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59节
作者:
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5 字数:3781
有这些,便可随时做出虾肉、鱼片和蔬菜粥,可以快炒小菜,非常适合临时备饭。
明月洗了把脸,转头迈入浴桶,“要个虾肉粥吧,别带腥味,姜丝出味后就捞出去,再炒个有咸味的小菜。”
这几年多应酬,明月吃过几次鲜活海虾,肉劲道且没什么腥气,相较之下,河虾、湖虾等淡水来的,多少有点泥腥气。
如今她嘴巴也刁钻起来。
稍后听见浴桶那边有动静,外面候着的丫头便一溜烟儿跑去厨房传话,大师傅立刻开火,等明月收拾完出来,桌上已经整整齐齐摆了一盅虾肉粥,醋溜藕片、胡瓜丝凉拌香豆干、快炒叶子菜三碟炒菜,两样小酱菜和几个胖乎乎的肉馅小包子。
都用一色的细青瓷盛着,边缘还点缀了一点园子里才摘的娇嫩小花,色香味俱全。
八月夜晚已初现凉意,西湖边更添清凉,明月连换几条刚熨烫过的热乎手巾,将头发拧干,迎风不觉得冷了,这才去桌边坐下用饭。
原本还怕恶心用不下,不曾想舌头才尝着肉味儿,五脏庙便一声接一声狂叫起来,饿啊,饿啊!
饭菜种类多,但分量都不大,正适合晚间睡前用,明月一口气全吃了。
用过饭,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明月懒得去卧房休息,只在窗边的软榻上拥着蚕丝被胡乱歇了会儿。
卯时刚过,明月便醒了,隐约听见窗外有人声。
她才下地,丫头就走进来传话说:“是莲笙管家,说京城常夫人那边来人了,才来问您得不得空。”
明月瞬间清醒。
这会儿来人,大约是送中秋节礼的,不过往年都是初十前后才到,今年怎么这样早?
明月迅速梳洗,在门外与莲笙会和,赶去前头的会客厅见人。
去的路上,她还不忘吩咐莲笙,“往厨房交代一声,今日有客,赶紧去采买,预备几桌像样的客饭,我记得他说自己会做京城风味,挑几个拿手的做。还有,客院那边也收拾起来。”
莲笙应了,又问:“要照多少人预备呢?客房那边是否要分男女?是否要拨伺候的人?”
她之前没接待过京城来的人,怎样轻重并不清楚,此事需得劳烦东家亲口交代。
明月赞许道:“如今你越发有管家的样子了。”
许多人着急起来就毛毛躁躁的,听了吩咐拔腿就跑,到地方了才想起细节不清楚,只好再折返回来……
多少人呢?跟船的伙计不必她管,自有主人家安排,常夫人做事的习惯,派来与她交割的人中至少要有一个有头脸的嬷嬷或管事,此人也要人服侍,另外还要几个家中得力的跟着打下手……
“照八个,不,十个人吧,”待客要讲究宁滥毋缺,哪怕预备多了用不完扔掉呢,也比人家来了却没得招待强,“院子照分开两处的男女客院吧。”
莲笙迅速记在小本子上,转头分派下去。
随身携带小本子的习惯是她跟春管事学的,很有用。
等她分派完毕,明月才说:“你也跟着我见一见,认认脸,以后就知道怎么接待了。”
这回来的是常夫人的陪嫁之一,有头有脸的嬷嬷,姓何,明月曾见过的。
两边照例先问了好,明月又请她坐,委婉笑道:“今年更早了,可见夫人疼我。”
太反常,该不会出事了吧?
何嬷嬷也笑,“夫人自然是疼您的,不过这回的节礼之中,有单独一箱是武阳郡主赏的……”
说话间,自有人抬上一口红木箱子,又有礼单。
郡主所赐,怠慢不得,明月忙亲自起身接了,将那礼单迅速扫了眼。
旁的倒罢了,不过是些寻常玩意儿,唯独那对镂空雕山水象牙插梳,以及一对t赤金镶红宝石臂钏精致非凡、贵重异常,远超以往赏赐的规格。
明园上下一干丫头、小厮何曾见过这般阵仗,都有些被唬住,再看自家主人,竟很司空见惯的样子,不免又骄傲起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主子可上达天听,与皇亲国戚往来,他们这些当奴才的,自然也会有好前程。
明月十分不解。
以往除了过年,武阳郡主从不主动赏人,可眼下距离过年还早着呢!
何嬷嬷嘴巴很严,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讲,只掏出贴身放着的书信交给她,“夫人说您看过信后自会知晓。”
明月亲手接了,“嬷嬷远道而来,千万在家里住两日再走,也是我一番心意。莲笙!”
莲笙引着来人去安置,明月则叫苏小郎和二碗守好,不许任何人进来,自己在里面拆了常夫人的信看。
信很厚,详细讲述了事情原委,中间还掺杂了一点常夫人与夫君杨逸的推测:
几个月前,有江南几县官员联合上书,说治下雨水连绵,以致部分河堤垮塌,希望朝廷拨款修缮,并适当免税。
江南水患屡见不鲜,且又是联合上奏,无论户部还是官家皆未起疑。
怎料此事被武阳郡主得知,当下便觉有异:因为明月在给她的《地方志》中非常清楚地列出了两浙路一带的水文、天气状况,今年分明干旱少雨,甚至连丝绸产量都下降了。
武阳郡主深知明月不会欺瞒自己,那么就是那几个官员说谎!
她马上找机会,貌似不经意地向官家说起此事。
官家最初并不相信,笑道:“你不知道,民间有句话叫十里不同天,哪怕同一时刻,挨着的几地天象不同也不罕见。况且江南几家官办织造今年并未告急,怎会有异?下头的人编瞎话逗你玩呢。”
女子不接触朝政,多疑也是有的,难得这份孝心。
“我也是无意中听人说起,是真是假尚未可知。”武阳郡主委婉笑道,一派天真,“想来陛下执政有方,各地官员自然肯卖力,为表忠心、才干,纵有千难万险,也要想尽法子完成……”
宫中每年要多少丝绸都是钉死了的,交不上货就得交脑袋,谁敢诉苦!不过是绞尽脑汁从各处搜罗了补上罢了。
武阳郡主这般以退为进,官家反倒在心里存了影儿,想着乡试在即,监考官们正要奔赴各地,他便点了几个心腹秘密随行,暗中调查此事。
不查则已,一查惊人,果如武阳郡主所言,那几地根本没有洪灾!是几个地方官驾轻就熟,伪造天灾,骗取朝廷拨款!
非但如此,一旦有天灾,朝廷势必会减税、免税,而被蒙在鼓里的老百姓照样要缴税,那几名地方官便可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几人如此驾轻就熟,可见此种手段绝非孤例!
真相大白后,官家震怒,连夜拟旨派人查办。
算算日子,押送那几名县官的队伍都快进京了,要不了多久,又有不知几家的九族要清理一空。
几名继任县令配合钦差查办此案,案件虽尚在审理之中,但绞杀蛀虫、震慑官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此事一发,官家不免寒心,既震惊于地方官之肆意妄为,又欣慰于武阳郡主的胆大心细,当下叫皇后宣她入宫陪伴,随便找了个由头重赏。
这是武阳郡主第一次直接改变部分官员的命运,非但没有引来非议,甚至还得到了当权者的奖赏!
武阳郡主出宫后,竟有被牵扯的官员辗转找到她,许以重利,希望她这位帝后眼前的大红人帮忙求情。
武阳郡主关门谢客。
可笑,重利?能重过帝后的宠爱吗?
只要上面恩宠永远在,多少权势富贵得不到?犯得着冒险去做此等犯忌讳的事?
成功的喜悦汹涌澎湃,甘甜更胜蜜糖,是任何食色诱惑都无法比拟的盛宴,武阳郡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原来操纵权柄是这般滋味!
我喜欢!
欢喜之余,她同样慷慨地赏赐了最大的功臣,明月。
武阳郡主不知明月在杭州的住处,就直接把赏赐交给常夫人。
原本常夫人给明月的中秋节礼要过几天才走,可武阳郡主的赏赐耽搁不得,也只好连夜打点齐整……
“我立功了?!”
明月震惊不已。
我搜集的那些民生民情、天文气象等等,到了武阳郡主手中,竟有这般巨大的威力?!
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她又把常夫人的信看了遍,反复确认没有坏消息,这才小心收起放到一边,然后对着武阳郡主府的礼单查看赏赐,尤其是象牙插梳和宝石臂钏。
象牙是细腻的近乳白色,沉甸甸的,微微透着凉意,上面雕刻的山水颇有气势,又因象牙的质地而多了几分柔和和富贵。
宝石臂钏红金辉映,上面镶嵌的红宝石都有莲子那么大,阳光下亮得惊人!
无论材质还是做工,这两对宝物都远超普通官办作坊之物,常夫人隐晦地表示,很有可能是武阳郡主自己的私产!
恕明月眼皮子浅,当真爱不释手,恨不得搂着睡觉。
她小门小户的,何曾见过此等宝物!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华贵,根本不是普通场合能戴的,只好暂时供起来。
伺候的丫头们诚惶诚恐,捧着锦匣的手都要发抖了。
这可是郡主的赏赐啊!
明月大笑。
众丫头不敢笑,小心翼翼放好了才敢喘气。
屋里的大丫头大着胆子对明月说:“奴婢们也跟着开眼了,真真儿的天家富贵,精致的什么似的。”
明月心道,首饰价值几何尚在其次,武阳郡主此举更传递出一个信号:
从今往后,她便算真正的郡主门客了。
-----------------------
作者有话说:这几天有点卡文,写得不好,没脸发,能修出多少算多少吧[可怜]
第122章
八月初五,莲笙代明月送何嬷嬷一行人北上,回明园复命时笑道:“最近城里的读书人真多呀!一船接一船的。”
出去一趟,恨不得头发丝儿都浸了墨香。
“今年有乡试呢,”明月算算日子,“初八就要进场,这会儿才来的大约都是住在附近的。”
前儿绣姑带着巧慧来送八月节礼,还说家里新起的那间客栈也塞满了前来应试的书生呢。进考场那日一车拉过去,又能赚一笔车马费。
“以前还有人榜下捉婿呢,可惜我没瞧见!”上一届莲笙年纪还小,又要忙着挣钱养家,根本没空去看,只是听说很热闹。
“十五当日散场,”见屋里的丫头也竖起耳朵听,明月便道,“你们素日也辛苦,给你们放两天假,玩去吧!”
还有这等好事?!众人大喜,纷纷上来行礼谢恩,各样奉承话没个重样。
明月摆摆手,笑骂道:“得了,安心等着吧,这几日可得好生当差。背着我再议论,叽叽喳喳吵得我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