我们可以给梁猛松涨薪,让他享受副总的待遇。
但是如果他不接受,我也不会挽留。夷积电不需要一个独裁性格的研发副总,如果实在担心梁猛松跳槽,那就立刻跟他补一个竞业禁止协议。”
江尚义见章忠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只能作罢:“好吧,章董,我明白了。”
章忠谋想了想,说:“先给梁猛松涨薪,然后补竞业禁止协议,缓几天再说晋升的事情。”
江尚义面上答应下来,心里也是无可奈何,暗忖这套流程下来,心高气傲的梁猛松必走无疑。
章忠谋站起身,再次望向窗外,夜色已深,但城市的灯火依旧辉煌,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尚义,我们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影响公司的决策。夷积电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尚义,我知道你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但在这个位置上,你必须学会取舍。梁猛松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能够处理好。”
江尚义站起身,走到章忠谋身边,看着章忠谋,“章董,我还有一个请求。”
章忠谋挑了挑眉,“你说。”
江尚义深吸了一口气,“我希望,如果猛松真的离开了,您能够给他一个合理的补偿。”
章忠谋微微一笑,“尚义,你放心。我章忠谋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梁猛松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我是不会忘记的。如果他真的离开了,我会给一个合理的补偿的。”
江尚义闻言,心中稍微松了口气。
他点了点头,“谢谢您,章董。”
章忠谋摆了摆手,“尚义,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气。”
两人并肩站立,望着窗外的夜景,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思量。
良久,张章忠谋转过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尚义,你知不知道华芯国际现在是什么情况?”
江尚义微微皱眉,他知道章忠谋对华芯国际的事件一直很关注,于是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
“华芯暴雷后,它的各大股东首次这么反应迅速,目前已经进入到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阶段了。”
章忠谋闻言,冷笑了一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章汝京当初的股权架构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这么多股东,就知道互相推诿扯皮,也就现在清算需要捞回损失的时候才会目标一致。”
说罢,他摇了摇头,惋惜的叹息了一声,“章汝京……可惜了。”
其实,在收购了章汝京的世达半导体后,章忠谋是想让章汝京未来出任夷积电董事长一职的。
31年出生的他,今年都72岁了。
而47年出生的章汝京,此时56岁,在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半导体产业里,作为企业家来说,正是精力、经验平衡度最高的时期。
知道他心结的江尚义见状赶紧岔开了话题,继续汇报着,
“目前这个债权包只有一个购买人,就是他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东方资产。”
张忠谋闻言像是松了口气,他坐回沙发上,神色稍缓,
“尚义,我最怕的就是华国业内相关的企业去买,结果是处理给不良资产处置公司……”
随即他冷笑了一声,说:“他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不起来也是有原因的,放在其他国家,这种产业是不可能不救的。”
江尚义面上附和了两句,心里却有点不以为然,只是轻松的笑了笑,“那么,华芯已经不足为虑了。”
但章忠谋却不认可这个观点,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
“尚义,华芯国际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章汝京这个人!”
他对章汝京有着深深的忌惮,否则也不会三番五次的去打压章汝京。
300多天完成半导体建厂的章汝京,太可怕了。
江尚义笑了,“董事长,听说章汝京已经彻底失望,心灰意冷之下,接受邀请前往復旦大学教书。”
章忠谋闻言愣了,而后脸上慢慢浮现起古怪的笑容,随即却哈哈大笑起来,连说,“教书好啊!教书好啊!章汝京就应该去教书!”
江尚义很是疑惑,他不明白章忠谋为何会这么高兴的。
不至于嘛。
章忠谋很是笑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始解释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你想想,以章汝京的能力,他在復旦大学教书,能教出多少人才来?”
江尚义一愣,随即明白了章忠谋的意思,他苦笑了一下,“董事长,您在说反话是吧?”
他很清楚,章忠谋非常看中章汝京,一度曾想让章汝京成为他的接班人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章汝京不仅仅在经营上有着卓越的领导力,他在培养人才上也是有着超强的能力,他一直都以擅于培养人才著称。
章忠谋闻言笑着摇摇头,“我这可不是什么反话。他这不是在为华国培养人才,而是在为我们培养人才。”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图景。
江尚义表示不懂,他皱了皱眉,对章忠谋的话感到困惑,“您的意思是……”
章忠谋转身走向他的办公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江尚义:“尚义,你看看这个。”
江尚义接过文件,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数据和分析,他仔细阅读起来。
这是一份关于华国半导体产业人才流动的报告,详细记录了近年来华国半导体产业人才的流动情况。
章忠谋走到江尚义身边,指着文件上的一处数据,说,“尚义,你看这里。这几年,华国半导体产业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尤其是高端人才。他们很多都选择了出国,或者去了外企。”
江尚义点了点头,他明白章忠谋的意思了。
章汝京去的復旦大学,半导体相关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很多都选择了出国或者去外企,其中就包括夷积电。
而且来夷积电,还是大多数復旦学生的首选。
江尚义仔细琢磨了一下,也明白了过来。
相对于其他外企,同文同语的夷积电在人文环境、职场环境上最为友好。
毕竟外企,薪酬确实可观,但是华国人的晋升空间不大。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夷积电在华国建邺有晶圆厂。
章忠谋哈哈大笑着,“尚义,明白了吧?”
江尚义叹了口气,他不得不承认,章忠谋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
第243章 (求保底月票)生计面前,谁的话都不好使。
江尚义想了想,说,“董事长,现在华国对半导体产业越来越重视。程进的这件事就可以说明问题。
程进的去世,华国的中枢电视台是专门花了十来分钟来进行报道的,其他领域的哪怕是功勋科学家、院士去世都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我个人认为,我们对章汝京不能掉以轻心。”
他认为既然夷积电很大一部分人才都是来自于华国国内,那么就不得不防影响力巨大的章汝京,在人才供给上给他们使绊子。
人才垄断,也是一种企业经常采用的战术。
其登峰造极的例子,就是华国本土的一家科技公司。
华唯。
华唯曾经将95-99年连续五年的四邮几乎所有毕业生全部给包圆了,直接让‘巨大中华’中的‘巨’一蹶不振。
章忠谋闻言苦笑了一声,“我怎么可能会对章汝京掉以轻心?没人比我更知道他的可怕之处了。”
他和章汝京曾经是同事,都在德州仪器工作过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关系并不像现在如此剑拔弩张,反而十分要好。
只是后来因为各自的选择,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也就渐行渐远了。
但章忠谋非常清楚章汝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在他们为德州仪器效力的年代,德州仪器的公司氛围不同于现在阿美莉卡科技公司那样‘任性’。
在那个年代德州仪器也是十分‘卷’的公司。
比如,‘常常有人早上带一张帆布床上班,准备晚上睡办公室’、“在公司里,‘失败’从不被接受;‘挫折’可理解,甚至同情。但受挫折者必须振奋重来,如再有挫折,就再重来,直到成功为止”。
在如此‘卷’的公司里,章汝京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做起,以华人的身份,用15年就直接干到了德州仪器的三把手。
而且,最让章忠谋头疼的,是章汝京和他不一样,章汝京一直以来的志向便是报效他的祖国。
1931年出生于之江甬城一个银行世家的章忠谋,从儿时到青春岁月都是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
18年时间辗转了六个城市,转校十次,家境一次不如一次。
1949年初,他的家庭在明珠港重聚,这一年,他父亲用最后的浮财将刚满18岁的他送进了哈佛大学,从此家道……
章忠谋清楚的记得,章汝京跟他提过,某年华国考察团的一个代表看到德州仪器的设备之后有些失落地惊叹道,“就算再给我们20年,我们也未必赶得上阿美莉卡的今天。”
章汝京说,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所以刚送走考察团,他提出了离职申请。
德州仪器当然清楚章汝京的能力和分量,说什么也不肯放他走,他们先是提出股权和高额薪酬来挽留章汝京,发现不成之后甚至威胁他,绝不可能让他顺利走出阿美莉卡!
然而此时章汝京的爱国激情赤诚热烈,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拦不住他回国的步伐,虽然德州仪器公司不肯和他解除劳动合同,那么他干脆什么都不要,他直接抛弃在阿美莉卡的一切,买一张机票,带少许现金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