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者:刘三叔      更新:2025-10-20 15:48      字数:3247
  车明明见刘铮亮这又要亲自上阵,忙问:“刘大夫,这个病人你不送神经外科?”
  陈俊南在旁边忙说:“神外那个老李头都多大岁数了,看门诊还行,手术肯定上不了了,剩下的都是本科毕业两三年的小孩,给他们手术他们也不敢下刀。就这样了,你让护士给院长打个电话,咱们急诊先来了。刘铮亮这是又来瘾了,这就是书念多了缺心眼,不摸手术刀浑身难受。”
  陈俊南懂刘铮亮,离开和平医院这几个月让他一度对人生失去了热情。他一个医生不能治病,就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所以这会儿有机会了,一个小医院,各科室良莠不齐,优秀人才外流,专科医生老的老小的小,让刘铮亮这个干介入的神经外科医生有了拓展能力的机会。他倒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单纯是为了过瘾。
  刘铮亮让车明明和陈俊南推着病床去做ct,他自己这边准备手术。
  车明明见患者还有些清醒,一边推车一边就问:“你这伤怎么弄的?”
  这个三十三岁的女人说:“我老爷们儿拿棍子打的。”
  车明明听到这话就来气,往走廊看了看,走廊上就只有女人的爹妈在,她就对陈俊南说:“妈的,他要敢来我就削他。”
  陈俊南附和着说:“是,哪能下手这么狠。”
  车明明眼睛瞪得溜圆:“不狠也不行,就他妈不能打老婆。”
  刘铮亮走出来对女人的父母说:“你们家孩子这个伤,非常严重,从ct上看,头顶部有凹陷骨折,凹陷了两厘米不止。肯定得手术了,你们赶紧去交钱办住院。”
  家属问:“大夫,我闺女有生命危险没?非得手术吗?能死不?”
  刘铮亮说:“不手术肯定死。”
  家属又问:“手术了有啥后遗症没?”
  车明明抢过话来说:“那要看创伤情况,有的手术完容易癫痫,脑细胞受损了,就是抽疯。你俩别问长问短了,赶紧交钱,咱们好手术。”
  家属问:“那得交多少钱?”
  刘铮亮说:“三万块钱左右吧。”
  家属对老伴说:“那咋那么多钱?这进了医院哪,就准备挨宰。”
  车明明不耐烦,说:“三千块钱手术费,这钱是你给医院的,医院再分几百块钱给我们医生护士,是劳务费。但是你得准备用药手术耗材,可能还要脑脊液引流监护系统至少两万块钱,可能还要用到人造颅骨好几万块钱,你看咱们大夫干活就值三千块钱,剩下的都不是我们吃到嘴的,都是耗材仪器费用。赶紧交钱办住院去吧,别耽误了。”
  陈俊南在旁边埋怨车明明:“人家多问两句你也别那么没素质,怎么还炸毛了?”
  车明明回答:“我就是看不上,问那话问的,还非得手术吗?一瞅就是不心疼自己闺女,找了个混蛋女婿,这时候还心疼钱,还说我们宰他,真要宰他,就不治了,直接交给艾三他闺女,那一单生意好几万,花钱买纸钱,啥买卖比那买卖好?”
  老两口交完第一笔手术费用三万块钱,刘铮亮的手术开始了。神经外科几个小年轻也都凑了过来,消毒完就在旁边看着。二院神经外科自从上次刘铮亮救活了一个深度昏迷脑疝的女孩,都开始对刘铮亮另眼相看,以前以为这就是不知道哪个领导安排过来混日子的,或者是在北京混不下去的书呆子,现在通过案例,已经对刘铮亮再认识了。
  刘铮亮看着ct图像,对陈俊南也对旁边所有的医生说:“虽然是一棍子打的,一侧可以看到外伤,但是患者倒地后短暂昏迷,另一侧头着地。现在是左颞下部凹陷骨折,中线位移,对侧有硬膜下血肿。先不管那么多,单侧清创,去大骨瓣减压。”
  陈俊南用庆大霉素溶液和双氧水冲洗创口,给创口消毒,一边消毒一边说:“这么大的凹陷,至少得拆掉13厘米的大骨瓣,这是用棒球棍打老婆吗?这还是人吗?”
  刘铮亮拿着清洗管用生理盐水不停冲洗陈俊南清理过的创口,一边说:“好好工作,别带情绪。”
  车明明站在旁边问:“如果对侧有硬膜外血肿的话,另一边也要去大骨瓣,是吗?”
  刘铮亮没停下手里的活,回答:“是。”
  车明明说:“脑袋少了一大截,这姑娘以后可怎么生活呀?要不咱们开小一点,用颅内压监测,只要颅内压不高,咱们尽量少去一点骨瓣,要不多不好看啊。你看看这姑娘多漂亮啊,这脑袋少了一大块,以后怎么见人,还活不活了?”
  刘铮亮说:“这事你说了算数吗?”
  说着,刘铮亮抬起头看着手术室里站着的车明明,车明明没答应也没点头。
  刘铮亮喊一声:“头皮夹。”
  车明明马上递过来头皮夹,刘铮亮早就用手术刀切开了患者的头皮,用头皮夹把头皮夹紧,不让它出血,就像订书器一样夹住切开的头皮。
  刘铮亮接着说:“深度冲洗,庆大霉素仔细分层清洗。”
  剥离骨膜,终于露出了颅骨,刘铮亮让车明明还有其他医生看:“这种粉碎程度,必须要去除大骨瓣。意大利有个医生三年前做过一个统计,去骨瓣手术的面积大小,要参考中线偏移程度,术前ct提示中线偏移大于5毫米,就必须要扩大去骨瓣面积。当年我在和平医院的时候还不信,觉得这肯定又是哪个欧洲江湖骗子脑洞出来的研究成果,统计数据肯定样本少,没有什么科学参考性,估计就是神经外科大夫给自己手术方便找理由。我师父跟我说,咱们神经外科就是裱糊匠,围着颅脑不敢碰,碰哪都容易出事,我们就拆个天窗,修个水管,铺个瓦片,所以参考标准也单一,ct就看这个中线位置,解决方案就是放脑脊液解压,要不就是开骨瓣解压,去血肿,解决方案就那么几个。今天这种情况,就不用考虑患者以后怎么生活了,先大幅度降低她预后死亡率。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陈俊南点点头,帮着按住患者的头,刘铮亮拿起颅钻开始钻孔。
  骨瓣取下,陈俊南负责清洗硬膜下血肿,又准备下颅内压监护探头。刘铮亮问陈俊南:“患者中线位移快10毫米了,有没有把握?”
  陈俊南说:“我没有把握你有吗?”
  刘铮亮说:“我也没有。”
  陈俊南说:“你看看,你也有短板吧。放心吧,这个我是老手,小地方医院有小地方的好处,这种打下手的活儿,早就练出来了。”
  刘铮亮之前早就给探头预留出了钻孔,让陈俊南用穿刺针刺入。
  陈俊南这才反应过来:“不是在腰椎穿刺就行了吗?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不是一样吗?”
  刘铮亮说:“患者这种情况,你用腰穿测出来的颅内压不准。而且,腰穿容易引起脑脊液外流,颅内本来就高压,你腰穿直接放脑脊液,压力差一下子那么大,不得把脑组织挤出来,直接就脑疝了。”
  陈俊南摇摇头,指着ct照片说:“这中线都偏成这样了,这姑娘脑袋里三居室都打出多少个隔断间了,都成群租房了,我上哪找脑室去?”
  刘铮亮说:“那也得你来,咱们这里就你做过脑室穿刺。我只见我师父操作过,从来没亲手做过,就当赶鸭子上架,这里就你做过,只能你来。”
  探头先调零,颅内压监护器icp显示为零,套管上穿刺针。
  陈俊南战战兢兢,一厘米,两厘米,三厘米……陈阿男感受到穿刺针受到了阻碍,稍一使劲,穿过了脑室壁,阻力突然减小,针头已经插进去六厘米,正常情况下五厘米即可到顶。陈俊南已经满头大汗,时间仿佛都停止了,在那一瞬间陈俊南一度怀疑自己学了这么多年,在手术室看了那么多年,自己操刀手术了那么多年,好像什么都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他就从来没拿自己的前途赌过,这一次,他刚插进去的时候还在犹豫不决,下针的角度还拿捏不准,可等到最后一厘米的时候,他既坚定,又怀疑。一直到刘铮亮说可以缝扎了,脑脊液流出了,陈俊南一口大气才喘了出来。
  刘铮亮在一旁提醒他,蝶衣缝合器固定,连接器连接,安装防护帽。
  陈俊南对这些收尾工作有些手生,毕竟在医院混这么多年,主要工作早就变成给上级医院的飞刀医生保媒拉纤了,都多少年没进过手术室了,手生也正常。刘铮亮一看他迟疑,马上过来操作。
  颅内压监护数据可以测出了。
  车明明拍了拍陈俊南的肩膀:“可以啊,一下就能穿刺成功。”
  陈俊南苦笑着说:“我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遇到这么复杂的情况,你看看ct,太吓人了。稍微偏一点,官司就上身了。”
  刘铮亮看到了监控数据,果然颅内压还是很高,看来双侧大骨瓣去除已经是必然,不用再讨论要不要管患者的外貌了,保命要紧。
  刘铮亮一直在处理血肿,亲自处理两侧大骨瓣都去除,血肿清除之后,手术也就结束了,陈俊南下的穿刺针还要留着,用来术后用药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