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作者:
小新茶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4282
谢崚当即就推着他往前走,“去吧去吧,别误了时辰。”
贺兰絮和慕容律等人已经在等候慕容徽。
这一次出征,慕容律担任慕容徽的副将,而贺兰絮则出任前锋,替慕容徽冲锋陷阵。
谢崚逐一和他们打招呼,“七叔,阿絮,一路平安哦。”
慕容律摸摸她的头,笑道:“放心吧阿崚,七叔把拓跋雄的头砍下来给你当球踢!”
谢崚:“……”
贺兰絮连忙打断道:“公主好歹是个小姑娘,怎么跟人家说话的,快收着点!”
慕容律笑了笑:“七叔开玩笑的,陛下为你收集的珠宝首饰还留在龙城皇宫,尚未来得及送你就被拓跋雄给占了,咱们现在就去给你抢回来!”
谢崚依然保持微笑,“那七叔要好好努力,阿崚能不能戴上漂亮首饰,可都全部要仰仗七叔了。”
看着她隽秀又充满灵气的笑脸,慕容律嘴角笑容不禁愈发明艳,忽然明白为何他大哥会这么珍重谢崚。
就连他,也忍不住想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她,只为换她的笑颜能够多持续片刻。
时辰已经到了,大军拔营而起,缓缓朝着远方前去,谢崚转身,目光正巧对上贺兰初。
贺兰初也不躲避,两个人就这样在郊外对望良久,直到太后出言让二人上马回城。
谢崚从来不是什么好惹的,她和贺兰初的梁子就这样结了下来。
……
长寿宫。
贺兰初刚迈进门槛,忽然就听见堂前传来一句呵斥,“跪下!”
贺兰初屈膝下跪,低着头不敢看太后的眼神。
太后看着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一脸恨铁不成钢,“你知道吾今日为何要罚你跪?”
贺兰初双肩微微颤抖,太后还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和她严厉地说过话,她咬着唇,“臣女不该给陛下绣那个平安符。”
“吾养了你十年,教你念书识字,你将君臣之礼学到哪里去了?”
太后捏着贺兰初绣的平安符,这是慕容徽转交给侍从,辗转送回她手里的,呵斥道:“你非陛下的至亲,与陛下毫无交集,在众目睽睽之下为陛下送此等贴身之物,亏得你年少,否则你让别人怎么想?”
“为了出风头,你连礼节都忘记了吗?”
“不,不是。”贺兰初连忙摇摇头,“臣女只是……”
只是想要让大家能够注意到她。
她跟在太后身边多年,向来备受关注,可是自从谢崚来了以后,众人的目光似乎一下子被分走了,连太后,也是更加关心谢崚。
即便谢崚居住在东宫,鲜少与长寿宫来往,太后还是每天派人去询问谢崚情况,而对她颇有忽视。
而那位燕国的主人,更是只偏爱谢崚一个,谢崚生来就命好,她有的自己从来都不曾有过,她还抢渐渐走自己原有的一切。
这些天她只要一听见谢崚的消息,都忍不住恨得牙痒痒,尤其是一些爱嚼舌根子的宫女将她和谢崚对比的时候,她夜夜辗转反侧,不解究竟为什么。
所以她想出来这么个办法。
在出征前为陛下献礼,众人的目光肯定都汇聚在她身上。
她只是想要证明,其实她比谢崚贴心。
为什么,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
太后揉着太阳穴,头疼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她知道贺兰初没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小孩子扯头花的妒忌罢了。
幸好慕容徽还是愿意给她留几分薄面,在众人面前将这个平安符说成是太后委托贺兰初绣好转赠的,不然还不知道外面的人该怎么说?
“这种事情,吾不希望再出现第二次。”
即便是孩童心性渴望关注和宠爱,一样难以原谅。
太后训导道:“否则,吾留不住你。”
贺兰初垂泪,许久之后,才道:“臣女,遵命。”
……
刚送走慕容徽,南朝又传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在慕容徽移兵征讨北方的同时,谢鸢再次北伐了。
这一次,谢鸢北伐的目的很简单,她不再像第一次北伐那般既要又要,全线推进,而是特地避开了燕国的锋芒,从荆州出发,线路非常明确,那就是——灭赵。
自从丢了邺城,赵国被重创,龟缩在关中,守着长安、洛阳二都苟延残喘,嫣然成了一座破房子,就等人来踹一脚。
谢崚心想,她娘可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人,现如今慕容徽身陷龙城战事,根本无瑕顾及关中。
谢鸢这个时候出手,无疑是正确的。
“我赌一两银子,”谢崚将墨玉棋子放在棋盘上,“我娘此战,必能夺下长安。”
“殿下岂不是要坑我的钱?”
苏蘅止将白棋放在棋盘上。
自从慕容徽离开后,谢崚去找驻守邺城的录尚书事解开了苏蘅止的宫禁,让他可以随时出入皇宫。
青衣少年端坐棋桌另一侧,挽着衣袖,手执白棋,微微一笑,“那我再追加一个筹码好不好,你娘的确能夺下长安,但是得江山易守江山难,长安在她手里,不过三年,便会易主。”
“还是一两银子,赌不赌?”
-----------------------
作者有话说:一会儿还有一更,上一章说这一章拉时间线主要是因为设定这章有六千字,但现在只有三千了,所以时间线在下一章拉
第68章 计划
二人的预测非常正确,赵国已经被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王伦很快带兵包围了长安。
赵皇自知不敌,坚壁清野,凭借地势据守长安城,死战不退。
时间一日一日过去,在慕容徽出征的时候,谢崚原以为龙城之战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短则半年,长的话也不过一年。
可没想到,这场战争一年持续了整整三年。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谢崚已经年过十一,已经称得上是少女了。
慕容徽攻破龙城的消息传来的
时候,楚国的军队也成功进入了长安城。
赵皇吓得弃城而跑,逃到了洛阳。
王伦并没有急于追击,而是守住长安,似乎有意将关外的洛阳抛给慕容徽处置。
……
邺城,东宫。
阳光洒落在软榻上,谢崚依靠在棉枕上读信,是慕容徽给她写的信,前半段写他清理完拓跋氏旧部,就会回来。
拓跋雄被阵斩,残余部族不过只是秋后蚂蚱,活不了多久。
谢崚往后看去,后半段说他回来后要检查她的功课,想要看看她这三年来是否有长进,谢崚脑袋刺痛了一下,快速将信叠好,重新放回去,假装什么也没有看见。
她这些年虽然也有认真念书,学鲜卑语,但是更多的,她在研究着一件事情。
“小殿下,苏郎君来了。”一个声音传来,谢崚抬头望去,白衣少年抱着牛皮纸,出现在她面前。
苏蘅止和她相熟,入宫几乎不需要通传,宫女也只是象征性喊一句。
随着年龄增长,他已经有了少年模样,唇红齿白,风流蕴藉。
“殿下,我把东西带来了。”等将所有人都屏退之后,他将羊皮纸展开,“这是改良之后的战车,作战性更强,更灵活,已经让工匠尝试打造过一座模型,的确很强。”
谢崚看着战车图纸,若有所思。
事实上,自从她从瘟疫中活下来之后,谢崚就开始想该怎么样改变谢鸢和慕容徽的命运。
谢崚曾经想过“助燕伐楚”又或者是“助楚伐燕”这两条路,可是他们两个都是骄傲到了极点的人,他们是绝不允许屈居于人下。
慕容徽虽然承诺谢崚许谢鸢以后位,但是谢崚不认为谢鸢会接受,这可能比杀了她还难受,谢崚也害怕她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
最好还是让他们维持现在这个样子,一南一北割据一方,永久止战。
可是哪有那么简单,对于现在的谢崚而言,她所能够想到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就是让赵国原地复活并且恢复成从前那般强大,强敌在外,逼迫燕楚联合,和从前一样。
可是就赵国那个有进气没出气的模样,就算把刘传棺材板掀开只怕也没办法改变。
第二,只能依靠她自己。
谢崚是燕国的储君,楚国的公主,她是不是有能力动摇两国政局?
假如她在朝廷的影响力能够压过谢鸢或者慕容徽,那她是不是可以倒逼他们两个顺从?
谢崚已经厌倦了谈感情,这三年来她趁着慕容徽不在,搞了不少坑爹的事情,这辆战车,就倾注了她三年心血。
谢崚见过鲜卑骑兵和赵兵交战时的场景,眼睁睁看着骑兵驾马肆意在赵兵头顶穿梭,践踏,横冲直撞,无所顾忌。
那时候谢崚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拦截骑兵的攻击,楚兵更加脆弱,如何能抵挡骑兵攻击?
这座战车就是在她的思考中诞生的。
原小说中,谢鸢就是依靠战车布阵,抵抗住了燕兵的入侵,带着楚国朝廷苟延残喘,拖到了慕容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