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作者:
知有玖 更新:2025-10-13 12:46 字数:4279
月圆这一日更换身份,教人反复认不出来,是卫沧与卫溟从小到大乐此不疲的游戏。
原以为此举或许会惹子桑生气,没想到她只是宠任般笑了笑。
不仅很快分辨出他俩,而且亦亲亦友般纵容。
她之出现,不止具象了两人对异性的诸多美好想象,丰姿、娇媚,更代表着对亡夫弟子的责任心、对江南丁氏遗孤的良善、对他人愿望的理解与支持。
风华之下,义骨铮铮。不难理解,为何当初青涛长老愿意倾注修为将她送上金丹境。想将最好的给到她,因为她值得。
卫沧与卫溟目送前方那一抹融于夜色的背影,一时间没有跟上去。
直到她肩上的小鸟再度振翅起飞,这才醒转般扭头对视。
有时候,会因为太想获得专属的非同体验,而在彼此对同样事物有着同样感受时厌倦。
而这次,两人在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激荡与欣喜。
同样的成长经历,同样的人生际遇,面对同样的她,生出一模样的欢喜,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两人迈开长腿跟上,为方才那短暂共鸣的情绪而心有余悸,又略微窃喜。
生平第一次,强烈的认同感甚至盖过长久以来的胜负、区别欲。两人模糊地觉得,达成了某种不可名状的共识。
一进入卫氏族地的主道,两旁逐渐可见摊贩。
自制的小食、精美的手工艺品、以及某些稀奇古怪叫不上名字的东西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专门售卖面具的摊位。
头顶是皎皎明月,沿着贯穿整个族地的主道,热闹纵横。
各摊高悬的风灯幽幽照亮一方天地,入目的行人与摊主均着各式不同面具,子桑与卫沧、卫溟也不例外。
戴着小狐狸面具的孩童一前一后,高举着风车飞奔而过,脚踏石板哒哒声不绝,搅动了苍茫夜幕与星光灯火的交界。
不远处一名圆润的女子扬声喊,慢点!小心摔着!一嗓子将大部分人的视线吸引过去。
虽然三人都戴了面具,然而刚进入市集没多久,便断断续续听到有人给卫沧和卫溟打招呼。
寿星回来啦?仙盟那边怎么样?习不习惯?说话的大叔戴着肉嘟嘟小孩面具,嗓门极粗。
回来了,仙盟那边挺习惯,一切都好。卫溟颔首示意。
东叔,腿脚怎么样?还能踢死一头牛吗?卫沧扬起下巴,视线落在大叔粗细不同的两条腿上。显然,其中一条腿曾经受过伤。
嘿!好着呢!能踢死两头牛!大叔抬起一条腿晃了晃,让我猜猜啊,你是溟公子?不对不对,肯定没这么简单,必有反转,你是沧公子!
这边对话刚结束,那边一位戴着牛头面具的矮小妇人出声,唷!沧公子与溟公子回来啦!快尝尝我的炸菌菇!说着话,大娘已经捏着两根串了炸菌菇的签子,从摊后绕出。
琴姨,你这菌菇有没有毒?别吃了又上吐下泻,白狗飞天。
呸呸呸,上回是我那儿子没看仔细,这回老娘亲自把关,有毒没毒一眼就能认出来!妇人面向大叔,东子,这都分不清楚?嘴上没把门,是溟公子错不了!说完妇人抬头上下打量子桑。
透过面具,子桑能看出妇人眼神里明晃晃的友善与好奇。
虽然平时就没少因为外貌被人多瞧多看,早已习惯不同的视线,不过她这会儿着实还有些没从震撼里脱身出来。
刚才说踢死一头牛和白狗飞天的,不是弟弟卫溟,恰是哥哥卫沧。
的确反转,意料之外。
看来卫溟之前所谓的没用全力,当真不是在谦虚或者调侃。以兄弟俩对彼此的了解,想让人分不出来相当容易。
对她,两人是真的放水了。
许是刻意显摆,卫沧朝她望过来,笑容明朗。
卫溟轻扬唇角,得意地耸了耸眉。
啧。
子桑似笑非笑地扫过两人,眼神不言而喻厉害了?挺会玩。
这位姑娘是有别于方才的中气十足,琴姨放轻声音开口。
远道而来的客人,也是朋友,名叫子桑。子桑,这位是琴姨。
子桑微笑行礼。
原来是朋友,好,好,琴姨点头,没想到当初把女孩子欺负到哭的两位小公子,如今也长大了,知道陪姑娘家游览族地。时间过得真快啊
时间过得的确快,琴姨语气里的感叹与唏嘘也相当明显。
子桑望向卫沧与卫溟,拉长音道,没想到,你俩从前还把女孩子欺负过哭啊?
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卫溟抗议。
七岁。卫沧下定论。
子桑没有真调侃兄弟俩的意思。在长者的记忆里,总有些趣味的印象深刻。
她好笑地瞥俩兄弟一眼,面向目光仍旧落在她身上,新奇地仿佛想盯出一朵花来的琴姨道,他俩现在特别会讨女孩子欢心了。
夸人、送花,一个不落。
听到这话,琴姨就跟听到别人夸她自家孩子一样,哎唷,开窍了这是?
可不是么?人呐,打通任督二脉或许就是一瞬间的事。
谈笑间,琴姨折返回去又拿了几串炸菌菇过来,一股脑塞进子桑手中,边塞边打量卫沧与卫溟的神情。
要不是知道乔在蕾才是兄弟俩的母亲,子桑甚至有种准婆婆塞红包的错觉。
沿着族地的主干道继续前行,作为兄弟俩同行的女伴,子桑被问及好几次,寒暄与问好不断。甚至于,好吃的好玩的自动有人强行塞过来。
路上行人面对卫沧卫溟,有那恭谨客气的,也有热乎熟络的。看得出来,兄弟俩很受欢迎,下到三岁幼童,上到八十岁老人,都能应对自如。
所有人都可以假装藏在面具之下,也可以做自己,这里仿佛一场由卫氏族人自发而成的,盛大的化装舞会。
熙熙人群从身旁流淌而过,三人并肩而行,谈及此间风物,谈及族地之外的见闻。
不远处一束烟花在空中炸开,吸引人抬头望去。
够响,也够亮,只一发便结束。
周围的行人顺着声音望向夜幕中的动静,仿佛突然被什么催动,纷纷掏出蜡烛,寻最近的摊位点亮,尔后无规律地脚步快起来,且专往巷子里钻。
子桑环顾四周,还没来得及问出疑惑,卫沧解释道,寻月赏的时间到了。
月赏?什么东西?
也是某项习俗?
对。卫沧点头,以烟花为中心,方圆一里的范围内藏着形似圆盘,刻有族徽的月赏。第一个找到的人可以携带月赏,前往老银杏树下领取彩头。
卫溟朝她望过来,不如我们三个比赛?看谁先找到?
子桑了然。原来是这样,活动挺丰富。难怪行人随身携带蜡烛。
看刚才烟花的位置,她所在区域置应该就在一里范围内。
那得看奖赏是什么了。子桑收回望向夜空的视线。
奖赏多为父亲私藏,对族人而言或许并不常见,对我们几人而言则不过如此。既然是三人比赛,不如多设个彩头,赢了的人可以让另外两人各办一件事,如何?
这个想法好!卫沧,鬼主意还是你多!卫溟望向子桑,怎么样?比不比?
子桑闻言挑眉。
让卫沧和卫溟各办一件事的话似乎挺有吸引力。
灵石可以自己挣,但求人办事没点人脉可搞不定。她不过是个挂了虚名的宗门长老夫人,实际别说一呼百应,一呼十应也是没有的。真遇到点什么难办的事,只有为难的份。
虽然相比从小混迹于此地的卫沧和卫溟,找起东西来估计没什么优势。不过万一呢?
送上门的机会,没有拒绝的道理。
月赏多大?什么材质?一般藏在哪里?
行动派,既然确定参与,她可不允许信息不对称。
巴掌大小,玉质,除了民居内严禁藏匿外,其它地方哪里都有可能。卫溟解释得飞快,你这是确定要比了吗?
比就比。最先找到的人用传讯玉简通知!
子桑倒不担心输了以后,兄弟俩会提什么让她违背良心的要求,毕竟都是有教养的孩子。而且就算提了,她也可以光明正大说不。
没有约定好前提的赌注,耍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卫溟闻言抬手将披散的长发束起,玩这个我在行,你俩等着我提要求吧。话刚说完,人转瞬消失。
别听他的,我跟他至少五五开。
听了卫沧的话,子桑有些好笑地朝对方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