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
刘三叔 更新:2025-10-20 15:48 字数:3277
签离婚协议之前,崔佳老爷们儿还问:“你考虑清楚了吗?”
崔佳点头说:“我考虑清楚了,咱俩别这么过下去了,我也不要什么赔偿,我也会申请轻判,跟法院说谅解你了。但是咱俩真的别相互耽误了,你需要一个能过日子的好女人,我想出去好好闯闯,我憋坏了。可能我就是个光能动嘴的,可我也是爹生妈养的利利索索的一个人,我得试试,试试能不能出点儿响动。”
崔佳她老爷们儿哭着离开病房,本来车明明还想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凶神恶煞,看了半天发现这俩人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崔佳高挑漂亮,一条大长腿蹲在马扎上给人擦鞋,别的男的眼睛都不好意思往下看,刘海点缀在额头,她没手术之前,是个多好看的女人啊。
车明明问崔佳:“你爱过他吗?”
崔佳也不隐瞒:“爱啥呀,年轻时候不就觉得他带劲嘛,小伙儿混社会的,不像别人灰头土脸上班下班苦哈哈,多有面。你要混社会吧,你就混个八面威风,我就当大嫂我也心甘情愿。结果混了这么多年,混成了老癞子,啥能耐没有,靠一张嘴就装流氓。我都后悔死了。”
半个月以后,崔佳出院了,她们家没钱买钛合金的人造颅骨。刘铮亮说:“你要是不用人造颅骨,起码得买一个外骨骼头套。”
崔佳说没钱。
刘铮亮说:“那你起码得准备一个头套外面套个头盔吧。”
崔佳说:“摩托车头盔行吗?”
刘铮亮说:“咱能不能不这么对付啊?不过摩托车头盔也行。可是你在家里万一磕碰到柜角墙角的,别人顶多捂着脑袋疼一会儿,你这很容易就过去了。”
崔佳戴着摩托车头盔走了,车明明看着她们一家人的背影,对陈俊南说:“你说我怎么就对她可怜不起来呢?”
陈俊南沉默了一会儿,整出来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刘铮亮把她们送走后,还要按照习惯,每周例行去张娇那看看。张娇已经可以坐起来吃饭了,张德旭不在,孩子她妈窦丽萍在旁边伺候着,龙须挂面煮鸡蛋,用勺子捣碎了往嘴里送。小姑娘见到刘铮亮,主动打招呼。那语速和声音一看就是很难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大脑仿佛不能顺畅控制舌头和声带,就像超负荷运行的内存条,又像鬼畜视频,一字一顿。那个阳光活泼的小女孩从此以后再也不见了,她后半生都会以此时此地为起点,重新出发。磕磕巴巴的几句话,刘铮亮却应接不暇,顾左右而言他。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治好一个危重病人,但是这个病人虽然醒过来了,虽然可以吃饭了,却不是活蹦乱跳的,让病人家属有热情送一面锦旗,上书妙手回春。刘铮亮多想像他师父们一样,见到一个个病人健健康康回来感谢,那是一种虚荣心,更是一种荣誉感,当大夫的,就喜欢这种成就感。以后她能恢复成什么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12章
抚顺比较适合老年人生活,爬山采榛子,就着水边钓鱼。年轻人的休闲生活就相对简单,以前晚上还有喝酒唱歌到深夜的地方。最近几年年轻人走了不少,留在家里的老的老小的小,步行街晚上八点以后人就少多了。
留下来的人文化水平高的已经不多了。
就好比刘铮亮接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蛮不讲理的人:“你别跟我讲这些科学知识哦,我没念过多少书,我也不懂那么多道理,不像你们文化人,拿着手术刀吃人不吐骨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评书里不都这么说么?人家单田芳都这么说过。所以你别跟我扯那些没有用的,扯那些干啥,你就告诉我,我爸这病,花多少钱能治好,给个痛快话,捋明明白白的。”
刘铮亮还是客客气气:“那你稍等我一会儿,我给你上网查查文献,看看你爸这个病的治愈率统计。”
那哥们儿当然很不满意:“你给我看什么?治愈率?”
刘铮亮回答:“对,就是一百个病人里,有多少个能治好,有统计。”
那哥们儿愤怒了,吼道:“你当是养鸡场孵化鸡蛋呢啊?出壳率呗?你是不是欠收拾?”
刘铮亮回答说:“你爸这毛病全抚顺可能就我有可能试试,要不你就送沈阳,要不你就等我查完资料告诉你。你要把我收拾了,你看看后面,这急诊有六七个病人等着救命呢。你打我,我们科室大夫肯定都过来帮我,到时候病人救不上了,这么多家属能饶得了你吗?”
他说完这话,急诊室大厅里二十几个患者家属目光都投向这边,几个小伙子甚至往前走了几步,准备上手见义勇为了。正直的人不需要前簇后拥,坐在那就是千军万马。
刘铮亮没脾气,说这话的时候头都不抬写病历,他所有的刚烈都在手术台上施展出来了。他这种人自己就没什么温度,却总想着让别人捂热乎他。龙院长在食堂闲聊的时候还跟他说:“我呢,行政出身,医学院本科一毕业,就到了医政处。小伙子你也懂,跟领导打交道打多了,脸熟,到提拔的时候肯定近水楼台先得月。肚子里多少墨水,我心里有谱。你看你们主治医生问我治疗意见,我提过啥意见?我就有帮你们扛雷的觉悟就行了。谁来挑事,谁欺负我们大夫,我出去站台,我找人,抚顺这地面谁我不熟?但是我只会写写稿子,笔杆子行,写点儿什么《临床医生的奖励制度》《医保超额后急诊病例的财务流程优化》,我在医院这三十多年,医术没啥长进,做买卖一把好手。这样长期看,对医院是没好处的。不过院长这位置我喜欢啊,有面子啊,你让我辞职让贤这肯定做不到,谁提我收拾谁。当然,以后这医院啊,还是得懂业务的人来干院长。领导不懂业务,或者知识储备落后于业务现状,他就不能理解医生的困难。我也夸自己两句,我有一点好,我从来不会不懂装懂。所以你们放心干,编制啥的我尽快安排,不用你们催,我自己就知道着急。”
陈俊南等院长吃完走了,在旁边就对刘铮亮小声说:“看见没,老龙头对你相当满意。”
旁边一起吃饭的急诊科赵主任说:“人啊,贵在有自知之明。咱们龙院长在学术上跟大医院的院长比不了,他知道,所以临床的事,他从来不瞎指挥。你俩就踏踏实实在这干,我估计再过一年,咱们医院就得被盛京医院收编了,到时候沈阳那边肯定派高学历的医生来。到时候那帮小兔崽子肯定欺负咱们这帮人,一瞅咱们一个个都是什么沈阳药科、锦州医学院本科毕业的,还是抚顺小医院坐诊那么多年的,那鼻子不得长到脑瓜顶上去呀?到时候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给我们提气。咱抚顺人也有自己的博士,也有自己的好大夫,让他们来了也得跪着,老老实实的。”
刘铮亮谦虚地说:“咱们这行,哪能看学历呢?我导师就是最后一届北大医学院本科毕业,咱们这行,就算念到博士,不就也只是一个入门的嘛,手术在旁边看着、打个下手的人。现在是教育规模上来了,大城市大医院开始提要求了,外行人不懂而已。”
车明明回复道:“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多念那么多书,你是跟着导师学东西,咱们本科毕业的很多知识只能从临床学。俺们学得术多,你们学得道多。就比如上个月,那个心衰的老太太,你不说要给她紧急补钾,我就想不起来。课本里都学了,可是病征一复杂多样,掺杂其他疾病特性,干了六七年临床的大夫还是分辨不出来。这时候,还是得跨学科、见识多的人行。”
陈俊南说:“这就像国防大学毕业的和士官学校毕业的比打靶,国防大学毕业生未必就能赢。但你要说战场协调和多兵种指挥,那还是国防大学的有经验,人家上学学过。打靶可以慢慢练,指挥能力的培养,那肯定需要更长时间。”
几个人正吃饭,这时车明明的电话响起,又来新病人了。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从救护车上被抬下来的时候哼哼唧唧,话也说不清楚,声音沙哑着说太热了。
陈俊南看看天气,心说抚顺三月份最高气温才十度,不热啊。
车明明就问:“什么毛病啊?”
急救护士说:“刚才在家晕厥了,在救护车上醒的。”
刘铮亮问随车的家属:“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患者家属是他媳妇,摇摇头说没有。
先拍片吧。
拍完片,刘铮亮一边用听诊器检查,一边观察患者的皮肤和面部,突然他的注意力停留在了患者的手上。一根根手指跟香蕉一样粗,指尖粗壮。刘铮亮又仔细听了听听诊器,重点听心肺。同时要求给病人抽血,血常规和各器官功能检测全都过滤一遍。
刘铮亮放下听诊器,转头对患者家属说:“目前看精神状态看不出什么,但是我建议你马上去内科挂号,心肺有些问题。我怀疑——”
患者家属一个凝视摇头的动作让刘铮亮没再说下去。刘铮亮让陈俊南继续检查,走出急诊室,示意患者家属跟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