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117
  现在是五月中旬,胡太医说梁世子吃不到今年的月饼,那不就是说,梁世子顶多还有三个月的寿命?
  有人叹息,有人却更担心了,三个月啊,胡太医你一定要坚持,可不能再让上边换太医了,否则那把刀落下来,还不知道要斩断谁的脖子呢。
  梁世子黄泉路上有你小胡陪着就行了,我们就不一起去了。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太医院,就连草药园那边的人,也全都知道梁世子死期已定。
  众人看向胡太医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兔死狐悲。
  无论梁世子什么时候死,太医院里都要有人陪着他一起死,那就把这个机会留给可怜的胡太医吧,要怪就怪他放着好好的坐堂大夫不当,而要来考太医院。
  真以为做了太医就能光宗耀祖吗?
  那也要有命去做才行啊。
  宫里的内侍们每天都在太医院里出出进进,因此,梁世子吃不上月饼这句话,当天便传进宫里,传到了永嘉帝和丽太妃耳中。
  “上次不是说他活不了几天了吗?怎么现在又说活不到中秋,这距离中秋还有三个月呢。”丽太妃说道。
  永嘉帝眉头微蹙,母妃总是这样沉不住气。
  “那是母妃理解错了,一直都是说他命不久矣。”
  丽太妃被永嘉帝用话轻刺了一下,她心里不太舒服,自从儿子做了皇帝,便一年比一年威严,对她的尊敬也大不如前。
  毕竟,她只是太妃,而不是太后!
  自大雍立朝,她是唯一一位没有封后的皇帝生母。
  每当想起这件事,丽太妃便气得睡不着觉,年轻时还称得上温婉的性子,现在渐渐暴躁起来,动不动便会发脾气。
  比如现在。
  她那涂着鲜红蔻丹的手紧紧抓住小几上的杯子,一旁的方嬷嬷紧张地屏住呼吸,生怕自家太妃忍不住,当着皇帝便摔杯子。
  好在永嘉帝抢在丽太妃摔杯子之前便站起身来:“朕让银作局又打了一批首饰,到时给母妃送过来,母妃若是不喜欢,只管让他们重做,前朝有朕,母妃只管放宽心。”
  他刚刚迈过门槛,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瓷器碎裂的声音。
  永嘉帝没有停留,坐上龙辇往勤政殿而去。
  铛铛铛,作者有话说,看过来~
  第50章 行动进行时(三)两章合一
  花开几朵,各表一枝。
  在万福寺与赵廷晗见过面,赵时晴便让凌波去苏记茶铺找萧真,而她自己则拿着国子监的试卷去见了白爷。
  这两份试卷,便是她给白爷的订金。
  白爷自幼在京城长大,又在市井混迹多年,深深知道,在京城,无论是街上打架的熊孩子,还是连官话都讲不好的外地人,全都不能掉以轻心。
  谁知道这个熊孩子是哪个侯府里偷溜出来的不孝子弟,谁知道那个外地人背后站着的又是哪位藩王。
  在京城,衣著鲜亮的不一定是达官显贵,一袭布衣的说不定是刚刚进京的三品大员。
  比如那个戴着斗笠,露出半截黑瘦手臂的小姑娘,一出手就是两颗金豆子,张口就说家里有房婴的春秋。
  你说她在吹牛?
  在白爷面前吹牛,也要有底气才行。
  白爷辗转反侧,其实无论赵时晴拿来的订金是什么,为了房氏兄弟亲笔标注过的春秋,白爷已经决定:只要今天这个叫小四的小姑娘胆敢再次登门,无论她带来的所谓订金是什么,白爷都会与她或者是她背后的人合作。
  白爷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考上举人,然后再告诉白家人,他的儿子都姓钟,什么白家,他早就看不上了。
  不是白家不要他,而是他不要白家。
  因此,当赵时晴把这两份试卷摆到白爷面前时,白爷那颗四十年的老心还小鹿乱撞了一把。
  孟家子弟亲笔批改的试卷,这个做不得假。
  想要找一份国子监的试卷,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但是要找一份盖着国子监印章的空白试卷,这是一点也不容易。
  首先,你要认识国子监的人,这人很可能不是普通教授,更不可能是学生,而是更高一级的人物。
  也只有在国子监,身份足够高,才能拿到空白试卷。
  由此可见,赵时晴送来的这两份订金足够体面。
  白爷的笑容直达眼底,看向赵时晴时,就连称呼也改了:“四姑娘,咱们坐下谈谈吧。”
  ......
  赵时晴这边进展得很顺利,而凌波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她下了轿子,在桥头买了一包花生,苏大头像那天一样坐在门口晒太阳,凌波递上花生:“大头叔,这是买给您吃的。”
  看到花生,苏大头就乐了:“张小二的花生,好吃,我最爱吃这一口。”
  “大头叔,您爱吃就好。”凌波笑眯眯。
  “我叫苏大红。”苏大头更正。
  “知道了,大头叔。”
  苏大头......
  听说那天来的姑娘又来了,萧真心里一动,走到窗下,向楼下望去,从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角蓝底白花的裙摆。
  接着,那角裙摆便消失了,这是上楼来了?
  萧真连忙坐回到椅子上,拿起一本书。
  门外响起大壮的声音:“东家,人来了。”
  “让她进来。”萧真沉声吩咐。
  门打开,走进来一个穿着蓝底白花裙子的小姑娘。
  同样是蓝底白花,同样梳着双丫髻,同样十四五岁,可却不是同一个人。
  “婢子凌波,奉我家二小姐之命,带信给甄公子,甄公子安。”
  萧真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忽然又想躺回床上养病了。
  “信呢?”萧真语气淡淡。
  凌波恭恭敬敬地捧上一封信,这是赵时晴写给萧真的信。
  萧真打开信,只看一眼,就知道这封信肯定不是赵时晴的亲笔。
  方方正正的台阁体,一看就是下过功夫的。
  赵时晴是宗室贵女,即使习过台阁体,也没必要下功夫苦练。
  所以,这封信即使不是文吏代笔,也是让别人替她写的。
  高门大户的闺阁女子,其笔墨一般不会流传出来,这是避免有人以此做文章,毁其闺誉。
  可他又不是那种毁人闺誉的无耻小人,赵时晴竟然对他如此提防。
  萧真心里不太舒服,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前世他活到三十八岁,而梁王也不过四十出头。
  若论活的年头,他都能给赵时晴当爹了。
  算了,就不和小孩子计较了。
  萧真迅速说服了自己,一目十行看起信来。
  不得不说,萧真的眼睛很毒,这封信的确不是赵时晴亲笔,而是赵廷晗写的。
  原本赵时晴是要自己写的,赵廷晗没让,自家妹妹还是闺阁千金,书信岂能落入外男之手?
  因此,这封信不但是赵廷晗代笔,信上更是连落款都没有。
  赵时晴在信中,问起都察院几位御史的情况。
  赵廷晗虽然在京多年,但是他身份敏感,不能明目张胆与官员来往,更何况这些御史都是风口浪尖的人物,就更要敬而远之。
  而萧真的身份则不同,他属于宗室和勋贵的圈子。
  虽然文官不在这个圈子里,但是御史们是文官里的异类,皇帝也喜欢利用御史来敲打宗室和勋贵。
  因此,若是哪位御史家门前被人泼了大粪,想知道是谁指使的,就查查他近来有没有得罪哪位宗室,哪家勋贵。
  你的敌人往往是最了解你的人。
  因此,赵时晴决定向萧真虚心请教,即使萧真不了解,萧真也能找到了解这几位御史的人。
  看完这封信,萧真嘴角微抿。
  前世,他还真听说过几件事,都和信中列举的这几个人有关系。
  “事关重大,让你家二小姐亲自过来。”萧真声音冰冷,没说他知道,也没说他不知道,知道不知道,要看那个小姑娘肯不肯过来。
  至于为何要让人家小姑娘亲自过来?
  萧真自己也说不清,可能是他养病期间太无聊了。
  凌波回到有喜盈门时,赵时晴刚刚进门,听说萧真要让自己亲自过去,赵时晴直皱眉,她现在很忙的好吧,不过,萧真既然这样说了,那一定是自己有必须去的必要。
  虽然已是傍晚,赵时晴还是去了苏记茶铺。
  她等不到明天了。
  听说赵时晴真的来了,萧真怔了怔,这么快?
  虽是傍晚,可这会儿外面还很亮,但是屋子里却已经暗了下来。
  萧真让大壮点了一根蜡烛,赵时晴进屋时,便看到明明暗暗的烛光中,那张人不人鬼不鬼的脸。
  这张脸,配上跳动的火焰,平添了几分诡异。
  赵时晴安慰自己,脸虽吓人,可是声音好听啊,再说,有求于人,就不要挑剔了。
  于是赵时晴满脸堆笑:“甄公子看上去气色好多了,还是京城的水土养人啊,甄公子风采更胜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