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045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4      字数:3655
  回国之初,章汝京本来想直接到华国国内去建厂,但是考虑到华国国内的芯片研究基础几乎是零,在没有团队的帮助下,他单枪匹马很难力挽狂澜,于是他选择先回夷洲岛,利用夷积电和夷洲岛半导体的发展环境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
  1997年,章汝京组合手头的资源和人脉,建立世大积体电路公司,并且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就做到夷洲岛半导体行业的前列。
  章忠谋当时就觉得鸭梨山大。
  他向章汝京提出了收购,但被章汝京断然拒绝,两人不欢而散。
  章忠谋很清楚章汝京想要做什么,毕竟以前两人曾是好友。
  放章汝京去华国建厂,这无疑是养虎为患。
  毕竟华国的体量,和夷洲岛,如明月碾压萤火虫一般。
  为了搞倒章汝京,章忠谋直接将枪口对准了章汝京的后背,刻意抬高股价,私下里收购了其他股东的股票,并且利用股权优势将章汝京驱逐出局,最终,世大归入夷积电的版图。
  为了说服章汝京留在夷积电任职,他答应夷积电即将在华国国内投资建厂,届时,自己会派章汝京到华国国内去主持局面。
  章汝京答应了。
  但是,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两年过去,章忠谋却迟迟没有向华国国内扩张的意图,章汝京发现自己被骗后终于脱离夷积电单干。
  他带着自己在夷洲岛经营多年的资产前往华国国内投资建厂。
  在他的不懈努力和游说下,有300多个芯片人才来到华国国内,章汝京在此基础上建立华芯国际。
  又是一两年时间,华芯国际就实现了突破,开始挤压了夷积电的市场份额……
  章忠谋也很是无奈,这样的章汝京,让他深深的忌惮。
  但是此刻,面对江尚义的疑问,他却双手一摊,无奈的说着,“我总不可能去暗杀他吧?老实说,我也很想。”
  江尚义闻言也是苦笑连连的。
  不敢。
  完全不敢。
  真当华国脾气好?
  都有老婆孩子,各自身后都是一大家的人。
  章忠谋摇了摇头,“也好,他去教书去了,至少不会给我们添乱。”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章汝京……他已经不足为惧了。他只是一个人……”
  章忠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景,声音低沉而有力,“尚义,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
  他转过身,看着江尚义,继续说道:“半导体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行政命令在这里的作用有限。行政需要做的,是以十年为计量单位的持续投入和布局。
  这个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协作,需要的是协同发展。”
  江尚义点了点头,他明白章忠谋的意思。
  章忠谋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江尚义,“你来看看这个。”
  江尚义接过文件,只见上面详细列出了近年来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数据上看,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发展极不均衡。
  章忠谋走到江尚义身边,指着文件上的一处数据说到,“尚义,你看这里。
  华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是太少了。
  数量上,差的不是一个量级。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华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无法支撑起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
  而且……”
  章忠谋耸了耸肩膀,“他们习惯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这个资金的分布也是非常的不合理的。纯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点燃一支烟后,他继续说道,“尚义,做企业也是做政治。
  你也应该知道,华国实行的是流官制。
  其核心特点是官员的任期较短,流动性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权力的固化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形成。
  然而,当涉及到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关注的领域,如半导体产业时,流官制便显现出其局限性。”
  扒拉一口烟后,章忠谋戏谑的说着,
  “对于半导体这种需要长期研发、高额投资和人才培养的产业来说,政策的不连贯性会严重影响产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说到这里,他耸了耸肩膀,“半导体产业,它必须依靠市场作为导向,不断的从市场获得反馈来更迭产品乃至技术路径。”
  江尚义深有同感。
  章忠谋叹了口气,接着说着,“尚义,华国的体制和资金规模,目前还无法支撑起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他们的人才培养却在加大。
  人才供需出现了结构性的差异,供大于求。”
  ……
  第244章 国内都是菜鸡互啄
  到了一定境界后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意外才是每天的主旋律。
  而作为一家成熟公司的高层,每天要处理的便是意外。
  也只有意外,才会突破公司固有流程的束缚,到达他们的案头。
  林本坚的意外逝世产生的连锁反应,导致的公司重大变革,当然是紧急且重要,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时间。
  本就是夜晚了,章忠谋和江尚义也不急着立刻去着手处理,重要的决定,还是第二天早上再公布。
  夜间适合思考具体的事情,而非匆忙的下着决定启动各项工作。
  两个老搭档不断的推敲着即将开展的工作细节。
  良久,在确认一切可能想到的问题的解决预案后,办公室里,两人轻松地抽起了烟。
  青烟袅袅中,江尚义感慨着夷积电一路走过来的筚路蓝缕,脸上带着回忆的神色。
  “董事长,我们从最初的几十人小团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真是不容易啊。”
  章忠谋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而后却望着这个小自己15岁的老搭档戏谑的笑了起来,
  “尚义,你老了。”
  一个57岁的人,当然老了。
  可这句话出自一位72岁的老人之口,江尚义也只能摆出一脸便秘的模样。
  章忠谋没有理他这副表情,又扒拉一口烟后,目光投向了窗外的夜空,语气空灵的说着,
  “尚义,人的年龄越大越容易回忆过往,年轻人没有太多的经历,就只能展望未来,老年人没有太多的未来,就只能回忆过去。
  小时候,我很不理解老人晒太阳一晒就是半天,长大了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向,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遗憾。
  旧的记忆不需要特意忘记,保存在心里就好,同时也要对未来有新的期待,要有新的人生目标,有新的希望。”
  一番哲理透露出一个老人岁月弥坚后的豁达,但江尚义闻言却在心里吐着槽。
  自己也是犯贱了。
  其实,他现在是越来越怕来章忠谋的办公室了。
  一来,就会被拉着说上半天。
  而且动不动就是这种哲理,而后就是忆当年岁月峥嵘的模样。
  自己都要60岁的人了,还被当小孩子一般的上课!
  不管了,这次事件解决了,一定要到点退休!
  “创业容易,长大难;长大容易,变强难;变强容易,称霸难;称霸容易,守江山难。
  尚义呐,回望过去,我此刻心里全是侥幸,如果当初我们没有摒弃idm模式,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小有成就。”
  江尚义强忍着心里的不耐,只能出言捧着,“是啊,董事长,当年我们从因特尔、艾比诶木、bmd的围追堵截下,就是靠着您提出的晶圆代工模式突围成功的,这段历程,可谓艰难险阻。”
  传统的idm模式意味着一家公司涵盖了芯片环节从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到销售的整个生产流程。一条龙的模式下也意味着更高的垂直整合能力,可以在各个环节优化产品性能和成本。
  在台积电出现之前,所有的芯片公司都是从设计到销售的一条龙的idm模式。
  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要求极高,整个环节动辄几十上百亿美刀的投资,让市场的准入门槛变得很高。
  且,因为各家芯片公司都有自己的晶圆厂、制造厂,而这些厂又只服务于自家的芯片公司,导致整个行业的产能,其实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闲置或者浪费的。
  毕竟芯片公司没有订单或者订单不足,晶圆厂和制造厂便只能饿着。
  章忠谋敏锐的发现其中的机会。
  于是,夷积电对市场的各方说,你们只管设计,剩下的交给我们。
  其他厂家也不傻,后面的环节交给夷积电了,等于是命根子被夷积电捏在手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半导体产业有三个周期嵌套,产品创新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产品创新周期是核心的周期驱动力。
  但是,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却主宰着半导体行业的兴衰。
  半导体企业能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周期里活下去,全看‘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的表现。
  很不幸的是,这三个周期并非规律存在的,有的时候是一个接一个,有的时候却是叠加存在的。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在强劲的需求拉动下,按理说整个市场应该供不应求的。
  但是idm模式下,市场上所有的企业全部释放产能,反而造成了供过于求。
  有相当一部分厂家因为在产品创新周期的技术落后,获得不了订单,直接导致了三个周期罕见的叠加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章忠谋玩了一个狠活。
  他开放了夷积电的股权。
  摩根大通、花旗、国际发展基金、贝莱德、先锋等国际投资机构的入场,让夷积电从一家夷洲岛上市公司变成了阿美莉卡公司,这解决了某些意识形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