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无疆 第31节
作者:石章鱼      更新:2025-10-17 19:44      字数:5660
  韩天池肿着半张脸,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他也算在社会上混了半辈子,今天居然栽在了一个毛头小伙子的手里,还险些丢掉了性命。
  许纯良并未提起他利用五步蛇谋害自己性命的事情,韩天池当然更不会说,如果说出这件事,那就是杀人未遂,罪加一等,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那条宠物蛇去了哪里,辛苦养了三年,到头来居然跟别人走了,被蛇背叛的感觉也不好受。
  警方离去之后,许纯良找出那根韩天池用来驭蛇的竹杖,这竹杖有些年头了,仔细研究了一下,在杖头处用小篆字体刻着一个穷字。
  许纯良望着那个穷字,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难道这韩天池出身穷门?
  穷门就是有天下第一帮之称的丐帮,即便是五毒教最为鼎盛之时,他也不会主动招惹丐帮,皆因丐帮弟子人多势众,高手云集,真要是得罪了丐帮,就会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当今的时代很少见到乞丐,许纯良本以为穷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却想不到在这里居然发现了穷门弟子的踪迹。
  这根竹杖就是典型的穷门打狗棒,穷门弟子手持竹杖,一可打狗,二可驭蛇。过去的时代,乞丐几乎人手一根,可到了如今的年代,已经很少见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联想起韩天池威胁他所说的那番话,如果这厮的背后是庞大的穷门,那么他的确有些底气,看来这太平盛世并非没有了江湖,以后还需多些警惕。
  许纯良睡得很晚,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那条蛇仍然蜷伏在床底,经历昨晚变故之后,这条五步蛇已经将许纯良视为新的主人,默默在他身边守护。
  许纯良本来已经打算放任它离去,可它不肯离开。思来想去还是在后院内帮它找了个临时容身之地,还好爷爷不在家,若是让他见到这条五步蛇,又不知如何解释了,万物皆有灵性,这五步蛇自有隐匿之法,不会给许纯良带来任何麻烦。
  第46章 失落的龙骨
  东州博物院虽然只是市级博物馆,但是馆藏颇丰,已经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地级市中并不多见。
  东州人对古文化并不热衷,藏品众多的博物馆门可罗雀。这里不要门票,只需出示居民身份证,在网上即可免费领取电子票。
  许纯良进入展厅之后直奔殷商展区,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当初爷爷捐献的那批甲骨文。找到甲骨文展出的陈列室,许纯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也没发现和《黄帝内经》相关的文献,旁边的标注也没有显示捐献人,基本上可以断定爷爷捐献的文物不在这里陈列。
  来到讲解员面前,许纯良询问是否馆藏的甲骨文就这么多。
  讲解员充满自豪地告诉他这里展出的甲骨文只是馆藏文物的一小部分,馆藏甲骨文共计三千多片。
  许纯良知道爷爷亲手捐赠的就有一千余片,本以为这么大笔的捐赠讲解员应该知道,可问过之后对方一无所知,详细的情况建议他去资料室问问。
  许纯良按照讲解员的指引去了博物馆办公区。
  听说许纯良是当初的捐赠者许长善的孙子,资料室的负责人梁柏贤专门接待了他。
  梁柏贤今年五十七岁,当年许长善捐赠就是他一手经办,他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具体时间是在二十二年前,许长善一共捐赠了一千一百七十三块甲骨文,当时经由白慕山教授介绍,梁柏贤代表市文物局,市博物馆接受捐赠,为了表彰许长善的义举,专门奖励了十万人民币的奖金,还有一面锦旗,并授予文物卫士荣誉称号。
  十万块钱现在看来虽然不算很多,但是在当时的东州可以买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
  许纯良心说抛开一千多块甲骨文的内容不言,已经是价值连城了,爷爷真是不识货,不过将文物捐献给国家倒也没错,符合当今时代主流。
  许纯良倒不是心疼钱,他真正关系得是甲骨文的内容,于是向梁柏贤提出想观摩一下当初捐献的文物。
  梁柏贤颇为遗憾地告诉他,捐献之后,博物院和东州师范大学就联合成立了古文字研究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主要课题就是要破译许长善捐献得那些甲骨文,在破译之前,他们会将这些甲骨文拓印拍照编入档案。
  课题还没取得进展,在当年的夏天,因为电线短路失火,等大火扑灭,大部分的文物资料都已经被焚烧一空,抢救出来的部分也已经残缺不全,失去了原有的文物价值,这也是展馆内没有陈列许长善捐献的甲骨文的原因。
  当时的确留了备份的部分拓片,但是还没来得及数字化,也在同年,博物院发生了一起窃案,被盗走的文物中就包括那些拓片,虽然案子很快就破了,文物也大都被追了回来,可盗贼并不知道那些拓片的真正价值,当时盗走的时候就是当成包装纸使用了,后来随手丢弃,他们也不知道扔到了什么地方。
  梁柏贤谈起此事也颇为内疚还带着深深的遗憾,人家把文物捐赠出来,本意是想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但是他们没有肩负起这个责任,为了证实自己所说得一切,他还特地找出了当年的文物清单。
  许纯良也没说什么,但是总觉得这件事发生得有些蹊跷,看来真正的答案还需见到白慕山才能得到解答。
  许纯良为院长顾厚义治病的事情并没有外人知道,许纯良不说,顾厚义更不会说,剩下知道内情的只有高新华,高新华向来口风很严,尤其是这种关乎顾厚义颜面的事情,他才不会透露出去。
  中医科主任朱明远最近有些郁闷,顾厚义对他的态度明显和过去不同,虽然发病当天就已经痊愈,但是朱明远非常清楚,这其中并无自己的功劳。
  他私下也找赵永胜商量过,是不是找个机会向顾厚义表达一下歉意,赵永胜偷偷告诉他没有必要,顾厚义很可能快走了。
  虽然顾厚义的调职尚未公示,但是消息已经悄然传开,迅速在长兴医院内部酝酿发酵,单位大领导的去留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很快就成为长兴目前的头等大事件。
  顾厚义针对此事在院周会上特地说明,自己不会离开,不要听信小道传言。
  顾厚义的澄清并没能中止传言,关于他前往科协的消息越传越盛,最关心这件事的要数长兴的那帮中层干部,他们已经在四处打听,秘密活动,积极把握着这新旧更替的绝佳机会。
  曾红文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主动中止了承包合同。
  佟美丽和石志伟两口子的鉴定结果也出来了,事实证明,佟美丽的手术本身并不存在失误,但是也不代表医美中心从此摆脱了责任,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医美中心存在多项不合理收费,曾红文面临着大额罚款。
  现在佟美丽夫妇的索赔主要围绕那只被摔碎的翡翠镯子,为此他们专门聘请了律师。
  事情一旦走了法律程序,也就意味着即将结束,医务处的氛围也就变得轻松起来。周文斌有个好习惯,对每起发生过的医疗纠纷都会进行事后复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
  程小红最近谈了个对象,情绪不错,连上班都哼着歌。
  周文斌咳嗽了一声,提醒她在上班时间收敛着点。
  程小红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微微一红,这时候姜老太太敲门进来了。
  姜老太太这次过来不是为了投诉,她是专门给许纯良送自己蒸得包子过来,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许纯良给老太太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老太太认为这孩子是真心帮助自己,时不时过来给许纯良送些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
  程小红赶紧给许纯良打了个电话。
  这两天医务处工作比较清闲,许纯良正在图书馆看书,听说姜老太太来了,赶紧回去。
  等他来到医务处,发现姜老太太已经走了,原来老太太的女儿外孙女回来探望她,赶着回去做饭了。
  程小红指了指姜老太太留给他的包子:“小许,你这魅力可以啊,连姜老太太都对你这么好。”
  许纯良得意笑道:“没办法,这该死的魅力,我也挡不住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恶的念头,只要你对他足够了解,触及到了他心中的善念,那么他肯定会对你投桃报李。
  周文斌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道:“年轻人不要取得一点点工作成绩就开始得意洋洋,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第47章 久别重逢
  许纯良拿了两个包子分给程小红和周文斌尝尝。
  刚出炉的包子还有些烫,周文斌一边吃一边道:“你们觉得这事儿是不是有些奇怪,佟美丽两口子突然就不闹了。”
  程小红道:“有什么好奇怪的?鉴定结果都出来了,不属于手术事故,蔡主任没有责任,他们自己知道理亏,再闹下去就是自找难看了。”
  周文斌点了点头,虽然不属于医疗事故,可佟美丽夫妇给长兴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极大的,医美中心的违规收费行为因为这起事件被查出,曾红文不得不提前中止承包,还要面临相关部门的巨额罚单。
  财产上的损失还在其次,因为这次的事情,院长顾厚义受到了波及,不得不选择提前结束在长兴的领导生涯,可谓是晚节不保。
  这两夫妇以一己之力结束了顾厚义对长兴的统治。
  程小红道:“周主任,现在外面到处都在说咱们顾院要去科委了,到底有没有这件事?”
  “年轻人别这么八卦,咱们顾院不是已经辟谣了吗?”周文斌看了一眼许纯良,在这一点上程小红比不上许纯良,人家不该问的从来不问。
  周文斌今天下午还有个会,收拾收拾准备离开,没等他离开,老同事郑培安就进来了。
  郑培安和周文斌一起分配到长兴医院,他去了中医科,和一直在长兴兢兢业业工作的周文斌不同,郑培安这个人一点都不安分,年轻时候就开始做生意,开饭店,卖摇摆机,参加放贷,反正社会上流行什么他干什么,只可惜这个人不是经商的材料,基本上都干不出名堂。
  十年前,因为放贷被人套路,几十万的血汗钱化为乌有。郑培安痛定思痛就办理了停薪留职,南下去开医院,其实就是开了一间中医门诊,在这段时间几乎没在长兴露过面,也很少和同事联系。
  别看他们两人是同年进医院,年轻时还在一个宿舍住过,可期间很少联系,关系只能说是普普通通,周文斌看到他也吃了一惊:“老郑,你怎么来了?”
  “咋地?我还不能来了?我仍然是长兴医院正式员工啊。”
  周文斌忽然想起,前不久的院周会上,顾厚义下了一道命令,长兴医院所有办理长期休假和停薪留职的员工必须在一周内回院报到,统一进行身体复检,重新签订协议。
  原因是有人举报顾厚义利用职务之便给职工大开方便之门,长兴医院有许多职工一边享受着医院的福利待遇,一边在外面经商赚钱,其中有些人赚得盆满钵满。
  周文斌扫了一眼郑培安手腕上金灿灿的劳力士,心中暗忖这厮停薪留职十年,应该也赚了不少钱:“这些年都没见你,哪儿发财呢?”
  郑培安笑眯眯道:“哪里发什么财?刻苦经营,艰难维生,我要是混得好,早就辞职了,还回来听老顾吆喝啊。”他掏出一盒九五至尊,给周文斌上了一支,也没忘了一旁的许纯良,给他扔了一支过去。
  许纯良接过香烟又给他送了回去,表示自己不抽烟,感觉郑培安有些眼熟,一时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郑培安望着年轻的许纯良感慨道:“我这么多年不回来,这些年轻人我都不认识了。”
  周文斌赶紧为他介绍:“这是我们科的两个新人,他叫许纯良,那个叫程小红。”又把郑培安介绍给两位小字辈:“这位可是咱们长兴医院的大名人了,中医科的郑培安主任。”
  郑培安有些不好意思了,摆了摆手道:“我不是什么主任,就是一位老员工。”
  许纯良心想中医科朱明远的水平都不咋地,更不用说这个停薪留职的郑培安了。
  周文斌介绍完又告诉郑培安,许纯良就是回春堂许老爷子的亲孙子,没想到郑培安一听就激动起来了:“许老爷子的孙子啊,那是自己人,许老爷子指点过我针法,我过去一门心思认他当老师的,可惜他没看上我,不过在我心中,他始终是我老师,如果我没记错你叫许聪吧?”
  许纯良礼貌笑了笑,没听爷爷说起过,以为郑培安只是在故意套近乎,现在依稀想起来了,好像这个人的确在回春堂出现过,不过时间有些久远,印象相对模糊。
  可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发现郑培安居然拎着礼物来看爷爷,两人聊得非常热乎,许长善准备了丰盛酒菜,所有菜肴都是郑培安下厨烹制的,许纯良进门的时候他还穿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一看就没把自己当外人。
  看到许纯良回来,许长善赶紧让他过来笑道:“纯良,来,我给你介绍啊,这位是你郑叔。”
  郑培安和许纯良同时笑了起来,郑培安告诉许长善他们今天在医院已经见过面了。
  许纯良叫了声郑叔。
  许长善让他先去换衣服,马上下楼吃饭。
  许长善选择在自己的小院招待郑培安,小院已经被他整理得初具规模,院子里种满了鲜花和药草,放眼望去花团锦簇,傍晚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这股香气沁人肺腑,而且兼有驱赶蚊虫的作用。
  郑培安认出其中有半枝莲、重阳木、九里香、穿山龙、玉竹、扶桑、无花果,对许老爷子经营的小院赞不绝口,他也提了一些意见,比如小院里面还缺少水景,东南墙角有块地方比较适合建个鱼池,表示改天带自己搞园林设计的朋友过来看看。
  许长善让许纯良将自己珍藏的飞天茅台拿了两瓶出来,从爷爷的用酒,许纯良就能判断出郑培安在他心中地位不低。
  郑培安带来得礼物也是非常贵重,两盒血燕、两盒鹿茸、两支上好的野山参,还有两瓶湘酒内参。
  三人坐下之后,郑培安掏出一万块钱塞给许纯良,说是给他的见面礼,许纯良哪里肯要,赶紧推让了回去。
  许长善笑道:“纯良已经工作了,又不是小孩子,你就别给他钱了。”
  郑培安道:“在我眼里他永远都是小孩子,当叔叔的给孩子钱有什么不对?这些年我在外面打拼,少给了不少压岁钱,拿着,必须拿着!”
  许长善这才让许纯良接了。
  郑培安和许长善的渊源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了,许纯良有两位姑姑,郑培安和他小姑许家文是同学,也是许家文的追求者,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从小就优秀的许家文没有看上郑培安,后来许家文结婚后随同丈夫一起去了香江城市大学任教。
  郑培安虽然没了机会,可他对许家一如往常,经常打着向老爷子求教的旗号来回春堂。
  许长善对他不错,也在医学上进行了一些指点,但是并没有收徒的意思,这方面老爷子极其传统,祖传秘方必须传给许家嫡系血亲。
  自从郑培安十年前去湘西开医院,这期间就很少回东州,不过逢年过节,他必然是要给许老爷子打电话的,也经常寄当地的土特产过来。
  其实许长善当年倒是很希望郑培安成为自己的女婿,郑培安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虽然相貌普通了一些,但是男子气概十足,而且他又跟自己是同行,性格开朗乐观,最难得郑培安烧得一手好菜,今天这一桌的佳肴都是他一手包办。
  许长善道:“培安啊,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还让你下厨房,我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郑培安笑道:“我平时就喜欢做菜,您老一直都知道的,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表现表现。”
  许长善点了点头,许纯良给他们两人斟满酒,陪着他们干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