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作者:米饭加点糖      更新:2025-10-18 14:35      字数:3151
  “什么食物?”猫狗子脱口问道。
  “大油条呀!岳飞有一个死对头叫秦桧,他把岳飞害死以后,百姓们就特别气愤,恰好有一个做面点的小贩,他揪了一团面用刀划了两下,做成秦桧的模样,放进油锅里一边炸一边说油炸桧,”芦苇喝了一口水打算睡觉了。
  “姨母,第三个是谁?”猫狗子小手撑脸严肃的问芦苇。
  “什么?”芦苇没反应过来。
  猫狗子一副你怎么能忘了自己说的呢?耐心的说了一遍,“纪念腊八粥的第三个人物是谁?”
  芦苇……
  她低下头看睡着打呼噜的三个娃,再看看人家猫狗子,一脸的求知欲,这孩子应该是她的才对呀!老沉沉的特别像一丝不苟的老学究。
  “第三个是一个叫朱姓的皇帝,他以前是个和尚,因为有相士预言说,民间有赖头和尚会危及朝廷安稳,那皇帝听了立刻下令,给所有赖头和尚都抓大牢里了,抓他们进去也不给他们吃喝。”
  “朱皇帝很饿呀!就在大牢里的老鼠洞内,掏出了很多的五谷杂粮,熬成粥吃完活下来了,后来他就把这天正式定为腊八节,他吃的粥定为了腊八粥。”
  猫狗子听完看着火盆好久,“姨母还有吗?”
  芦苇扯了扯嘴,这要是麻头的求知欲望多好!“有呀挺多的,你要喜欢听都告诉你。”
  “过完年正月十五,不是要吃汤圆吗?”
  “汤圆是纪念东方朔的,相传汉武帝的臣子东方朔,为了让深居宫中的宫女元宵,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他设法让汉武帝在正月十五放鞭炮赏花灯、煮汤圆,这个习俗就变成了元宵和家人团聚,因此汤圆也被命名为元宵。”
  “你徐家姑母铺子里卖的馄饨,是纪念天地最初的盘古,他是人类的共同祖先,那么是谁生了盘古呢?”
  “就是那个混混沌沌的未开辟的宇宙,它是人类始祖的母体,“馄饨”本意为“混沌”,后来因为是食物,才改为馄饨,冬至是阳气开始上升的一天,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从此开始,所以人们吃馄饨,以纪念人类共同的母体,并迎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还有徐家三舅母铺子里卖的馒头,是纪念诸葛亮的,他是三国里的卧龙先生。”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后,经过泸水河,正值风急浪高,军队无法前进。诸葛亮问孟获原因,得知是泸水河的猖神作怪,需要人头和黑牛白羊祭祀,才能让猖神平息安全渡河。”
  “诸葛亮想了想用人头不行,就命令伙夫做了一坨面,他改变蛮族用人头的做法,让士兵宰杀牛羊,给面剂子掏空心,把牛羊肉塞进面里去,再给捏成人头的形状,称为“蛮头”,后来,这种面食逐渐流传开来,“蛮头”一词也变成了“馒头”。”
  第251章 小食求知欲一
  “现在天冷桌上总吃小热锅,你应该听过涮羊肉吧?那是纪念忽必烈的,据说有一天,忽必烈要吃炖羊肉。”
  “厨师听了肯定要准备,眼看着羊肉都要端桌子吃嘴里了,突然士兵报告敌军来袭,厨师匆忙之间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有配料的热汤里端上来了。”
  “忽必烈跑出去给人打跑了,回营帐想起战前流口水的羊肉,就叫厨师端出来分给将领们吃,大家吃完赞不绝口说好吃!忽必烈听了说,既然这羊肉是在沸水中涮熟的,那以后就叫“涮羊肉”了!”
  “过完正月慢慢步入暖春,还有一个寒食节与清明节相差一天,出嫁的姑娘会为爹娘准备两样东西。”
  “一个是馍馍,一个是面燕鹅,馍里放上豆子红枣等,重量是一斤,这两样都是介子推纪念他母亲的,不过他被火烧死了……”
  “为什么烧死他?因为他给馍馍里乱放东西吗?”猫狗子小脸不解的问芦苇。
  “大概烧他的晋文公脑子有泡吧!”芦苇有意逗猫狗子玩笑。
  “他烧了人还有一个食物专门纪念他的,叫“黑米饭”,因为晋文公火烧山的时候,绵山的土地被烧坏了,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煮黑米饭来表示哀悼。”
  “然后就是五月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思他,每年端午节会投五色丝粽子到水里,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都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人们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八月十五的大月饼,纪念四个人,一个是月亮上的嫦娥仙子,神话你也听过的。”
  “第二个是纪念大将军李靖,他征讨匈奴胜利了,唐高祖为了纪念他,八月十五日凯旋归来日,定为这一天吃月饼。”
  “第三个是纪念朱皇帝,据说他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并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他们约定互赠月饼,以传递消息。”
  “第四个是纪念南明太子赵忱,为了纪念他在逃亡过程中的忠诚和牺牲,人们制作了五仁月饼想他。”
  “姨母,五仁月饼好吃吗?哪五仁做的呀?”猫狗子眼里有些馋的开口问。
  “杏仁、桃仁、胡麻仁、瓜子仁、花生仁,等明年八月十五了,让你姥爷做给你吃,你姥爷最会做五仁月饼了,”芦苇说完就腻住了,她糟不喜欢吃五仁月饼的。
  “好,姨母我先告退了,我要回去温书,谢姨母今日为我教诲解惑,”猫狗子说完郑重的弯腰作揖,而后脚步稳重的出门走了。
  芦苇……???……
  靠在她身上的三个孩子睡的香甜至极,她说的口干舌燥了半天,一点知识都没塞进她儿子的脑壳里,得!白费了半天口舌。
  中午徐仲林送饭过来,看毯子裹着三个孩子睡的香甜,心里一软把饭递给芦苇,他弯腰给孩子抱去屋里躺好出来。
  “你好点了没?不行我就去找大夫……”
  芦苇吃了一口饭,“现在感觉比以前来月信好多了,家里忙的乱不乱?”
  “乱,不过不要你操心忙,媒人三嫂给担了去,岳母跟我阿娘还有黄妮做饭,秀姑跟五嫂帮草果过礼,岳父他们都在跟王亮生兄长说话,”徐仲林低笑着说家里情况。
  芦苇抱着碗连饭带菜吃完,喝了一碗徐仲林递来的热汤。
  “吃饱没?不够我再去给你盛……”
  “够了,彭顺和带猫狗子回来了,”芦苇放下碗说道。
  “我知道呀!采薇跟妹婿都在五哥那边热闹,狗子兄弟俩都回来了,大狗子看着可稳重大方了!一看以后就是有出息的孩子,”徐仲林语带羡慕的说完。
  芦苇听完看徐仲林笑,“看中别人家孩子了?”
  “没有,就是今天猛的一看猫狗子,我有点震住了,那稳重的模样全不像妹婿两口子,倒是麻头才像妹婿的孩子,憨乎乎的就知道傻乐,”徐仲林提起来就想笑。
  “你年前还去府城吗?”徐仲林笑罢又问芦苇。
  芦苇摇摇头,“年前不去了,过完年带着孩子去念书,你预计村里六七月能脱手吗?”
  “可以,”徐仲林想了一下点头肯定道。
  芦苇看着火苗好半响,“这边有新的小庄子了吧?”
  “有,到时候三五年悄悄的安排过去,”徐仲林说着冰凉的手握住芦苇的手。
  “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的。”
  芦苇闻言笑了笑,“你回家忙去吧!”
  徐仲林拿着空碗顶着雨夹雪跑回去了,徐家因为草果定亲,热闹了整整一天才结束,偷偷长大的孩子转瞬也要成亲定亲了!
  ……
  一整个冬天芦苇几乎都没出过偏屋,天天带着孩子坐在屋里烤火讲故事,猫狗子每天就像上课的学生似的,雷打不动的背着书袋来报到,晚上再皱着眉头回家歇息。
  佟母看了都不敢大声说话,给大人孩子伺候的跟大佛爷似的,恨不得喝口水,都亲自给喂到嘴边才好。
  “猫狗子……”
  “姨母,我叫彭继维,阿弟叫彭继鑫,以后不能再叫我猫狗子了,”猫狗子一本正经的纠正芦苇的话。
  “哦,知道了猫狗子,”芦苇应了一声。
  猫狗子……
  “姨母我说了,我不叫猫……”
  “不叫猫狗子嘛!明白了小酸儒,吃烤地瓜吗?”芦苇逗趣的笑话猫狗子。
  猫狗子绷着小脸挠头,“若是姨母不喜欢我的名字,可以叫先生给我的字,束正!”
  “束正?”芦苇有些愕然的看着猫狗子,这字跟猫狗子真配呀!板板正正的一看就是老成的人。
  “怎么了姨母?”猫狗子看芦苇表情疑惑。
  “觉得这名与你还挺般配的,吃吗?”芦苇掰开地瓜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