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在引诱清冷夫君 第44节
作者:
凝微 更新:2025-10-13 12:44 字数:4118
若非亲自感觉,她倒还真会信了他。
她忽而有些好奇,成婚前她的数次“无意”,他当真会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而那厢他已熄了灯,卧房骤然昏暗,仿佛将此前的种种激烈、抵死缠绵都掩埋进了黑暗里。
-
但另一侧却有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翌日一早,老夫人院中,四房夫人沈氏向江老夫人请安时,神情难掩心虚。
江老夫人用完药,眼神落在厅中姿态别扭的沈氏身上,淡淡开口道:“这是怎么了?”
沈氏被看穿,心虚着道:“昨日诗会……”
话还未说完,老夫人便接过了话头:“慎之一向如此。”
“那他和崔氏……”
诗会过后,崔宜萝得清亭县主青睐,虽出身不高但饱读诗书的美名便在京城高门中传了出来,霎时间从前低看崔宜萝,只觉她不过是凭借着姨母接来暂住,才能嫁入江家的人也不由得对崔宜萝高看了一眼。
此前沈氏与老夫人请英国公府的孙老夫人举办诗会,本是想让崔氏与京中贵女们相形见绌,好让江昀谨清醒,撇了将家业交给崔氏的念头。
这个结果出乎沈氏意料,她也未想到崔宜萝竟读过书,还能得到清亭的青睐。
沈氏越发心虚,只觉给婆母帮了倒忙,她本想着若江昀谨厌了崔氏,她也好在江老夫人面前举荐自己兄长之女。
怎料如今……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沈氏低着脸心中愈发不忿,没想到上首的婆母开了口,语气不仅平和,甚至还有些松快。
“这亦无妨。昨日诗会,慎之与崔氏只说了几句话,并不亲密,夫妻二人在外尚且如此淡漠,想来,慎之还是存有理智的,更不会无理偏袒妻子。且崔氏在外声名转好,对我们江家而言更是百利无一害,江家本就门风清正,素负盛名,先前因着崔氏,难免受到影响。如今这般倒也不错,崔氏倒也是有几分脑子的。”
江老夫人神情比之前几日平和了不少,但这一番话却让沈氏微微滞住,片刻后才笑起来:“婆母说的是,慎之待崔氏不过尽责罢了,心中挂着的定然只有江家,怎会因旁人误了江家兴旺。”
这话说到江老夫人心坎里,面上稍微染了些笑意,点了点头。
-
诗会上绣屏所题的诗,以及其他人续的诗,皆会有专人整理成册后送给参加诗会的贵女郎君们,是以文人才子们都在诗会上卯足了劲,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被达官贵人看中。
也就因此,崔宜萝收到的英国公府送来的诗册约有半寸高。
里头密密麻麻,崔宜萝本就对诗会不感兴趣,收到后便令荔兰随便找个柜子收起来。
但荔兰拿开的前一刻,她又鬼使神差地出了声:“等等,还是放下我看看吧。”
荔兰无奈笑道:“婢子便说,姑娘便不好奇他们如何续的诗吗?从前在宁州,皆是些纨绔子弟,姑娘不在意也就罢了,可如今在盛京,而且昨日大公子不是也去了吗,他会不会也为续姑娘的诗了?”
崔宜萝翻着诗册,淡淡道:“他连清亭县主都拒了,怎么会为我续诗。”
荔兰也不意外:“大公子还当真一贯的不近人情。”
崔宜萝笑了笑,指尖在书页中翻转,在绣屏上题诗自有落款,有作诗人的,也有续诗人的,诗册也会记录下名姓。
见到元凌的名字列在她的那栏之下时,崔宜萝微怔。
她皱起眉,元凌这是想借诗警告她,还是传递什么讯息?不过元凌此人作风一向古怪,令人捉摸不透。
昨日他说要她用条件换他帮忙查探,也不知是真是假。崔宜萝倒的确好奇真相,好奇过往内幕,但元凌此人让
她顾虑不小,且以元凌锱铢必较的性子,索要的条件肯定不简单。
崔宜萝捏着册子失神片刻,回过神时目光落在了书册页面的最下方。
她心口一停。这续诗之人真切读懂了她所题诗中的意蕴,其实续她诗的众人中,自也不乏实力不俗的才子,但真正让她觉得合衬的,却只有这半首。
她下意识去寻落款处,却寻了个空。
崔宜萝来回翻转这一页,这才确定这人是当真未留姓名。
不知是忘了,还是有意隐去。
不过崔宜萝虽有些遗憾,但此人未留落款,她倒也不会费心去寻,看过后便将其置于一旁,令荔兰收了起来,又将心思放到账务上。
不知不觉便到了黄昏时分,她正与刘管事商量着去铺头庄子看看时,院中忽匆匆跑进一个婢女来,神色慌乱。
崔宜萝认出是江老夫人院中的,见她慌里慌张,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微微皱眉道:“何事?”
那婢女喘着气道:“少夫人,老夫人让您过去一趟。”
“可有说缘由?”
“说是方才三夫人于繁园会友时,听闻假山时后有响动,让人上前一瞧,竟是一府卫和一婢女在后头……这事若就府中人知晓也就罢了,但偏偏三夫人的几个好友在场,老夫人眼下已发了好大的火,夫人快些过去吧。”
崔宜萝听完皱紧了眉,“但此事老夫人与婶母们解决便罢了,为何会唤我过去?”
江老夫人最是不喜她,总不可能让她帮着插手做决策吧。
果听那婢女道:“少夫人,被捉了的婢女是您院里的……”
崔宜萝忙匆匆带人赶到老夫人院里,一进门便见一男一女被严严实实绑着跪在地上,堂中坐满了人,坐在上首的老夫人神色不虞到了极点。
对上端坐在众人中,格外显目的男人的视线,崔宜萝怔了瞬。
江昀谨竟也被唤来了,看他身上的紫色官袍,应当是一下值便被老夫人唤了回来。
就是不知此事是只斥责她一人,还是要连带着他一道挨训。
她院里的婢女和府卫在假山后苟且,不仅被人抓住了,还让三夫人的几个好友撞见,不用想也知道江老夫人此刻定是勃然大怒,不会轻飘飘接过的。
但她接手不过几日,账都未理清,且院中婢女是她和江昀谨成婚后才调配来的,若真论究,老夫人岂不是也有责任?
崔宜萝上前行了个礼,便在江昀谨身边落座。
上首的江老夫人开口道:“既然人都到了,那便开始。”
老夫人唤了声三夫人朱氏的名字,道:“由你先说吧。”
朱氏将经过讲了一遍,随后恭声道:“婆母放心,儿媳已同几位夫人说过了,定会守口如瓶,不会将此事传出去,坏了江家声名的。”
江老夫人面色未见和缓,沉声应了声,“府中侍卫是由彭护卫统管的,已革了职换曲护卫统管。但这婢女出自玉竹院,宜萝,玉竹院是你管的,你们如何做想?”
崔宜萝正要开口,怎料身旁的江昀谨抢先一步开了口:“祖母,此事是孙儿管教下人不严,还请祖母责罚。”
他一开口,便话里话外都将此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崔宜萝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但他说话时姿态谦和,似乎真的觉得此事的发生是他管教不力,理应担责的缘故。
他一向负责,此时开口揽责,众人也不意外。
江老夫人亦不意外,沉着脸道:“此事的确是你们夫妇管教不严所致,既如此,这几日便一人将家规抄个十遍,府中发放的家用,大房这半年也就别领了吧。”
“是。”
崔宜萝垂脸应着,心中微松。
到底看在江昀谨的面子上,江老夫人不会罚得太狠,毕竟在众人面前,她不好偏心太过,不想罚江昀谨,只好连着她一并放过了。
“不过,宜萝,”江老夫人话锋一转:“这婢女是你房中的,依你看,应该如何处置?”
霎时,数道目光都看了过来。
崔宜萝道:“此事的确坏了府中规矩,依孙媳看,此二人不必留在江家了。”
江老夫人微微皱眉,显然对她的回答不太满意。
坐在另一侧的三夫人朱氏道:“侄媳你的意思是,赶他们出江府便可?那他们若去旁人家中做事,又闹出这种事来,叫别人知道是我江府出来的,岂不是平白坏了江府的声誉?”
说罢看向江老夫人。
江老夫人闻言果真面色稍缓:“此二人视府中规矩于无物,自然不必留在江家。明姑,将他们捆入柴房,明日交给人牙子发卖到西北岭南,别让他们在踏入盛京一步。”
“是。”
盛京离西北岭南路途遥远,别说那边环境恶劣,即便是赶路过去,也大有可能赶病死在路上。
这惩罚显然是重了,但奴契在江老夫人手中,又为保江家声誉,众人心中明白,也未说什么。
但堂中被捆着的二人却是立刻慌了神,拼了命地磕头求情,但口中皆塞着布团,只发出了呜呜之声,双手双脚又被捆,很快便被其他府卫带下去了。
这件事便算暂时了了。
临走前,江老夫人警告地看了一眼崔宜萝,崔宜萝垂着眼行礼告退。
发生了这样的事,二人回房路上一路不语,回到房中后,日头还未完全落下,尚有日光照亮着卧房,几缕暮光透过雕花窗洒在房中人身上,如镀上金边。
崔宜萝看向身旁的男人,他脸色微沉,显然今日发生的事牵连到玉竹院,又是坏了规矩的“大事”,他也有几分不悦。
“夫君在想什么?”
江昀谨垂眼,声音有几分低沉:“没有,只是,日后还是需更加严格管教院中下人。”
崔宜萝闻言,轻笑道:“夫君是觉得宜萝管教不严?”
-----------------------
作者有话说:今天说别人,以后自己在外……的时候可别忘了说自己[狗头]
[红心]感谢宝子们的营养液
第36章 坠长星
毕竟她接手大房没多久,就出了这样的事。
江昀谨神色一顿,随后剑眉皱了起来:“我并非此意。”
他语气严肃:“府中下人私相授受,白日宣淫,坏了府里规矩,此事我亦有过错。”
他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说的却是“亦”有过错,分明是觉得她也有责任,这才导致发生了府中下人偷情,还被外人撞见的事。
他一口一个规矩,崔宜萝直接道:“夫君眼中便只有规矩吗?”
江昀谨似乎听出她语气中的讽刺,皱着眉,但仍道:“不以规矩,不能方圆。”
崔宜萝笑着,眼中却冰凉:“夫君说守规矩,可是将情理都撇之于外?”
他越说要守规矩,她就越想废了他的规矩,将他拉下高位,变成自己最不愿成为的模样。
规矩是人定的,规矩便是真理吗?方才她说将二人赶出府便是,无论是朱氏,还是江老夫人,都觉得她过于心软,临走前老夫人更是以眼神警告她,想来更觉得她御下不严,西北岭南偏远,那二人怕是未抵达便死在路上,这便是江府的规矩。
她崔宜萝自认并不心善,也并非心软之辈,但她着实厌恶规矩,规矩只会束缚守规矩的人,不守规矩之人。若她循规蹈矩,那她便该守着孝道,也许早就被姚氏磋磨至死,即使未被姚氏磋磨,她也会被姚氏养得大字不识一个,不识琴棋,不通书画。
到了年纪,再因着美色,被姚氏当成一个利用的棋子,寻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