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4      字数:3172
  啥?知县死了?
  听到这个惊天喜讯,百姓们反而沉默了,他们不是苦主,他们是冲着八卦才来的。
  姑父睡侄女啊,阜云县里还是头一份,谁不想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啊,谁不想知道姑父和侄女是怎么相处的,侄女叫知县是叫姑父呢,还是叫夫君?
  可是还没见到呢,知县竟然死了。
  不行啊,知县不能死!
  李婆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多好的百姓啊,知县这么坏,百姓们不计前嫌,还想让他活着。
  李婆子掬一把并不存在的伤心泪,让门子打开大门,请这些善良的百姓进去见知县大人最后一面,而她继续去请大夫。
  当李婆子带着大夫赶回来时,崔荣已经苏醒了,他是被打醒的。
  是的,百姓们冲进来时,看到他们敬爱的知县倒在地上,旁边一个风韵犹存的艳妇正在嚎啕大哭。
  不用问,这就是把亲侄女送到丈夫床上的王夫人。
  不知是谁去探了探崔荣的鼻息,有气,没死。
  百姓们已经知道这对狗男女不但睡侄女,而且收受贿赂,包庇凶手。
  如果今天来的只有一两个人,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了。
  所谓法不责众,于是这一群人,把躺在地上的崔荣,连同哭得声嘶力竭的王姨娘一起打,狗男女,打死活该!
  衙役们都在前面维持秩序,不知道有人从后门进来,直到丫鬟急急忙忙来报信,他们这才赶回来,百姓们看到有衙役来了,一哄而散掉头就跑。
  崔荣是被打醒的,他虽然醒过来了,但是嘴歪眼斜,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
  崔荣中风了。
  王姨娘被打得鼻青脸肿,更重要的是,那些百姓当中有手脚不干净的,别人打人,他们顺手牵羊。
  这几天看到形势不对,王姨娘便把金银细软收拾出来,以备不时之需,结果,也被那些人抢走了。
  李婆子带着大夫赶回来,看到活着的崔知县和王姨娘,李婆子开心极了,这两人现在的样子,比那戏台上的小丑可要有趣多了。
  有银子赚,还能看热闹,李婆子对这份差事满意极了。
  第117章 相爱相杀一家人(两章合一)
  县衙里的热闹没有持续太久,因为阿雷回来了。
  和阿雷一起回来的,还有师爷苟然。
  苟师爷跟随崔知县多年,他和阿雷一样,都是崔知县的心腹。
  这两位在阜云县也算是名人了,百姓们即使没和他们说过话,也一定见过他们。
  只是今天,这两位的形象都有些难以言表。
  阿雷的脸上横七竖八几十条血道子,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左右对衬,就连长短深浅都是一模一样。
  苟师爷脸上没有血道子,可是两只眼睛里却都是红血丝,眼下两团乌青,看上去也不比阿雷强多少。
  还有就是,苟师爷身上这是什么味道?
  看到半死不活的崔知县,平日里八面玲珑的苟师爷,两股颤颤,抖如筛糠。
  崔知县和王姨娘现在的情况,已经不适合继续住在县衙里了,一来是他们住的地方已经被打砸了,二来愤怒的百姓还没有离开,都在衙门外面。
  阿雷对苟师爷说道:“这里看病也不方便,不如把老爷和夫人送到二里营的宅子小住,师爷你说呢?”
  苟师爷魂不守舍,阿雷说什么他便听什么,除了点头什么都不会了。
  这也不能怪他,昨天晚上他被绑了,对方没有伤害他,但却把他用绳子绑在墓碑上,绑了整整一夜!
  在极度的恐惧下,苟师爷吓晕了,今天早上,他是被童子尿灌醒的。
  一般吓晕的人,一泡童子尿就能浇醒,可是苟师爷吓破了胆,浇头已经不能满足他了,必须灌,所以他睁开眼睛时,便看到三个嘻皮笑脸的小小子,他啊的一声尖叫,三个小孩哈哈大笑着跑远了。
  那个黑得像泥鳅一样的小哥哥说了,一泡尿十个铜钱,他们三个就是三泡尿,那可是足足三十个铜钱啊!
  好在苟师爷看到了来接他的阿雷,苟师爷脑袋嗡嗡,他甚至没有想起要回家换衣裳,便跟着阿雷来到县衙。
  外面早有两驾小驴车等在那里,崔知县和王姨娘,连同他们的三个孩子都被塞进驴车里。
  丫鬟婆子?没有的,崔知县身边有王姨娘照顾,哪里用得着丫鬟婆子。
  二里营的宅子是崔荣买下来安置王红红的,只是阿雷和苟师爷全都没有想到,失踪了的王红红,此时正在这处宅子里。
  看到狼狈不堪的崔荣和王姨娘,王红红抱着孩子,目光冷冷。
  “姑父姑姑,好久没见,没想到吧,咱们又见面了。”
  ......
  把崔知县一家送到二里营,阿雷和苟师爷便走了,阿雷还有另外的任务,他要去庐州,回崔家报信。
  原本是要安排苟师爷同行的,可是苟师爷的承受能力太差,不宜远行,所以只能让他留下来。
  至于阿雷,赵时晴担心他独自上路不安全,特意向甄五多借了两名侍卫陪他同行。
  两名侍卫像拎小鸡一样,把阿雷扔到马背上,阿雷回头望一眼越来越远的阜云县,默默在心中说:老爷,阿雷是被逼的啊,您可不能怪阿雷啊。
  三人一路之上换马不换人,马不停蹄,不久之后便到达庐州城。
  听说崔荣派了亲随回来,崔大老爷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连同崔四少一起见了来人。
  他们全都认识阿雷,和阿雷一起来的这两个黑大个虽然是生面孔,不过崔大老爷没有在意,衙门里那么多人,随便叫两个人护送阿雷也很正常。
  看到崔大老爷和崔四少,阿雷跪在地上大哭起来:“大老爷、四少爷,奴才总算见到你们了,我家大人病倒了,九少爷年纪还小需要照顾,姨娘忙不过来,再说,府里也要有顶门立户的人。”
  ......
  这次崔荣忽然病倒,崔家上上下下既震惊又担心,但还是在心里默默松了口气。
  只是生病,没说要银子。
  崔二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她刚刚失去儿子,现在丈夫又病了,她想亲自过去照顾,可是老太爷和老太太都不同意,身为儿媳,她理应替夫尽孝,至于崔荣身边,有王姨娘照顾,再说,还可以让崔四少去侍疾。
  相比已经死去的崔三少,崔四少更加聪慧,也更会读书,以后肯定是要走科举这条路的,父亲生病,他不去侍疾,会被人诟病,日后金榜题名,难免会被有心之人用来攻讦。
  阿雷一行,来时三个人,走的时候五个人,多了崔四少和他的长随阿安。
  路上风餐露宿,不作多表,他们骑最快的马,用最短的时间来到阜云。
  崔四少以为崔荣在县衙里养病,却没想到他们连城门都没有进,便被直接带到了二里营。
  在这里,崔四少见到了嘴歪眼斜的崔荣,像是老了十岁的王姨娘,以及冲他冷笑的王红红,连同王红红怀里的孩子。
  崔四少不明所以,等他发现阿雷没有跟着他一起进来时,他隐隐感觉到什么,可是院门已经从外面锁上了,他出不去了!
  这一家人终于团聚,从此在这个小院子里,亲情满满。
  崔荣屎尿自由,王姨娘让王红红侍候,王红红一个巴掌甩过去,王姨娘忍着恶心,把沾上粪便的被子衣裤扔到院子里,还不忘在崔荣的大腿根上拧了几把,崔荣疼得哇哇大叫,口齿不清地骂王姨娘是毒妇。
  梁地的冬天虽然不像北燕那样冷得冻掉耳朵,可也寒风刺骨,两个女儿太小,王姨娘只能让崔四少去洗那些沾上粪便的被子和衣裤。
  崔四少的手是用来写字画画的,他长这么大,从未洗过衣裳,甚至不知道衣裳怎么洗。
  可是他不洗,就只能是王姨娘洗,他想让王红红洗,王红红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支鞭子,朝着崔四少便是两鞭子。
  按理说,王红红只是一个弱质妇人,崔四少却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和王红红单挑,王红红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可事实上,王红红只是用鞭子抽了他一次,他便老实了,在王红红面前乖巧听话,只敢在王姨娘和弟弟妹妹身上撒气。
  至于饭食,他们被送到这里的时候,赵时晴便给他们准备了柴米油盐,当然,大多都是王红红住在这里时留下来的,赵时晴心地善良,还让人搬来了两大缸咸菜。
  所以他们一家吃喝不愁,但是需要自己烧火煮饭。
  这一家子全都不会!
  王红红命令两位姑娘去烧火,王姨娘和崔四少煮饭。
  饭烧糊了,王红红劈头盖脸就是一鞭子,只好重新再煮,一来二去,竟然也煮得似模似样。
  只是苦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崔荣,他每天都会挨打,刚开始只有王姨娘和王红红打他,后来崔四少也加入进来,崔荣被打得直喊救命。
  就在这一家人的相爱相杀中,常微知州来到阜云,亲自接管,在朝廷没有派来新知县之前,常微知州暂代知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