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
击云腰 更新:2025-10-20 17:10 字数:3144
引用唐代诗人令狐楚的《少年行四首·其三》。
【3】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引用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第四十二章 遇故人(二)
此次玲珑府之行, 本就要与任光阴打照面。
在悟清明于今朝楼念出那句暗语时,他就料到势必会惊动任光阴。
但他未想到再次相见,会是这样的快。
他甚至还未想好自己骤然‘复活’, 忽然出现在这位挚友面前时,当说些什么。
此时此刻,夜半月明, 永州长街, 忽遇故人。
任光阴问他都经历了什么, 经年往事十年前, 随之浮现在悟清明的脑海。
一片万籁俱静中,子时的更声在街头响起。
和着更声,悟清明音色淡淡, 他道:“俱往矣。”
……
这一晚, 玲珑府的书阁中燃了一夜的烛光,悟清明与任光阴促膝长谈到天明。
没人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
翌日,东方即白,天刚破晓。
卫陵与丹心绕过竹林, 穿过长廊,就看见眼前那一方巍峨气派的琼楼。
主楼九层高, 上与浮云齐, 朱漆彩绘, 雕栏玉砌, 在晨光的照射下, 泛着淡金色;其余诸楼亦是雕梁画栋, 飞阁流丹, 正是富甲天下的玲珑府。
她们二人昨夜结伴, 一齐在城内搜寻, 子时接到任光阴这边的消息,说人已找到。
今日她们一大早便过来,趁着琳琅会还未开始,想先行探望悟清明与‘李百’。
时间还尚早,楼外已是车水马龙,汇聚了各路携带珍宝的人。
见她们到来,一名手中拿着画像的锦衣女使,几经比对之后笑着上前福身一礼,与二人打了招呼,“想必这二位就是卫陵女侠及丹心姑娘了。”
两人颔首应是,女使又朝她们躬身一福,“恭候二位多时,请随下使移步至内园。”
卫陵丹心对视一眼,皆惊讶于玲珑府的情报收集效率之高,她们仅仅昨夜才与任光阴有过一面,此即,这府中竟连她们的画像都描了出来。
虽然心中惊讶,但却脸上不显,她们会意,跟随在锦衣其后,穿过前堂,几经步转回廊,到了一处清净小院。
院中一弯碧波,沿岸种了柳、石榴、木芙蓉等翠木,石榴花开如火点缀在绿丛中,掩映着奇石砌垒的假山,不细看,竟会把攀缘在假石的凌霄混为一体。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小儿颂书的声音自假山阳面传来。
丹心与卫陵经过,听出这是青砖青瓦的声音,近前一看,果然是他们师兄弟二人坐在一块巨石上,青砖捧着《千字文》在教青瓦读。
兄弟俩加上诮诮,昨夜被交托在今朝楼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以及师父、二师父都在此处。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能和亲近之人在同一个地方过端午,他们也就既来之,则安之,很快熟悉这里,自由活动开了。
此时见到卫陵与丹心,更是十分高兴,特别是在此忽然见到丹心,两人大为惊喜。
丹心与两人打了招呼,青砖斯文地朝她行了个礼:“半年不见,丹心姐姐可好?”
青瓦兴冲冲道:“原来师父说的都是真的,‘天涯何处不相逢’,走了的人,真的会回来,丹心姐姐我们又见面啦!”
说完亲昵地拉着她就往小客堂去,然后自己一蹦一跳跑去找两位师父,告诉他们这件事。
卫陵每年都会来玲珑府,但仅是止步于用于拍卖东西的前堂,这地方连她都是头一次来,丹心就更不必多说,自然也是如此。
她们二人坐下,大方打量着这里。
屋中陈设与外楼的富丽堂皇截然相反,此处极为雅致。
座椅茶几、博古架皆是上等紫檀木,壁上字画均为古今名家之作,垂遮的帘幔乃是织了诗文的蚕丝提花素绫,以及一座青绿山水八扇屏风。
女使上过茶点,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听得屋外传来青瓦欢快的催促之声:“二师父,走快点啦!”
片刻之后,屏风之后走出一道青衣身影,正是悟清明入内,接着便是青瓦风风火火地奔跑着进来,手中还拉着个百里挑一。
百里挑一实在没想到,自己醒来,已身处玲珑府。他更没想到在客栈时,悟清明说的竟都是真的,他真的与玲珑府关系匪浅。
他还处于震惊之中,想着自己的名字真的要倒过来写,就被青瓦拉了过来,骤然见到卫陵,他升起一阵不好的预感,心中略微忐忑,面容波澜不惊地朝她和丹心打了招呼。
忽见百里挑一,卫陵与丹心皆是出乎意料的神色。
被青瓦唤作二师父,很显然,昨日的‘李百’正是易容了的百里。
丹心是毫无防备,忽见旧主的惊讶,她很快反应过来,对着百里挑一和悟清明抱拳笑道:“道长,百里少主,好久不见。”
卫陵则是满脸的讶然,和被百里挑一欺骗的难堪。
她脑中又闪过昨夜卫嵉那句不着调的调侃,“不枉我给你找了门好亲事”,她极力忍住那丝尴尬,瞥过目光,不再看他,也不挑破,淡淡和他们打了招呼。
百里挑一自知身份败露,有些理亏,于是站到卫陵跟前,视死如归地道歉:“卫、卫姑娘,我并非有心欺瞒,实在是行走江湖多有不便,不得已乔装……”
“百里挑一,你不必多说。”卫陵忽然开口,打断他的解释。
她接着说:“大年初一那日,家兄背着我到云屯剑城定下的那桩亲事,可惜前些时日我才得知,然我实无丝毫婚嫁之意,事后我已写信派人交由百里城主说明我意,将一干彩礼悉数退回百里家,想来这两日便送到了。”
这事陡然说出,卫陵松了口气,她看向他,坦然认真道:“此事已成定局,亦再无回转的余地,若你需要什么补偿,尽管提出来,我必定赔给你;虽亲事不成,但疾雷帮与云屯剑城之间的江湖情谊依旧,你我也是照常即可,就不必乔装成什么人,来试探我了。”
说完,她就转身离开。
事情的发展竟然是如此。
悟清明一听便明白,百里挑一离家出走的原因,以及在四路茶铺,明明已经易容过的他会躲着卫陵。
他是在躲亲事。
丹心听了个大概,隐约记得上元那日,卫嵉纠缠到青灯镇时,说的那句“大年初一去拜见百里城主”,原来是指的这件事。
他们二人皆朝百里挑一看去,只见当事人呆呆立在原地,脸上精彩极了,先是震撼、再是欣喜,而后面露出敬佩的模样。
半晌,百里挑一终于大笑出声,口中尽是对卫陵的羡慕与钦佩:“还是疾雷帮的家风好啊,她一介女子都能左右自己的婚事,不同意就退婚,多么简单,多么随性,多么洒脱,羡煞我也。”
不像他,上头有个处处管着他的爹,独断专致,说一不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点也不顾及他的感受和想法,对他分明就是强盗般的强买强卖。
不过,他还是打心眼里感谢卫陵退婚的举措。于他而言这样沉重且无法反抗的大事,在她的面前不过是轻飘飘一句话就能化解的小事。
如此一来,他昨日受的苦难,中的‘分筋错骨’都算不得什么了。
百里挑一喜笑颜开,再次感叹道:“真好啊,从此本公子就能够清清爽爽闯江湖,毫无顾忌和心事,不必再藏着掖着、费劲乔装了,什么亲事,什么不如意,通通没有了!”
说罢,他扭头就见一屋子人瞧着他,百里挑一不自在地干咳一声:“琳琅会要开始了,我们也去看看罢。”
众人去往前堂,找了空余的地方入座。
这处空间极大,上首一方高台,底下摆了百来张座椅,除却第一排主座,其余位置,陆续也都座无虚席。
余下很多人,都只能站在最后一排座位之后,倒也尽然有序,一切平和。
有女使端着点心茶水,在每一个座位旁的小案几摆放好。
悟清明挑了一只梅菜扣肉粽子剥开,递给右边的青瓦;接着又挑了一只豆沙红枣粽,剥给左边的青砖。
隔着青瓦座位的百里挑一看到,探头道:“清明,你也给我挑个素的呗。”
悟清明看了他一眼,随手拾起一只粽子丢到他案几上。
百里挑一哼了声,“不挑就不挑,干嘛敷衍我!”
目视一切的青瓦,咬着粽子反驳他:“不是哦,二师父,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百里挑一将信将疑,解下棕榈丝绳,撕开诺竹叶,剥出一只颗粒饱满、白白净净的素粽,他心满意足地笑了笑,“谢了。”
这边的人吃着粽子,后方却是一片骚乱。
原来是一个穿着不菲的少年公子,将刀架在后方座位上一个看着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人脖子上,威逼利诱,硬是要人给他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