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40节
作者:
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5 字数:3653
他的脸上首次出现了近乎茫然的神情,显然没回过神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付账是他的习惯,但江老板一开始说要做东,我答应了,现在她突然又让我说,我说了,结果又反悔……
“啊!”童琪英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来,跟着明月一起笑起来。
好吧,我被拒绝了。
虽然有点怪怪的,但感觉很新奇。
还不错!
这种新奇的体验让童琪英回家后都沉浸在微妙的情绪中,引得童老爷子悄悄问他的随从,“今天做什么了,见了什么人?”
孙儿似乎比平时活泼了点,高兴了点。
被警告过的随从深埋着头,顺嘴胡扯,“小的不知,只隐约听少爷说什么似有所悟。”
悟?
悟好啊,童老爷子放下心来,眉目柔和,“你们是跟着他的人,要提醒他不要太劳累,厨房里熬了银耳莲子羹,看着他喝完再睡。”
接下来的几天,明月和童琪英频频见面,相互交换着过去的见闻。
说得多了,童琪英便有些赧然:游学前他的人生实在太过乏味,日复一日……
他已经找不出多少可以交换的故事了。
然而慷慨的江老板却表示,“你可以教我下棋呀。”
童琪英答应了。
他发现明月学得很快,规则一说就会,技巧一点就透,不由夸赞道:“江老板,你当真胸有丘壑。”
不够聪明、豁达的人是下不好棋的。
字如其人,其实下棋也是一样,人的性格会不知不觉感染到棋风,心胸狭隘之辈擅布诡棋,豪爽仗义之人更喜欢直来直往……
眼前的江老板刚上手,棋风尚显稚嫩,异常大胆,但显然每一步都有过思考,不是乱下,就说明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想法的姑娘。
想来也是,若非如此,她也住不进明园。
五月十七,明月接到薛掌柜的帖子,说有事相商。
“明儿一早你去孤山食肆传话,”不能跟朋友玩耍,明月有点失落,不过终究还是大事要紧,“托我致歉。”
十八日出门时没下雨,但明月依旧带了伞。
每到一年中的这几个月,江南的雨就像极了小孩儿的脸,说哭就哭,说下就下。
薛掌柜和明月在翠峰茶楼碰头,正是钱太太家的产业。
见她来,管事的亲自过来问好,又叫人上最好的茶、最可口的点心。
“外面人多杂乱,”管事的热情地说,“不如去楼上阁儿里,雅致又清净。”
楼上雅阁确实清净,临窗风景也好,但薛掌柜却全然没有赏景的心情,“外头出了流霞染的假货了。”
世人逐利,看什么赚钱便一窝蜂效仿,假货不可避免。
之前明月所做霞染三类,也未能幸免。
但流霞染比霞染更难仿制,因为除了染色之外,胚布所用细纱也是独一份的,与市面上的大货并不相同。
明月对此并不意外,“今年才出现,已算难得了。”
当时的霞染几个月就有仿品了,流霞染却因胚布难得、染后僵硬而拖到次年,她竟然有点知足?
“亏你还笑得出,”薛掌柜白她一眼,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纱,没好气道,“你自己看看。”
明月伸手接了,抖开细看。
胚布比流霞染的粗糙多了,蚕丝用量大约只有四成,所以孔洞大,经纬结合也不够紧致,轻轻拉扯之下就会变形。
流霞染不会,流霞染的胚布极其紧密,最多只会勾丝,却很难变形。
再看染色,明月挑了挑眉毛,“倒有些功底,不过仍难掩僵硬死板……唔,这配色和走向,瞧着有些眼熟。”
“我觉得,跟去岁一批霞染的仿冒出自同一人之手!”薛掌柜咬牙切齿道,“你我能看出不好,是因为见过正品,可外头那些人不知道啊!这起子小人竟在外叫嚣自己才是真李逵,不知多少人上当呢。回头买了家去,又不耐穿,败坏的还是你我的名声!”
仿货不少,但余者不足为惧,惟有这家防得最像,危害最大。
“有结果了?”明月知道她不会什么结果都没有就来找自己。
薛掌柜点头,压低声音道:“我叫下面的人打听了,似乎就在城外。”
明月简直被气笑了,“这是打量着灯下黑,欺负到头上来了?”
“那些人很刁钻,送货进城前先去别处转一转,叫人以为是外地来的。”薛掌柜恨得牙根儿痒痒,“这样的货一匹只要十五两,可你看看那胚布和染料,本钱才多少?世人愚昧,不辨真伪,竟卖得很好!”
她曾去售卖的几家店铺质问过,奈何对方并不配合,还说“这分明是两样货”“我们只管卖货,不管出处,只要不是偷的抢的,衙门都不管”……
“仿品泛滥,确实令人头痛,”明月神色凝重,“这几年朝廷虽然重视起来,可也只管书籍盗印,别的行当依旧和稀泥。”【注】
出了这样的事,要么自认倒霉,要么自行解决。
“纱还能卖好几个月呢,这回一定不能放任不管,必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薛掌柜眼中划过一抹狠色,“咱们开路,没得叫他们在后面捡便宜!可再一再二,绝不能再三再四!若一回回叫他们尝到甜头,日后就永远都甩不开了!”
明月心头一跳,“你打算怎么办?”
薛掌柜反问:“你呢?”
明月略一沉吟,“利字当头,谈判绝无可能。你我最好不要露面,不然就是明晃晃的靶子和把柄……”
到了这一步,必定无法善了,接下来的许多细节可能都见不得光,所以她们一定不能走到明处。
染色布,关键是染色,而恰恰明月认识这一带最大的染料商人之一。
双方是合作关系,仿品流霞染泛滥,庞管事定然也火冒三丈,或许可以让他尝试把控源头染料供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没有最关键的染料,凭他有天大本事也翻不出花来。
薛掌柜却不大赞同,“此计光明磊落,任谁来了都拿不住把柄,只是太过高风亮节,未必能行。江南一带交通便捷,各处互通有无,你说的那人买卖再大,还能一手遮天不成?纵然在本地是个霸王,若防染那批人豁出去,从外地进货,或是干脆变个花色,又如何?”
明月也想到了这种可能。
当初江平背叛,她不就是远赴扬州紧急采买的么?
况且庞管事名声不大好,如今看这假货所产不少,对普通染料商人而言也算大买卖了,商人重利,怎么会因一位声名狼藉的同行的劝阻而轻易放弃!
-----------------------
作者有话说:还是18:00二更哈![熊猫头]
【注】北宋是有专门的关于盗版书籍惩戒规定的法律条文的哈,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困难,至于其他行当,明确的规定并不多。
第103章
有点麻烦。
那么,放过?忍耐?
开什么玩笑!
必须得给对方来一下狠的,叫他们知道怕,以后不敢轻易捡便宜。
可正如薛掌柜所言,该怎么做呢?
织造业不同于印刷,远没有后者那般洋溢的读书人的体面,只要仿造者不偷税漏税,朝廷是不会管的。
到了这一步,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不要想,没戏,最简单粗暴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摧毁。
又下雨了,滴滴答答叫人心烦。
薛掌柜自顾自倒了杯茶,余光瞥见桌角不知什么时候爬上来一只蚂蚁,顺手就将滚烫的茶水t浇上去,那蚂蚁瞬间蜷缩、抽搐、不动了。
“小作坊比蚂蚁硬不了多少,如今正是开工的时候,本钱都压在里头……”
看着外面迅速打湿的地皮,明月说:“先找到贼窝,看看究竟什么情形才好对症下药,如今一切未明,咱们在这里瞎琢磨也无用。”
是啊,仿冒流霞染绝非易事,从纺织到染布,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环断了……很多时候,从日进斗金到负债累累,只是眨眼的事。
当初江平染料作假,明月面临高达近三千两的损失还在其次,关键是染料接续不上!
而徐掌柜和湖州那边的胚布单子都下了,丝农、织坊都等着要银子,但凡她人脉不够广、家底不够厚,那一次就栽了!
她曾有京城奇遇,累银数十万,经得起几次波澜,可那该死的仿冒者的作坊呢?
会这样幸运么?
薛掌柜点点头,“也好。”
明月问:“知道城外具体哪里么?”
薛掌柜摇头,“如今只知道大体方位,可那一带地处多城、乡交界处,鱼龙混杂颇为混乱,更多有大小不等的织户、染坊并各色场子……”
“换个法子呢?”明月想了下,“扮作买家接头,顺藤摸瓜。”
“试过了,”薛掌柜摆摆手,“对方大约做贼心虚,很是警惕,只做熟客,我撒了两次饵都不上钩,怕打草惊蛇,便没再试。”
仿品价格偏低,主要做外地的中等买卖,经常更换交货地点,交割完毕立刻散开,如果不能提前埋伏,根本抓不住!
“这样,”明月快刀斩乱麻,“你我各出两个得力的人,先去摸清底细再说。”
如今她们手底下都有不少人,各出两个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是打从最初就做出了“有事一起扛”的无声承诺。
同时,也可以相互监督,防止一方过于激进。
薛掌柜迅速领会到了明月的意思,唤来心腹,如此这般交代起来。
主意已定,明月立刻吩咐二碗赶往染坊,“让吴冰夫妻带好家伙,在东城门汇合,这几天你先留在染坊补缺,听梁鱼调遣。”
此事需得信得过的人去办,但很可能涉及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苏小郎也好,梁鱼也罢,都属于人品比较端正的一类人,真到关键时刻,且不说下不下得去手,更有可能对作为东家的明月产生某方面的动摇。
这是明月不愿看到的。
至于资历稍逊一筹的夏生和二碗,都属于不长于变通的,并不适合此类需要隐藏行踪的探听类活计。
吴冰夫妻则不同。
虽然梁鱼说他们“洗心革面”,但从当初亲手折磨入侵者一事可知其本性难移,说得难听点,那两口子不是什么好人,只要后半生有靠,完全不介意做点脏活儿。
而现在,明月就想干脏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