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16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5      字数:4102
  说完,又招呼人押着那六人进城报官。
  得知要去衙门,六人都傻了,看明月的眼神仿佛在看魔鬼,“不是交了赎金么?怎么还要见官!”
  明月冷漠道:“我有说过交了赎金就放你们走么?”
  六人一愣,一时间甚至忘了疼痛,努力开动不怎么灵光的脑袋回想,还真没有!
  有几个恼羞成怒,才要开口,却听那女魔头低头看了看自己整齐的指甲,漫不经心道:“说起来,你们家里人倒很清楚你们的德行。”
  众人一凌,生怕她报复到家里去,又恨又气又懊恼,果然不敢多嘴了。
  明月冷笑,“带走!”
  生出这样的混账东西,当爹娘的管教不力,以致为患四方,出了事却想轻飘飘一句“我管不了那孽障”打发了?
  呸,我就是要让你们家里也不好过!
  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衙门里各处都散了,但还有值夜的,见呼啦啦送进来这么些人,又是入室行凶,顿觉头皮发麻。
  细细一问,哦,未遂!
  偷偷松口气。
  再一问,咦,竟又有巨骗江平的影子,只好着重记录在案。
  明月又问江平抓到了没,那衙役便有些不大耐烦,甚至转头教训起明月来,“且不说此事皆因尔等不当心而起,来报案又是什么时候了?若早些警觉,何必等到人跑出城去?如今倒好,天下之大,哪里寻去?”
  苏小郎哪里听得这些,当即浓眉倒竖,“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不发了案子谁来找你?”
  那衙役被他看得心里发毛,旋即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指着他喝道:“作甚作甚!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岂容你撒野!”
  明月按住苏小郎,盯着那衙役看了会儿,忽莞尔一笑,“您消消气,他年轻冒失不懂事,实在冒犯了,敢问差爷贵姓?”
  “姓高!”那差役倨傲道。
  “哦,姓高啊……”明月口中说着好话,心中却狠狠记住了,又掏出一粒碎银与他,“高大爷,有件事还要请教您。”
  姓高的被她这一声叫得通体舒泰,飞快地收了银子,从鼻孔出了一声,“嗯,你还算懂事。”
  又白了苏小郎一眼,慢吞吞道:“什么事,问吧。”
  明月就说:“那江平在逃,想来一时半刻抓不着,他现在的铺面和屋子都是租的,那点家当也卖不了三两二两银子,如何安抚众多苦主?我琢磨着他在外经商多年,老家必有田产,能否由衙门代为出面查证,若有,将其祖产变卖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看这个姓高的态度,恰恰印证了之前苏父所言,衙门根本不上心。就算来日真的抓到江平,只怕也如今日六贼一般,早就挥霍了,或是巧立名目转移了,根本拿不回来,还不如想点可行的。
  姓高的一听,乐了,“你倒挺会想。”
  紧接着便是话锋一转,“这不是叫衙门当强盗嘛!”
  民间确实有句老话,叫父债子偿,依照律法,也确实可以那么办,但有几个条件:要么确定债主本人确实无力偿还,或是干脆已经死了,那么就由他的家人继续还债,看他们是想还钱还是变卖家当。
  可现在江平还杳无音讯,不知死活,衙门就不可能跑去他老家动那些不在他名下的产业。
  在苏小郎等人听来,这事儿似乎只能拖着,但明月却听出一点别的意思来。
  她整理下思绪,问道:“也就是说,哪怕江平不出现,只要他的家人或亲戚愿意主动变卖家产帮忙还债,也行?”
  姓高的一怔,没想到她脑子转得这么快,面色一变,意识到自己方才说漏了嘴,才要习惯性出声呵斥,掌心的银子却叫他硬生生改了态度。
  他迅速往四下看看,确认没人听到才警t告般瞪了她一眼,“今儿我什么都没说!”
  -----------------------
  作者有话说:十二点二更哈!
  第79章
  什么都没说,就是什么都说了。
  明月心领神会,待交割完毕,告辞出来。
  出了衙门,苏小郎又扭头瞪了一眼,愤愤不平道:“什么明镜高悬,什么为民做主,因搅了他睡大觉便迁怒于人,哪里像个为民做主的样子!”
  又问明月,“东家,咱们自己去江平老家?”
  人犯逃逸,首先要怀疑的就是是否返回老家,这些本该衙门做的,如今却收了银子不办事。
  明月也回头望了眼衙门口,“你瞧这个样子,可指望得上?”
  报官只为不落人口实,真想办事,还得自己来。
  正好武阳郡主命自己描绘民生,不如改日就将此人嘴脸报上去!
  苏小郎不语。
  看情形,即便来日捉到江平,那边势必也会两头吃,最后能剩多少?
  她转回头来,吐了口气,“回去再说!”
  天色已晚,来不及出城,明月便带人先回了城中住所。
  在家门口碰见谢夫人,谢夫人惊喜道:“你近来在忙什么?每日早出晚归的,我可有日子没见你了,还怪想的。”
  “嗨,瞎忙,”见她面泛喜色,明月因问道,“想必姐姐是遇见喜事了。”
  “哪里有什么喜事,”谢夫人笑道,“下月初三是你姐夫生辰,若是寻常也就不过了,赶着逢五,年初又得了朝廷嘉奖,他身边的兄弟同僚并些个亲朋好友起哄,少不得略摆两桌,没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个意思罢了,届时你也来。”
  提到“嘉奖”,谢夫人面上红光更盛,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定是年前后“偷逃税款”一案,明月便装着刚知道的样子,连道恭喜,心里却在想,论资历,林劲松比卞慈深一些,可无论论功行赏,还是品级高低,皆不如后者……回想卞慈全年无休,恨不得吃喝拉撒都在码头解决的玩儿命劲头,这个结果不算意外。
  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明月对谢夫人和林劲松夫妻二人印象不错,可一提宴饮,她就想起之前听到的歌声,眼前迅速闪过卞慈那张阴魂不散的脸,顿时没了兴致。
  二人私下都经常聚会,遇到这种大生日,卞慈岂有不来之理?
  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回过来看卞慈,也不算什么难缠的,如今明月偶然和卞慈遇见,甚至还会各怀鬼胎、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呢。
  可同院吃饭?
  不不不,还是太超过了些。
  况且林劲松乃公门中人,往来的也必以公门中人居多,自己一个商人,去了不尴不尬的,算什么?给人赔笑、做耍么?还是伺机行贿?
  想想都没胃口。
  明月便歉然道:“论理儿,姐夫的大日子我该去,可不瞒姐姐说,今年买卖不好做,少不得我四处奔走,过几日……不过我必要送份贺礼的,姐姐姐夫可千万不要推辞,不然便是不拿我做朋友了。”
  生日前后那几天她非但不会去,还要躲得远远的,省得姓卞的再引吭高歌!
  她会做噩梦的。
  这个回答也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谢夫人稍显遗憾,“难怪,我瞧着你都瘦了。不过都是邻居,何必那样客气,又叫你破费。”
  商人嘛,东奔西走乃常事,不算什么。
  只是前儿谢夫人对外戴了几回明月送的发钗,被人认出是官营作坊出来的,得意了许久,如今私下也有人问起,想弄一根戴戴……得意归得意,谢夫人深知此物难得,未敢应承,可难免心存幻想:若明月果然有对上的人脉,岂不……
  怎料明月不接茬,她便不好明说。
  明月又同谢夫人说了几句便回屋了,装着没看出谢夫人悻悻的遗憾神色。
  买园子的事,杭州只有薛掌柜、张六郎、徐掌柜和绣姑知道,绣姑那边甚至连自家男人和婆婆都没告诉,唯恐一时不慎说出去,惹出祸来。
  明月没告诉谢夫人,也没往这边下请帖。
  两边交情有限,林劲松又在水司衙门,还夹着个生性多疑的卞慈,若被他们知道自己发了大财……平白惹祸呢!
  况且到底官商有别,即便谢夫人夫妻守口如瓶,届时她不去还好,若余屈尊去了,自己这个主人是要继续摆主人款儿呢,还是要当众伺候这位官太太?
  怎么想怎么别扭,索性瞒着。
  杭州这样大,谢夫人夫妻手头也不宽裕,很少往西湖园林一带去,双方生活轨迹几无重合,撞破的机会不多。
  待到日后瞒不住了……还有武阳郡主的名头挡着呢,怕什么!他们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还敢进京质问郡主不成?
  如今城中也没有莲笙做的红丝馎饦,无甚可留恋之处,屋子也只是临时下脚之处,明月带人休整一夜,又往隔壁找芳星母女说了几句话,用过早饭便回染坊去了。
  去后她叫了苏父来,“之前帮着找江平的人中,可有信得过的?”
  苏父就猜昨夜去衙门不顺,仔细想了想,“倒有两个机灵的,家中爹娘、弟妹都在,关系也和睦。虽在外,名声却不很差。”
  有亲近的家人就意味着有软肋,不敢在外放肆胡来,如拴了笼头的马、牵了线的风筝,可以把控。
  明月很满意,“我知道江平老家在凤翔府,可具体位置却不清楚,叫他们去打听,确认无误后多带几个人,直接去找江家二老,对了,将城门口的通缉文书揭下一张捎给他们看!若江平夫妻果然逃回老家,先把人打一顿,再连同欠款一并带回来。”
  只要有通缉文书在,江家人定会因怕丢人而不敢声张,更不敢行凶,因为肯定瞒不住。
  哼,又不是如我一般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三亲六故都死绝了,你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不成?!
  苏父领命而去,如此这般交代一番,那两个年轻人面面相觑,迟疑道:“叫我们找人倒罢了,可押送欠款……”
  这么大这么重的营生,没干过啊!
  万一给人盯上,还能有命回?
  苏父挨个往他们脑瓜子上赏了一巴掌,“想得美!”
  还真敢想!你们敢押送,我们还不敢用呢!
  “不要觉得是小地方的老汉、老妇人便轻视,要防备狗急跳墙,务必先发制人,将事情首尾宣扬得人尽皆知,不给他们动手反抗的机会。若他们有心替儿子擦腚,叫他们自己带着家当过来。”苏父仔细交代,“若无心归还,你们就想法子把人弄来!”
  这也是在赌,赌江平的爹娘心疼儿子,赌其余的江家人顾惜名声,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苏父自己就是当爹的,若苏小郎在外犯下这等丢人的事,说不得要先把他的腿打断,然后砸锅卖铁也要堵上窟窿,不然哪儿有脸下去见列祖列宗?
  接下来两天,明月给染坊放了假,先等衙门的人来看过现场再行开工。
  因那六人被抓了现行,且顾及家人不敢扯谎,对罪行供认不讳,只是少不得将屎盆子往逃逸的江平身上扣,说是他怂恿的云云。
  狗咬狗一嘴毛,明月不管,衙门的人也不在乎,只要最后有人背锅就行。
  待一切平静下来,已是三月中,白天日头好的时候,已经可以穿单的了。只是夜里却有些凉,要加个披肩或薄外衣。
  梁鱼和夏生引荐的另外两名护院也陆续到了,一个是练家子,自不必多说,最后一个由夏生引荐,却是明月提前预定的。
  来人跟夏生差不多年纪,精瘦的一条人,面皮晒得黑亮,眼神过分清澈,瞧着就有点憨。
  一开口,也确实有些憨。
  若要比方,好比正常人心智有十成熟,她只有八分,不够精明,但也不算傻。
  她力气很大,跑得也很快,还特别擅长抱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