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者:
刘三叔 更新:2025-10-20 15:48 字数:3443
刘铮亮小声对她说:“你爱人刚才下车的时候就说热,我听他肺部声音有问题,而且他手指是杵状指,这是慢性心肺疾病的征兆,你最好马上挂号去呼吸内科。我甚至怀疑,刚才他晕厥,都有可能是因为这个病波及神经了。赶紧查查血氧,别耽误了。”
患者家属叫苏静,小声对刘铮亮说:“大夫,我爷们儿是肺癌晚期,全家就他不知道,我们都知道了。我们都跟他说是矽肺,说是他在铝厂高炉边吸进去的污染物太多了。我们之前一直都是按矽肺治的。全身骨头也都变形了,动弹不了了。铝厂干时间长了都有这毛病。”
刘铮亮沉默了一会儿,说:“目前看病人胸腔积液不少,缺氧导致的呼吸急促,心脏也开始有心衰征兆。但是如果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肺癌引起的,我能做的事情也没多少,也就抽一下胸水。”
这时血常规结果和片子都出来了。刘铮亮看着化验单对家属说:“你看,他的脑钠肽bnp很高,都2900了,再结合胸片,基本上可以确定心力衰竭。因为是癌症引起的,你老公这胸水抽了还有,可抽一次人的身体就虚弱一次,这话我得给你说清楚。”
苏静说:“我知道,能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刘铮亮刚想同意,陈俊南拦下他说:“大姐,你老公现在这个情况,抽水会挺危险,我建议啊,你把他转院到沈阳,送到icu,让重症那边来操作,更安全。我们是急诊,不是呼吸也不是肿瘤科,这块业务不熟悉,这是实话。”
苏静没听懂,一脸茫然问:“那icu是不是花钱就多了?”
陈俊南说:“那边更安全也更专业,当然就贵些,一天一万多块钱,全封闭管理,杜绝感染,对患者来说非常安全。你看我们这急诊做抽水,各种意外情况太多了,万一产生重度感染,我们责任就太大了。”
苏静已经带着哭腔,说:“哪儿有那么多钱买命啊。”
刘铮亮问:“那咱们就按矽肺,先住院再说,根据情况再确定什么方案。”
苏静面带绝望地说:“不行。最近感冒发烧得肺炎的人多,呼吸内科早就住满了。平时不忙的时候吧,俺们进去住院,人家也理解,也让俺们住院,住差不多了就撵我们走。人家也有道理,俺们不是这个病,总去人家病房耗着,占着人家科室医保账单上的钱,这么把公家的医保钱花完了,真有病来住院的人咋办,人家该没有钱治病了。这回呼吸科不让我们进了,我就想了这个主意,大夫,你就让我们住急诊病房也行。”
刘铮亮试探着问:“肿瘤科病房不能去?”
苏静急忙摇摇头说:“不能去,不能去,我老爷们儿眼瞅着就这一个月的事了,别临了给吓个够呛。大夫,你就给他一个心理安慰,让他觉得有人管他,家里人都惦记他,没把他当累赘,就行了。”
刘铮亮把车明明叫过来,问:“咱们科病房医保配额还够吗?”
车明明问:“啥事?”
刘铮亮把这个情况跟车明明说了,车明明说:“这事你得跟赵主任商量,这事说小就小,说大就大。”
刘铮亮说:“这算大事吗?”
车明明说:“你不知道前段时间望花中心医院骗保吗?八百多人在医院挂床倒药,刚判完,进去几十个人。你在外地刚回来不知道,老多小医院都玩这个,随便一个小医院一年就能套二百多万,十几个医院一起玩,一下子把抚顺医保都给整崩溃了,去年有几个月咱们医院都不接医保住院的,只接自费的,医保没钱了。现在管的老严了,是啥病就住什么科室,不允许挂床。”
刘铮亮点点头,对家属说:“你这个情况我们都理解,你看能不能自费?就一个床钱,一天七十块钱,住一个礼拜。我给你们开点药,打点针,六七百块钱就能下来了。我给你通融一下,神经外科我有熟人,他们大夫欠我人情呢,你们去那住院。你爱人这个身体情况,别的科室病房病人情况也复杂,神经外科人少,也清净。”
患者家属当然同意,千恩万谢。
回到诊室,刘铮亮接着给患者演戏,说:“你爱人这个胸腔积液很多,肯定影响呼吸,我估计是肺水肿,需要长期休养,千万别生气啊,一生气就伤肺。”
家属频频点头,眼角里闪出泪光。
随后,刘铮亮就给安排到张德旭他闺女的病房,插进来一个床位。苏静看着自己爷们儿呼吸越发困难,就又去央求刘铮亮。
苏静说:“刘大夫,要不我砸锅卖铁,让他进icu吧,能舒服几天是几天。”
这句话既是咨询,也是重大疾病下家属摆脱道德审判的一种技巧。这种技巧看似聪明,但是医生天天遇到,也就无所谓了,既然她不想当被告,总要有人当。
刘铮亮说:“他这个情况进了icu只能人财两空,犯不上,进去了也就是上呼吸机,血氧上不去,再给他插管,病人也遭罪。再说,就算插管了,你们家能扛几天,第十天再插着管出icu?到时候更遭罪。卖房卖地扛几天人送走了,你以后住哪儿,吃啥喝啥?我们现在就提高他生存质量就行了。”
病人进了病房,刘铮亮给抽了胸水,给开了点止咳药,就安排到住院部了。临走的时候他对苏静说:“我看他目前这个情况,平躺肯定是睡不着觉了,给垫点枕头,让他压力没那么大,后背有点坡度,也就不会特别难受。”
苏静她爷们儿四十秒就咳嗽一次,时间极准,咳嗽完一口痰吐出来又在那往外倒痰。他喉咙口就像大庆的油田汩汩往外冒源源不断的宝藏,一卷手纸最多撑一天。张娇毕竟是年轻人,咳嗽声影响不到她,依然睡得很深。可是张德旭受不了,他躺在病床上数着山羊,每次都是数到第五十只,就迎来一声咳嗽。他再数五十只,又一次咳嗽。对面毕竟是重症患者,他也不能为难将死之人,再说他也要跟家属搞好关系,明天一早他还得给艾辰打电话呢,这个活儿肯定跑不了了。睡在女儿床上的窦丽萍也睡不着,张德旭翻个身跟她四目相对,小声说:“这个活儿明天得安排给艾老板,瞅这样,用不了半个月。”
熬了半夜,病人都睡着了,家属们实在是难以入睡,就在病房门外大厅看电视。张德旭、窦丽萍、苏静坐一排在那百无聊赖看着屏幕。
苏静说:“不好意思,吵到你们了。”
张德旭说:“哎呀,都是来看病的,相互体谅,这不看会儿电视,也挺好。看困了再进去睡呗。你家爷们儿铝厂的吧?”
苏静点点头。
张德旭说:“我估计他这肺子,就是炼铝,出来那废气有毒,天长日久就把身体整坏了。你这可以报职业病啊。”
苏静说:“老铝厂早就破产倒闭了。现在的铝厂一改制,老的职业病人都归社保了。”
电视里后半夜哪儿有什么好节目,而且医院的电视,也没有遥控器,有什么台就看什么台。电视广告里一个老太太鹤发童颜叫刘洪斌,对着镜头说自己是医学世家。第一个广告里她是苗医传人,发明了宫廷祖传秘方,说是取云南雪山雪绒花制作的一款神药,药里又有苗人常吃的香料,说苗族人从来不得风湿,就是这个雪绒花的缘故,这个药专门治疗风湿,效果拔群。第二个广告的主角还是这个老太太,这回身份是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用祁连山的枸杞深度研磨,集天地精华制作成药,专门治疗气管炎。第三个广告的主角又是这个老太太,变成了北京大学专家,开发了蒙药,说是草原民族天天骑马,从来不得腰间盘突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蒙古人都吃韭菜花,她发明的这种药,就是用韭菜花的精华提炼出来的,治疗中老年人腰间盘突出。活脱脱中老年夺命大侠,人口老龄化终结者,退休金财务流转协会名誉主席,东三省韭菜收割大师,北境三线城市电视台员工年终奖守护者,中草药中毒后肾结石碎石市场设计师,这么多title要是都用不锈钢打成牌子,挂这老娘们儿脖颈子上,那才解了刘铮亮的恨。
张德旭看傻眼了,说:“这老太太怎么这么牛啊,我这连看三个广告,主角都是她。这骗子也太不走心了,怎么都找一个演员?”
他说这话,把路过的陈俊南给逗乐了。
张德旭忙问陈俊南:“陈大夫,你说现在这电视台,咋啥广告都放呢?这几个广告吧,如果我一个一个看,还看不出来是骗子。这大半夜的,三个广告给我放连续剧了,那这帮孙子不是明摆着骗老百姓钱呢么?这老娘们儿一会儿是什么镇咳协会副会长,一会儿是北大教授,一会儿又是蒙古人,一会儿又是苗族,骗人没有这么骗的。电视台也敢播?”
陈俊南说:“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这些地方电视台日子也不好过,没人看他们电视台节目了,广告商也不愿意投钱。他们就靠广告赚钱,钱都让互联网公司赚走了,咋办?就只能接这种广告。不接这种广告,哪来钱给他们发工资啊。不过,你发现没有,你为啥能连看三个同一主演的广告?这还是电视台编导有良心,他这就是在提醒你呢,这是骗子。但是他不能直接说,他上面也有领导,隔壁还有广告销售部同事,拒绝播出他肯定没那个胆子,但是他也在用他的办法抗争一下。你看,你也不懂医学,这不一看就看懂了吗?这个编导的目的就达到了。说真话成本太高了,得讲技巧,我看这个编导是个人才,将来能混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