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4      字数:3315
  知州大人忐忑不安,做为崔荣的顶头上司,他当然知道崔荣在京城有人,而他也收过崔荣的孝敬,因此,他虽然看不上崔荣,可也只是在上次的争产案里,训斥过崔荣,至于扣俸禄这件事,不过就是做给百姓们看的,身为一地父母官,若还靠那点俸禄过日子,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
  不过,当知州大人得知崔荣已经中风,且连话都说不利索之后,他终于松了口气。
  崔荣死了才好。
  阜云县在知州大人的管理下,终于平静下来,至少,衙门前不再围满百姓。
  此时已经到了年根底下,赵时晴留下几名侍卫盯着崔荣一家,她带上甄五多,连同她的小分队,回到梁都。
  崔荣的罪状,早已送往京城,按照京城一惯的操作,要等出了正月,才会处理此事。
  后面的事,就留给那些当官的吧。
  赵时晴直接去了王陵,这让想在梁都逛逛的沈望星非常失望,谁家好人大过年的去看坟头啊,虽说那是王陵,可王陵不也是坟头吗?
  不过,当沈望星看到亲自相迎的梁王赵廷晗和大郡主赵云暖,沈望星惊呆了。
  这是什么排面啊,竟然让梁王和大郡主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亲自迎接?
  好在没过多久,这傻孩子终于知道,为啥赵时晴说没权利让他跟着自己的姓了。
  因为这个赵,是皇室的那个赵,是大雍国姓!
  现在想来,赵二小姐还是给他留了几分面子的。
  换作别人,一定会说——
  “你这混蛋,你也想姓赵?你配姓赵?你敢姓赵?”
  十四五岁的孩子,想法总是特别多,而且特别偏。
  和他同龄的赵时晴,此时正向哥哥姐姐介绍自己的外祖父。
  赵时晴的亲生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甄五多便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
  赵廷晗和赵云暖对这位世故却又不失诙谐的小老头非常尊敬,更何况小老头还给他们送了贵重的见面礼。
  那是真的贵重,即使是从小到大见惯好东西的赵家兄妹,也几乎招架不住。
  赵廷晗还在守孝,他只能在王陵会客,王陵里粗茶淡饭,自是不便招待客人,赵云暖想在王府里招待甄五多这位贵客,又怕小妹不肯回去,好在赵时晴根本不在意,她上次离开王陵时便和父王说过,她只是和聂氏断亲,可没有和王府里其他人断亲,这件事是父王同意了的,赵时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父王同意的事,她当然要照办。
  腊月二十七,赵云暖代表哥哥赵廷晗,在王府里设宴招待甄五多,顺便为赵时晴接风。
  还在孝期,宴是素宴,没有丝竹,也没有酒,但是赵云暖诚意满满,让甄五多彻底放下心来。
  外孙女虽然一直都说这些年没有受过苦,但是甄五多没有全信,寄人篱下的日子岂会好过?
  可是现在看到赵时晴与赵廷晗和赵云暖的相处,甄五多相信外孙女没有骗他。
  百年之后他走了,外孙女也不会孤孤单单一个人,她没了外公,可还有哥哥姐姐。
  至于到了那个时候,赵时晴是不是早已嫁人生子,甄五多是不会去想的,这世上没有一头猪,配得上他家这颗水灵灵的小白菜。
  聂氏得知赵时晴回来了,气得咬牙切齿,这个白眼狼,回来竟然不来给她请安。
  至于赵时晴上次说的那番话,聂氏自动略过了。
  还是张嬷嬷提醒,聂氏才想起当时赵时晴放下的狠话。
  赵时晴才懒得去管聂氏在想什么,她陪着甄五多,在王府里住到大年初三。
  孝期的好处,就是没人来拜年,他们也不用应酬,可以清清静静地一家团聚。
  赵时晴见到了袁晓棠,这才得知,袁晓棠已经有了新的身份,她现在改名孟晓棠,是已经致仕的孟老翰林的孙女。
  孟老翰林的嫡长子是原配发妻所出,原配早亡,这位孟大老爷年少时与继母水火不容,十八岁那年更是愤而离家,从此与父亲断了联系。
  前几年孟老翰林致仕回到梁地老家,继妻已经去世,儿女们都没在身边,孟老翰林膝下空虚,这才想起他还有个嫡长子,派人四处打听,这才得知孟大老爷早在几年前便死了。
  孟大老爷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就在今年,孟老翰林把这位孟大姑娘接到梁地,因为给父亲守孝,孟大姑娘错过花期,如今已是花信之年,仍然待字闺中。
  赵云暖讲完袁晓棠,不,孟晓棠的新身份,赵时晴好奇问道:“真的有一位孟大姑娘吗?”
  赵云暖点点头:“孟大老爷确实有过一个女儿,可惜这位孟大姑娘七岁时便夭折了,即使没有晓棠,孟老翰林也想在善堂里领养一个孩子,给孟大老爷承继香火。”
  至于为何不从其他孙子当中挑一个过继,当然是因为孟大老爷恨极了自己的继母,连带着对继母生的弟弟们也没有好感,至于本家,当年本家全都向着继母,没少帮着孟老翰林指责他,因此,孟大老爷这些年宁可躲在小山村里穷困潦倒,也没有回到本家,过继本家的孩子继承他的香火,孟大老爷说不定会气得从坟里跳出来。
  永嘉帝下旨,让赵廷晗一年内成亲,现在还有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孟晓棠有充足的时间适应新的身份。
  而孟家的家世,非常适合做藩王妃的娘家。
  书香门第,清贵而不富贵,没有实权,也没有带过兵的武将,孟老翰林虽然在翰林院多年,著书立说,可却只教过一个学生,那个学生还被他教成了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书呆子,现在也是一位翰林。
  迎娶这种人家教养出来的藩王妃,是大雍历代皇帝喜闻乐见的。
  比如聂氏。
  第118章 我做了一个梦(两章合一)
  赵时晴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朱玉的事告诉了姐姐。
  当然,她不会告诉赵云暖,这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告诉萧真的,如果她这样说,姐姐一定会怀疑萧真的人品。
  大胆萧真,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信口雌黄诱骗良家少女,居心何在?
  赵时晴想到这里,忍不住噗哧笑了出来。
  姐姐不会相信,但是她却相信了。
  并非因为她好骗,而是她相信这世上一定有奇迹。
  比如萧真做梦梦到钟子扬要杀他,而事实上,钟子扬的确不是好人,死有余辜。
  再比如她自己,除了知道她通晓兽语的亲人以外,谁又会相信她是被野狗从尸坑里救出来的呢?
  因此,那日萧真吞吞吐吐说出朱玉那件事时,赵时晴从开始就相信了,而且她还帮萧真找借口,比如白胡子老爷爷。
  但是如果实话实说,赵时晴没有信心能令赵云暖相信,所以她准备换个方式。
  “姐,就是那个朱玉啊,他有丽太妃撑腰,现在二哥被禁足在府里,朱玉见不到人,暂时欺负不到二哥头上,可是这不代表着以后他就不会。”
  “如今太子势微,三皇子内有乔贵妃,外有冯恪这位岳父,而太子背后的势力也不可小窥,现在咱们知道的便有邓潜,咱们能从崔荣查到邓潜,三皇子一党迟早也会查到。”
  “一旦到了那时,你猜乔贵妃会不会与丽太妃联手?”
  赵云暖想了想,点点头:“有这个可能。”
  赵时晴继续说道:“说到乔贵妃,那就不得不说咱们府里的老王妃了,老王妃与乔贵妃有书信往来也不是一两天了,现在她被困于遂宁宫,心里肯定不舒服,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就在于两个人,一个是二哥,另一个是便是姐姐你。”
  “如果让二哥回到梁地,有什么办法呢?”
  赵云暖眉头微蹙,不假思索便道:“当然是换一位质子,可是大哥即使年后便成亲,明年便诞下世子,最快也要五年之后,才能送小世子进京,母妃不会连五年都不想等了吧。”
  “是啊,有现成的人,为何要等?明明可以事半功倍,为何要等?”赵时晴说道。
  赵云暖怔怔地看着她,像是想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什么。
  忽然,她的嘴角动了动,牵起一抹苦笑:“她该不会想把我嫁去京城吧?是啊,也只有这样,于她而言事半功倍,王府里少了一个眼中钉,她不知道孟姐姐的性子,或许还想再蹉磨蹉磨儿媳妇,在孟姐姐面前摆摆婆婆的威风。
  有乔贵妃给皇帝吹枕边风,皇帝来个赐婚,我便不得不嫁。
  我与大哥手足情深,大哥不会弃我不理,用我做人质,依然能够牵制大哥,我被嫁去京城之日,便是阿暄归梁之时。”
  话说到这里,姐妹俩不约而同感觉到一股寒意袭上心头。
  用一个不喜的女儿,换回宝贝儿子的事,遂宁宫里的那位,是做得出来的。
  赵云暖想到赵时晴刚刚说过的话,她问道:“你怀疑乔贵妃会让皇帝为我和朱玉指婚?”
  赵时晴说道:“朱玉是丽太妃的甥孙,丽太妃对他溺爱有加,哪怕朱玉恶贯满盈,丽太妃也能护他周全,让他片叶不沾身,以朱家的家势,迎娶梁王郡主,也算是门当户对,给你们指婚,既能牵制梁王府,又能让你交出亲卫军,从此把你困于后宅的狭小天地,姐,你能上阵杀敌,巾帼不让须眉,可是到了后宅里,你要应对的却是婆婆妯娌,以及朱玉的女人们,甚至还有丽太妃这个姨婆,姐,后宅里的阴私,你能游刃有余吗?”