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作者:小新茶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4270
  
  谢崚没有任何语言天赋,上辈子考了八次六级才通过,这种繁杂的文字颇废心神,她非常烦躁地抓了一把头发,将自己弄得蓬头垢面,像个乞丐。
  慕容徽进来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副扭曲的画面。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谢崚自己一个人住,没有爹和娘看管以后放飞了不少。
  “起来,你是公主,扭得跟条蛆一样,成何体统。”
  慕容徽抢过她的书,看了一眼上面的鲜卑文字,愣住了。
  慕容徽知道,谢崚这人鬼精,可会骗人了,她说的话从来不作数,具体还得看她怎么做。
  今天她去像太后请安,然后又学习鲜卑语,是真的在努力融入燕国。
  慕容徽哑了片刻,道:“其实,你如果不想学,可以不学。”
  谢崚终于摆正姿态,将自己的长发都甩,到了脑袋后面去。
  她眼前似是一亮:“真的假的,我可以不学?”
  慕容徽道:“比起学这些无用的东西,倒不如多背背四书,学学孔孟治国之道。”
  谢崚:“……”
  搬来东宫这几天,谢崚难得轻松。
  她从四岁启蒙开始,每天都要忙碌于学业,无论是慕容徽还是谢鸢,他们都希望培养谢崚成才,哪怕明知道她是块朽木,也要努力在她身上雕出些花样了。
  这几天慕容徽没有给她安排老师,大概率是因为忙,忘了这件事。
  现如今他想起来了,谢崚已经能够预感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慕容徽将手中的竹简递给她,“你的伴读名册,你看看。”
  谢崚掀开看了一眼,里面写的十几个人名,准确无误地将目光锁定在“苏蘅止”上,“爹爹答应让蘅止入宫陪我,就是这么陪?”
  “要蘅止就够了,其他人不要。”
  慕容徽非常耐心地开解道:“你也该认识一些新的朋友,这些都是各家选上来最优秀的孩子,爹爹想效仿南朝太学,在邺城修建一座学宫,聚世家子弟,修习汉制。”
  “那让他们入学宫做学生就好了,何必非要冠上‘伴读’的名号。”
  谢崚随手一捞,将掉在胡床底下的毛笔勾到手,往竹简上打了个大大的“叉叉”,名册上出了苏蘅止以外的名字,全部被涂抹,谢崚郑重交给慕容徽,“我的伴读,只要苏蘅止。”
  谢崚才不要其他人和苏蘅止平起平坐,他们都比不上她的蘅止。
  慕容徽终究无奈点头:“行吧。”
  她开心就好。
  慕容徽今天过来,还有另一件事要和她说。
  “听说你今天去了太后那里。”
  慕容徽低头打量着谢崚的书案,眼皮子掀了一下。
  诚然,被谢崚糟蹋后的书案委实不堪入目。
  慕容徽看不过去,弯腰替她捡起地上掉落的毛笔,怎奈笔杆上蘸着墨,他指尖上粘了一片黑,黏黏糊糊的,他随手抓起桌上的废纸擦了擦。
  谢崚急了,一把抢过自己刚刚写好的宣纸,“别动我东西,我才刚刚写好的。”
  歪歪扭扭的鲜卑字迹,慕容徽还以为是废纸。
  幸好宫女及时送来了湿布,慕容徽擦干净手以后,才等来谢崚一句慢悠悠的回答。
  “对呀,我去见见祖母,不可以吗?”
  “没有,阿崚愿意接触太后,是挺好的。”
  慕容徽低头看着她,忽而认真叮嘱道:“阿崚,以后你若是有事,你大可去找太后,或者去找你的四叔,他们都是你的亲人,没有任何关系能够强得过血缘,他们都是可以信任的人。”
  谢崚低头玩笔的动作停顿,从慕容徽的语气中,她意识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爹爹,你要去哪?”
  “过了五月,爹爹要领兵出征,收复龙城。”他摸了摸谢鸢的头发,“到时候阿崚在宫里,要乖乖听话。”
  谢崚惊了一下,很快她就意识到了,慕容徽和谢鸢不一样。
  同样是一国之君,谢鸢北伐,喜欢藏于后方,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而慕容徽则喜欢冲锋陷阵,将自己的后背留给其他人。
  谢崚沉默:“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慕容徽道:“或许半年,或许一年。”
  谢崚垂着眼眸,似是失落,“那就是说我要很久之后才能见到爹爹。”
  她忽然又问:“爹爹,那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去?”
  “不可以。”慕容徽一口回绝,“你娇生惯养,哪受得了行伍间的幸苦,何况你年纪尚小,得多读书,知道吗?”
  谢崚鼓起腮帮子,像条河豚。
  慕容徽又开始念叨了,她以前最讨厌慕容徽念叨她。
  “好了,不说了。”慕容徽戳戳她的脸,哑然失笑,安抚道,“早些休息,烛火伤眼,书明天再看也可以。”
  -----------------------
  作者有话说:下一章拉时间线,大家应该可以看到十一岁的阿崚了
  感谢霸王茶姬,让我在连上10小时的班后还能够意识清醒地写完六千字
  第67章 出征
  慕容徽的出征之日定在六月,邺城的春花落尽,江风带来夏日的温暖。
  谢崚依然穿着鲜妍似火的红衣,骑马跟随在太后身后,与文武百官一起送慕容徽出城。
  漳水河两岸杨柳依依,披甲的士兵伫立在原野上,慕容徽身披银色盔甲,腰配宝刀,到了河岸,骑兵就要乘船渡河,谢崚瞭望着远处的大马,放空心神。
  “阿崚,过来。”
  太后呼唤声传来,谢崚这才翻身下马,来到太后身侧,原本跟在太后身边的贺兰初就这样被她给挤了下去,她深深攥禁袖子底下藏着的东西,眼眸一沉。
  她低头看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平安符,双唇微抿。
  礼官端来一杯酒,太后端起酒杯,朝着慕容徽的方向遥遥一祝,随后倾洒在地。
  “第一杯,敬天地。”
  太后将空杯放在托盘上,再次端起第二杯,往地上一洒,“第二杯,敬我大燕先祖,庇佑陛下与众将士平安归来。”
  “最后一杯,”太后将酒杯端给慕容徽,“敬陛下!”
  慕容徽端过酒盏,仰面饮下,拔出宝刀,指着漳水河发誓,“儿臣此行,必将收复祖宗之地,不夺回龙城,朕与诸将骸骨不返!”
  旌旗飘飞,慕容徽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激得众将士心潮澎湃。
  谢崚仰着头,看他将清酒饮尽,洒落的酒水顺着他殷红的唇流淌而落,划过光洁无瑕的脖颈。
  虽然“骸骨不返”四个字听起来可怕,谢崚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慕容徽会夺不下区区龙城。
  喝完了酒,慕容徽垂眸,凝视着站在太后身后的女儿,短暂叙旧后,他就要离开了,他双唇翕动,似是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忽然间,一个身影越过她走向慕容徽。
  身边的清风带动着青草的香气,谢崚眼前被一片红色衣摆给遮拦住了,是贺兰初。
  她捧着自己亲手缝制的护身符来到慕容徽面前。
  “陛下,这是臣女的一点心意,希望陛下出征顺利,凯旋而归。”
  贺兰初在慕容徽身前跪下,声音清朗,双手举高,呈现出一个不卑不亢的姿态。
  慕容徽看了一眼太后,见太后不语,便抬手取下她手上平安符,一针一线绣的,针脚收得极好。
  慕容徽摩挲着“平安”二字,转身对太后道:“母后年长,你能有孝心,替她绣平安符,自然是值得嘉奖。”
  “母后的祝福,儿臣收下了。”
  贺兰初脸色一变,这分明是她自己做的,不擅长针线的她,绣了
  整整一个晚上,就是为自己博一个贤名。
  可是,慕容徽居然直接将功劳推到了太后头上,她惊愕抬头,却在触碰慕容徽威压眼神时心神一惊,连忙低下头来。
  她不敢和慕容徽对视。
  太后也道:“阿初,回来吧,时间差不多了,让陛下和公主说会话。”
  谢崚提起裙子上前,凝视着慕容徽手里的那个红色的平安符,愈发笃定了贺兰初不喜欢她。
  贺兰初退下后,谢崚走上前去就是一顿阴阳怪气的输出:“儿臣不像贺兰姐姐那样心灵手巧,能绣出这样漂亮的平安符,儿臣也没有贺兰姐姐那般心思细腻,儿臣没有准备礼物送给父皇,儿臣比不上贺兰姐姐。”
  慕容徽要被她这份茶言茶语逗得发笑,同时又觉得她吃醋的样子当真可爱,微微一笑,道:“那阿崚有话要和爹爹说吗?”
  谢崚思考片刻,非常诚恳地道:“现在没想到。”
  “我以后想到了,会给爹爹写信的。”
  慕容徽挑着眉:“真的没有吗?”
  “有的话当面说,和在信上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行吧,”谢崚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路平安,千万要惜命,不要恋战,保住自己性命是最重要的,我在邺城等你回来。”
  慕容徽摸了摸她脑袋,“好,爹爹也会给你写信,你在宫里要认真念书,爹爹已经安排好了夫子,回来会检查你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