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3      字数:3070
  赵廷暄追出去时,见路边有棵大树,而聂家兄弟被挂在树上,而树下已经围了一群人,冲着那两人指指点点。
  燕大侠赏罚分明,没有牵连赵廷暄,他教训的只有出言不逊的聂家兄弟。
  更何况,卫国公府和梁王府沾亲,已故卫国公老夫人和赵廷暄的祖母、老梁王妃是表姐妹。
  这个面子,燕大侠还是要给的,所以他只处置了聂家兄弟。
  赵廷暄又羞又恼,把这兄弟二人从树下放下来。
  今天的课,他是没脸再上了,只能带着二人灰溜溜回到王府。
  当然,在路上,他重重地训斥了二人。
  赵廷暄性情淳良,就是训人也是温声细语,可今天他却加重了语气,卫国公府,就连父王也要给几分面子的,这两人何德何能,敢当着燕大侠的面嘲讽人家。
  聂家兄弟万万没想到,一向对他们和言悦色的赵廷暄居然端起了架子,把他们像对下人一样训斥。
  两人越想越气,赵廷暄让他们在屋里反思,他们转身就去见聂二老爷。
  聂二老爷来京城,真的就是来给赵廷暄当长辈的。
  这里是王府,赵廷晗远在梁地,京城的王府如今便是赵廷暄一人独大。
  可是聂二老爷认为,赵廷暄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他懂什么?
  王府里上到长史,下到内侍丫鬟,全都狗眼看人低,压根没把赵廷暄放在眼里。
  这些人真的以为那个病秧子赵廷晗能坐稳王位?
  呸!
  赵廷晗虽然是梁王了,可是谁不知道他是将死之人?
  以后这个王位,要么是赵廷暄的,要么是赵廷暄儿子的。
  这京城的梁王府,不过就是梁王府的一个小别院而已,这些人现在还看不清形势,就是脑残!
  聂二老爷在府里火速挖掘到一个不脑残的,那就是梁王府的太监总管崔公公。
  话说这位崔公公也是个眼皮子浅的,聂二老爷只给他塞了一个不值钱的小玉件,崔公公便对他掏心掏肺了。
  且,崔公公对京城很熟,聂二老爷说出自己的喜好之后,不过两日,崔公公便给聂二老爷找了两个清客陪他谈诗论画,而其中一名清客又带着他结识了号称京师第三风尘才女的柳如烟。
  (网文不能没有柳如烟,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所以,现在的聂二老爷,住在飞檐斗拱雕梁画柱的王府里,有人给钱花,有人侍候,有人陪玩,还有柳如烟那样的红颜知己。
  现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是先梁王的小舅子,现梁王的舅舅,八竿子打不着的皇亲国戚。
  回到府里,闲来无事还能在赵廷暄面前端端长辈架子。
  聂二老爷的小日子,美滋滋。
  今天聂二老爷原本想参加一个诗会,据说诗会邀请了号称京师第二风尘才女的吕品品。
  为了吕品品,聂二老爷也要去。
  想到那号称八张嘴的人间尤物吕品品,聂二老爷便心痒难耐,老鹿乱撞。
  可不知为何,等了大半日,也没人给他送请帖。
  聂二老爷的那颗炽热老心,渐渐变凉。
  这些人,就是看不起他!
  正在这时,聂家兄弟跑过来,添油加醋哭诉那岳秀如何看不起人,那燕侠如何霸凌,赵廷暄又是如何胳膊肘往外拐偏帮外人。
  聂二老爷一听,好啊,他们聂家在京城这是被人针对了。
  这已经不是一张请帖的事了,这是处处针对,处处被人轻视。
  聂二老爷亲自去找赵廷暄,赵廷暄训斥完聂氏兄弟,便去了库房。
  京城梁王府的库房远不及梁地的,且,赵廷晗离京时带走了大部分,不过赵廷暄此番进京,聂氏给他带了不少好东西。
  赵廷暄挑选了几件礼物,鸡血石的玉料送给北燕王世子,澄泥砚送给岳秀,一匣好墨送给另一位伴读倪静。
  只是送给燕大侠的礼物不好找,赵廷暄在库房里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柄玉刀。
  他捧着几样东西,刚回到书房,便看到聂二老爷一脸愠色坐在那里。
  聂二老爷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锦盒上:“你怎么又把精力放在这些东西上面,玩物丧志。”
  赵廷暄连忙解释:“舅父误会了,这是甥儿给几位同窗准备的赔礼。”
  “赔礼?拿过来给我看看。”聂二老爷说道。
  赵廷暄不疑有他,放几个锦盒恭恭敬敬捧到聂二老爷面前:“舅父帮我把把关,看看这些做为赔礼是否合适。”
  聂二老爷把锦盒一一打开。
  成色上佳的鸡血石,喜欢!
  货真价实的澄泥砚,喜欢!
  好墨,喜欢!
  最后,聂二老爷看到了那柄玉刀,他一下子就怔住了,喉咙里咕咕咕,这样的玉刀,他见过一柄,是古物,那是京城撷采轩的镇店之宝,开价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这四样东西,目测不会低于万两。
  万两啊,赵廷暄这个败家子,随随便便就把一万两送出去了。
  那些人配吗?
  北燕王世子?
  北燕王虽然同属八大王,可他是异姓王,懂吗?异姓王,不是姓赵的。
  在聂二老爷看来,梁王和北燕王,等同于亲儿子和干儿子,这能一样吗?
  不一样!
  北燕王世子,那就相当于干儿子生的干孙子,和家生子的区别就差一纸卖身契。
  北燕王世子的两名伴读,不过都是低三下四的寒门子弟,他们配用澄泥砚和这么好的老墨吗?不配!
  至于卫国公世子,我呸!
  不知所谓的纨绔子,只会舞刀弄棒的莽夫。
  还亲戚呢?亲戚就能不给脸面?
  打狗还要看主人,更何况,聂家兄弟不是狗,他们是赵廷暄的表兄弟!
  燕侠打了他们,就是在打聂家的脸,打聂家的脸,就是打梁王府的脸!
  赵廷暄竟然还要给燕侠赔礼道歉?
  聂二老爷板起面孔,正襟危坐:“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是非曲直你不懂吗?华星华则错在心无城府,可他们是你的表兄弟,是你的亲人,那燕侠仗势欺人,分明是没把梁王府放在眼里,他姓燕,而你姓赵,他何德何能要把赵氏子孙踩在脚下?
  你也是,岂能向着外人,你这样做是寒了华星华则的心,你去向他们道歉,都是自家兄弟,你态度诚恳,他们不会和你计较。
  而那北燕王世子和他的伴读,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不必理会。
  至于燕侠,你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件事告知御史,让御史上达天听,我与都察院的王御史以诗结友,我将此事告知他,他一向仗义直言,最是见不得这些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你放心,有他相助,圣上一定会严惩燕侠这等恶徒!”
  第100章 受伤的只有他(两章合一)
  前面说过,都察院痛失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靳御史,四大金刚变成三大金刚,众御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为争夺那个空缺,最终,一位姓代的御史脱颖而出,成为四大金刚之一。
  其实这位代御史资历尚浅,可是都察院素来不是论资排辈,而是以战绩论英雄。
  那日,代御史在早朝上舌战群臣,一战成名,从此晋级,进入都察院金刚梦之队。
  有人春风得意,就有人黯然神伤,王御史就是其中之一。
  王御史与靳御史是同科,两人一起考中进士,又一起进入都察院,可是境遇却截然不同。
  靳御史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再到名闻京师,再到屎尿自由,已经人生圆满,只等他吃蜡烛别人吃席了。
  而与他同科的王御史却还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崭露头角。
  新科进士崭露头角,那叫年轻有为,可是四十出头的王御史崭露头角,这就是一眼望到头。
  看到四大金刚的最新排名,王御史大彻大悟。
  是他的思路不够敏捷吗?
  是他的话语不够犀利吗?
  是他的文笔不够辛辣吗?
  是他的眼光不够敏锐吗?
  都不是!
  是他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什么是好时机?
  延安伯宠妾灭妻是好时机,乌鸦盖顶也是好时机。
  可这样的好事,他赶上了,却没能把握住。
  王御史痛定思痛,他决定从头开始。
  因此,王御史放低姿态,开始结交以前看不起的人。
  比如以梁王舅舅自居的聂二老爷。
  放在以前,王御史连个眼角子都不会给聂二老爷。
  这人算哪门子皇亲,哪门子国戚,不过是老梁王妃隔着房头的堂弟而已。
  梁王给面子叫他一声舅舅,不给面子,他就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可是现在,为了那缥缥缈缈的好时机,王御史不但与聂二老爷同桌吃饭,还闭着眼睛对聂二老爷的画作盛赞有加。
  事实证明,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