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
折枝鸟 更新:2025-10-13 12:38 字数:3822
但自从晏回南张牙舞爪地出现之后,再也没人敢明着瞧不起谢润。
那些懵懂岁月中,谢润什么武功都是晏回南所授,亦师亦兄。
今日,他仍旧是当年那个兄长。
谢润接过袖箭试了试,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多谢。”
不好意思是因为,他的确十分喜欢这袖箭。但心中又十分挣扎,不知该不该收。
“送你袖箭也是希望,你可以保护好你所珍视之人。”晏回南替他想了个答案,“不必心有芥蒂。你是朗儿的舅舅,这袖箭的点子,也是朗儿提出的。”
自从事事都搬出晏朗这一招在谢韵身上屡试不爽之后,晏回南随时随地都能厚着脸皮借朗儿的名义了。
反正他远在京城,不会知晓如此多之事。
晏回南如是想。
谢润点点头,旋即想到:“你刚刚说是我二姐,你找到她的踪迹了?”
“嗯。她约我相见,我已应
下。”
说完,晏回南又走近谢润,低声说了句话,话毕,才一同返回病区。
-
翌日,有人往晏府门上射了一支箭,上面写明相见地点在:望春楼。
司文取了纸条回禀晏回南。
谢润也在一旁,他对这地方倒是十分熟悉:“此为名冠江南的酒楼,老板名周闻亭。此人除了经营酒楼生意,也干贩卖私盐的生意。今年被推举为江南商会的会长,往年温家因着皇商这一名头,一直稳坐江南商会会长之位。四年一换届,今年评选时,温家已然出事。便被这周闻亭捡了漏。商会中人人皆知,周闻亭实为笑面虎,为人八面玲珑,可行事心黑手狠。因着姐姐与温家合作,与姐姐也算多年对手。姐姐在江南行医多年,素有圣手之名,许多走方医慕名而来成了云济堂的的坐堂医生,他一直想方设法拉拢姐姐。”
晏回南率人应邀前往望春楼。因为疫病,望春楼如今门可罗雀,楼中十年如一日地摆设精致,即便在冬日,楼内景观树依旧丰茂如往昔。
唯一不同只是楼内严阵以待了不少壮汉。
在掌柜的指引下,晏回南、谢润、司文一行人上了楼,右拐后沿着回廊往廊道尽头走,许是此楼装修内部陈设时,选用了上等的黄花梨木,行于其间隐隐可闻见一股木幽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望春楼果然名不虚传,比之京城中的酒楼也不逊色。
掌柜停在一间包厢门口,这包厢上挂着一盏明晃晃的灯笼,示意此间有贵客驾临。
为晏回南推开门之后,掌柜便下了楼。房中暖气熏人,和酒楼里散发着相似的香味,只是此间味道更为浓郁些。
门内端坐一位锦衣美妇人,乌黑发髻上缀满琳琅珠钗宝饰,谢润一眼便认出此人的确为谢韺。
多年不见,她的眼神一如从前般凌厉狡黠。只是较之从前少女时,饱满圆润的脸颊如今瘦削非常,脸色浓浓的妆容遮盖了她苍白的肌肤,只是她纤瘦的手指即便再雕饰,也能看出掌心的茧子,手背的道道疤痕。
想来被谢青云抛弃后,走到今日,谢韺的日子也并不容易。
“好久不见,弟弟。”谢韺笑脸相迎,摆出一副亲人旧友久别重逢的欢喜假象,眼底的冷意却犹如一条虚与委蛇的毒蛇,“晏世子也是,如今已是摄政王了。日子还真是走得快啊~”
“好久不见,二姐。”谢润冷声道,“这么多年不见,你还是和从前一样蛇蝎心肠。”
谁知身后突然一道声音闯进来,“谢小公子,这般同你姐姐说话,你还当真是不懂事!”
说时迟那时快,司文的剑也应声而出,瞬间便架在了身后来人的脖子上。
谢润回过头:“周老板?”他又两相看了看谢韺,心中的猜想得到了印证。
晏回南命令司文收回刀,淡定地坐了下来,“从谢韺能在本王的层层驻兵下,悄无声息地进入城中,约我们在望春楼相见,我便猜到周老板必然参与其中。只是本王没兴趣了解,你们究竟是在何时勾结的。有什么要求,直说便是。皇商?盐铁使?还是皇亲国戚?”
“皇亲国戚,听起来的确十分诱人。阿音同我说当今摄政王为了谢韵愿付出一切,我还不信,我以为世上痴情人有我一个已是难得,想不到当真如她所言。就连皇亲国戚这样的身份,都能随口许诺。”周闻厅叫谢韺叫得亲昵,只言片语似乎证实了二人的身份。
只是他又继续道,“只是我并不了解王爷为人,自然不知王爷是否会守诺。若是我们真的交出了解药,出了白下王爷的重兵想杀了我们,还不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谢润冷笑:“王爷为人光明磊落,你这个市侩商人只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谢韺看着对面的谢润:“就算这间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个是亲人,弟弟,你也从未将我当做家人。那姐姐也不同你们再废话了。不知王爷料事如神,可曾料到,从踏入这间酒楼之后,便是走进了我的圈套?”
谢韺的话音刚落,角落里一根线香染尽,晏回南、谢润连同他们带来的几名士兵纷纷感觉头格外眩晕、浑身无力。
在场除了谢韺和周闻亭,片刻间全部昏厥倒下。
谢韺强撑着的一口气,也在众人倒下后泄了下来,剧烈地咳嗽起来。周闻亭连忙上前扶住她,喂给她一粒药丸。
-
与此同时,昏睡了许久的谢韵醒来,床边守候着卢龄玉。
这间是晏回南的卧房,谢韵只来过一次。便是二人陪晏朗一同睡觉那日。
卢龄玉常年在宫中当值,睡眠浅已成习惯。谢韵稍稍一动,她边能感觉到。
“你终于醒了,你这晕倒,可吓坏我们了。此时晕倒可不是开玩笑的。”卢龄玉伸出手探谢韵额间的温度,“还好,不发热了。我命人送汤药来。”
卢龄玉亲自去盯人熬药,又命人进来扫洒消毒,正好今日天晴,下人打开窗棂一角通风。却不曾想将一个小木匣撞落在地,打开的盒子掉在谢韵床边。
谢韵没有偷看旁人东西的习惯,只是刚好这打开的盒子里是一册手札,扉页题“春序札记”
想来是晏朗的日记。
睡了许久,睡得人也昏昏沉沉,但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身心俱好。难得闲暇,看看儿子的日记也是一桩美事。
谢韵顺手便捡起了盒子。
只是拿开手札,下面还放着两张销金笺。
开头便是:素仰名门,久钦世德。谨凭媒妁,以通盟好。男,晏氏回南,年十二……恭闻谢府韵小姐,德容兼备,温良娴淑。愿接秦晋之好,永携伉俪之欢。谨以微物,纳采定盟。
因为并非正式婚书,所以并无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只在结尾草草落款晏回南谢韵。
便是当初在江南时,两人的儿时玩笑之举。
但是在这张销金笺之下,还有一张空白的。按礼这一张该是女方家回复的文书。
两张文书合在一起,才是一份完整的婚书。
但是,当初的一个玩笑话,晏回南竟然留到现在,甚至随身携带。
晏回南……你呀……
第100章 春归处(5)
销金笺的边角起了皱,金粉所书文字也被反复摩挲至色淡。
谢韵的手也忍不住在两人的署名上轻轻摩挲,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言却澎湃激烈的情感,而后整个人都变得熨贴,像是来到一片令她身心都格外愉悦的开阔之地,凉风、暖阳、花香,一切一切美好的记忆都在此刻纷至沓来。
将销金笺妥帖地放回木匣子之中,谢韵翻开朗儿的日记,扉页的右下角被朗儿画了只可爱的小乌龟。
其中一篇为:
【盛明三年仲春既望晴光满窗
晨赴书斋,先生授《诗周南桃夭》。其辞灼灼,如见芳华,余深慕之。
归询于父,父抚卷曰:“汝母平生亦最爱此篇。”言罢目色温然,复道:“伊昔年风致,恰似初春第一枝夭桃。”
午膳后习射于庭。父亲授弓法,未及半刻,指节肿起泛红,遂退而敷药。司文继教之。余心恻然,问其故,司文低语:“此旧年沉疴。”闻之胸中滞涩。
暮随父入宫筵宴。玉脍金齑列案,尤爱江南蟹面,其膏腴甘美,齿颊留香竟夜。
是日注:
父手伤事当谨记,每值阴雨輒发,来日觅良药
蟹面味佳,可命庖人试仿】
朗儿待事认真,日记中不仅有文字,还配上了手所绘制的图画。例如桃花,便画桃枝于侧;蟹面,他便依样画了碗面与螃蟹。在来日觅良药的旁边,后还用朱笔批注,增加了父亲敷药的周期。
寥寥数语,谢韵似是也窥见了曾经朗儿小小身影逐渐长大的样子。
往后接着读,还有许多日常琐事,令朗儿开心的、难过的、恐惧的都有,被人关心的朗儿,被人欺负的朗儿……
从京城到漠北,再到江南,足迹遍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