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作者:
陶南烛 更新:2025-10-18 14:43 字数:3150
这一记正手抽杀又快又准,带着强烈的上旋,落地后急速向外弹出。
宋远舟急忙向右飞身扑救,球拍竭力伸出,却仍慢了半拍,只能眼看着球砸在边线内,弹出老远。
他撑着膝盖站起身,无奈地笑着摇头:“乐迎,你这正手抽杀也太狠了吧?友谊赛而已,让让我不行吗?”
陶乐迎扬了扬下巴,脸上带着一丝小得意:“让你了啊,刚才那球我已经收着力了。”
宋远舟: ……行吧……
差距小会嫉妒,差距大只有钦佩了。
作为业余爱好者的宋远舟陪着陶乐迎打了十几个回合后,主动申请“休战”,转身去旁边小卖部买水。
等他拿着两瓶水回来时,远远看见一个穿着灰色运动装的中年男人正和陶乐迎说着什么,两人简短交谈了几句,男人便点点头离开了。
宋远舟不由得加快脚步走上前,自然地拧开一瓶水的瓶盖,又稍稍回拧一些,随后递给陶乐迎,望向那人离开的方向,问道:“刚才那是谁?好像没见过。”
陶乐迎接过水,回道:“不认识,挺奇怪的一个人,上来就问我几岁了,在哪个学校读书。”
“你说了?”宋远舟微微蹙眉。
陶乐迎狡黠道:“随便编了个年纪和校名搪塞过去了。”
她仰头喝了一大口水,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突然从她身后炸了出来:“陶!乐!迎!”
“噗——”陶乐迎吓得一口水全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
她惊慌地回头,只见张教练黑着一张脸,大步走过来:“我不是让你这周末好好休息,不准加练吗?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你的身体还要不要了?”
陶乐迎心虚地缩了缩脖子,没敢接话。
张教练看着眼前的爱徒,真是百感交集:碰上偷懒耍滑的学生他发愁,可碰上这种训练起来不要命的,他更是愁上加愁!
好在随后几天,陶乐迎的训练状态持续提升,她和陈晓的双打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两人的轮转、补位行云流水,往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
陶乐迎的单打技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她的进攻更加犀利多变,防守更加稳健扎实,尤其是在多拍相持中,她会更耐心地寻找机会。
省匹克球锦标赛的日子在期待中如期而至。巨大的综合性体育馆内人声鼎沸,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才俊们身着各色队服,个个眼神锐利,摩拳擦掌。
首先进行的是双打比赛。
陶乐迎和陈晓一路过关斩将,连胜强敌,最终杀入决赛,与来自东吴体校的强劲组合,孙佳和王萌,争夺冠军。
哨声一响,孙佳就干脆利落地把球抛向空中,一记势大力沉、角度刁钻的发球直扑陈晓的反手内角。
陈晓赶紧侧身扑救,球拍勉强碰到球,却没能控制好力度与角度,回出一个又高又慢的“菜球”。
网前的王萌早已伺机而动,见状毫不留情,迎上前一记干净利落的截击,将球狠狠砸向陈晓脚边的空档。
陈晓再想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球二次落地。
“一比零!”裁判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场馆。
观众席上响起一阵惊叹:“孙佳的发球也太凶了!”
张教练坐在场边,焦躁地扣着手指,面色凝重。
他赛前研究过东吴的这对组合,深知她们极其擅长“发接发快攻”体系,却没想到对方一开局就如此强势地施加压力。
接下来的几分钟,几乎成了东吴队的进攻演练。
孙佳的发球变幻莫测,时而压制反手,时而偷袭正手。
王萌的网前防守密不透风,只要陶陈二人的回球质量稍有不佳,露出一丝缝隙,她便能迅速上前施压,打出致命一击。
连续失分下,陈晓明显开始慌乱,击球时手腕发紧,几次出现非受迫性失误,脚步也变得凌乱,本该由她守护的右半场区域屡现漏洞。
“八比一!”当裁判报出这个比分时,陈晓手中的球拍几乎脱手。
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眼神里满是慌乱,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场间休息的三十秒,陶乐迎一把拉住呼吸还未平复的陈晓,快速退到场地边缘。
“别慌!稳住!”陶乐迎语速极快,“她们就靠发球和前三板的抢攻,然后快速上网压迫。我们不能让她们舒服地站在非截击区边上打截击。”
“接下来,我们所有的回球,无论是接发球还是相持,都尽量把落点打深,瞄准底线,把她们压在后场,让她们起高球,别给她们直接上网截击的机会。”
她进一步细化战术,凑近陈晓低声道:“可以趁机用平抽打向她们两人之间的中场过渡区。那个位置会让她们犹豫,逼她们后退处理低平球。只要她们后退一步,网前的优势就没了。”
她紧盯着陈晓的眼睛:“只要看到她们任何一个人有向前冲、想要抢占网前的意图,别犹豫,尽可能地挑一个又高又深的后场高吊球,把场上的空间拉开,创造出进攻机会。”
陈晓看着陶乐迎冷静而充满战意的眼睛,听着她条理清晰的战术布置,原本因为连续失分而怦怦直跳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重新攥紧了手中的球拍,深吸一口气,应道:“明白!”
站在场边的张教练,看到陶乐迎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迅速抓住问题本质,并向队友清晰地布置了针对性战术,他原本因局势不利而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了一些。
看台上,那位曾与陶乐迎交谈的灰衣男子也正默默关注着场上的局势变化,他拿起水瓶喝了一口水,眼中流露出几分期待。
接下来的比赛,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陶乐迎和陈晓坚决执行新战术:接发球不再追求角度,而是追求深度和速度,有效地压制了对手的起步。
当陶乐迎几次用快速的平抽精准地攻击对方中场结合部时,对手果然出现了犹豫和站位混乱。
陈晓看准时机果断挑出的后场高吊球,成功地破坏了对方的进攻阵型。
比赛节奏,逐渐由陶乐迎和陈晓接管。
无论对面打过来多么刁钻的球,两人总能凭借出色的预判和灵活的步法移动到位,稳稳地将球回击过网。
突然,孙佳打出了一记大角度的斜线吊球,球贴着边线飞行,眼看就要二次落地得分。
陶乐迎左脚猛地蹬地,身体大幅度侧向滑步,在几乎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右手球拍从一个极低的位置由下向上一记切削,硬生生把球切削过渡回对方的后场深处。
“哇——!”观众席上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叹声,许多人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用力挥舞着加油棒:“这都能救回来?!”
尽管陶乐迎和陈晓凭借顽强的斗志和及时的战术调整奋力追分,但因开局分差过大,第一局最终还是被经验老道的孙佳和王萌拿下。
然而,东吴队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对组合的难缠与韧性。第二局一开始,她们似乎因急于结束战斗而显得有些急躁,自身失误开始增多。
陶乐迎和陈晓敏锐地抓住机会,稳扎稳打,很快以较大的比分优势扳回一城,将比赛拖入决胜的第三局。
经过局间调整,孙佳和王萌又重整了旗鼓,找回了第一局的冷静和凶狠。
她们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重新拾起发接发抢攻和网前压迫的看家本领。
比分激烈交错上升,从一比一平一直鏖战到五比五平,又到十比十平,谁也不肯轻易让出领先优势。
张教练站在场边,双手抱胸,眉头紧锁,每一个回合都让他心跳加速。对方果然还是经验老道,在决胜局体能和意志的比拼中毫不手软。
比分牌上的数字变成了十九比十九。
发球权再次落入东吴队的孙佳手中。
她站在底线,深吸了好几口气,试图平复剧烈的心跳,也试图打乱陶乐迎接发球的节奏。
她放弃了大力发球,选择了一个又高又飘的月亮球,意图利用球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增加接发难度,并为自己的队友创造上网时间。
陶乐迎没有被对方的节奏带偏,迅速后撤两步,耐心地等球下落到合适的击球点,然后用一记扎实的底线深球回敬过去,直轰对方底线死角,坚决贯彻“以深破网”的战术,遏制对手上网。
王萌在底线稳稳接住这记深球,回了一记同样深远的对角线抽球,拉开了多拍相持的序幕。
双方你来我往,球速极快,都在寻找给予对手致命一击的机会。
突然,孙佳在相持中捕捉到一个略微偏高的机会球,她迅速侧身,发力打出一记快速的平抽,球直扑陶乐迎与陈晓站位的中间结合部。
电光火石间,陶乐迎和陈晓几乎同时喊出“我的!”
最终,凭借更出色的启动速度和更靠前的站位,陶乐迎抢先侧身,用反手勉强将球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