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小新茶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4282
  
  兴许真的是兵法看多了,她居然还真的仿照兵书描述的战车模型,将战车的雏形打造了出来。
  她和苏蘅止完成了画图和打造的全过程,没有第三人知晓。
  “差不多得了。”谢崚只是想要这些战车能够保卫楚军不要在骑兵的攻势下不至于迅速溃败,不是真的想坑爹。
  “你不是说今天将那个人带来见我吗,他人呢?”
  苏蘅止说道:“曹不敏就在门外呢,殿下想要见他,让他进来就是了!”
  曹不敏是写在南朝《名士录》里的名字之一,他是名士高宴华的弟子之一。
  高宴华是虞朝的丞相,因为不喜官场风气,辞官回到老家江陵,兴办了著名的“陵城学宫”,亲自开坛讲学,门下弟子三千,各有所长。
  而曹不敏便是其中的人杰,擅长制作机关兵甲。
  谢崚当初翻找《名士录》,一眼就看中了他的才能,想要找到他,让他为自己所用,只是可惜,在虞朝覆灭之后,他就离开了学宫,四处云游。
  前不久,谢崚打探到他的踪迹,于是连忙让居住在宫外的苏蘅止帮忙,想要将他找来,怎奈正好碰上他被强盗追杀,顺手救了他的性命,苏蘅止又顺水推舟,将这个恩情记在了谢崚身上。
  于是,一来二去,谢崚就成了他的救命恩人,为了答谢这个人情,曹不敏就只好答应成为谢崚的客卿。
  此时,门外,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正在往里面探头探脑,等候谢崚的召唤。
  当年,陵城学宫的学生皆是幼童,年少成名,故而作为崚城学宫弟子的曹不敏年纪并不大,也没有做过官,第一次觐见谢崚,还有些小紧张。
  等了许久,里面终于传来的一句话,“进来吧。”
  曹不敏绕过屏风,先恭恭敬敬地朝着谢崚的方向行了一礼,“草民拜见殿下。”
  他眼角上瞟,总算是看清了谢崚的模样。
  即将豆蔻的小姑娘,身着碧色天云纱长裙,梳双螺发髻,年纪虽小却沉稳持重,端坐在书案前等着他。
  谢崚绕过书案,亲手将他扶起,“请起,以后孤还需仰仗不敏兄。”
  曹不敏道:“不知殿下想要微臣做些什么?”
  谢崚目光扫过桌面的羊皮图纸:“孤不需要你留在燕国,你带着这张图图纸去楚国,找大司马府上找王伦,他看了图纸,自然会给你合适的官职。”
  “而且,你不要和任何人提起见过我的事,无需和孤联系,在孤主动找你之前,你就尽可能往上爬,爬得越高越好。”
  曹不敏不解,“殿下的意思是?”
  “孤身处邺城,对楚国一无所知,孤需要一双眼睛,一双爪牙,替孤监视楚国情况,你明白了吗?”
  -----------------------
  作者有话说:好困,受不了了,先更两千
  事实证明,霸王茶姬>星巴克
  昨天喝了霸王茶姬是真的不困,但是星巴克就不行了
  第69章 两小只聊天
  爪牙?曹不敏先是一惊。
  谢崚身为燕楚双帝之女,虽然年纪尚小名声不显,但曹不敏也是有所耳闻的。
  在得知谢崚征召自己后,曹不敏也曾打听过她的过往。
  谢崚年纪尚小,曾经一直被庇护在谢鸢的羽翼中,完全没有因为慕容徽的叛逃受到任何影响,谢鸢甚至为了她杀光了嚼舌根的士族。
  慕容徽将她接回来后,也不在乎她的血脉,将她封为自己的继承人。
  像谢崚这样自小在千娇百宠长大的小公主,应该是养得天真又无邪,为何会想要养爪牙?
  曹不敏心中疑惑。
  他为父亲服丧多年,已经到了该出仕的年纪,现如今天底下,唯有楚、燕能为他主,比起懦弱争斗不断的楚国,蒸蒸日上的燕国明显要更为强大一些,可是他是汉人,若是侍奉鲜卑人,岂不是有违祖宗?
  他两相互博,始终没能想好该投奔哪个国家。
  早在在谢崚派苏蘅止出面请他入宫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谢崚想要起用他。
  他犹豫了许久,勉强说服自己,谢崚身上有一般汉人血脉,他若是侍奉谢崚,也并不算背叛汉人。
  可是谢崚二话不说就让他去楚国为探子,做偷鸡摸狗的勾当,曹不敏心里打鼓,心底里有些退缩。
  “孤身在燕国,四处皆有父皇耳目,行动不便,对于楚国鞭长莫及。”
  谢崚道:“孤需要一个人,替孤在楚国经营。”
  谢崚已经多年没有回过楚国,时间长了,楚国人对她的记忆就要淡了,谢崚不甘心放弃楚国。
  “不敏兄,早年间孤在《名士录》中听闻过你的名字,说你熟读兵法,且擅长机关偃甲,且性情温和,你是孤精挑细选出来的,作为孤在楚国埋下的第一根线,孤可以想你起誓,只要你为孤效劳,今后孤必不会亏待你。”
  谢崚的声音轻轻拨动他的心弦,“不敏兄今天来了孤这里,就是想要想孤交投名状,建功立业,人生在世,谁想要庸庸碌碌一世,不敏兄就不想要平步青云吗?”
  曹不敏听的心头发紧,是呀,他来这里就是为了追求功名的,何必做伪君子?
  他连忙跪下,“草民甘愿为殿下效命。”
  谢崚的目的达成了,她将一张纸递到他面前,“对了,这个人,和你是同窗,我找了他很久都没有找到他,不知你是否知道他的踪迹。”
  看到纸上写着的那两个字,曹不敏眼睛一颤。
  ……
  送走了曹不敏,偌大的
  宫殿安静了下来。
  谢崚懒洋洋地抱着书,穿过紫藤花廊,鸟雀飞速掠过横廊间,叽叽喳喳叫唤不停。
  苏蘅止疑惑:“殿下认为他信得过吗?”
  谢崚回过头,阳光落在她的脸上,身后的发丝被描上了金边,闪闪发亮,粉白的肌肤上投上温和的暖光,“当然信不过。”
  单凭画饼和救命之恩,谢崚当然不认为自己能够让曹不敏全心全意为她干活。
  “所以蘅止呀,嘿嘿……”
  听见谢崚这个笑声,苏蘅止心中暗叹,她肯定是有求于自己。
  苏蘅止拿起书简,轻轻敲了敲她的脑门,“说吧,殿下需要我为你做什么事?”
  “把曹不敏他娘抓起来,以替曹家尽孝为名好生看养,他两个弟弟推荐去你三叔那里当幕僚,也都好吃好喝供养起来。”谢崚道,“把他家人拿捏在手里,就不信那家伙不听话!”
  谢崚的手段不算太过光彩,但管用就行了,她就不信,家人都在自己手里,曹不敏背弃她。
  谢崚看着手上的那张纸——沈川。
  同样写在《名士录》里的名字,同样是出于崚城学宫的少年英才,以善于诡辩闻名天下。
  据谢崚所知,他也是今后会成为谢鸢的军师,一再帮助谢鸢拦住来势汹汹的鲜卑骑兵,多次以少胜多、大破燕军的顶级谋士。
  可是自从陵城学宫解散后,他和众弟子一样销声匿迹。且他无父无母,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在小说中,他也是突然冒出来投奔谢鸢的,谢崚无法追寻他的踪迹。
  曹不敏与沈川是同门,原以为他知道沈川去了何处,可惜依然没有找到线索。
  她还想赶在谢鸢之前把沈川挖过来为自己所用。
  曹不敏说:“沈川是我的师弟,他是北方的难民之子,入学宫那年才两岁,他很聪明,过目不忘一点就通,四岁就对藏书阁的藏书倒背如流,只是其心不在正道上,偏爱研究歪门邪道,可老师却最疼爱他。”
  “后来老师仙逝,他也就不见了踪迹,可能是归隐山林里吧。”
  谢崚深深叹了口气,将纸压在书页下方,暂且将沈川的事情压在脑后,转过身去,往院子方向走着,光影在裙摆间流转,终于到了秋千下方。
  经过谢崚的改进,秋千多了一个靠背,谢崚最喜欢的就是躺在上面看书了。
  三年过去,谢崚的鲜卑语依然还是学得磕磕巴巴,听和读是没有问题,就算有人在她面前用鲜卑语谈话,她已经能够基本理解对方的意思,然而自己却很难将音发准。
  可怜的苏蘅止,因为和她走得近,所以被她按头逼着和自己一起学。
  苏蘅止属于很有天分的那种学霸,很多东西一看就能明白,三年前,他和谢崚同时开始零基础学习鲜卑语,然而现如今他的鲜卑语说得比她要流利很多。
  放在从前,谢崚肯定要嫉妒得牙痒痒,但是在燕国,谢崚直接把他当成了好用的工具人。
  平日里,谢崚害怕被人嘲笑,不敢在外人面前开口,只能对着苏蘅止念,让他替自己校准发音。
  “今天殿下想要念哪篇文章?”
  谢崚认认真真翻开书,这些都是燕国口口相传的小故事,谢崚每天都会朗诵出来,用来练习发音。
  谢崚往摇篮椅上一躺,随便翻开了一页,“就这个吧。”
  谢崚一练习就是半个时辰,光线描摹她的裙摆,蝴蝶越过花丛,停留在她绣花鞋尖尖上,片刻后又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