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作者:
日出月落 更新:2025-10-20 16:26 字数:3386
曲桴生的指尖在练习册的页角顿了顿。灰色是她惯常穿的颜色,像物理题里的辅助线,低调却实用。这条围巾的毛线织得很密,针脚整齐得像印刷体,边缘还藏着细细的银线,在晨光下闪着不易察觉的光,确实不太像她会选的款式。
“眼光不错啊曲大神,”宁晚枫往前凑了凑,黑框眼镜几乎要碰到围巾,“是阿姨给你织的?看着针脚挺细的,手艺真好。我妈上次给我织围巾,把毛线团都缠成蜘蛛网了。”她说着自己笑起来,梨涡在脸颊上盛着晨光。
“织的”两个字像颗小石子,在曲桴生心里漾开圈涟漪。曲桴生的后妈是一名老师,她想起后妈那双总是沾着粉笔灰的手,指甲缝里常年嵌着洗不掉的尘——那是批改作业的损伤,冬天还会裂开口子,缠着创可贴还要继续讲课。这样的手,怎么可能织出这么细密的毛线?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围巾内侧,硬挺的标签硌着指尖,像在提醒某个被忽略的细节。“买的。”曲桴生的声音放轻了些,比平时更低沉,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昨天刚从衣柜里找出来的。”
“在哪儿买的?”宁晚枫的眼睛亮了亮,像发现了新课题的研究员,“我也想给我妈买一条,她冬天总说脖子冷,穿高领毛衣又说勒得慌。”她的呼吸扫过曲桴生的耳廓,带着点淡淡的薄荷味,是她常用的牙膏味道,清清凉凉的。
曲桴生的耳根微微发烫,往旁边挪了挪,拉开半拳的距离。“忘了。”她确实不知道,后妈没说过在哪儿买的,标签上的英文她认得,却不想解释那么多——总不能说这围巾的价格,够买她半年的练习册。
宁晚枫的好奇心显然没得到满足,却很识趣地没再追问,只是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围巾的毛线:“摸着好舒服啊,像...像撸猫的感觉。”她的指尖带着点凉意,不小心碰到曲桴生的脖子时,两人像被静电电到似的同时缩回手,空气里飘着点尴尬的甜。
“对了!”宁晚枫突然一拍脑门,从书包里掏出个粉色保温杯,往曲桴生面前推了推,杯身上印着的卡通小熊抱着块姜糖,笑得露出两颗门牙,“我妈早上煮的红糖姜茶,说今天降温,特意让我带来的。你要不要喝点?驱寒。”
曲桴生看着那杯冒着热气的姜茶,想起自己书包侧袋里的不锈钢保温桶。“我也有。”她把桶掏出来时,金属提手撞到桌腿,发出清脆的声响,“我后妈也煮了。”桶身被磨得有些发亮,是用了三年的旧款,去年冬天装姜茶时,盖子没拧紧,在书包里洇湿了半本物理笔记。
宁晚枫看着并排放在桌上的两个容器,突然笑出声来:“看来全天下的妈妈都一样,一降温就惦记着红糖姜茶。”她的低马尾垂在胸前,发尾扫过保温杯,带起一阵淡淡的栀子花香,“不过我妈煮的加了桂圆,比单纯的姜茶甜一点,你要不要尝尝?就一勺。”
曲桴生犹豫了两秒,接过宁晚枫递来的小勺子。姜茶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她摘下来擦时,宁晚枫突然“哇”了一声:“你眼睛真亮啊,像...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说完又觉得不妥,慌忙低下头,耳根红得像煮熟的虾。
勺子碰到舌尖时,甜中带辣的味道漫开,桂圆的清甜中和了姜的辛辣,确实比自己保温桶里的更柔和些。“好喝吧?”宁晚枫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我妈说女孩子喝这个好,手脚不容易凉。男孩子喝也挺好,反正驱寒。”她说着自己舀了一勺,被烫得吐着舌头呼气,像只受惊的小松鼠。
曲桴生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保温桶往她面前推了推。红糖姜茶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开来,把深秋的凉意都挡在了外面。她重新戴上眼镜时,发现宁晚枫正盯着她围巾内侧的标签看,眼神里带着点探究,像在解一道有趣的阅读理解题。
“这个牌子的围巾,”宁晚枫突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像在说什么秘密,“我在领居家的时尚杂志上见过,是个设计师品牌,挺贵的。”她的手指在桌角轻轻画着圈,“阿姨对你挺好的。”
曲桴生的指尖在保温桶的提手上反复摩挲。后妈对她确实不错,会在她熬夜刷题时端来温好的牛奶,会在她生理期时默默把红糖姜茶装进书包,会记得她不吃香菜,每次做饭都把菜里的香菜挑得干干净净。去年物理竞赛前,她随口说想要本绝版的题集,后妈跑了三家书店,最后托人从北京邮购回来,书里还夹着张便签,写着“加油”。
可这些好里,总隔着点什么。像围巾上没拆掉的标签,硬挺地硌着,提醒着她们之间隔着的那层关系。后妈并没有亲切的叫过她“桴生”,总是生硬的喊“桴生”或者连名带姓地喊“曲桴生”,像老师在叫班里的学生;她也从没像宁晚枫那样,挽着妈妈的胳膊说悄悄话,两人一起出门时,总隔着半步的距离。
“还行。”曲桴生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她工作忙,平时不太管我。”
宁晚枫的眼神暗了暗,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把姜茶往她面前又推了推:“多喝点,不然上课会冷。”她的手指在自己的物理练习册上画着圈,昨天曲桴生用红笔圈过的地方,已经被她用荧光笔涂成了黄色,像片小小的太阳。
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来时,曲桴生把围巾往下拉了拉,露出半张脸。宁晚枫正在背英语单词,“temperature”这个词的发音绕得她皱起眉头,念了五遍都没念对。曲桴生用笔尖在她的单词表上敲了敲,口型比出“tem-per-a-ture”,宁晚枫跟着念了一遍,突然恍然大悟地拍手:“原来如此!谢谢你啊曲大神!”
抬头时,两人的目光正好撞上。宁晚枫的黑框眼镜后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两颗星星;曲桴生的银边眼镜反射着晨光,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不知怎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把深秋的凉意都笑散了些。
课间操时,队伍刚走到操场,王浩就从后面凑过来,胳膊肘撞了撞曲桴生的肩膀:“哟,曲大神今天换新围巾了?看着挺高级啊,在哪儿买的?给我也整一条。”他伸手就想去拽围巾的流苏,被曲桴生不动声色地躲开了。
“我…妈买的。”曲桴生的声音很平静,像在说别人的事,“她说天冷。”
宁晚枫刚好站在前面一排,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她回头看了眼,曲桴生的灰色围巾在队伍里并不起眼,却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内侧硬挺的标签。不知怎么,突然觉得那标签也没那么刺眼了。或许有些关系就像这条围巾,就算带着硬挺的标签,就算隔着点什么,也能在降温天里带来真实的暖意。
跑步时,宁晚枫故意放慢脚步,跟曲桴生并排。“给你。”她从口袋里掏出颗薄荷糖,飞快地塞进曲桴生手里,指尖碰到对方冰凉的手指时,像点了个小小的火星,“含着就不冷了,还能提神。”
曲桴生捏着那颗糖,薄荷的清凉透过糖纸渗出来,和围巾的暖意混在一起,像深秋里的一缕清风。她看着宁晚枫跑远的背影,低马尾在阳光下划出轻快的弧线,突然觉得这条没拆标签的围巾,好像也没那么硌了。
午休时,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围巾上,把灰色染成浅浅的金色。曲桴生摸了摸领口内侧的标签,指尖在硬挺的卡纸上划了划,突然没那么想拆掉它了。有些心事就像这标签,藏着就好,不用说破,也不用刻意撕掉。只要围巾带来的暖意是真的,只要身边的人带来的光亮是真的,就够了。
她从笔袋里掏出红笔,在物理练习册的空白处画了只小恐龙,脖子上围着条灰色的围巾,围巾内侧画了个小小的标签,旁边写着“warm”。画完才发现,恐龙的嘴角是上扬的,像在笑。
第9章 纸条
历史课的铃声像块投入静水的石头,在喧闹的教室里漾开一圈圈涟漪。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打在讲台上,粉笔灰在光柱里悠悠浮动,像被施了魔法的金色尘埃。曲桴生把历史笔记本往前推了推,深棕色的封面上,恐龙磁贴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节是“中国近代史”专题,老师抱着厚厚的教案走进来时,眉头微蹙,显然没打算让这堂课轻松度过。“上节课讲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扫过全班,“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轻了许多。曲桴生的指尖在笔记本上顿了顿,翻开的页面停留在“三民主义”那章,页边的小恐龙正举着“民族、民权、民生”三个小旗子,尾巴翘得老高。她对这类论述题向来不太擅长,比起“为什么必然发生”,她更喜欢“发生了什么”这种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像解物理题时的确定条件,清晰又可靠。
“曲桴生,”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像道突如其来的附加题,“你来说说看法。”
曲桴生的心跳漏了一拍,握着笔的手指猛地收紧。她站起身时,银边眼镜后的目光有些发慌,扫过笔记本上的关键词,却觉得那些字像在跳舞,怎么也抓不住重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必然产物...”她的声音有点发紧,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因为...因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