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临风见月      更新:2025-10-18 14:38      字数:3174
  “怎么会?”任茹连忙摇头,“要不是妈你们提前准备了,还让东子把我和辰辰从城里接回来,我现在说不定还在城里被困着呢。”
  说到这个,任茹又想起来小区的情况,“那咱们小区情况怎么样?你联系了没?”
  “我给物业打了电话,但没有人接,就去业主群里看了看。”蒋东说着,想到小区物业群里的各种乱象,语气沉重起来,“好多楼栋一楼住户家里都已经进了水,不得已往楼上撤离了,联系了消防队,但目前还没有人来,想来也是咱们小区情况不严重,所以先紧着别的地方。”
  任茹点了点头,即使心里着急,但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叹道,“希望大家都平安吧!”
  等蒋为民两人吃了饭,黄丽萍和蒋倩直接把碗放在外面,借着雨水就把碗筷都洗了。
  知道外面的情况之后,黄丽萍也把自己早上的打算说了出来。
  “咱们自己在车里做着吃?”
  蒋为民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不赞同。
  自己家跟别人分开倒是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明知道庙里粮食不够还分开吃,就好像自家藏着掖着吃独食一样,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到自家的这辆大车,估计也猜到自家不缺粮食。如果这么做了,蒋为民觉得自己以后就没脸见村里人了。
  黄丽萍看着丈夫不赞同的脸色倒是没有生气,过了半辈子了,她最是知道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总觉得面子比天大,不想被人说一句不好。
  “自己做着吃的又不止咱们一家人,蒋三良家从昨天开始就是自己吃的,蒋爱琴一家子也是,人家都能自己吃,咱们为什么不行?”
  那是人家家里带的东西不方便跟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小面包、方便面、六个核桃、八宝粥纯牛奶什么的,那是正经饭么?
  蒋为民刚想这么说,但话还没出口就被打断了。
  黄丽萍不给丈夫反驳的机会,继续道,“大家临时撤离,带的东西都没有多少。眼看着庙里就要再一次筹集粮食了,这一次有多少人会拿粮食出来还不知道。咱家这次带来的东西是不少,我们也可以拿出来。之前筹集粮食的那两次我也没有小气,但是就咱们这么点儿粮食能养活得了六七百人吗?你也说了,救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我总得给咱们自家打算打算。老蒋,你是一家之主,你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你愿意让孩子们跟你一起饿肚子?”
  心里知道老婆的想法有道理,也都是为了自家好,蒋为民抿了下嘴,反驳的话在嘴边转了两圈终究还是没说出来,低头的时候又正好对上小孙子干净的眼睛,他心里一软,涨起来的火气瞬间消了下去,长长叹了口气。
  “那就按你说的来吧!”他站起身,看向旁边的儿子,“东子,你跟我一起把液化气装上。”
  “哎。”蒋东高声应了,趁着自己老爹看不到的时候,偷偷地冲着自家老娘比了个大拇指。
  等两人下车后,车上的三个女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一家之主难得听了别人的劝,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开心呢!
  在蒋为民和蒋东一起摆弄液化气灶的时候,庙里的师傅和几个村子的村长也开始挨着大殿筹集粮食了。
  之前筹集的食物看着不少,但是跟庙里的人数比起来,根本就不够吃。小河洼和其他村子早早就准备好撤离的村民们还好,之前或多或少还算多准备了一些吃的,但其他村的村民,逃命的时候根本顾不上那么多。
  昨天本还想着等雨小了、水下去就能下山去买,但眼下去外面的路根本就不通,庙里的师傅们也没办法,只能跟村干部们商量着再次筹集粮食。
  但这次,之前慷慨捐赠的几家却没有再继续慷慨解囊了,早上出去的人带来的消息让他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筹集粮食可以,但是也得为自家人考虑。
  于是,这次筹集的粮食,总数还不到昨天的四分之一。
  好多人了解清楚如今的情况都决定不再参与寺庙的大锅饭,同样决定自己做着吃的蒋家混在其中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雨水依旧不停,等中午的时候,蒋为民也把液化气灶在大巴车里安装固定好了。
  黄丽萍从冰柜里拿出七八袋速冻水饺,让儿子去寺庙里取了水,在车里煮了吃。
  而在大巴外面,依旧筹集了粮食的人全都去了寺庙后面的厢房,像蒋家一样不参与的人则都自觉回了车里或者从车里拿了吃食出来,借着庙里烧的热水一起吃。
  一整天,雨都没有停。
  阴云密布的天气让等在大殿里的人情绪越来越差,几个村子的村干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轮流撑着伞出去看外面的情况,和外面联系,询问看救援什么时候能来。
  若是粮食充足留在庙里也就罢了,但这雨水来的突然,没有几户人家家里有囤货的,临时撤离能带的东西也很有限,若是救援再不来,这六七百口人该怎么办?
  第10章 再筹粮食 “电话都打不通。”
  半山腰,蒋红兵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忙音,无奈地叹了口气。
  看着远处奔腾的浑浊河水,还有掩埋在洪水中的再也看不见的村子,心里越来越着急。
  身后跟着来看情况的其他人看他放下了手机,连忙凑上来,眼睛里都是希冀,“红兵,上面怎么说?”
  一起来的其他村的村干部也竖起了耳朵,但得到的回答却注定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一个。
  “电话都打不通。”
  那一双双眼睛里的光芒逐渐暗淡,却依然执拗地问道,“红兵啊,你不是有战友在县里公安局吗?还有个在县政府,都联系不上吗?”
  蒋红兵摇了摇头,“都联系不上,电话不是占线,就是关机,办公室电话也是无人接听,估计都去救灾了。”
  周围的人彻底失望了,心里的恐慌也越来越大。
  “救灾救灾,咱们这儿也有灾啊?为什么没人来救我们?”
  有年轻人口不择言,“别人的命是命,难道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我们村子都被淹了,有家不能回,眼看着东西都没得吃了,为什么不来救我们!”
  蒋红兵看了说话的年轻人一眼,才道。
  “这么混乱的情况,这么大的灾情,肯定是要有个先后的。我们的情况是不好,我也知道大家看到村子被水淹了心里难受,但我们至少还有地方住,不用被雨淋,没有亲人朋友被水冲走,那水也漫不到庙里来。比起别的地方,我们没有受到生命威胁,家里人都在一起,这情况已经要好很多了。”
  蒋红兵环视一周,挨个儿扫过每个人的眼睛。
  “我知道大家看着雨一直不停、粮食见底心里发慌,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放弃希望。我相信天不会绝人之路,我也相信国家不会放弃我们,但在救援人员来之前,首先不能放弃的是我们自己。没人来救我们可以自救,都是有手有脚的老爷们儿,也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别说丧气话。”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不吭声了,只有两个村子的村长依然焦虑。
  “话是这么说,但每个村子两百来口都要吃饭的啊?我们村撤离的急,都没带多少东西,目前已经有人家要断顿了。” 小岗村的村长王志刚道。
  他们村子离河边最远,地势也最高。本来觉得淹不到他们那里,也就都没准备,后来得到消息,撤离的也最晚,村民带的粮食也是最少的。
  “那就继续筹集,有带的少的,总有带的多的,大灾大难的紧要关头,一起度过难关才是要紧。”蒋红兵道,想从口袋里摸一支烟出来,却发现口袋里早就空了。
  “回去再多动员动员,总能筹一些的。”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下山去别的没被淹的村子里筹集粮食。
  寺庙周边的村子虽然不多,但总有没有被淹了的,农村人家里基本都有还没卖出去的小麦和玉米,只要找到磨坊,就再不需要为粮食发愁了。
  但现在的他们却被困在山上下不去了。暴涨的河水绕着寺庙所在的山脚奔腾,几乎把整座山都圈了起来,山脚的几个村子全都被洪水淹没。
  唯一留下的口子通向的却是更险峻的高山,山里的山民大多早就在政府的安排下下山生活了,即使有人还留在山里,也不一定能有足够的粮食。
  至于渡过水去别的村子找粮食?眼下山脚几乎是一片汪洋,里面还翻滚着各种杂物。没有船,即使是村里水性最好的人,也不敢说在这水里能好好的。
  眼下能走的,好像也就只有继续自筹粮食这一条路了。
  “但这雨一直不停,就是有粮食的人家也都不会愿意拿出来的。”洪庄村的村长道,“大家不愿意拿,我们总不能强制。”
  这话一出,周围的好多人脸上的神色都变得莫测起来。
  能被选中当村干部的人,一向都是村子里比较有威信和见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