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作者:
临风见月 更新:2025-10-18 14:38 字数:3161
想着女儿前天说得那个预言,她心里悬悬的,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一起站在一边说话聊天的一个本家的婶子听了却道,“丽萍,你这就说得严重了!你们一家开那么大的车,家里还开了小卖部东西还能不够吃?”
那婶子对黄丽萍的担忧不以为然,“再说这雨下的再大还能一直下?最多两三天就停了,今天都已经是第三天了,就是带的东西再少,咱们互相帮助,总能坚持到雨停。”
蒋倩却没有那么乐观,也不想给别人留下自家是大户的印象。
“我们家的车虽然大,但跟大家一样,带的大多都是家里的贵重家电,吃的倒是真没带多少。家里小卖部就那么大,东西就那么多,本来这个月底就该补货了,撤离之前全村人都来买了东西,我们剩下的也就是几包水饺了,这些来买过东西的乡亲都知道。”
“再说了,即使雨停了,桥上的水下不去,路不通,家不能回,照样找不到吃的东西。更何况,我看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万一我们得在这山上呆上个十天八天的,就咱们带的那点儿东西,不省着点儿,怎么够吃?”
蒋倩并不介意把自家的粮食贡献出来,也乐意跟大家互帮互助,否则昨天也不会跟母亲又是拿姜又是送米送菜,但是这一切都是有限度的。
在情况未明之前,她总要给自家人多留一点保障。
“你说的也是,我活了七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雨。”旁边站着的另一个婆婆听了,倒是很赞同蒋倩的话,“这雨,估计还得再下两天,提前多想着些总是没错的。”
旁边刚说话的婶子听了,也不再说什么,周围听到婆婆说话的人,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蒋倩看到有人听到心里去了,也没继续说什么,和母亲一起回了自家的大巴。
车子里,任茹已经醒了,正在给儿子蒋明辰穿衣服。
黄丽萍看着小孙子身上的秋衣,又从后面的行李包里翻出来一件孩子的毛衣递给任茹。
“外面温度比昨天更低了,你也多穿点儿吧,免得着凉。”
“好。”任茹看了眼外面,接过毛衣,先给儿子重新套上,又给自己加了件外套。
黄丽萍说着,又想起来刚才的事儿,对着儿媳妇叮嘱道。
“你爸跟东子跟人一起出去了,你跟辰辰就别下去了,就在车里呆着吧,一会儿我和倩倩拿个锅去把咱家的饭给端过来,等你爸回来,咱们商量商量,以后咱们就自己在车里吃。”
忽然间做出这么个决定,任茹有点好奇。
“怎么了?妈?”
“没事儿。”黄丽萍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什么。
等到了七点多的时候,后面厨房做好的饭就送来了。
黄丽萍拿着家里的锅去把自家人的饭都盛了回来。
昨天各家筹集的新鲜蔬菜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今天早上能吃的也不过是些好保存的面粉和干菜。
厨房的师傅们翻遍了犄角旮旯,从柜子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些庙会的时候剩下的调味料,于是早上就做出了这锅胡辣汤。
除了这锅胡辣汤以外,每个人还有一个小馒头,或者一小碗面条。
虽然每个馒头都不大,但六七百个馒头加起来,蒋倩估计寺庙后厨的面粉已经被用的差不多了。
倒是那只老母鸡,精神头好了些,早上据说还下了一个蛋,因此才逃过了被杀的命运。
蒋倩有心想提醒大家一下,别把粮食消耗的那么快,即使三五天之后雨能停,也不代表洪灾就这么过去了,后续道路不通或者救援跟不上,情况会比现在还要糟糕。
但看着眼前已经算是压缩过的分量之后的饭菜,每个人吃完也不过混个半饱,她根本开不了口。
蒋倩叹了口气。
罢了。
若是到时候真的不够吃,预言里的末世也没来,他们家带的食物倒是够村里人坚持一段时间的。
第9章 求援 “若是救援再不来,这六七百口人……
胡辣汤就是要趁热才好喝,蒋为民和蒋东还没有回来,车里的一家四口也没有干等着,把两人的分量剩下来之后就直接开吃了。
等他们吃完,出去的几辆车正好回来。
十几个人穿着雨衣打着伞从车上下来,黄丽萍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连忙拉开窗户喊两人回来。
“东子,这儿!”
看到周围经过的人全都往这边看过来,黄丽萍又道,“你俩的饭我给你们盛回来了,其他人也赶紧去吧,估计大殿里还有不少,正好趁着热乎吃。”
蒋为民和蒋东听到声音,和周围一同出去的人打了个招呼,就往自家大巴这边走来。
长时间的大雨,即使寺庙地势很高,门前的广场上也少不了积水。昨天的积水还是只能没过鞋底,今天就已经没过脚腕了。
蒋为民和蒋东站在上客区,脱下身上的雨衣抖掉雨水挂在门口的扶手上,才上了车。
蒋倩早已经把两人的饭都给盛好了。
“你们来的正好,还是温热的,要不要再加热一下?”
蒋为民接过,摇了摇头,“不用了,加热太麻烦了。”
他们虽然带了家里的液化气罐和炉灶,但是都还跟行李堆在一起,要摆出来安装还是挺麻烦的。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蒋东咬了一口馒头,“不怎么样,咱们村除了地势最高的那十几家全都被淹了,其余的除了有二楼的人家,几乎整个房子都给泡在了水里。回村的桥连桥面都看不见了,那小河里的水至少比平时高出了五米深。其他村的情况跟咱们村也差不多。”
“怎么会这样?”黄丽萍喃喃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呀?”
“回家?”蒋为民摇了摇头,“别说现在没有路可以回去,就是有路,想回家也得等水下去,毕竟咱家的房子还泡在水里呢!”
“那救援呢?”任茹抱着孩子问道,“救援什么时候来?总不会让咱们就这么一直在庙里呆着吧?我昨天听好多人家说撤离的时候就没带多少东西,现在庙里没粮食,村里回不去,要是没有救援,没有物资,这么多人在这儿,可坚持不了多久!”
“那谁知道呢?”蒋东咕噜咕噜把汤喝完,叹道,“红兵叔倒是给镇上打了电话,也联系了消防队,但是对方听了咱们的情况,只说是登记下来了,让咱们等着,会尽快派人给咱们送物资……估计有得等了。听说滨河那边情况非常严重,即使有救援力量,肯定也是要先紧着那边来。”
蒋东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着任茹道,“我今天出去的时候发现外面还有信号,就给咱爸妈打了个电话,他们在姐姐家都很好,让你放心,好好照顾自己和辰辰。”
“真的?”
任茹听到父母的消息,又惊又喜,后悔自己怎么没早点起来,也能跟着去,“他们怎么样?都还好吗?”
“咱妈说都还好,小区里虽然积水了,但是没有那么严重。目前只有一楼的住户家里进了水,已经被转移走了,其他人都还是在家里。还说幸亏我俩提前买了好多东西,家里吃的喝的都有,比邻居们还要趟着水出去买东西好多了。虽然断了电,但提前听你的准备了充电宝,倒也能跟外界联系。就是一直打不通咱俩的电话,看着网上的消息有点担心。”
“是吗?”听着亲人都没什么事儿,任茹激动的差点落下泪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爸妈还说什么了吗?”
“说了,爸妈打听咱们的情况,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就说咱们都提前撤离了,目前在政府的安置点,安全的很。”
“这么说好,这么说好。”
任茹赞同丈夫的做法,她也不想让父母担心。
现在他们的情况虽然不如在安置点稳定,但是因为提前准备的东西,也有吃有喝,比起绝大多数人都要好很多了,没必要让亲人担心。
看着妻子眉眼间的担忧与失落,蒋东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咱爸咱妈咱姐一家都好着呢,你要是不放心,一会儿我陪着你出去打个电话,让你亲自问。”
任茹想了想,却摇了摇头,“还是算了,知道他们都好好的就行了,他们小区已经断了电,就那手机和充电宝的那点儿电量,还不知道能支持到什么时候呢,与其跟我通电话,不如把这通话的机会留到危急关头,真要有个什么意外,打当地的救援电话可比打给我有用多了。”
她说着,视线看向家里其他人,不好意思道,“说起这个,这些还得是多亏咱爸妈和咱姐提醒,要不是……我妈他们不可能现在还过的那么舒服。”
任茹想到自己心里之前的埋怨,心里感激和歉意交织。
“那也是你们听进去了,”黄丽萍却不在意道,“要是不听,我们和倩倩说得再多都没办法,你不怪我们多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